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情花的滋味
文丨林清玄
院子里的曇花突然間開了,一共十八朵。夜里,打開院子里的燈,坐在幽暗的室內(nèi)望向窗外,乳白色的曇花在燈下有一種難言的姿色,每一朵都是一幅春天的風(fēng)景。曇花是不能近看的,它適合遠(yuǎn)觀。近看的曇花只是曇花,一種炫目的美麗,遠(yuǎn)觀的曇花就不同了,它像是池里的睡蓮在夜間醒來,一步一步走到人們的庭前后院,而且這些挺立在池中的睡蓮都爬到曇花枝上,彎下腰,吐露出白色的芬芳。第二天清晨花全謝了,垂著低低的頭。我和妻子商量著,用什么方法吃那些凋謝的曇花,我說,曇花炒豬肉是最鮮美的一道菜,是我小時候常吃的。妻子說,曇花屬于涅槃科,是吃齋的,不能與豬肉同炒,應(yīng)該熬冰糖,可以生津止咳,可以叫人寵辱偕忘。 后來我們把曇花熬了冰糖,在春天的夜里喝曇花茶有一種清香的滋味,喝進(jìn)喉里,它的香氣仿佛是來自天的遠(yuǎn)方,比起陽明山上白云山莊的蘭花茶毫不遜色——如果蘭花是王者之香,曇花就是禪者之香,充滿遙遠(yuǎn)、幽渺、神秘的氣味。果然,妻子說,曇花的另一個名字叫“忘情花”,忘情就是“寂焉不動情,若遺忘之者”,也就是晉書中說的“圣人忘情”。在繽紛燦爛的花的世界里,“忘情花”不知是哪一位高人的命名,它為曇花的一生下了一個注解。曇花好像是一個隱者,舉世滔滔中,曇花固守了自己的情,將一生的精華在一夜間吐放,它美得那么鮮明,那么短暫,因為鮮明,所以動人,因為短暫,才教人難忘。當(dāng)它死了之后,我們喝著用它煎熬成的曇花茶,對曇花,它是忘情了,對我們,卻把曇花遺忘的情喝進(jìn)腹中,在腹中慢慢地醞釀。由于喝曇花茶,我想起童年時代吃曇花的幾種滋味。第一種方法是“曇花炒豬肉”,把切成細(xì)絲的曇花和肉絲丟進(jìn)鍋中,烈火一炒,就是一道令人垂涎的好菜,這一道菜里曇花的滋味像是雨后荀園中冒出來的香菇,滑潤、清淡,入口即不能忘。第二種方法是“曇花燉雞”,將整朵的曇花一一洗凈和雞塊同燉,放一點姜絲,這一道菜中曇花的滋味有一點像香菇,湯是清的,撈起來的曇花還像活的一般。第三種方法是“炸曇花餅”,用糖、面粉和雞蛋打勻,把曇花沾滿,放到油鍋中炸到金黃色即可食,這一道菜中曇花的滋味香脆達(dá)到極致,任何餅都無法比擬我們的童年在爸爸的調(diào)教下,幾乎每個兄弟都是“食花的怪客”閱讀答案。那時候年紀(jì)小不知道憐香惜玉這一套,如今想起那些花魂,心中總是有一種罪過的感覺。食花真是有罪的嗎 食了曇花真能忘情嗎 有一次讀《本草綱目》,知道古人也是食花的,古人也食草?!侗静菥V目》講萱草時,引了李九華的《延壽書》說:“嫩苗為蔬,食之動風(fēng),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憂?!比绻娌荨巴鼞n草”的名是因之而起,我倒愿意為曇花是“忘情花”下一注解:“美花為蔬,食之忘情,令人淡然超脫,因名忘情?!薄巴榛ā钡淖涛妒且擞诼?lián)想的。在我們的情感世界里,“忘情”幾乎是不可能的境界,因為有愛就有糾結(jié),有情就有牽纏,要在糾結(jié)牽纏中拔出身來,走向空曠不凡的天地,就要像“忘情花”一樣在短暫的時間里開得美麗,等凋萎了以后,把那些糾結(jié)牽纏的情經(jīng)過煎、炒、煮、炸的鍛煉,然后一口一口吞入腹里,并將它埋到心底最深處,等到另一個開放的時刻。每個人的情感都是有盛衰的,就像曇花即使忘情,也有興謝。我們不是圣人,不能忘情,再好的歌者也有恍惚失曲的時候,再好的舞者也有亂節(jié)而忘形的時刻,我們都是凡人,不能有“愛到忘情近佛心”的境界,但是我們可以“藏情”。把完成過、失敗過的情愛像一幅卷軸一樣卷起來放在心靈的角落,讓它洗潛,讓它褪色,在歲月的足跡走過后打開來,看自己在卷軸空白處的落款,以及還鮮明如昔的刻印。我們落過款、烙過印,我們惜過香、憐過玉,這就夠了,忘情又如何 無情又如何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內(nèi)容簡介
? ? ? 在林清玄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除了后期極負(fù)盛名的“菩提系列”十書,其早期的散文作品,也因文筆清麗、情感醇厚,而深受讀者歡迎,屢獲臺灣各項文學(xué)大獎。?
