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與
記
憶
吃,是故鄉(xiāng)的記憶。
林語堂說:“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xué)問,而是吃?!?/p>
每到一個地方,林語堂最先摸清楚的就是吃的地方,高級的,路邊的,他要一一地嘗試。
但是,沒有東西比家鄉(xiāng)的吃食更好吃。
廈門的親戚有時到上海來,隨身帶很多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有自制的蘿卜糕、龍眼干,還有凸柑,用糖水腌制的楊梅,連聞一下都沁人心脾。更重要的是肉松,肉松是廖家人的最愛,用一個鐵皮盒裝著。那時候廈門到上海是一件大事,得坐三天船,廖翠鳳很珍惜,收得嚴(yán)嚴(yán)實實,只是偶爾拿出來,讓丈夫和孩子淺嘗一口。
林語堂自詡是“伊壁鳩魯派的信徒(享樂主義者)”,還得歸功于他娶了個好太太。
鼓浪嶼的廖家女人都是肯肯實實的實干派,她們把所有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廚房,外面世界再風(fēng)雨飄搖,她們只關(guān)心誰的肉絲切得細(xì),誰的肉松做得好。林太乙有一次和廖翠鳳上街,她盤算著和中央研究院院長討論《讀者文摘》的相關(guān)事宜。廖翠鳳自言自語說,待會要停下來買一點肉松帶回香港,然后問女兒,你說買肉松好呢,還是肉酥好 太乙還沒應(yīng)聲,她又接著說,肉酥有點像福州的小肉干,還有魚松,味道也很好;牛肉干也不錯,有辣和不辣,做下酒菜最好了,送朋友也可以;小孩子好像更喜歡吃牛肉粒,要不要買一點 三斤夠不夠 要不然買5斤好了。林太乙偷偷地笑,想,也許在母親心目中,買肉松要比跟研究院院長的談話重要得多。
憑著家傳的手藝,愛熱鬧的廖翠鳳在社交圈里比林語堂還受歡迎。
點擊上方關(guān)注名家散文創(chuàng)辦者紫鳶視頻號
她最拿手的清蒸白菜肥鴨,鴨子蒸爛了,肉又嫩又滑,鮮得讓人恨不得連舌頭都吞下去,白菜在鴨油里浸煮得透亮,放在嘴里就化了。還有燜雞,先用姜、蒜頭、蔥把雞塊爆香,再加入香菇、金針、木耳、醬油、酒糖,用文火燜幾個小時,雞和香菇的混合香味在屋子里久久散不去,林語堂一口氣能吃下三大碗飯。他的朋友常常不請自來,廖翠鳳來不及買菜,便燒上一大鍋廈門鹵面,配上豬肉、蝦仁、香菇、金針、菠菜,用雞湯慢慢地熬。幾個大男人端著碗,圍著灶頭吃得滿嘴都是油。有時候翠鳳也會做廈門菜飯,把豬肉絲、蝦米、香菇、白菜、菜花、蘿卜扁炒,混進(jìn)飯里燜熟,吃的時候撒點胡椒、黑醋,林家小孩最喜歡吃這個。
在異域他鄉(xiāng)的海外,做一頓家鄉(xiāng)飯是林家人的大日子。林語堂駕車,全家出動到唐人街買菜。菜市場鬧哄哄的,各種難聞的氣味充斥其間,林語堂只管選肉類,從尋常肉類到生猛海鮮,無肉不歡。翠鳳講求營養(yǎng)均衡,多買綠色蔬菜?!皨?,我要吃清燉鰻魚!”相如說?!安?,我要吃清蒸螃蟹!”太乙也搶著喊。“都有,都有!”翠鳳忙不贏地回答。
三女兒相如最像廖家人,對文學(xué)興趣不大,卻對飲食有強(qiáng)大無比的記憶力。她很小的時候跟著林語堂在法國南部某個飯店吃了一頓晚餐,多年以后對菜的用料和做法還記得一清二楚。她得了翠鳳的真?zhèn)鳎概畟z合伙出了《中國烹飪秘訣》、《中國食譜》等書,都很暢銷,前一本還獲得了法蘭克福烹飪學(xué)會的獎狀。
逢年過節(jié),相如幫著翠鳳做工序復(fù)雜的廈門薄餅。薄餅又叫春餅,是廈門人招待貴賓用的。薄餅皮要用專門的很薄很軟的面粉做,烙好放在一邊。料子也很講究,把豬肉、豆干、蝦仁、荷蘭豆、冬筍、香菇等切絲切粒,在熱鍋里爆炒,然后放在鍋子里用高湯熬,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太干沒有汁,不好吃,太濕了,薄餅皮包起來會破,太油了也不好,要熬好幾個小時才能恰到好處。吃的時候,桌上用小碟子放著扁魚酥、辣椒醬、甜醬、虎苔、芫荽、花生末,還有切好的整齊水靈的蔥段。包薄餅更有學(xué)問,先把配料涂在薄餅皮上,然后一調(diào)羹一調(diào)羹地把熱騰騰的料子包進(jìn)去,得緊實不能破。一口咬下去,扁魚的酥脆,虎苔的干香、芫荽的清涼,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實在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林語堂嘴饞,每次包很多料子在里面,還沒吃皮就破了,汁液順著手臂留下來,弄得渾身都是,女兒們沒空笑話他,手疾眼快地包好薄餅往嘴里送。
