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蒼涼的登臨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
,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
——李白《憶秦娥》
最悠然的漁翁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張志和《漁歌子》
最悵恨的相思
汴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diǎn)點(diǎn)愁
思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最美麗的期盼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
,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
,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菩薩蠻》
最柔軟的夢境
蘭燼落
,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
——皇甫松《夢江南》
最堅定的表白
春日游
,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
,足風(fēng)流妾擬將身嫁與
,一生休。縱被無情棄
,不能羞。——韋莊《思帝鄉(xiāng)》
最凄清的寒秋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
,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李璟《山花子》
最深沉的愁緒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最無聊的等待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芳徑里
斗鴨闌干獨(dú)倚
,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馮延巳《謁金門》
最溫馨的秀恩愛
牡丹含露真珠顆
,美人折向庭前過。含笑問檀郎
,花強(qiáng)妾貌強(qiáng)檀郎故相惱
,須道花枝好。一向發(fā)嬌嗔
,碎挼花打人。——無名氏《菩薩蠻》
源自:中華詩文學(xué)習(xí)
【 #能力訓(xùn)練#導(dǎo)語】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
,引起后人學(xué)習(xí)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下面是分享的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十首。歡迎閱讀參考!
1.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登鸛雀樓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古詩簡介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
,但開筆就有縮萬里于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后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均巨椽
《登鸛雀樓》氣勢磅礴、意境深遠(yuǎn)
翻譯/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
注釋
①鸛雀樓:古名鸛鵲樓
②白日:太陽
。③依:依傍
④盡:消失。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dá)到某種目的的愿望
⑥窮:盡
⑦千里目:眼界寬闊。
⑧更:再
2.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
兩岸猿聲啼不住
譯文一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
兩岸猿聲
注釋
發(fā):啟程
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
猿:猿猴。啼:鳴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
3.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詠柳
朝代:唐朝|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翻譯/譯文
如同碧玉裝扮成的高高的柳樹
這一片片纖細(xì)柔美的柳葉
就是這早春二月的風(fēng)
注釋
1.詠:歌頌、贊美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該詩描寫的是垂柳。2.碧玉:碧綠色的玉
。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的顏色如碧綠色的玉。3.妝成: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shù)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4.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5.裁:裁剪
,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6.二月:二月
,正是初春時節(jié)。似:好像,如同。
4.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楓橋夜泊
張繼〔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
姑蘇城外寒山寺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
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
,一說為烏啼鎮(zhèn)。霜滿天:霜
,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yīng)當(dāng)體會作嚴(yán)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
,源自太湖,流經(jīng)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認(rèn)為指“江村橋”和“楓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漁火:通常解釋
,“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shí)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伙伴。對愁眠:伴愁眠之意
,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么能對愁眠,于是附會出一種講 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姑蘇:蘇州的別稱
,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楓橋附近
,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夜半鐘聲:當(dāng)今的佛寺(春節(jié))半夜敲鐘
,但當(dāng)時有半夜敲鐘的習(xí)慣,也叫「無常鐘」或「分夜鐘」。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可是經(jīng)過許多人的實(shí)地查訪,才知蘇州和鄰近地區(qū)的佛寺,有打半夜鐘的風(fēng)俗。5.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八陣圖
杜甫〔唐代〕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譯文
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
,創(chuàng)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任憑江流沖擊
,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注釋
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
蓋:超過
石不轉(zhuǎn):指漲水時
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6.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涼州詞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
醉臥沙場君莫笑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
如果醉臥在沙場上
注釋
涼州詞:唐樂府名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當(dāng)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
欲:將要
琵琶:這里指作戰(zhàn)時用來發(fā)出號角的聲音時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鳴奏助興
沙場:平坦空曠的沙地
君:你
征戰(zhàn):打仗。
7.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秋夕
杜牧〔唐代〕
銀燭秋光冷畫屏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天階一作:天街;臥看一作:坐看)
譯文
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注釋
秋夕:秋天的夜晚。
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
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fēng)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zhì)團(tuán)扇
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
坐看:坐著朝天看
牽牛織女星:兩個星座的名字
8.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代〕
松下問童子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xué)童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里
注釋
尋:尋訪。隱者:隱士
不遇:沒有遇到
童子:沒有成年的人
言:回答
云深:指山上的云霧
處:行蹤
9.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桃花溪
張旭〔唐代〕
隱隱飛橋隔野煙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譯文
山谷云煙繚繞
這里桃花隨著流水
注釋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縣桃源山下
飛橋:高橋
石磯:水中積石或水邊突出的巖石
、石堆。漁船:源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語句。盡日:整天
,整日。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口
。10.適合幼兒背的唐詩精選
終南望馀雪
祖詠〔唐代〕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譯文
終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皚皚白雪好似與天上的浮云相連
。雪后初晴
,林梢之間閃爍著夕陽余暉,傍晚時分注釋
終南:山名
陰嶺:北面的山嶺
林表:林外
十五夜望月賞析:
一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yuǎn)的七言絕句。在民俗中
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
;第三句才點(diǎn)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kuò)大了望月者的范圍。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這首詩意境很美
,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詩中有畫”。明《唐詩畫譜》中就有以這首詩為題材的版畫,但這幅版畫僅是畫家別出心裁構(gòu)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對全詩點(diǎn)睛之筆——秋思未作充分表達(dá)。在這一點(diǎn)上
,詩歌語言藝術(shù)顯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詩人運(yùn)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jìn)一個月明人遠(yuǎn)、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jié)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委婉動人。二
、分句賞析:1
、第一句:“中庭地白樹棲鴉”,明寫賞月環(huán)境,暗寫人物情態(tài),精煉而含蓄。這句如同馬致遠(yuǎn)的《天凈沙·秋思》首句一樣,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將蕭瑟蒼涼之景推到讀者眼前,予人以難忘的印象。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清冷之感。2
、第二句:“冷露無聲濕桂花”,緊承上句,借助感受進(jìn)一步渲染中秋之夜。寫出了一個具體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現(xiàn)了夜之深和靜,似乎桂香與寒氣襲人而來了,帶給人以美的聯(lián)想。意境悠遠(yuǎn),耐人尋思。“無聲”二字,細(xì)致地表現(xiàn)出冷露的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3
、第三、四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兩句采取了忽然宕開的寫法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
擴(kuò)展資料: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者:王建? ? ? 朝代:唐代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譯文: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點(diǎn)點(diǎn)無聲打濕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當(dāng)空世間人人都仰望
,不知道這秋日情思可落到誰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巴陵夜別王八員外/三湘有懷
唐代:賈至
柳絮飛時別洛陽
世情已逐浮云散
譯文
在一個柳絮紛飛的時節(jié),我告別了故鄉(xiāng)洛陽
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注釋
巴陵:即岳州
三湘:一說瀟湘、資湘
逐:隨
賞析
這是一首情韻別致的送別詩
這首詩首先從詩人告別洛陽時寫起:“柳絮飛時別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