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公元976年,東京大雪。
雪夜,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飲酒,并屏退了太監(jiān)和宮女,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些什么。
遠遠望去,在燭影之下,趙光義時而離席,時而謙讓。
喝完酒,已是半夜三更,宮內(nèi)積雪很深。但見趙匡胤持玉斧擊地,大聲對趙光義說道:“好做,好做!”之后便解衣睡覺,鼾聲如雷。
當夜四更,趙匡胤暴死。
之后,皇后令王繼恩召四子趙德芳。然而,王繼恩卻直接去了晉王府。
趙光義聞訊大驚,并對入宮猶豫不決,后在王繼恩的催促下踏雪入宮。
皇后看到來的不是趙德芳,而是趙光義,愕然失色,并馬上改口叫“官家”,并說:“我們母子的性命就交給官家了。”
趙光義回道:“共保富貴,莫怕!”
這,便是正史中“燭影斧聲”下的太祖暴死和趙光義繼位,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和李燾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均有記載。
燭影斧聲,是宋初三大疑案之一,另外兩件是陳橋兵變和金匱之盟,這三大疑案均與趙光義有密切的聯(lián)系。
除了趙光義之外,還有一人與三大疑案有關(guān),這便是號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
陳橋兵變,其實是郭威黃袍加身的重演,沒有什么疑義,基本上就是趙匡胤自導(dǎo)自演。但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不同,二者其實是一體的,趙匡胤究竟有沒有傳位于趙光義的想法 趙匡胤究竟是不是趙光義所殺 這便是這兩大千古之謎的問題所在。
1,趙光義與趙普宋朝的建立,趙光義和趙普都功勛卓著。
大宋開國的第二年,公元961年,趙光義任開封府尹,此后主政東京長達十三年。
公元964年,趙普任大宋宰相,權(quán)位在趙光義之上。
宋朝建立之時,趙光義和趙普關(guān)系還不錯,但隨著趙普的高升,二人形成了兩大政治勢力,并不斷明爭暗斗。
趙普,對趙光義的心思洞若觀火,卻在趙匡胤面前極力反對立趙光義為儲君。
趙光義即位之后,曾說:“倘若還是趙普在中書,朕也不得此位!”
可見,趙普一直反對傳位趙光義。
公元973年,趙匡胤不滿趙普的獨斷專行,趙普被罷相。
同年,趙光義進封晉王。這表明趙普與趙光義之爭,趙光義還是取得了勝利。
晉王+開封府尹,趙光義隱然已是儲君,要知道當年的柴榮在繼位前就是晉王+開封府尹。
所以,趙匡胤確實有傳位趙光義的想法,但同時卻從未公開立其為皇位繼承人,說明仍有變數(shù),而這也正是趙匡胤死后出現(xiàn)“燭影斧聲”之說的重要原因。
2,趙匡胤確實是非正常死亡趙匡胤死于公元976年,剛剛五十歲。
這一年,根據(jù)史料的記載,趙匡胤頻繁出巡,史書中也并沒有他生病的記錄。
所以,不管怎樣,趙匡胤之死都是非正常死亡。
趙匡胤死的這一年,次子(實際上的長子)趙德昭已經(jīng)24歲了,隨著天下的平定,趙匡胤應(yīng)當有了傳子的想法,雪夜與趙光義飲酒應(yīng)當就是試探。
趙匡胤在位時間越長,傳位趙光義的可能性越低。
3,趙光義及其親信對趙匡胤之死是有準備的趙匡胤暴死,當夜隨趙光義和王繼恩進宮的還有第三個人,他就是程德玄――一個長于醫(yī)術(shù)的親信。
趙匡胤死的晚上,大雪紛紛,程德玄卻一直在晉王府門口徹夜長坐,似乎就是代趙光義靜候?qū)m中的消息。
他,也終于等來了王繼恩。
4,趙光義在太祖暴死當年改元我們看一下趙光義繼位的時間線:
趙匡胤死于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
趙光義即位于十月二十一日;
趙光義在十月二十二日改元太平興國元年。
也就是說,公元976年在趙宋既是開寶九年,又是太平興國元年。