因此,《林清玄散文精選》除精選“菩提系列”十書中的經(jīng)典篇目外,還收錄了林清玄早期的散文代表作,如《溫一壺月光下酒》、《白雪少年》、《在夢的遠(yuǎn)方》等。?
《林清玄散文精選》亦收錄了深受青少年讀者喜愛的《紅心番薯》、《光之四書》(《光之香》一節(jié)入選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等,以期在給成年讀者帶來安寧與回憶的同時,也給青少年讀者向上的力量。?
作者簡介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著名散文家,連續(xù)十年雄踞 “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被譽為“當(dāng)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7歲開始發(fā)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30歲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xué)大獎;35歲入山修行后寫成的“身心安頓系列”,是20世紀(jì)90年代臺灣暢銷的作品;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
他的文章曾多次入選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學(xué)華語教材及大學(xué)國文選,還曾被收入大陸高考語文試卷,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
目錄
一 溫一壺月光下酒
月光下的喇叭手
負(fù)琴盲翁
家家有明月清風(fēng)
無關(guān)風(fēng)月
溫一壺月光下酒
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以水為師
光之四書
兩只松鼠
屋頂上的田園
卷簾
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二 黃玫瑰的心
發(fā)芽的心情
青山白發(fā)
娘子坑的午宴
忘情花的滋味
一杯蜜是煉過幾只蜂的
生命的酸甜苦辣
生平一瓣香
深香默默
黃玫瑰的心
買了半山百合
石上栽華
正向時刻
三 吾心似秋月
三生石上舊精魂
吾心似秋月
佛鼓
召集有緣人的鐘聲
步步起清風(fēng)
去做人間雨
水晶石與白蓮花
一味
達(dá)摩茶杯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一心一境
送一輪明月給他
四 白雪少年
紅心番薯
飛入芒花
在夢的遠(yuǎn)方
過火
家有香樟樹
銀合歡
翡翠蓮霧
白雪少年
我唯一的松鼠
仙堂戲院
懸崖邊的樹
兵卒無河
五 星落尼羅河
歲月的燈火都睡了
芳香百里馨
星落尼羅河
盧桑夜船
威尼斯船夫
敏感的花
飄著小雪的蘇荷
吾心似秋月
白云守端禪師有一次與師父楊岐方會禪師對坐。楊岐問說:“聽說你從前的師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時說了一首偈,你還記得嗎?”
“記得記得,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guān)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卑自飘吂М吘吹卣f,不免有些得意。
楊岐聽了,大笑數(shù)聲,一言不發(fā)地走了。
白云怔坐在當(dāng)場,不知道師父聽了自己的偈為什么大笑,心里非常愁悶,整天都思索著師父的笑,找不出任何足以令師父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成眠,苦苦地參了一夜。第二天實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就去請教師父:“師父聽到郁和尚的偈為什么大笑呢?”
楊岐禪師笑得更開心,對著眼眶因失眠而發(fā)黑的弟子說:“原來你還比不上一個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卻怕人笑!”白云聽了,豁然開悟。
這真是個幽默的公案,參禪尋求自悟的禪師把自己的心思寄托在別人的一言一行。因為別人的一言一行而苦惱,真的還不如小丑能笑罵由他,言行自在,那么了生脫死,見性成佛。哪時可以得致呢?
楊岐方會禪師在追隨石霜慈明禪師時,也和白云遭遇了同樣的問題,有一次他在山路上遇見石霜,故意擋住去路,問說:“狹路相逢時如何?”石霜說:“你且躲避,我要到那里去!”
