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是楊絳先生說的,“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她是這句話的原創(chuàng)者還是譯者不重要,這話若是誰大膽在公眾面前表達出來
,我都是挺服氣的。太剽悍,太傲嬌
,太氣場強大了……又想到,也有可能,是年紀(jì)大了,沒有了鋒芒和銳氣的表現(xiàn)吧 是跟生活和解了的緣故吧不過,也有不肯跟生活和解的人
。上次我隨一個老年團去旅游,上大巴車的順序是按照簽到先后安排的,晚到的人排在后面上車。這應(yīng)該是很公平的,旅行社有提前通知。但就有個晚到的老男人抱怨不止
,因為要坐在最后一排,他氣呼呼地,臉都憋紅了,說著“不去了”,就要下車。我真的佩服導(dǎo)游的處事能力,大叔大叔地叫著,安撫著兩輛大巴車因為他的折騰
那個老男人看上去早過了“耳順之年”
跟生活和解了的人會是什么樣呢 我想會是把任何事都看得順眼了吧
,是云淡風(fēng)輕了吧,是和誰都不爭了吧,不管是不屑還是因為不值。60歲的哈羅德在釀酒廠干了40年銷售代表后默默退休
,沒有升遷,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都沒開。有一天
,他收到一封20多年未見的老同事奎妮的信,得知她罹患癌癥。哈羅德寫了一封回信,寄信的路上,走過一個個郵筒,卻越走越遠;寄信的路上,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決定一路步行走到奎妮所在的城市……87天
,627英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自己用雙腳堅持走完這段路,老友就會活下去!其實跟有宗教信仰的朝圣比起來
,哈羅德的行為甚至算不上“朝圣”。簡單的故事
,一路向北的行程,是他平凡的人生中唯一嘗試的不平凡的事。用世俗的眼光看哈羅德的平凡,其實就是失敗——父母拋棄了他,唯一的兒子戴維因抑郁自殺,沒有朋友,跟妻子疏離、分居、形同陌路,日復(fù)一日“戴維拿自己身體冒過所有的險,仿佛都是為了反抗父親的平凡
但是
這個過程中
朝圣的路上,他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加油站女孩給了他最初的鼓勵:“你總要積極點。”“你一定要有信念
。反正我是這么想的。不能光靠吃藥什么的。你一定要相信那個人能好起來。人的大腦里有太多的東西我們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我并不是說要……信教什么的
。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東西,去爭取哈羅德正是靠著自己的信念
奎妮在人生的終點終于見到了這個朋友
哈羅德跟妻子莫琳重歸于好
她原諒了哈羅德
還記得有位心理學(xué)老師講過
所有的人,最終都會跟生活和解
哈羅德“看見人們作形形色色的決定
跟隨哈羅德“朝圣”的歷程,我一度聯(lián)想到阿甘
跟隨哈羅德“朝圣”的歷程
《一個人的朝圣》是部充滿人生智慧的小說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小說
而讀書的過程,也是作為讀者的自己檢視
這就是好書的魅力。
親
生活從不完美
人過了30歲,總會想法更多一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7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找個專業(yè)的導(dǎo)師
下一篇:
追求無意義的人生
,但你溫暖有光"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8月30日最牛逼的一句話
,上巳節(jié),讓我們重拾古人風(fēng)雅.png" alt="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