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雖然不知道它的具體所指,但確實是一首可作為義山代表作的好詩
。它傳達了義山對一生感情方面的思考和感受
,能引起讀者鮮明的印象,使之受到深刻的感動
。換句話說
,就是具有強烈的感發(fā)作用。
我們下面就以《無題》為例說明李商隱七律意象錯綜這個特點
。以《無題》為題的七律共七首——“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來是空言去絕蹤”,“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
,“相見時難別亦難”
,“鳳尾香羅薄幾重”,“重帷深下莫愁堂”
,“萬里風(fēng)波一葉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萬里風(fēng)波一葉舟”,其他六首都入選《唐詩三百首》
,可證《無題》七律確實膾炙人口
,藝術(shù)價值很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叭f里風(fēng)波一葉舟”
,此首馮浩認(rèn)為系失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從題材風(fēng)格來看
,馮浩的說法是對的
。因為其他幾首無題詩不管有無寄托,至少字面上都是寫愛情
,“萬里風(fēng)波一葉舟”卻是懷古思鄉(xiāng)
,風(fēng)格也比較明快,不象其他無題詩意象那么錯綜繁復(fù)
,意境那么含蓄飄渺
。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
這首詩相對來說比較好懂
,手法比較寫實。詩人刻畫了一個典型場景
,開篇就交代了時空:時間是“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空間是“畫樓西畔桂堂東”。用了句中自對的手法
,寫得很美
。清人黃仲則受到這兩句影響,寫出了名句:“如此星辰非昨夜
,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
。”(《綺懷》)3
,4句寫相思
,用了一個精彩的比喻,是篇中警句
。彩鳳
,靈犀皆為現(xiàn)實中未有之物
,正是緣情造物。不過因為是明喻
,敘述之際
,尚有理念可尋,不至于晦澀難解
。5
,6句寫聚會的歡樂,著一“暖”字
,“紅”字
,境界全出。7
,8句寫離別的傷感
。全詩用工筆刻畫
,細(xì)膩感人
。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fēng)
。
重帷深下莫愁堂
,臥后清宵細(xì)細(xì)長。神女生涯原是夢
,小姑居處本無郎
。
風(fēng)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悵是清狂。
這兩首無題詩是連在一起的
。字面寫的是與女子的邂逅相遇
,別后相思。因為意象錯綜繁復(fù)
,色彩恍惚迷離
,一般認(rèn)為是有寄托之作。但寄托者究竟何事
,就不那么能確指了
。何焯認(rèn)為第二首“直露(自傷不遇)本意”
,比較切合實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梢哉f是作者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艷情
。細(xì)味這兩首詩,可見李商隱偏愛寫精美幽雅的事物:“鳳尾香羅”
,“碧文圓頂”
,“金燼”,“石榴”
,“菱枝”
,“桂葉”等,這些意象都從側(cè)面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美貌高雅
,并用這些事物的華美映襯出人物的寂寞無聊
。筆觸深細(xì)精致:“碧文圓頂”是“深縫”,“重幃”是“深下”
,這樣就從心理上和讀者拉開了距離
,以這距離產(chǎn)生一種美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扒逑笔恰凹?xì)細(xì)長”
,正是“不眠知夕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靶唠y掩”
,“語未通”都是以工筆寫人物情態(tài)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凹帕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消息”,“惆悵”
,“清狂”等詞在形音義方面增加了詩的美感
。盛唐七律多從大處落筆,意象密度不大
,轉(zhuǎn)折不多
,一般來說景語情語有明顯的分別。中唐七律雖道得人心中事
,多數(shù)卻嫌格調(diào)凡近
。李商隱七律喜從小處刻畫,以情造物
,意象紛至沓來
,應(yīng)接不暇,而意境曲折深遠(yuǎn)
,不流于小巧
,不但句秀
,而且骨秀神秀。這正是李商隱善于學(xué)習(xí)老杜
,遺貌取神的結(jié)果
。也是寫作技巧自覺性的演進。另外
,李商隱似是掌握了語言的煉金術(shù)
,且不說非現(xiàn)實之事物,即便是現(xiàn)實中司空見慣的事物
,在他筆下也具有了恍惚迷離的異彩
。這正是大師的標(biāo)志:有自己的獨特風(fēng)格,在客觀世界以外
,創(chuàng)造出一個獨立的詩的世界
。
二,章法的變化
詩有字法句法章法
,章法相對于字法句法
,是更高層次的要求。所謂字法
,一般就是指煉字
,怎樣選擇更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句法則是指怎樣使句子更生動有力