又有一次,石霜上堂的時候,楊岐問道:“幽鳥語喃喃,辭云入亂峰時如何?”石霜回答說:“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br>
這些無不都在說明,禪心的體悟是絕對自我的,即使親如師徒父子也無法同行。就好像人人家里都有寶藏,師父只能指出寶藏的珍貴,卻無法把寶藏贈與。楊岐禪師曾留下禪語:“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xiàn),心法雙亡性即真。”人人都有一面鏡子,鏡子與鏡子間雖可互相照映,卻是不能取代的。若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寄托在別人的喜怒哀樂上,就是永遠(yuǎn)在鏡上抹痕,找不到光明落腳的地方。
……
正版圖書
出自:溫一壺月光下酒。
《溫一壺月光下酒》是1999年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清玄。
推薦:
該書是一部鋒芒初露的散文作品,作家散文創(chuàng)作經(jīng)過十年的歷練,從豪氣如虹、飛揚浪漫向淳厚沉思轉(zhuǎn)變,透出作者敏銳的洞察力、柔弱勝剛強的審美品味,以及氣清神定的寬厚胸懷。
作品目錄:
卷一
月光下的喇叭手
兵卒無河
過火
刺青
刺花
負(fù)琴盲翁
合歡山印象
相思·苦楝·合歡
散步去吃豬眼睛
紅目連
卷二
無關(guān)風(fēng)月
溫一壺月光下酒
忘情花的滋味
一杯蜜是煉過幾只蜂的
不睡之蓮
一種溫存猶昔
香港仔,你不要哭
歲月的燈火都睡了
拒打破傷風(fēng)
生平一瓣香
云無心而出岫
命脈
失去的港都
黑白筆記
兩只松鼠
一炷香
深香默默
寒梅著花未
明年荷花應(yīng)教看
卷一
月光下的喇叭手
兵卒無河
過火
刺青
刺花
負(fù)琴盲翁
合歡山印象
相思·苦楝·合歡
散步去吃豬眼睛
紅目連
卷二
無關(guān)風(fēng)月
溫一壺月光下酒
忘情花的滋味
一杯蜜是煉過幾只蜂的
不睡之蓮
一種溫存猶昔
香港仔,你不要哭
歲月的燈火都睡了
拒打破傷風(fēng)
生平一瓣香
云無心而出岫
命脈
失去的港都
黑白筆記
兩只松鼠
一炷香
深香默默
寒梅著花未
明年荷花應(yīng)教看
卷三
三輪車跑得快
掀起蓋頭來
紅磚道的風(fēng)景
無河之舟
上帝之眼
寂寞的影子
投籃的姿勢
侏儒化的世界
風(fēng)中的鈴聲
藝術(shù)水火
不要叫我們微笑
燈下
花子
戲耍
表情
回眸
觀自在菩薩
現(xiàn)代寓言二則
孤獨的藝術(shù)
寂寞的藝術(shù)
。
文字丨林清玄
主播丨圖 圖
院子里的曇花突然間開了,一共十八朵。夜里,打開院子里的燈,坐在幽暗的室內(nèi)望向窗外,乳白色的曇花在燈下有一種難言的姿色,每一朵都是一幅春天的風(fēng)景。
曇花是不能近看的,它適合遠(yuǎn)觀。近看的曇花只是曇花,一種炫目的美麗,遠(yuǎn)觀的曇花就不同了,它像是池里的睡蓮在夜間醒來,一步一步走到人們的庭前后院,而且這些挺立在池中的睡蓮都爬到曇花枝上,彎下腰,吐露出白色的芬芳。
第二天清晨花全謝了,垂著低低的頭。我和妻子商量著,用什么方法吃那些凋謝的曇花。我說,曇花炒豬肉是最鮮美的一道菜,是我小時候常吃的。妻子說,曇花屬于涅槃科,是吃齋的,不能與豬肉同炒,應(yīng)該熬冰糖,可以生津止咳,可以叫人寵辱偕忘。
后來我們把曇花熬了冰糖,在春天的夜里喝曇花茶有一種清香的滋味,喝進(jìn)喉里,它的香氣仿佛是來自天的遠(yuǎn)方,比起陽明山上白云山莊的蘭花茶毫不遜色——如果蘭花是王者之香,曇花就是禪者之香,充滿遙遠(yuǎn)、幽渺、神秘的氣味。
果然,妻子說,曇花的另一個名字叫“忘情花”,忘情就是“寂焉不動情,若遺忘之者”,也就是晉書中說的“圣人忘情”。在繽紛燦爛的花的世界里,“忘情花”不知是哪一位高人的命名,它為曇花的一生下了一個注解。曇花好像是一個隱者,舉世滔滔中,曇花固守了自己的情,將一生的精華在一夜間吐放。它美得那么鮮明,那么短暫,因為鮮明,所以動人,因為短暫,才教人難忘。當(dāng)它死了之后,我們喝著用它煎熬成的曇花茶,對曇花,它是忘情了,對我們,卻把曇花遺忘的情喝進(jìn)腹中,在腹中慢慢地醞釀。