一般來說,新皇繼位,當年不改年號,以示對先帝的尊重。趙光義這一反常的做法只能說是心虛。
4,趙普“金匱之盟”的姍姍來遲所謂“金匱之盟”,就是說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病危之時,曾召趙普和趙匡胤一起討論皇位繼承之事,其主要立足點就是“立長君”,以免重蹈五代覆轍。
也就是說,要求趙匡胤百年之后傳位于兄弟,即趙光義,之后再傳給趙廷美。
但這一盟誓沒有史書記錄,出現(xiàn)之時也在趙光義繼位六年之后。
趙光義即位后,趙普倍受冷落和宰相盧多遜的逼壓,嘗夠了失勢之后的世態(tài)炎涼。
太平興國六年,趙普正是憑借獻“金匱之盟”才重新拜相,并兼侍中,位極人臣。
后來,趙光義曾就皇位繼承者問題(也就是要不要傳給弟弟趙廷美)試探趙普,趙普說道:“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 ”趙光義連連點頭,兩位昔日的對手為了不同的目的又走到了一起。
6,趙光義繼位后的宗室之禍趙匡胤兄弟五個,但留下來的只有趙光義和趙廷美;趙匡胤的兒子主要是趙德昭和趙德芳。
我們看一下這些宗室的結(jié)局:
趙德昭,惶恐自殺。
公元979年,趙光義滅北漢,之后乘勝北伐契丹,宋軍大敗,趙光義本人中箭逃亡。
宋軍找不到趙光義,便打算擁戴隨軍出征的趙德昭為帝,后來找到趙光義之后才作罷。
回師之后,趙光義對滅北漢的功臣也沒有封賞,趙德昭便提醒了一下。然而趙光義大怒:“等你當了皇帝再賞也不晚!”
趙德昭惶恐,當天便自刎而死。
兩年后,23歲的趙德芳在睡夢中死亡,原因不明。
之后,太祖四弟趙廷美以驕恣謀反的罪名屢屢被貶,最終憂悸而死。
至此,阻擋趙光義傳子的障礙全部清除。
綜上,趙光義確實有殺趙匡胤奪位的動機和可能,但用“斧頭”殺兄不可能,宮中的“玉斧”不過是文房用具,由水晶所作。
趙光義殺兄,不會如此明目張膽,在酒中下毒倒是有可能,趙光義本人也是精于此道的,比如后蜀孟昶、南唐李煜等可能都是他毒死的。
趙光義登基之后的所作所為,說明其得位確實并不光明正大。他在其兄死的當年改元,與趙普炮制“金匱之盟”,逼死趙德昭、趙德芳、趙廷美,其實就是因為心里不踏實,害怕皇位不穩(wěn)。
只不過,“燭影斧聲”的真相恐怕永遠不能解開了,我們可以確定的只是結(jié)局――趙大暴死,趙二繼位。
趙匡胤的暴死,使三百年趙宋從一開始便蒙上了一層陰影。
趙光義這位大宋的太宗皇帝,能力無法與唐太宗和明太宗相比,于是決定了宋朝的未來。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然而關(guān)于趙匡胤的死卻是宋初的一個謎案,牽涉到了燭影斧聲的歷史謎案。趙匡胤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呢,他真的是死于謀殺嗎?
趙匡胤之死,在正史記載之中自然是突然的暴斃。然而趙匡胤死亡得極為突然,而且在有成年兒子的情況下,卻是由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這在當時就引發(fā)了極大的猜測。而且從當時人物留下的各種記載來看,趙匡胤極有可能就是死于趙光義的謀殺,下邊讓我們來看看趙匡胤之死有哪些疑點,又是如何與趙光義牽扯上關(guān)系的。
司馬光是宋代著名的歷史學家,他在自己的筆記《涑水記聞》之中記錄了趙匡胤死時的情況。根據(jù)司馬光的記載,趙匡胤是于夜間突然暴斃的,而當時的趙光義并不在皇宮之中,這似乎可以排除趙光義的作案嫌疑,但事情并不是如此簡單。
趙匡胤駕崩之后,當時的宋皇后,派出了太監(jiān)王繼恩前往宣召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芳進宮,以繼承皇位。而王繼恩卻沒有遵照宋皇后的命令而是徑直去找了趙光義。在封建時代,皇權(quán)更替都是朝政最為動蕩的時候,一個不好就會伴隨著腥風血雨。趙匡胤突然駕崩,這個時候宋皇后派出去的太監(jiān)必然是自己的心腹,但皇宮中的心腹太監(jiān),卻暗中倒向了趙光義這代表了什么,細思極恐啊?
