合歡樹
文丨史鐵生
十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著跟我說她自己,說她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會是她寫的?!袄蠋熣业郊襾韱?,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能還不到十歲呢?!蔽衣牭脪吲d,故意笑:“可能 什么叫可能還不到 ”她就解釋。我裝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話,對著墻打乒乓球,把她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歲,我的兩條腿殘廢了。除去給人家畫彩蛋,我想我還應(yīng)該再干點別的事,先后改變了幾次主意,最后想學寫作。母親那時已不年輕,為了我的腿,她頭上開始有了白發(fā)。醫(yī)院已經(jīng)明確表示,我的病目前沒辦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倒總能找來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皠e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說,我一心只想著寫小說,仿佛那東西能把殘廢人救出困境?!霸僭囈换兀辉嚹阍趺粗罆]用 ”她說,每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然而對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燙傷。醫(yī)院的大夫說,這實在太懸了,對于癱瘓病人,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一換藥就說:“怎么會燙了呢 我還直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
后來她發(fā)現(xiàn)我在寫小說。她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我聽出來,她對治好我的腿也終于絕望。“我年輕的時候也最喜歡文學,”她說?!案悻F(xiàn)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她說?!澳阈r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 ”她提醒我說。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三十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fā)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又僥幸獲獎,母親已經(jīng)離開我整整七年。
獲獎之后,登門采訪的記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認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準備了一套話,說來說去就覺得心煩。我搖著車躲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 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蔽业男牡玫揭稽c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里吹過。
我搖車離開那兒,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親去世后,我們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兒去。小院兒在一個大院兒的盡里頭。我偶爾搖車到大院兒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個小院兒,推說手搖車進去不方便,院兒里的老太太們還都把我當兒孫看,尤其想到我又沒了母親,但都不說,光扯些閑話,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當中,喝東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們終于又提到母親:“到小院兒去看看吧,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我心里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說,忙扯些別的,說起我們原來住的房子里現(xiàn)在住了小兩口,女的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著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
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著。那年,母親到勞動局去給我找工作,回來時在路邊挖了一棵剛出土的“含羞草”,以為是含羞草,種在花盆里長,竟是一棵合歡樹。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fā)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歡樹卻又長出葉子,而且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過一年,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叨,不知道這種樹幾年才開花。再過一年,我們搬了家,悲痛弄得我們都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與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樹吧。我也想再看看母親住過的那間房。我老記著,那兒還有個剛來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鬧,瞪著眼睛看樹影兒。是那棵合歡樹的影子嗎 小院兒里只有那棵樹。
院兒里的老太太們還是那么歡迎我,東屋倒茶,西屋點煙,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獲獎的事,也許知道,但不覺得那很重要;還是都問我的腿,問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這回,想搖車進小院兒真是不能了。家家門前的小廚房都擴大,過道窄到一個人推自行車進出也要側(cè)身。我問起那棵合歡樹。大伙說,年年都開花,長到房高了。這么說,我再也看不見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
我搖著車在街上慢慢走,不急著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兒。悲傷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么種的。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合歡樹》的作者是史鐵生。
史鐵生是一個現(xiàn)代作家,他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至強至尊,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因為他一貫堅持自由、真誠、純粹的心魂寫作。
他意識到,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寫作不只是謀生的手段,說到底是對生命意義的詢問,對生命困境的思索,是要“以尋找以創(chuàng)造去實現(xiàn)人生”。他感嘆寫作之于他,最終成為一種信仰,也是命運。?
史鐵生的作品特點:
在史鐵生的作品中,常見到具有韌性的敘述語言,他常以長句、復句及句組來描繪自己復雜的心理與情感,并營造小說的氛圍。史鐵生的寫作由對傳統(tǒng)的靠近、對生活的探尋,而逐漸走向?qū)ψ晕倚幕甑淖穯枴?/p>
史鐵生在文體上的超越曾經(jīng)造成評論的困難,也帶來閱讀就像猜謎的感受。不過20世紀90年代初,有評論者就由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復調(diào)”理論找到了進入史鐵生作品的門徑。
合歡樹的作者史鐵生。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中國作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歷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副主席。
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后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
2018年1月《史鐵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發(fā)行。10月18日根據(jù)史鐵生小說《關(guān)于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改編的話劇《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該劇由波蘭戲劇導演克里斯蒂安·陸帕執(zhí)導。
2019年9月23日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代表作《我與地壇》《務(wù)虛筆記》《病隙碎筆》等。
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恒,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里寬厚地微笑。
史鐵生完成了許多身體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對于人的命運和現(xiàn)實生活的沖突,沒有停留在表面進行思考,而是去拷問存在的意義。?
史鐵生絕對是新時期中國最優(yōu)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過作品傳達思想,而是引導讀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義。
《合歡樹》讀后感500字:
《合歡樹》是史鐵生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憶母愛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繹著,敲擊著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款款文字滲透著對母親去世的悲傷之情,跳動著對母親的真切懷念之心.