。章法一般指全篇的開闔變化,包含了對字法句法的要求
。一般來說
,律詩講究起承轉(zhuǎn)合,相對于古風(fēng)變化要少些
。當(dāng)然這不過是起碼要求
,如果都是這樣一成不變,就和作八股文一樣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短圃娙偈住防锩娴狞c評,有很多用的就是八股術(shù)語
。比如評杜甫的〈登高〉
,說:說首聯(lián)十四層,頸聯(lián)又十四層
,尾聯(lián)又十余層
。挺好笑的。
李商隱的七律
,在章法上有很多變化
。有的工于發(fā)端:如“錦瑟無端五十弦”(錦瑟)以托喻之物起興
,“江風(fēng)吹浪動云根”(【贈劉司戶】) 發(fā)唱驚挺,“人生何處不離群”(【杜工部蜀中離席】)劈空設(shè)問
,“二月二日江上行”(【二月二日】)遒健古拗
,“歷覽前賢國與家”(【詠史】)以警句開頭,“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無題二首】)以回憶開頭
,“來是空言去絕蹤”(【無題四首】倒插法
。
有的工于結(jié)尾:如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ā惧\瑟】 )無限低回,“灞陵夜獵隨田竇
,不識寒郊自轉(zhuǎn)蓬
。”(【少年】)對比作結(jié)
,“地下若逢陳后主
,豈宜重問后庭花”【隋宮】設(shè)想新奇,“新灘莫悟游人意
,更作風(fēng)檐夜雨聲” 【二月二日】以景結(jié)情
,“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重” 【無題四首】推進一層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
,一寸相思一寸灰” 【無題四首】巧用比喻。
值得注意的是李商隱很善于向杜甫學(xué)習(xí)七律的章法
。吳調(diào)公說:“杜甫七律之長在于精密中見變化
,挺拔而又沉重,噴薄而又渾涵
,排戛而又鏗鏘”
,李商隱很多七律就近乎此,甚至有明確標(biāo)明學(xué)杜甫的【杜工部蜀中離席】
。另外
,李商隱七律虛詞的靈活精當(dāng)也得力于老杜,典型的如《隋宮》
。虛詞用的好
,就象畫龍點睛,整篇就活了
。所以王安石認(rèn)為:“唐人知學(xué)老杜而得其藩籬者
,唯義山一人而已”。當(dāng)然
,除此之外
,還有獨具李商隱自己面目的七律
,如《錦瑟》和上面舉到的《無題》。這兩類七律章法可以引一段葉嘉瑩先生的話來說明:“至于章法方面
,……杜甫則是以理性與感性兼濟
,縱使由于感性的聯(lián)想發(fā)為突然的轉(zhuǎn)接,也依然不忘在理性上作先后之呼應(yīng)
;而義山則往往乃是以一些意象的錯綜并舉為主
,而卻有時在首尾之際略作理性之提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里提到的杜與李的不同
,正是李商隱這兩類詩章法的不同。我們看《錦瑟》:開頭以“思華年”
,結(jié)尾以“成追憶”作理性的提挈
,中間兩聯(lián)就是一些意象的錯綜并舉。這類詩雄健不如杜甫
,而深細(xì)華美過之
。從題材來看,李商隱愛情詩多具自家面目
,而政治詩多具老杜之風(fēng)
。
三, 仗的精工與靈活
近體詩中用得很工整的對仗
,稱為“工對”
。要做到對仗工整,一般必須用同一門類的詞語為對
,如名詞中天文
、地理、時令
、器物、服飾等同一意義范疇的詞
。
李商隱七律工整的太多
,隨便舉幾例:“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莊生
,望帝都是人物
,曉,春都是時令
,蝴蝶
,杜鵑都是動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拜嗑G華來無定所
,杜蘭香去未移時” 萼綠華
,杜蘭香都是人名,所和時
,一個時間一個空間
。
對的太工則易死,使得整篇氣脈不暢
;而李商隱的七律雖工整
,卻不顯得呆板,原因在于他善用虛詞
,而且用了一些特殊的對仗形式
,如借對,當(dāng)句對等
。我統(tǒng)稱之為活對
。活對正能彌補工對的不足
,從而使對仗變化多端
,騰挪跌宕。其實也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初學(xué)寫詩
,刻意求工,熟練之后則無施而不可
。所以老杜說:老去詩篇渾漫與
。并不是真的隨隨便便,草率成詩
。而是精熟之后的任意揮灑
,皆臻絢爛。晚節(jié)漸于詩律細(xì)
,就是這樣一個寫照
。李商隱也不例外,也是經(jīng)過了這樣一個刻意求工到任意揮灑的過程
。
善用虛詞的如“人生豈得輕離別
,天意何曾忌嶮巇”先說結(jié)論,再申明原因
。句子顯得拗折有力
。朱彝尊評:情深意遠(yuǎn),玉溪所獨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吧缴齺磴曅≡罚宏幹挥邩恰睂懗隽藙討B(tài),生動形象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案∈辣緛矶嗑凵ⅲt蕖何事亦離披”人世虛浮不定
,本多聚散離合
,自然界的紅蕖為何也散落呢?這可以算問的無理而妙者
。雖然浮世對紅蕖并不工
,但因本來,何事兩個虛詞用的好
,也成了名句很有力
。陳與義的“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正是學(xué)此種句式
。不重表面的工整
,而重意脈的流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梢娎钌屉[對宋詩影響的一斑
。
也有虛詞用的不好,散文化過頭的句子:“求之流輩豈易得
,行矣關(guān)山方獨吟”