宋代的律法規(guī)定,皇宮之中在夜間是不能有成年男子的。這才有趙匡胤突然駕崩之后,宋皇后急于宣召趙德芳入皇宮繼位的事情。王繼恩沒有按照宋皇后的吩咐,而是去找了趙光義,這本就不合常理。更不合常理的是,趙光義就相信了王繼恩的話,直接入宮了。深夜入宮在宋朝是一項不小的罪名,王繼恩雖然告知了趙光義其兄趙匡胤已死的事情,趙光義憑什么就相信王繼恩呢?難道這就不可能是趙匡胤的一個試探,對于趙光義來說,等到天明入宮不是更保險的做法嗎?在一般人看來,如果有人突然來給你說,皇帝死了,你快快入宮當皇帝吧,稍有政治頭腦的人,恐怕都不會深夜冒險去干這個事情,因為一個不好恐怕就會腦袋搬家。趙光義很有政治頭腦,但他卻一反常態(tài)的這么做呢?他信任王繼恩的最大可能就是王繼恩其實是他的心腹,而他不懷疑趙匡胤已死的最大可能是,他早就知道趙匡胤會死。而除非是他布置與安排,否則他又如何知道趙匡胤會死呢?
趙光義入宮之后,宋皇后見到了趙光義便放棄了抵抗,直接承認了趙光義的地位。本來趙匡胤突然死亡,趙匡胤又有成年的兒子在,本來宋皇后又是準備讓趙德芳接位的,按說趙匡胤的兒子并非沒有一爭皇位的可能,他們在繼承順位上應(yīng)該還在趙光義之前。那么宋皇后為何要放棄,最大的可能是他其實知道趙匡胤暴斃的真相,看到趙光義那一刻就明白了大勢已去,才選擇了放棄。
趙匡胤之死的種種疑點,其實都指向了趙光義這個最大的獲利者,從這些疑點分析趙匡胤之死極有可能就是趙光義安排好的一場謀殺。
在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下班之后,把趙光義叫到了宮中喝酒。就是這一次的酒宴產(chǎn)生了歷史上一個天大的謎團,在第2天一大早宮中就傳出了消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在三天之后,趙光義就坐上了皇位,也就是后來的宋太宗。這件事情至今也是一個謎團,大家都搞不清楚為趙匡胤為何離奇去世,而趙光義又是如何做上皇位的。
因為趙匡胤是一個武將出身,從小身體就不叫好,不像是喝一頓酒就會猝死的樣子。而且趙匡胤就算在去世的頭一天狀態(tài)也也很好。在古代皇帝每天上班之前都會有太醫(yī)來檢查身體,并且在下班之后還主動跟自己的弟弟喝酒,由此可見趙匡胤身體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還有一點讓人疑惑的是,在趙匡胤跟趙匡胤喝酒的時候,有人從窗戶只看見在房間里邊兩個人晃來晃去,還聽見趙匡胤從不離身的柱斧發(fā)出了砰砰聲。而且按照道理來說,趙匡胤就算去世也應(yīng)該把皇位留給自己的兒子,但卻留給了自己的弟弟,所以在民間一直有傳聞,趙光義為了搶奪皇位就趁機殺死了自己的哥哥。
而之后趙光義也特意出來辟謠,說自己當天晚上并沒有留在宮里,而宮中也有人說,趙匡胤在離開之后還見趙匡胤回到自己的房間睡覺,而至于為什么黃偉留給趙光義,是因為他們的母親,杜太后認為如果把皇位讓給上沒有成年的皇子容易被別人篡位。所以就勸誡趙匡胤,不如把黃偉讓給已經(jīng)成年的弟弟,這樣可以保證宋朝的江山長治久安。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匱之盟,而且在當時宰相趙普做了見證人。因為杜太后做這個決定的時候,趙匡胤和宰相趙普都是在場的,所以后來趙光義就利用這一點來進行辟謠,洗清了自己的身份。但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看,趙光義的嫌疑實在很大,只不過因為時間久遠再加上古代技術(shù)落后,所以找不到證據(jù)。
宋太祖趙匡胤的死,目前已經(jīng)成了千古謎案。之所以說他是謎案,核心就在于宋太宗是不是殺害趙匡胤的兇手。正史《宋史》,以及《太祖實錄》《太宗實錄》都沒有這么說。說這個話的是司馬光。
(趙匡胤劇照)
司馬光是一個著名的歷史學家,寫了著名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鑒》,但是他卻又寫了一本叫《涑水記聞》的?野史?。不過,他在這本?野史?中,也并沒有說趙匡胤是趙光義殺了,而是含糊其辭地說了一些相關(guān)的事情。
