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宋代: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這首愁情詞由春愁離愁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說是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仿佛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凝聚濃縮在一首詞中了,很富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
此詞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主要抒寫別恨,為懷人傷別之作,據詞意可知作于某年的一個暮春,當為秦觀前期的作品。
《如夢令·池上春歸何處》
宋代:秦觀
池上春歸何處 滿目落花飛絮。
孤館悄無人,夢斷月堤歸路。
無緒,無緒。簾外五更風雨。
水池上到處漂著落花柳絮,春天到哪里去了 孤寂的旅館內悄無人聲,夢中的我正行走在灑滿月光的湖堤上,突然夢斷人醒。傷心至極,只好坐聽窗外五更時分的風雨。
”無緒,無緒”四個字,把這種哀傷如吟唱一般地表達出來。“無緒”是“無奈”,是“無計”,是“無情”,是“無聊”,種種復雜的感情都包容在這兩句簡單嘆息之中。
《南歌子·靄靄凝春態(tài)》
宋代:秦觀
靄靄凝春態(tài),溶溶媚曉光。
何期容易下巫陽。
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
暫為清歌駐,還因暮雨忙。
瞥然歸去斷人腸。
空使蘭臺公子、賦高唐。
《春日》
宋代:秦觀
殘臘渺茫云外日,新春彷佛夢中來。
雪霜便覺都無力,只見桃花次第開。
《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
宋代: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花枝,
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該詞描寫精美的春歸之景,以惜春之懷,發(fā)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盡,可謂這首詞的顯著特點。
詞的上片寫春歸之景。從落紅鋪徑、水滿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園花殘、杜鵑啼叫,寫來句句景語、情語。清秀柔美,深美婉約。
詞的下片,側重寫人。寫她獨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樹枝頭的畫樓,斜倚欄桿,手捻花枝。
秦觀這首詞所寫從“手捻花枝”到“放花無語”,是如此自然,如此無意,如此不自覺,更如此不自禁,而全出于內心中一種敏銳深微的感動。
源自:國學府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8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