只有廈門人才吃得出薄餅的好,一頓家宴,吃的是千萬里的鄉(xiāng)愁。
著名畫家張大千由巴西路過紐約去歐洲,拎了一個新鮮的鯉魚頭來拜訪林語堂。翠鳳把它紅燒,相如則做了一道“煸燒青椒”來孝敬這個四川來的藝術(shù)家。林語堂不喝酒,見著多年的故友,開了兩瓶臺灣花雕助興。舉起酒杯,話匣子就打開了,他們回憶起1943年冬,林語堂到成都,張大千從敦煌寫生回來,張群為他們接風(fēng),陪客有沈尹默,賓主相談甚歡,一晃這么些年,老朋友走的走,斷聯(lián)系的斷聯(lián)系,自己已在世界的另一端久不曾回鄉(xiāng)……
大千從歐洲回來,又做東宴請林語堂。他們到紐約有名的中國菜館四海樓,張大千點的是招牌菜鱘鰉大翅,林語堂第一次吃這種來自南非的魚翅,研究打趣了一番。還有一道是張大千發(fā)明的“川腰花”,另有一樣酒蒸鴨,清香可口。
“嗯,有上?!∮刑臁娘L(fēng)味!”林語堂吃了幾筷子,連連稱贊。
“玉堂,你還記不記得,‘小有天’進(jìn)門扶梯上去,迎面就是一副鄭孝胥的對聯(lián):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甚雅雋!”
“且說話,莫垂涎,須知紐約別有天?!绷终Z堂機(jī)智地答。
他們還談到了齊白石,張大千說:“白石成為大畫家是打二百板屁股打出來的?!绷终Z堂不知其中的典故,急忙問怎么回事。張大千呷一口酒,緩緩道來,原來齊白石年輕時做木匠,雕花很出名,后來因為某個緣故被法庭罰了兩百下屁股,逃到廣西,才開始用鐵筆學(xué)畫。
“真的嗎 下次見到他要好好說一頓了!”林語堂拍拍大腿,開懷大笑。
林語堂有個消化力驚人的肚子。
他第一次到廖家做客,大食量讓待字閨中的翠鳳記憶猶新。
他給翠鳳寫信說:“我的肚子里,除了橡皮以外,什么也能夠消化的。”翠鳳念給女兒們聽,幾個人笑到捂著肚子叫喚。
林語堂很少生病,偶爾傷風(fēng)感冒,翠鳳讓他忌口,林語堂反駁說:“我會醫(yī)自己的病,就是多吃東西的方法,我的病就會好了。”實在找不到吃的,他就向女兒討水果吃。
他喜歡在半夜起來吃東西。有一次他覺著肚子餓,煎了5個雞蛋,還吃了兩片脆餅。還有一次,他吃了4片餅干。翠鳳取笑他,他理直氣壯地說:“昨天夜里我覺得饑餓,我一直想了十多分鐘,不知道起來的好,還是不起來的好。我又覺得很慚愧,僅僅為了吃東西,睡了還要起來,不過我若不吃些東西,讓肚子空空的,那末,我便不能入睡了?!彼殖粤艘粔K脆餅,嘟噥著說:“可憐我呀!我現(xiàn)在已覺得比較好些了,但仍舊有點餓哩!”
林語堂不是客氣的人,但是真正餓了,也會假裝說:“我不要吃什么?!币钦f:“牛肉湯很好喝!”意思就是再喝一碗。他出了名的喜歡烤牛肉,做得好他吃得吧嗒吧嗒響,做得不好,他也吃得很香。
他最恨人家8點鐘或者8點鐘以后開飯,遇上這樣的宴席,他一定填飽了肚子再去。
他在《說肚子》一文開門見山地說:“凡是動物便有這么一個叫做肚子的無底洞。這無底洞曾影響了我們整個文明?!?/p>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紫鳶說:
名家散文的讀者大家早上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紫鳶,歲月匆匆,14年開茶館閑暇之余創(chuàng)辦這個號,一晃也有六七年了,感謝大家一路的陪伴和支持。
我的家鄉(xiāng)在福建武夷山,這里是國家5A級景區(qū),大紅袍的原產(chǎn)地,家里種茶制茶,在這里也想把自己家的好茶推薦給你們(實際是實體店生意確實太難了~捂臉~)
直接掃碼就可以查看詳情購買了,也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們來武夷山旅游,請你們喝好茶(紫鳶微信:yf857013272)
更多好茶點這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8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詩詞誰用流年,亂了浮生
下一篇: 輕輕問一聲: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