除了司馬光外,文瑩在《續(xù)湘山野錄》里也對此事做了一些記載。
在這兩本書里,都有很多不確定的表述。一方面,他們寫了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兄弟在屋里喝酒的情況,兩兄弟之間可能產(chǎn)生了爭執(zhí)。趙匡胤用玉斧鑿雪,還說什么?好做,好做?之類的話;另一方面,他們又寫趙光義在家里睡覺,是后來趙匡胤去世后,王繼恩把他叫去的。一方面,他們說醫(yī)官程德玄聽到屋外有人還對他說晉王找他;另一方面,又說他出來后并沒有找到那個傳喚他的人,于是跑到晉王的門前,卻又坐在那里不進去。一方面,他們說宋后讓王繼恩去找趙德芳來繼承皇位;另一方面又說,王繼恩一個小小的太監(jiān),竟然自作主張去找趙光義,很不合常理。
無論是司馬光,還是文瑩,他們想要表達的,無非就是?懷疑?兩字。就是說,并不肯定趙光義殺了哥哥,也不否定這一點。
(趙光義劇照)
我個人認為,趙光義殺他哥哥趙光義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一,趙光義沒有必要殺哥哥。
雖然趙匡胤并沒有確立繼承人,但趙光義已經(jīng)是實際上的儲君。趙光義為什么是實際的儲君?后來有一個?金匱之盟?的事情已經(jīng)解釋清楚了。雖然說,有人懷疑?金匱之盟?是假的,是后來趙光義與趙普合謀搞出來的。但無論如何,當初趙匡胤確實是給了趙光義儲君的待遇的。
既然趙匡胤已經(jīng)給了趙光義儲君的待遇,意味著只要趙匡胤去世,他就會繼承皇位,那他用得著殺趙匡胤嗎?
有人又說,這是因為趙匡胤后來心思變了,他想遷都到洛陽,就是想跳出趙光義的?包圍圈?。這話其實是不對的。且不說遷都洛陽是為了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著想,就算真遷到洛陽,怎么就跳出了趙光義的?包圍圈?呢?難道那些官員們就不遷過去嗎?再說了,趙匡胤果真想跳出趙光義的?包圍圈?,首先一點就是要把自己的兒子培養(yǎng)起來,至少要給他們封王??墒勤w匡胤并沒有這樣做。這說明趙匡胤并沒有要改變儲君的想法。
(宋皇后劇照)
其二,趙光義沒有作案工具。
趙匡胤是在和趙光義喝酒后去世的。如果趙光義要殺趙匡胤,他用什么當作案工具呢?
最普遍的作案工具是下毒。但是,一者,趙光義不可能把毒藥帶去喝酒。二者,人中毒而死是有表征的,但趙匡胤沒有。三者,趙光義就算要毒死哥哥,他也不會選擇在他和趙匡胤喝酒的時候,難道他不怕別人懷疑嗎?
還有一種作案工具是鈍器。?斧聲燭影?里面提到了?玉斧?就是一個鈍器,但是這個?玉斧?是趙匡胤拿在手里的,并不是趙光義拿在手里的。
有人可能會說,趙光義可以奪過來作案。但是,趙匡胤是個武將,趙光義只是個文臣。文臣能奪過玉斧打敗武將嗎?
再說了,如果是采用暴力手段,必然會出現(xiàn)血跡、身體創(chuàng)傷等各種東西。如果有血跡及身體創(chuàng)傷,必然會引起宋后等人的懷疑??墒聦嵣纤麄儾]有懷疑。顯然,趙匡胤的尸體上并沒有創(chuàng)傷。要知道,宋后在看見趙匡胤去世后,并沒有其他表示,只是說去通知趙德芳。如果真是被害死的,宋后肯定要說點別的吧,她怎么會什么表示也沒有呢?
(趙德芳劇照)
從以上兩點分析可以看出,趙匡胤被謀殺的可能性很小。
那么,如果趙匡胤不是被謀殺的,他是怎么死的呢?我覺得,很可能是趙匡胤飲酒過量,突發(fā)腦溢血等心血管疾病。而且多半是睡著后去世的,那時候趙光義已經(jīng)回去了。后來發(fā)現(xiàn)的時候,趙匡胤已經(jīng)去世了。
趙匡胤得心血管疾病?暴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一是他非常愛喝酒,喝酒的人,患這種疾病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二是趙匡胤很胖,胖的人可能就有?三高?,有?三高?,更容易得這種病?暴卒?。
當然了,具體趙匡胤是怎么去世的,還有待尋找進一步的證據(j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0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