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上,有一個女人,她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她足足統(tǒng)治了清朝48年,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都成為了她的傀儡,這個女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佛爺”。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1836~1908年,姓葉赫那拉,名杏貞,滿洲鑲黃旗人,公元1852年咸豐年間通過選秀入宮。初封蘭貴人,從蘭貴人一路晉升到圣母皇太后,三度垂簾聽政,成為了晚清的最高統(tǒng)治者。
為何大清王朝會落在一個女人手里 她為什么能從貴人晉升至太后,這里面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她靠的是什么
接下來,我們看看慈禧到底是如何從一個選秀女一步步爬上太后之位的
1、選秀進宮
選秀初檢
要想成為太后,首先第一步就是得先進宮,在清朝,女人想要進宮,無非就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參加皇宮的選秀女,這個選秀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在后宮中,上至皇后,下到宮女,都是從選秀女中選出來的。
參加這個選秀可不是隨便任何一個女子,想?yún)⒓泳湍軈⒓拥?,在大清律例中,這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從順治時就規(guī)定,只有滿族的在旗女子才有資格參加,凡是滿八旗年滿13歲至16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
不在旗的想?yún)⒓舆x秀,比登天還難;在旗的想逃避選秀,也是自討苦吃。只要是旗人的健康女子,必須參加選秀,如果不參加選秀就嫁人的,該女子就要受到嚴懲,甚至還會連累整個家族丟了官帽。
慈禧,姓葉赫那拉,乳名蘭兒,我們知道,葉赫那拉是滿洲八大姓之一,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是滿洲貴族。從清朝檔案中可以看出,慈禧的上三代都是清朝的中級官員,她的父親名叫惠征,官職五品,算不上顯赫,卻也是官宦之家。
在入宮以前,慈禧是也是一個官宦家庭的普通年輕女子,那時候才17歲,由于她屬于滿洲鑲藍旗,是在旗女子,所以必須參加皇宮的選秀女,那一年是為咸豐皇帝選妃。
在進宮之前,要經(jīng)過第一輪的篩選,主要是檢測身體外貌情況,是否有殘疾、是否外貌奇丑、是否有狐臭等等,先把這些不合格的女子淘汰了,剩下的才會進宮讓皇上挑選。接下來這些初檢合格的女子,要用騾車送到京城皇宮內(nèi),按次序逐一下車,在神武門外候著,等著見皇上。
如果哪位秀女被皇帝看中了,她的名牌就會被留下,然后再等待復選;而落選的女子,就可以回家了,也可以自由婚配了。這些進入復選的秀女,其實一只腳已經(jīng)跨進了皇宮,因為一般復選的秀女有很大的幾率通過,一旦通過了最后的復選,就可以得到皇帝賜予的封號,成為皇帝后宮中的一員了。
皇上復選
而慈禧在進宮初選的時候,由于當時的她是一個滿臉喜氣、膚白貌美的小姑娘,很快受到了咸豐皇帝的注意,并讓太監(jiān)留下她的名牌,然后慈禧又很順利的通過了復選。
1852年2月,慈禧正式被皇帝封為蘭貴人,這就是17歲的慈禧初入宮的過程。接下來,我們看看慈禧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晉升到太后的。
2、內(nèi)心受到刺激
按當時大清律例的規(guī)定,皇帝后宮嬪妃等級有9種,分別是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再往下就是沒有名分的宮女了。
在后宮中,按照后宮的等級來看,貴人其實是很靠后的,但是畢竟獲得了皇帝賜給的名分,已經(jīng)成為皇帝的女人了,現(xiàn)在就看自己怎么能得到皇帝的寵幸,這才是晉升的關(guān)鍵。
其實,這里要說到一個關(guān)鍵人物,她就是鈕祜祿氏,也就是后來的慈安太后,聞名天下的“垂簾聽政”就是由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一起的。
慈安太后—鈕祜祿氏
在當時,正是這個人給了慈禧精神上的刺激,為何會這么說呢