。置之宋人集中,也分辨不出來
。聞一多先生就曾把這句詩誤作為宋詩舉例
。雖然句式過于散文化,缺乏詩的韻味和感染力
,但也可見李商隱的創(chuàng)新精神
。
有一些對仗,字面上很工整
,其實是借對
。“玉璽不緣歸日角
,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日角
,天涯字面上很工。其實日角指的是額骨隆起如日
,古以為帝王之相。所以這里的日角其實指李淵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皶褐鸹⒀琅R故絳,遠(yuǎn)含雞舌過新豐” 虎牙對雞舌很工整,但其實虎牙指虎牙將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逗鬂h書 宣帝紀(jì)》:本初二年,云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
。雞舌指雞舌香
。《漢官儀》:尚書郎奏事于明光殿
,……郎趨走丹墀
,含雞舌香,伏其下奏事
。所以只是虎和雞的字面
,和這兩種動物無關(guān)。
義山七律當(dāng)句對很多
。一句之中某些語詞自成對偶
,叫做當(dāng)句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盎毩鄹鳠o賴
,紫蝶黃蜂俱有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花須對柳眼
,紫蝶對黃蜂?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坝瓚n急鼓疏鐘斷
,分隔休燈滅燭時” 急鼓對疏鐘,休燈對滅燭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坝蓙肀搪溷y河畔,可要金風(fēng)玉露時”碧落對銀河
,金風(fēng)對玉露
。最典型的如 “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
。池光不定花光亂
,日氣初涵露氣干。但覺游蜂饒舞蝶
,豈知孤鳳憶離鸞
。三星自轉(zhuǎn)三山遠(yuǎn).紫府程遙碧落寬?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痹娭懈骶涠嘧韵酁閷?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如第二句的秦樓對漢宮,瓦對盤;第五句的游蜂對舞蝶
;第六句的孤鳳對離鸞
,等等。因為當(dāng)句自對很工
,對句的對仗就可以放寬要求
。這也是靈活的表現(xiàn)。
民國間宋詩總集編撰的文學(xué)環(huán)境與主要成就
民國前期
,中西思想碰撞
、新舊文化交替,晚清以來形成的同光體
、漢魏六朝詩派
、中晚唐詩派、桐城詩派等復(fù)古的詩派依舊活躍詩壇
,新興的南社及后來的白話詩派風(fēng)頭正勁
;至三四十年代,學(xué)界對宋詩的整體評價紛紜錯綜
,或唐宋持平
,或尊唐黜宋。正是在這一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詩學(xué)背景下
,此期新編宋詩總集既賡續(xù)了傳統(tǒng)詩歌總集的舊模式
,又在編撰緣起、審美取向
、呈現(xiàn)形態(tài)上表現(xiàn)出一些新特征
、新成就。
一
在復(fù)古派的陣營中
,同光體詩人承道光
、咸豐以來以程恩澤、祁藻
、何紹基
、鄭珍、莫友芝
、曾國藩等為主將的宋詩派而來
,鼓吹宋詩最力。該派代表詩人陳三立
、鄭孝胥
、陳衍、沈曾植等
,皆負(fù)一代盛名
,其中陳衍既長于詩作
,又有《石遺室詩話》《宋詩精華錄》等詩學(xué)著作,其推崇宋詩更是不遺余力
。同光體詩人宗宋的詩學(xué)理論與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對民國時期宋詩學(xué)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
。桐城詩派是晚清以來詩壇影響較大的一個詩派
,其論詩兼取唐宋,以矯浙派
、性靈派之弊
。桐城詩派傳人甚多,姚鼐之后
,有方東樹
、姚瑩、梅曾亮
、曾國藩
、張裕釗等后勁,民國初期有馬其昶及著名詩選家高步瀛
、吳闿生等
。他們與宋詩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其中不少桐城派學(xué)者亦屬于宋詩派
。南社由柳亞子
、陳去病及高旭等于1909年在蘇州成立。南社之“南”
,指“操南音
,不忘本”的意思,其中許多詩人為同盟會成員
。他們以歷史上的幾社
、復(fù)社為榜樣,提倡民族氣節(jié)
,鼓吹資產(chǎn)階級革命
。南社雖然是一個帶有資產(chǎn)階級革命性質(zhì)的進步文學(xué)團體,但由舊文人為主體
,其詩學(xué)主張同樣具有傳統(tǒng)復(fù)古的特征
,從創(chuàng)立之初到1936年解散,內(nèi)部成員在詩學(xué)主張上一直存在宗唐
、宗宋的巨大分歧與差異
。作為南社主任的柳亞子主張詩宗三唐、詞學(xué)北宋
,認(rèn)為既然要革命
,就要連同擁護清 *** 的同光體也一并反對
,因而鄙棄宋詩,其詩學(xué)思想主要見載于《論詩六絕句》《論詩五首答鹓雛》《妄人謬論詩派書此折之》等
。但他的這一詩學(xué)主張卻遭到了胡先骕
、姚錫鈞、朱璽
、成舍我等宗宋詩人的激烈反對
,因此發(fā)生多次爭論,最終導(dǎo)致南社解體
。
與同光體的極力宗宋
、桐城詩派的唐宋兼取、南社的尊唐宗宋紛爭不一不同
,另一些復(fù)古詩派則視宋詩為洪水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