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梵高
1
最近關于“中年”的話題引發(fā)了很多討論,大概因為目前上網(wǎng)的主體人群還是以中青年為主吧。
00(蛋蛋)后進入2018年才會陸續(xù)步入“成年人”行列,他們目前正忙于學業(yè)忙著長大;第一批的90后眼看就要奔向“而立之年”,據(jù)說有人已經(jīng)開始禿頂了,這更加深了人們對“中年危機”的焦慮;80后們,則齊刷刷地漸次登上“中年”這節(jié)人生的列車。
至于70后60后的準中年人,大概人生已經(jīng)進入基本穩(wěn)定的層面,忙著事業(yè)和生活,忙著健康養(yǎng)生跳廣場舞旅游,甚至忙著準備退休……畢竟,招聘、國考這樣的機會,已經(jīng)跟這一代人基本上沒什么關系了。
至于50后40后,除非是成功的老企業(yè)家或文人學者,江湖上已經(jīng)少有他們的傳說,也許是因為這代人基本上不太上網(wǎng)。
寫過“出名要趁早”的張愛玲早就說過:對于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對于三十歲以后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種“指縫感”大概更容易使中年人產(chǎn)生認同,比如我。
人到中年似乎就到了一個坎,就跟“油膩”沾上了邊。不過,作為一個個的準中年人,有誰愿意被調(diào)侃、調(diào)戲而又自暴自棄呢 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在生活的碾壓下抬起自己的頭,向前看、向上看吧。避免油膩,避免成為別人眼里不堪的一類,并試圖為自己找到人生的榜樣。
2
董仁威出生1942年5月,只比我父親小兩歲,眼看就是“奔八”的耄耋老人了。他是知名科普作家,也是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xié)會、世界華人科幻協(xié)會和影響力很大的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云獎創(chuàng)始人;他著有《物種起源之謎》等科普著作90部,不僅寫科普、科幻作品,而且他還是傳記文學、報告文學等主流文學作家。
畢業(yè)于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專業(yè),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他,不僅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還是中國知名食品發(fā)酵專家、醫(yī)藥專家、營養(yǎng)專家、蘭花專家、收藏專家等……
這幾年流行“斜杠青年”,看董老的簡歷,覺得他真是配得上“斜杠老人”的稱號。
他應該可以成為處于危機中的“中年人”的榜樣。一個已經(jīng)70+高齡的老人,尚有“活著干,死了算,完蛋就完蛋”的氣魄,我們才30+、40+、50+……年齡又算得了什么
《70 +開掛人生》是董仁威的自傳,也是一部關于“如何夢想成真”的勵志型傳記,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了解我們的上一輩人的參考書。董老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因透支生命,從48歲起,就因心臟病、糖尿病等有過三次病危,一次心臟停跳一分多鐘。即便是這樣,他仍然奮斗不息,被業(yè)內(nèi)譽為“拼命三郎”。
讀這本書,可能會令人覺得汗顏。已經(jīng)70+的老人,馬上奔八了,經(jīng)歷過中國最多災多難的歲月,如今還在做“最后的斗爭”計劃,而很多年輕人,卻早早開始喝茶保養(yǎng)講佛系了。
即便經(jīng)歷抗戰(zhàn)、大饑荒、“四清”、“文革”……遇到種種的挫折困難、問題麻煩,他也從來沒有說過“我不干了”、“我歇菜了”、“算了吧”……他過的,是強大到讓人無法相信的人生。
這種強大,足以讓我們生出由衷的對上一代人的敬意。
3
作者從幸福的童年寫起,以時間為延展線,讓我們看到他如何從立志求學的少年、川大讀書的青年一步步地打拼到現(xiàn)在。不僅家庭幸福、事業(yè)有成,還身兼數(shù)職,且著作等身。這與他所擁有“樂天向上”的人生觀,永不停歇的奮斗精神,并且堅持養(yǎng)生之道密不可分。
雖與董老素昧平生,素不相識,但透過這本書,似乎覺得他是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科學和科幻的老頑童;讀這本書,又似乎是在聽一個智慧老人講述他的人生傳奇。
他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告訴我們該怎樣對待友情、親情,該以怎樣的熱情對待工作和業(yè)余愛好,甚至該怎樣愛惜自己的身體,還能夠跟他學習到非??茖W的養(yǎng)生之道。作為一個重度糖尿病人,他對待自己疾病的態(tài)度,也值得我們學習,一是要以他為戒,年輕時就要“管住嘴邁開腳”,二是要學習他的樂觀主義精神和看待生命的達觀態(tài)度。
這本書寫得生動、真誠、充滿了正能量和人性的光輝。不僅有史實,有情懷,有趣聞逸事,還有人生的經(jīng)驗教訓,他真是不吝分享和賜教。他說:生活中并不都是歡樂,不時有滾滾紅塵中覺的妒忌、“臺上握手臺下踢腳”者有,小人有,陰謀陷害也在,但“我都采取了不理睬,不屑于在無聊的人、無聊的事上浪費生命中寶貴的時間。”這是一個智者發(fā)出的最真誠的聲音。