原來在1852年2月,慈禧和她是同一批進宮的秀女,同時被封為貴人,但是鈕祜祿氏的晉升之路可以說是特別的快,一進宮就得到了咸豐皇帝的寵幸,在同年4月27日就被封為貞嬪,5月25日晉升為貞貴妃,6月8日擬立為皇后,10月17日行冊立禮,正式成為皇后。
鈕祜祿氏僅僅用了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從一個普通的秀女榮登皇后寶座,她成為了清朝晉升速度最快的皇后。
而這時的慈禧,卻還是一個貴人,在羨慕之余,慈禧的內(nèi)心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兩人同時進宮,別人已經(jīng)晉升為皇后了,而自己別說晉升了,進宮這么久,就連皇上都沒見過幾次面。
她覺得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如果一直死等著皇帝來寵幸,有可能一輩子都等不到。還不如自己主動出擊,吸引咸豐皇帝的注意。
3、主動出擊
要想吸引皇帝,首先要多接觸皇帝身邊的人,以此能幫自己在皇帝跟前說個好話。
于是慈禧決定,先從剛剛成為皇后的鈕祜祿氏入手,雖然她倆是一同進宮的秀女,但是也只是見過幾次面而已,并沒有多少交情,現(xiàn)在人家成了皇后,要想搭上話比登天還難。
所以慈禧就不斷打聽皇后身邊的人,終于打聽到皇后有一個妹妹,也在宮中做貴人,于是慈禧就開始從皇后的妹妹下手,經(jīng)常去找皇后的妹妹聊天,還把自己貴重的首飾送給皇后的妹妹,時間久了感情自然深了。
后來,皇后的妹妹也就經(jīng)常帶著慈禧去見皇后,但是在后宮中,爭風吃醋和勾心斗角是女人之間的常事,身為皇后也是如此,因為雖然已經(jīng)坐上了皇后寶座,但是也不能一勞永逸,皇帝隨時都有可能被其他的妃子爭寵,所以對慈禧來說,雖然接觸上了皇后,但是皇后一直把她視為爭寵對象,所以也不會在皇上面前為慈禧說好話。
4、第一次晉升
慈禧在皇后這兒碰了壁,她覺得再下多大的功夫,也沒有多大的效果,于是她開始轉(zhuǎn)移目標了。慈禧每天呆在屋里冥思苦想,終于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在選秀女那天,曾經(jīng)見過一次康慈皇太妃。
康慈皇太妃是咸豐帝的養(yǎng)母,咸豐帝十歲喪母,是康慈皇太妃一手把他拉扯大的,視他如己出。咸豐坐上皇位后,十分感激這位養(yǎng)母,特別的孝順她,當時選秀女的時候,還特意把地址選在了康慈皇太妃的寢宮,也是為了表示自己對這位養(yǎng)母的尊重。
慈禧想著,既然康慈皇太妃是咸豐皇帝的這么重要的人,如果能接觸上康慈皇太妃,那豈不是很容易能晉升。于是,慈禧開始不斷的接觸康慈皇太妃身邊的太監(jiān)和宮女,經(jīng)常給他們一些銀兩和首飾,為了能讓他們在康慈皇太妃面前給自己說幾句好話。
久而久之,康慈皇太妃經(jīng)常聽到身邊的人提起這個蘭貴人,對慈禧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一次皇宮偶遇中,康慈皇太妃見到了慈禧,身邊的人告訴她,這就是經(jīng)常提起的蘭貴人,只是簡單寒暄了幾句,由于慈禧很會來事,幾句話就把康慈皇太妃逗的很開心。
之后,康慈皇太妃就經(jīng)常叫來慈禧聊天,再加上身邊人不斷的夸慈禧多么的好,康慈皇太妃就把慈禧推薦給了咸豐皇帝,這算是慈禧進宮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接觸皇帝。這對于慈禧來說,機會真的來了。
對于慈禧這么聰明的人來說,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于是挖空心思討咸豐開心。由于慈禧膚白貌美的長相,再加上康慈皇太妃的推薦,慈禧很快就得到了咸豐皇帝的“臨幸”,在“臨幸”的第二天,慈禧就從蘭貴人晉升為懿嬪。
1854年,十九歲的慈禧進宮2年后,這是第一次晉升。
5、成為寵妃
其實在后宮中的每個人,每個月都能領(lǐng)取一定的俸銀,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月工資,在貴人之下的等級其實領(lǐng)的不多,但是一旦晉升至嬪,俸銀就會直線上漲,在薪水方面,這算是一個分水嶺。
由于在皇宮中,是包吃包住的,基本上沒有什么需要開銷的地方,大多數(shù)人都把銀子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但慈禧是個例外,她將每月的俸銀,基本上都“送禮”了,特別是咸豐皇帝和康慈皇太妃身邊的貼身宮女和太監(jiān),這都是慈禧打點的對象。
