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寶貝兒子阿斗在歷史上是可算一個極其富有爭議性的人物。當(dāng)皇帝時,他是享樂主義的代表人物,生活作風(fēng)糜爛不堪,被人戲稱為“扶不起的阿斗”,亡國后,阿斗又被好事之人推崇為“大智若愚”的代名詞,他很好地繼承了他老爹的演技,裝瘋賣傻強(qiáng)顏歡笑只為保存劉氏一族血脈。不過,阿斗也許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笨,但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聰明,那句流傳千古的“此間樂,不思蜀”,只不過是他回眸人生的一次有感而發(fā)的感慨罷了。那為何阿斗會發(fā)出“此間樂,不思蜀”這般沒心沒肺的人生感言呢 這還得從阿斗的人生經(jīng)歷談起??v觀劉禪一生,多數(shù)時間都是身不由己。出生不久,就趕上兵荒馬亂,老爹劉備只顧自己逃命將其遺棄,后來好不容易被趙云在萬軍之人救出,又差點(diǎn)在老爹的一場作秀中被摔死。此后的阿斗,小小年紀(jì)跟著老爹過著東躲西藏隨遇而安的生活,后來托“赤壁之戰(zhàn)”的福,好不容易有了安身之所,又差點(diǎn)被自己的后媽孫尚香“拐賣”,恰恰是這次“拐賣”,給阿斗留下了不小的心靈創(chuàng)傷。
當(dāng)時的情景是這樣的,劉備領(lǐng)兵攻打四川,后方的盟友孫權(quán)開始打荊州的注意,于是謊稱其母病危,設(shè)計要求妹妹孫尚香帶阿斗過江探望,企圖迫使劉備拿荊州來換阿斗。孫尚香二話沒說,便將七歲孩子阿斗劫持在車中,隨行三十余人,各跨刀劍,上馬離開荊州城。還好趙云消息靈通,就在阿斗他們準(zhǔn)備上船的當(dāng)口,只身闖入艙中,硬是把阿斗奪了回來。
經(jīng)歷了這場驚嚇,阿斗對女人的定義悄然開始發(fā)生變化。女人,都是吃人的動物,特別是漂亮的女人,在阿斗幼小的心靈里估計對身邊的女人都會有所顧忌。本來,隨著歲月的推移,阿斗對女人的恐懼感應(yīng)該可以慢慢消去,可就在阿斗十六七歲處于青春期的年齡,一場人生夢魘正一步步向他逼近。原來,阿斗到了結(jié)婚的年齡。結(jié)婚,意味著我們的阿斗同志可以冠冕堂皇地告別處男生涯,這本是件好事,可這件好事,卻讓好心的相父諸葛亮給搞砸啦。史料里就有記載,時后主未立皇后,孔明與群臣上言曰:“故車騎將軍張飛之女甚賢,年十七歲,可納為正宮皇后?!焙笾骷醇{之。
讓諸葛亮來做媒,這也許是阿斗人生中犯得最大的錯誤。諸葛亮的審美有目共睹,他的老婆黃月英就是當(dāng)時出名的丑女。就這樣,阿斗糊里糊涂地娶了張飛之女為妻。對于張飛之女的相貌,史料上并沒有記載,但從她老爹的外貌,還是能窺點(diǎn)一二。張飛環(huán)眼豹頭,面如黑炭,此等長相就算取了林青霞這般絕色美女,生下的女兒恐怕也難稱麗人吧。更要命的是,阿斗一娶就是兩個?!度龂尽酚杏涊d:十五年薨,葬南陵。后主張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也就是十五年后,當(dāng)張飛大女兒去世,蔣婉“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建議阿斗娶張飛小女兒為妻。就這樣,阿斗這輩子稀里糊涂就跟老張家拗上了。
這時候,我們應(yīng)該能充分體會阿斗同志心情了吧,這同《唐伯虎點(diǎn)秋香》里的周星馳連娶八個老婆還感嘆“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是一般道理。可惜的是,阿斗沒有唐寅的才情,蜀國也沒有麻辣的秋香姐。于是數(shù)十年來,阿斗不得不過著苦行僧般的禁欲“修行”。盡管阿斗有點(diǎn)先天弱智,但畢竟也是個正常的男人,后宮枯燥乏味的夫妻交流使他性生活極度壓抑,因此只有用跑馬斗雞遛狗等娛樂活動來安慰麻醉自己。更可怕的是,在長期抑郁之下,阿斗的性取向出現(xiàn)扭曲,于是閹黨黃皓等開始陸續(xù)登上歷史舞臺,博得阿斗寵幸。也許,在這些“人妖”身上,阿斗才能尋到男人的自信。當(dāng)然,隨著而來的宦官專權(quán),使原先茍延殘喘的蜀國進(jìn)一步走向滅亡。
