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
,花兒開了,鳥兒叫了,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看到明媚的太陽
詩詞君推薦《宋詞三百首》里最歡快的6首春詞
最燦爛的春天: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玉樓春·春景》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
綠楊煙外曉寒輕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
宋祁看到明媚的春光
漫步東城感受到風光越來越好,船兒行駛在波紋驟起的水面上
春天來了
最閑適的春天: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菩薩蠻·綠蕪墻繞青苔院》
宋·陳克
綠蕪墻繞青苔院
,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
,寶甃楊花轉(zhuǎn)。幾處簸錢聲
,綠窗春睡輕。暮春的景色給詞人帶來了閑適的心情。
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葉兒卷
春天,是關不住的
最愜意的春天:困人天色
《眼兒媚·萍鄉(xiāng)道中乍晴臥輿中困甚小憩柳塘》
宋·范成大
萍鄉(xiāng)道中乍晴
酣酣日腳紫煙浮
困人天色
春慵恰似春塘水
,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
,欲皺還休。范成大走在春天的路上,感受著春風的和煦和春光的美好
。景色美天氣暖
,敞開了輕輕的皮衣。令人困倦的天氣,令人陶醉的花香,正午酣夢時扶著頭醉態(tài)迷離。春日的慵懶恰似池塘里靜靜的春水,水面上一片漣漪就像春愁乏起。春天里
,不要急著趕路,看那花兒,開得艷麗動人,感受那春風,和煦而溫暖。人生,不是為了趕路,而是為了感受風景。最美麗的春天:紅杏香中簫鼓
,綠楊影里秋千。《風入松·一春長費買花錢》
宋·俞國寶
一春長費買花錢
,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
、沽酒樓前。紅杏香中簫鼓,綠楊影里秋千
。暖風十里麗人天
,花壓鬢云偏。畫船載取春歸去
,馀情付、湖水湖煙。明日重扶殘醉
,來尋陌上花鈿。西湖的春天有多美
西湖路上,車馬紛繁
。笙歌處處。繁盛的紅杏,濃密的綠柳,如云的麗人;有抑揚的簫鼓,晃蕩的秋千,漂亮的簪花;有氤氳的香氣,和暖的春風。當你走進春風中
,遍賞春景時,才能真正感受到春的美好。最嬌柔的春天:一年春好處
,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洞仙歌·雪云散盡》
宋·李元膺
一年春物
,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后時之悔。雪云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于人便青眼。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一年春好處
風雪散盡,大地春回
春光太美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四季
,春天,只有一次,且不復重來;那么就,好好珍惜,努力盛開。最靜謐寧靜的春天: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宋·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
,狼籍殘紅。飛絮濛濛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歐陽修鐘愛潁州西湖
西湖花時過后,群芳凋零
年歲漸長
春天已經(jīng)來了,煙花三月
不要宅在家里,走到春風中
愿你的心情
紅滿苔階綠滿枝
唐寅(1470—1523)
春已半
。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
回廊遠砌生秋草
,夢魂千里青門道。鸚鵡怨長更,碧籠金鎖橫。
閨中 *** 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銜泥燕
,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wěn)處,體輕唯有主人憐鑒賞這首詞借物詠懷
,表達了女主人公對美滿愛情的追求。暮春三月
,繁花盛開,草木蔥蘢,一雙燕子飛去飛回,匆匆忙忙的銜泥筑巢。它們將巢安安穩(wěn)穩(wěn)的筑在房屋的杏梁之上,終成就了美好的煙緣。而獨處于閨中的女子勒?她看到了筑巢的燕子,它們雙宿雙飛的恩愛情態(tài)多么令她羨慕。“銜泥燕
,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wěn)處,”這三句寫燕子筑巢,以動態(tài)詠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體輕唯有主人憐
創(chuàng)作背景 乾符五年中進士
牛嶠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
宋代 : 周邦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
宋代 : 陳亮
鬧花深處層樓
萋萋芳草憶王孫
。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金明池·天闊云高 [宋代]仲殊天闊云高
,溪橫水遠,晚日寒生輕暈。閑階靜春天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宇廣闊
,白云高浮,清溪在前,流水去遠,傍晚的太陽在寒冷的空氣中蒙上一層輕暈。無人的臺階靜悄悄地,楊花也逐漸稀少了。大紅門關閉著,黃鶯的叫聲聽去還很稚嫩。我后悔匆匆忙忙地就讓清明節(jié)過去了,便趕緊去觀賞余留下來的花朵,但也已經(jīng)成了內(nèi)心的憾恨。卻又接連好幾天天氣都陰沉沉的,從白天到夜晚,人都感到懶洋洋的,十分倦困,等我再起來去看,大好春光都已完結了怨恨進入雙眉
賞析通常認為這首詞為傷春之作。惜春傷春是歷代詞的傳統(tǒng)題材
,留下的佳篇汗牛充棟,僧揮的這首《金明池》即為其一,被選編進《宋詞三百首》。全詞基調(diào)哀婉,上片主描景,下片主抒情,行文多有綺語;而作者又為僧人,詞作別有一種情趣。“天闊云高
,溪橫水遠,晚日寒生輕暈”,上片首句一氣連用了三個境界開闊的短句,一反傷春詞細膩入文的模式,起筆突崛。三個遠景,如果只從單個分開細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2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