乍一看去,覺得文章應(yīng)是狀物類散文,因為題為《合歡樹》;然而,初讀文章,有心生奇異:怎么是寫人敘事文章?通讀全篇,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構(gòu)思巧妙.
文章以第六段“我搖車離開那兒,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作為過渡段,乘轉(zhuǎn)結(jié)合,非常自然.前部分是追憶母親,后部分是思索合歡樹.對母親的回憶為合歡樹的意義作好了鋪墊,打下了感情基調(diào).兩部分銜接流暢,渾然一體.
作者在前部分沿著回憶的路徑重現(xiàn)定格了母親身影的兩個鏡頭,以時間為序,信筆而書,筆觸所至.無不滲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質(zhì)樸中顯風采,平淡中藏深味.
第一個鏡頭是:10歲時,“我”作文獲獎,母親很高興,說自己當年的作文寫得還要好.“我”不服氣,故意氣她.年幼的“我”想來是還沒讀懂一位母親對自己的良好稟賦能傳給兒子的那份喜悅與自豪的.最后兩句話“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體現(xiàn)出“我”重新回首這件事時,內(nèi)心充滿對母親的敬意與眷戀.
第二個鏡頭是:20歲時,“我”兩腿殘廢后,母親為了讓“我”重新站起來,不辭勞苦,“全副心思放在給我治病上”.
當時,醫(yī)院放棄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而母親從不肯放棄.這是一位母親對兒子最深沉的愛.生命是可貴的,母親把兒子帶到了這個世界,兒子成了她另一個生命,她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走向失望?文中說到“我的胯上被熏成燙傷”,醫(yī)院的大夫說“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一換藥就說:‘怎么會燙了呢?我還總是在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人生在世,能為自己瘋,為自己痛的人有幾個?
無論何時何地,母親都是兒子忠實而堅定的支持者.當母親發(fā)現(xiàn)“我”想寫小說時,鼓勵幫助“我”.“她到處給忘我借書,頂著雨或冒著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當一個人受到如此厚重的堅持時,怎能不燃起希望之火?
終于,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fā)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如此的母親是偉大的,她們總是默默地為兒女無私的付出.卻從不記回報,甚至連分享兒女成功的喜悅也常常被無情的生命剝奪.“我”懷念母親,遙想母親,靜靜地在樹林里遙問上帝,“風正在樹林里吹過”,母親似乎曾回來過.也許母親從未離開過,她活在兒子的心靈里,陪伴他一生.
細心讀來,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選擇的三個時間段分別是10歲,20歲,30歲,這都是“我”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點,母親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30歲時,母親已逝世了,但30歲的成就是母親用一生的付出為“我”收獲的.母親在兒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了.這也體現(xiàn)了作者在選材組織上的獨具匠心.
在前部分里,我們始終不見合歡樹的半點蹤跡,從文中看來,第八段有一句話“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著.”合歡樹似乎已在作者記憶中遺失了.記憶的閘門在曾經(jīng)的鄰居的一句話中打開了“到小院子去看看嗎,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當時“我心里一陣抖”,“推說手搖車進出不易“,拒絕與合歡樹見面.為什么會“抖”?怕憶起母親?怕難以乘受悲傷?史鐵生內(nèi)心的疼痛在一個“抖”字傾瀉而出.
接著,作者追憶合歡樹的由來,從追憶可見,母親無意栽種合歡樹的時候是“我”已兩腿殘廢.想來那時母親內(nèi)心的傷痛是難以言表的.她挖回這棵“剛出土的綠苗”,很大程度是寄予了一種生命常青的愿望.因為綠是生命的象征.
我們可以細細品味這段話“母親從來喜歡這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fā)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歡樹不但長出了葉子,而且還比較茂盛.母親高興了好多天,以為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甘太大意.又過了一年,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叼,不知道這種樹幾年才開花.”這似乎是母親全心為“我”找藥方到支持“我”寫作的過程的寫照.我想這位母親在料理合歡樹時定是充滿了對兒子的痊愈的希望的.
合歡樹被棄置在路邊,在被無意栽種的一年里,無人打理.然而第三年卻“長出了葉子”,還比較茂盛.這是一個頑強的生命,在逆境中生存了下來.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勇于面對才能擁有充滿陽光的將來.
合歡樹是母親親手栽下的,是母親親自料理過的,它的身上有著母親的影子,凝聚著深沉的母愛.母親雖已逝去,而合歡樹仍在健康生長,“年年都開花,長得跟房子一樣高了”,暗喻著母愛長青,母愛永恒.
文中三次提到那個“剛來世上的孩子”,前兩次說他“不哭不鬧,瞪著眼睛看樹影兒”,這里的“樹影兒”,這里的“樹影兒”就是合歡樹的影子,最后說到“有那么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1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經(jīng)典微小說:《真假》
下一篇: 十首勵志詩詞,不負青春,不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