大概因為年齡的原因,我最喜歡《70 +開掛人生》第二人生以后的部分內(nèi)容?!奥殬I(yè)生涯結束,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可以專心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做‘賽先生’的職業(yè)軍人,讓我的人生更精彩?!?/p>
離開原來的崗位退休后,他自己第二次上崗,成為職業(yè)科普作家,并整合科普力量,打造出了一艘中國科普界的航空母艦。結出了累累碩果。
4
這本書三分之一的內(nèi)容與“樂天人生”有關,用大量篇幅介紹了養(yǎng)心、養(yǎng)生之道。所以在父親77周歲喜宴那天,我把這本書當禮物送給了他。董老寫道:
一個人的身體健康,首要的是心理健康。為了實現(xiàn)心理健康,建立“樂天人生”觀很重要,樂天文化追求的行為規(guī)則,是適度壓抑下的快樂原則,“樂天向上”的積極心態(tài),是健康長壽的第一要素。
他是個博學、好學之人,曾反復系統(tǒng)地研究過弗洛伊德的理論,在書中也有大量對弗洛伊德學說的解讀。
董仁威先生是“樂天人生”理念的發(fā)現(xiàn)者和倡導者,認為要實現(xiàn)樂天人生,首先要塑造樂天靈魂。他主張“在創(chuàng)造中享受,在享受中創(chuàng)造”。作為一個寫作者,我特別認同他的這一觀念:
在生活中不僅要把心理正能量發(fā)泄到創(chuàng)造活動中,而且要把一些心理負能量通過創(chuàng)造活動轉變?yōu)檎芰俊N以谏钪杏龅綗赖氖?,就用寫作來發(fā)泄負能量,能很快使心情寧靜下來,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
董老已經(jīng)70多歲了,70+了,那又能怎樣 有過三次病危的他已經(jīng)深刻懂得“生命在于運動”的真諦,已經(jīng)走遍中國,去過三十多個國家的他,還在計劃著新的旅程,說“跟團旅游是最好的健身運動”。
70+的他已經(jīng)開啟了第三次的生命歷程。他在自己的70歲壽宴上發(fā)言,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一是只同我想交往的人交往……能夠互相陪伴度過一生、“白頭偕老”的人,是我第三人生中最親密的伙伴、最親愛的兄弟姐妹;二是只做我喜歡做的事,比如旅游和寫書;三是寫我愿意寫的書……
在退休后隱居的五年里,他創(chuàng)作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幾部著作,并陸續(xù)得以出版發(fā)行,受到社會較廣泛的 。
董老是個非常懂得并樂于享受的人。他追求的享受是:美景、美食、美文、美麗人生。
讀這本書,你不會覺得他是個70+的老人,跟他沒有代溝。他會用電腦、智能手機,跟協(xié)會的人用微信開會,真是與時俱進。要知道,很多70+的老人連短信都不會發(fā)。
他一直保持著“活著干,死了算,完蛋就完蛋”的態(tài)度,這是比“活到老學到老”更積極的人生姿態(tài)。老先生大概真的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已經(jīng)70+了,那又怎樣 !
這樣真實的“開掛人生”,對青年人選擇人生道路真的有重要啟迪意義,對即將步入老齡社會的人,更是具有學習價值呢。
專欄作者 、書評人
豆瓣|知乎:
微博 | 百度:小
轉發(fā)就是最好的支持謝謝
:致敬70后 答:人過青春天過午,風雨歲月染塵埃,奔五路上共奮斗,答疑解惑70后! 青蔥年華不復返, 豆蒄青春燃風采, ……一輪新朝照流年, …金色歲月墨筆染, 風霜雪雨掩塵埃, ……花謝花開暗香飄, …凌空落葉舞青春, 歲月無痕印光陰。 ……物換季節(jié)又一年!
彈指一揮幾多秋,
霜染楓葉蕩枝頭。
芳草無奈傷心淚,
春夏秋冬又輪回。
老驥伏櫪志向遠,
夕陽能染霞滿天。
發(fā)揮余熱做貢獻,
育得桃李遍人間。
我是一粒沙,
被風吹過的沙,
不經(jīng)意間遺留下來,
手指間偷偷溜走的影。
輕輕滑過童年的夢,
曾經(jīng)飛起那漂揚的腳步,
帶著燦爛的微笑飄然到這個世界。
聞著泥土的芬芳長大,
品著甘甜的清泉成長,
吸著自然的清新空氣幽然自在的生活。
踏著羊腸小道曲折彎曲的磨練,
看著碧藍的天空,
捧著潔白的浮云,如游子吟詩般一溜煙消散。
親吻著大地萬物所帶來的氣息,
深深地陶醉在童年的回憶中,
多么的不可思議,已經(jīng)到了不惑之年。
速度與激情一起承載,
還在靜靜地陶醉在那個充滿陽光的味道里,
生活的酸甜苦辣悄悄地讓我一步一步的經(jīng)過。
尋著陽光的方向默默地行走著,
兒時的那種激情還在蕩漾著,抹不去,丟不掉。
隨著時間的流失慢慢地成了美好的回憶,
雨溫柔的給我清洗著,是否能一直保持那份純真無邪的美好。
雷電閃耀著一直在警醒我,怕我沉迷,給我自信。
讓自己時時不忘,有一份責任,有一份力量助推著自然的前行。
自從有了生命起,每一年都是不同的。
尤其今年更加特殊的一年,
我的本命年 鼠年,
每一次的鼠年總會大大小小的出現(xiàn)不一般。
疫情的到來,讓我們?nèi)巳硕歼^起了鼠年。
火神的爆發(fā),足以讓我們刻骨銘心。
這年讓人記憶深刻,難以忘懷,感觸頗深的一年。
希望疫情過后,美好的生活必定會來。
祝大家 健康 平安每一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5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我也未曾饒過歲月
下一篇: 迷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