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個名稱在歷史上并不太出名,最早得“湖南”之名,是在唐朝。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現(xiàn)在湖南省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到了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從江南西道劃出一部分設置地方衙署,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因地處洞庭湖以南,又稱湖南道,全稱湖南都團練守捉觀察處置使。從而此在中國行政區(qū)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
湖南省地圖
湖南之名,追溯到唐朝時期。湖南得名之前,因其地理位置屬荊楚之地,現(xiàn)省會“長沙”之名比“湖南”之名更早。
唐朝,置湖南觀察使,得名。
宋朝,屬荊湖南路。
元朝,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
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朝,地方政權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省,始稱湖南省。。
簡稱“湘”的來歷“湘”是湘江的簡稱,湖南是以湘江為代表作為簡稱的。那么湘字從何而來呢。
《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 澧沅風,交瀟湘之淵?!?/p>
李白 《遠別離》詩:“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p>
《說文解字》“ 湘水出零陵陽海山湘入江, 從水相聲?!?。后在“相”字加水字偏旁“氵”成“湘”。
上述的湘即湖南省內的湘江。湘江自古便是湖南省內的重要河流。
湘江
秦始皇年公元前年, 于今長沙市設湘縣;漢高祖年公元前年入改臨湘縣(因濱臨湘水得名), 晉懷帝永嘉元年8月(公元307年), 又設湘州于此。湘州所在地的長沙,濱臨著全省第一條大河、流域面積占到三分之一的湘江, 所以歷來稱湖南為“ 湘” 。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4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