不過,也許阿斗自己都沒有想到,亡國后他的人生境遇居然會發(fā)生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變。盡管事業(yè)完蛋了,但是桃花運(yùn)卻撲面而來。不過,事業(yè)對于阿斗,本來就是浮云。我們的阿斗不是李煜,不懂得什么“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來到許都之后,成天飲酒作樂,司馬昭也很是給力,居然批發(fā)打包許多貨真價實(shí)的美女伺候他。面對這接二連三的意外驚喜,阿斗當(dāng)然喜出望外,“此間樂,不思蜀”,應(yīng)該算是阿斗同志的一次真情流露吧,而這次真情流露,恰恰打消了司馬昭的所有顧慮,就這樣,糊里糊涂的阿斗糊里糊涂地成為歷史上最命好的亡國之君。
.............................................................................................................................................................................................................................................................................................................................................................................................................................................................................................................................................................................................................................................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
蜀漢后主劉上因?yàn)橐痪?此間樂,不思蜀?,成為了1000多年來人們嘲諷的對象。不過在最近兩年,很多人對劉禪?此間樂,不思蜀?的行為,有了另一層更深的認(rèn)識。一些人認(rèn)為劉禪是故意說的這句話,目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在蜀漢滅亡的前提下,曹魏朝廷內(nèi)部對于如何處理劉禪,一直爭議不斷。一方認(rèn)為是殺了劉禪可以永遠(yuǎn)的杜絕后患,另一方則認(rèn)為殺死劉禪會到東吳頑抗到底,這兩派一度爭論不休,劉禪的情況也十分的危機(jī)。而當(dāng)劉禪說出?此間樂,不思蜀?之后,就已經(jīng)證明了他對于曹魏沒有任何危險,因此司馬昭就堅定了留下劉禪的想法。
因?yàn)檫@種觀點(diǎn)的出現(xiàn),劉禪也從原來愚笨不堪的形象,逐漸轉(zhuǎn)變成了狡猾貪婪的形象。那么在真正的歷史上,劉禪樂不思蜀的行為究竟是為了保命,還是因?yàn)樗旧砭褪且粋€愚昧的人?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劉禪在統(tǒng)治時期的主要業(yè)績,分析一下他究竟是不是一個愚昧的無能之人。先從蜀漢的朝廷大權(quán)方面來講,自古以來的昏君往往都會被權(quán)臣操控,而劉禪除了被諸葛亮操控之外,在諸葛亮去世后的30年里面,劉禪一直都穩(wěn)坐在蜀漢的權(quán)利中心。
在諸葛亮去世后,一直沒有權(quán)利的劉禪頒布了一道圣旨,內(nèi)容大致是:諸葛亮的地位無與倫比,丞相的職位只有他一個人才配做,因此蜀漢以后廢除丞相這個職位。劉禪在分散大臣的權(quán)利方面做的非常到位,他先讓蔣琬和費(fèi)祎分別掌權(quán),后來在蔣琬去世后,劉禪又扶持了姜維掌握軍權(quán),在費(fèi)祎被刺殺后,劉禪又在朝廷扶持了幾股反對姜維的勢力。從這些行為可以看出,劉禪在執(zhí)政方面非常的善于平衡大臣,從諸葛亮去世后,任何一方大臣都不再具備控制皇帝的能力。
在維護(hù)大臣方面,劉禪也很擅長組織語言說服。比如在夏侯霸在投降蜀漢的時候,劉禪就對著夏侯霸說:你的父親夏侯淵是被亂兵砍死的,不是我的父親手刃的,我們兩家也沒有什么深仇大恨。隨后劉禪又把自己的兒子叫出來,對著夏侯霸說:這是夏侯家的子孫呀!原來劉禪的老婆是張飛的女兒,張飛的妻子是夏侯霸的堂姐,因此劉禪才會說這是夏侯家的子孫。在姜維想要?dú)⑺傈S皓的時候,劉禪沒有直接的反對,只是安慰姜維說:黃皓就是一個小角色,你何必同他過不去呢?
