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清,清明的明”
文圖/公號/ ()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年四季廿四個節(jié)氣,每個名字都動聽,最美妙、入耳有環(huán)珮聲響的,當(dāng)屬——“清明”。
清明的清,清明的明。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
在我還不知清明節(jié)要例行掃墓的年紀,便聽我媽講過“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不愿當(dāng)官受賞,躲進山里,寧愿被燒死也不肯出來。
兒時,不止覺得 “介子推”的名字很奇特,也不能理解一個死都不怕的人,為什么會怕出山輔佐君主 而下令放火燒山的人,又為何想出如此愚蠢的招術(shù)
介子推留下美名,似乎那個放火燒山的君主,也并沒有留下惡名。
后來讀到完整的故事,用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詞語形容,簡直“細思極恐”。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
19年后,重耳做了國君,重賞當(dāng)時隨他流亡的群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了。
已是晉文公的重耳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未果,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不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fā)現(xiàn)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p>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
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fù)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為清明。
從腿上能割下多大塊肉 割的哪個位置 割了肉會不會失血過多而死 那時又沒什么醫(yī)療條件,會不會感染 人肉好不好吃
除了“割肉奉君”,介子推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就找不到其它吃的嗎 不愿“侍君受賞”,跑到山里害母親一起被燒死,難道不是最大的不孝嗎
重耳為何獨獨忘記了他
如果真心感恩感謝一個人,且那人對自己有救命之恩,怎么可能輕易忘記
晉文公大概潛意識里并不真正感激介子推吧
他有沒有懷疑過介子推的真正用意是單純的“事君”
他對介子推是“選擇性遺忘”吧
除了燒山,晉文公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燒死了有氣節(jié)有骨氣的介子推,難道不是最大的惡嗎
……
這個“清明節(jié)來歷”,只是個傳說。
如此這般質(zhì)疑,好似只是因為大腦需要清楚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
所謂“清明的清,清明的明”。
2
清明節(jié)前,問父母是否還打算回老家上墳。他們說不回去了,在河邊燒點紙算了。父母對這種事向來看得淡。
掃墓畢竟是悲哀的事。他們回去我當(dāng)司機陪同,他們不回去我也尊重。
表姐打電話說姑父上20年墳,便改了主意,清明節(jié)前一天回了趟老家。給姑父上墳,也到老爺爺、奶奶墳上分別燒了紙。
老家的習(xí)俗是出嫁的女兒不上墳。姥爺姥姥那邊,我爸便給了舅舅紙錢,讓他們上墳時代我媽表一份心意。
爺爺去世后安葬在合肥烈士陵園,前幾天我陪著父母在河邊燒了紙,算是給他上過墳了。
昨天在二姑家看到爺爺?shù)倪z像,五寸的彩色照片裝在一個小小的木制相框里,落了灰塵。
我把照片取出來,把玻璃擦拭干凈,用手機翻拍了那張照片,又重新裝回去。看到爺爺?shù)男θ?,忽然覺得特別安心。
雖然他離開山東后便再也不曾回過這個老家,但他的照片在老家的房子里,那里的一土一木似在眼前,他跟老家應(yīng)該也是有鏈接的。
當(dāng)我去村口拍村子的界碑,腦子里響起的是“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里玩?!钡男?。
當(dāng)我在二姑家?guī)缀鯊U棄的院子里仰望那棵山楂樹,想到70多年了,山楂樹依然生出簇新的綠葉,有含苞的花蕊,鳥兒在枝頭唱歌……依然能感覺到——這里是老家。
雖然我們家自從搬離后,在那個村子里沒有了寸土、片瓦,但因為有祖墳在,那里依然可以稱為——老家。
3
我們其實是個沒有“死亡教育”和“死亡文化”的國家。
身邊越來越多的人信仰某一種宗教,我理解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為了人生的終極問題。
王石去登珠峰、參加極限運動,也曾坦誠,是為了弄清楚、想明白“生”和“死”。
我是誰
我從哪里來
我要到哪里去
因為是“唯心主義”的三個終極問題,便不被“唯物主義”教育和解讀。
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是部很好的“關(guān)于死亡教育”的影片。
影片中說“人的一生會死亡三次”:
第一次:是斷氣的那一刻,從生物學(xué)角度來說死亡;
第二次:是舉行葬禮的時候,這一刻你的身份將會在這個世界上抹除;
第三次:是這世界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死亡。這一刻將是真正的死亡,從此不會有人知道你來過這個世界。
清明的意義是什么呢
掃墓和上墳的意義是什么呢
這部迪士尼動畫片詮釋的又何嘗不是“清明節(jié)”的意義——為了忘卻的紀念!
只要有人還記得、有人還在追憶,親人便不會真正的離開。
我是誰
我從哪里來
我要到哪里去
正是清明時節(jié)佇立墳前,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去思考的問題。
你會感恩天地的包容,感恩祖宗先輩的傳承,感恩父母帶給自己生命,感恩——所有的遇見。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掃墓回來,女兒問我,掃墓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17歲的她,一次也沒參加過“掃墓”。是一種幸福,也是缺失的一課。
我說明年清明時節(jié),帶你回我的老家,或者回你爸爸的老家萊蕪。
也許你會比我更早學(xué)會思考:
清明,是
清明的清,清明的明。
清清朗朗的清,明明白白的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今天果然下起了雨。紛紛細雨中,你想起了誰 你思念誰
相關(guān)文章:上墳記
最新文章
修補破碎的心的人
凡事往好處想·三月寫字總結(jié)
2018年2月寫字總結(jié)
2018年1月寫字總結(jié)
作者簡介
,專欄作者,書評人。新書 在全網(wǎng)熱銷中,感謝支持。
微博@小 ,豆瓣@ 。
▼
盡情分享到朋友圈|轉(zhuǎn)載聯(lián)系授權(quán)
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打賞
點個贊,讓我知道你曾來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1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修補破碎的心的人
下一篇: “哪一刻你對今生充滿了不舍與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