由于喝曇花茶,我想起童年時代吃曇花的幾種滋味。
第一種方法是“曇花炒豬肉”,把切成細(xì)絲的曇花和肉絲丟進(jìn)鍋中,烈火一炒,就是一道令人垂涎的好菜。這一道菜里曇花的滋味像是雨后荀園中冒出來的香菇,滑潤、清淡,入口即不能忘。
第二種方法是“曇花燉雞”,將整朵的曇花一一洗凈和雞塊同燉,放一點姜絲,這一道菜中曇花的滋味有一點像香菇,湯是清的,撈起來的曇花還像活的一般。
第三種方法是“炸曇花餅”,用糖、面粉和雞蛋打勻,把曇花沾滿,放到油鍋中炸到金黃色即可食。這一道菜中曇花的滋味香脆達(dá)到極致,任何餅都無法比擬。
我們的童年在爸爸的調(diào)教下,幾乎每個兄弟都是“食花的怪客”。那時候年紀(jì)小不知道憐香惜玉這一套,如今想起那些花魂,心中總是有一種罪過的感覺。
食花真是有罪的嗎?食了曇花真能忘情嗎?有一次讀《本草綱目》,知道古人也是食花的,古人也食草。《本草綱目》講萱草時,引了李九華的《延壽書》說:“嫩苗為蔬,食之動風(fēng),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憂。”
如果萱草“忘憂草”的名是因之而起,我倒愿意為曇花是“忘情花”下一注解:
“美花為蔬,食之忘情,令人淡然超脫,因名忘情?!?/p>
“忘情花”的滋味是宜于聯(lián)想的。在我們的 情感 世界里,“忘情”幾乎是不可能的境界,因為有愛就有糾結(jié),有情就有牽纏,要在糾結(jié)牽纏中拔出身來,走向空曠不凡的天地,就要像“忘情花”一樣在短暫的時間里開得美麗,等凋萎了以后,把那些糾結(jié)牽纏的情經(jīng)過煎、炒、煮、炸的鍛煉,然后一口一口吞入腹里,并將它埋到心底最深處,等到另一個開放的時刻。
每個人的 情感 都是有盛衰的,就像曇花即使忘情,也有興謝。我們不是圣人,不能忘情,再好的歌者也有恍惚失曲的時候,再好的舞者也有亂節(jié)而忘形的時刻。我們都是凡人,不能有“愛到忘情近佛心”的境界,但是我們可以“藏情”。把完成過、失敗過的情愛像一幅卷軸一樣卷起來放在心靈的角落,讓它洗潛,讓它褪色,在歲月的足跡走過后打開來,看自己在卷軸空白處的落款,以及還鮮明如昔的刻印。
我們落過款、烙過印,我們惜過香、憐過玉,這就夠了,忘情又如何?無情又如何?
動 聽
作者: 林清玄,當(dāng)代作家、散文家、詩人、學(xué)者,著有《菩提十書》《清凈之蓮》《桃花心木》等,被譽為“當(dāng)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主播丨圖圖
愛好:配音、讀文
聲音也是有溫度的
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
就拉到文末點個 “在看” 吧~
往期推薦
細(xì)說十二時辰
一年又一年,且行且珍惜
想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世界再大,不如有人等你回家
學(xué)會釋懷,每一天都是晴天
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
三月:愿所有美好,都如約而至
風(fēng)雨人生路,多備幾把傘
善待慢慢老去的自己
父親是山河歲月,母親是一紙流年
世界上最棒的一段情話
時間撲面而來,一切終將釋懷
人為什么要努力?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答案
慎言,是一種修養(yǎng)
忙了一輩子,什么屬于你?
與人之間,最長久的關(guān)系
人生路上,請善待自己
愛自己的四句悄悄話
不打擾,是“相互成全”
一慢一靜一閑心,一山一水一浮生
我會是那個被裁掉的人嗎?
你如期歸來,這才是離別的意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3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心若清凈,風(fēng)奈我何(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