可以看出來,劉禪無論是處理朝政的能力,還是組織語言的能力,都十分的出眾,既然如此,劉禪說出來?此間樂,不思蜀?這句話,絕不是因?yàn)閯⒍U愚昧,而是有其他的原因,這個原因自然是劉禪想要保住性命。實(shí)際上在蜀漢滅亡的前提下,不說劉禪不說?此間樂,不思蜀?,就有可能會被曹魏殺死,而說出來這句話之后,不僅不會被殺死,還會享受到榮華富貴。事實(shí)上,劉禪的晚年的確過得非常的安樂太平,曹魏和西晉為了讓他給孫皓做個榜樣,都刻意的厚待他,一直到劉禪去世,都得到了相當(dāng)?shù)亩Y遇。
樂不思蜀這件事,可以說劉禪是一個沒有骨氣的人,也可以說劉禪是一個識時務(wù)的人。君主死社稷,的確是一種氣節(jié),但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一種水平。反觀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國之后依然不愿接受現(xiàn)實(shí),寫下了一首《虞美人》,表達(dá)了自己對于故國的思念,結(jié)果李煜觸怒了趙光義,被殘忍的毒死。
成語故事“樂不思蜀”的介紹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jù)一方,征戰(zhàn)不休,爭奪霸主的統(tǒng)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jù)的地方稱為蜀。劉備死后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又稱劉阿斗。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后,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公元263年,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于失敗。驚慌不已的劉禪為了保命,便光著上身、反綁雙臂,叫手下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shù)?,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劉禪投降以后,魏王曹髦(máo)為了籠絡(luò)人心,封他一個食俸祿卻無實(shí)權(quán)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使他和以前一樣養(yǎng)尊處優(yōu)。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diǎn)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里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
有一次,他請劉禪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xiāng)呢?”劉禪隨口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這里很快樂,我并不想念蜀國?!?/p>
散席后,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yīng)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xiāng),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里?!@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
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jǐn)D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地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司馬昭徹底知道劉禪確實(shí)是個胸?zé)o大志的人,就不再提防著他了。
人們根據(jù)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
——《三國志·蜀志·后主禪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求解驛站】蜀后主劉禪投降司馬昭后,被安置在洛陽仍過荒淫生活,快樂得不想回國。多用于形容人到了好的環(huán)境中而忘了本,含貶義。蜀,指三國時蜀國。
【活學(xué)活用】你到了美國,可不能~,忘記養(yǎng)育你的故鄉(xiāng)故土?。?/p>
【妙語點(diǎn)撥】劉禪身為一國之主,淪為亡國奴后,在敵國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假裝想念故國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居然到了如此地步!我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料想九泉之下的劉備,倘若知曉自己的兒子是這樣一番模樣,必被氣得捶足頓胸!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yīng)放任自己,而要志存高遠(yuǎn),并不懈地為之奮斗。
【近義】樂不可支、樂而忘返
【反義】葉落歸根、飲水思源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5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