這些人收了慈禧的東西,就會給慈禧透漏皇上和康慈皇太妃的喜好,最近有什么需要的東西,慈禧立刻命人送上,因此慈禧不僅在下人面前贏得了好人緣,同時也加深了和皇上、康慈皇太妃的感情。
后來,慈禧得到情報,知道咸豐帝一直喜愛書法字畫,慈禧為了投其所好,開始日夜練習書法和繪畫,一番努力下來,小有所成。咸豐帝偶爾看到字畫后,對于慈禧也越來越欣賞,由于慈禧和咸豐之間有了共同的愛好,這讓他們的感情也越來越好,一度成為了咸豐皇帝最寵幸的妃子。
自從慈禧成為寵妃后,主動來巴結(jié)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都想讓慈禧在皇上面前說好話,慢慢的自己的小金庫也越來越多,既然錢多了,按理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皇上的寵妃了,這些錢應該存起來,就不用打點下人了,但是慈禧還是以前的作風,一文不剩的打點給了當紅太監(jiān)和宮女。這也為后期的晉升之路奠定了扎實的人緣關(guān)系。
6、母憑子貴,跳躍2級
到了這里,對于慈禧來說,可以算是順風順水,但是在慈禧心里她卻冷靜的很,她覺得得寵和失寵就是一瞬間的事,雖然現(xiàn)在是皇帝的寵妃,但是后宮佳麗這么多,皇帝隨時有可能喜歡上別的人。所以還要繼續(xù)晉升來穩(wěn)固自己的后宮地位。
但是晉升之路卻進入了瓶頸,如果想繼續(xù)晉升,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為皇上生子,有了兒子才能在后宮之中站穩(wěn)腳跟。在古代皇宮里,母憑子貴是晉升最快的方法,慈禧也深知這一點,這才是慈禧的終極目標。
但是為皇帝生兒子,這是可遇不求的事,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后宮中流傳的一個話,后宮晉升講究三分靠手段,七分靠運氣。因為皇帝的后宮佳麗眾多,而咸豐皇帝又比較縱欲,有時候“臨幸”一次,并不能懷孕。所以需要一直爭寵,爭取多和皇帝行房,才能保證懷孕的幾率。
由于慈禧很招咸豐皇帝喜歡,經(jīng)常被“翻牌子”,而慈禧的肚子也比較爭氣,很快就懷上了“龍種”,這讓慈禧在后宮中的地位越來越有威望了。
在1856年3月,慈禧生下皇子載淳,也就是后來的同治皇帝,這是咸豐皇帝的第一個皇子,慈禧雖不是最早受寵的妃嬪,但她卻是第一個為咸豐生下兒子的女人。直到后來,其他妃子都沒有生下皇子,所以說慈禧為咸豐皇帝生下了唯一的皇子。
這一年,慈禧才21歲,大阿哥載淳降生,讓咸豐皇帝喜出望外,馬上將慈禧由懿嬪晉升為懿妃,這次生子,讓慈禧在后宮等級中直接跳躍了2級,可見當時慈禧在咸豐皇帝心里的重要性。
7、晉升貴妃
慈禧在生下皇子后,后宮地位得到了穩(wěn)固,慈禧就是這樣,用盡自己的聰明才智,從一位被皇帝遺忘的秀女,一步步的成為皇帝的寵妃。你以為慈禧的才能僅僅是這些心機手段嗎 那你就錯了,慈禧給咸豐皇帝的驚喜還遠遠沒有結(jié)束。
由于咸豐皇帝喜好美色,不喜政事,并沒有把所有心事放在處理國事上,經(jīng)常懶得批改奏折。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咸豐發(fā)現(xiàn)了慈禧竟然精通滿漢兩文,擅長書法,而且對政事很有自己的看法,所有咸豐皇帝就讓慈禧幫忙。
于是,慈禧便經(jīng)常幫咸豐批閱奏章,很多時候是咸豐帝口述批閱,慈禧負責手寫批示。這可算是幫了咸豐皇帝的大忙,讓慈禧在咸豐皇帝心里的位置更加重要了。
在1857年,也就是慈禧生下皇子的第二年,慈禧由懿妃再次晉升為懿貴妃,在后宮名位僅次于皇后。慈禧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讓咸豐皇帝再也離不開自己了,不僅僅是因為生下皇子的原因,更多是因為慈禧可以幫他分擔解憂,處理政事。
而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慈禧慢慢的萌發(fā)了從政的野心。
8、晉升太后,開始從政
由于平日里幫咸豐皇帝批閱奏折,對國家大事多多少少有點耳濡目染,慢慢的也有了一點執(zhí)政的了解,隨著對執(zhí)政的熟悉,同時,慈禧對追求權(quán)利的欲望也越來越大了。
1861年8月,咸豐帝駕崩,年僅6歲的載淳即位,成為了同治皇帝,而皇后鈕祜祿氏成為慈安太后,生母懿貴妃成為慈禧太后,雙太后輔佐同治皇帝執(zhí)政,正式開啟了垂簾聽政。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有疑問,每個朝代都是一個太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雙太后的局面
這是因為鈕祜祿氏是咸豐皇帝的皇后,按照大清律法規(guī)定,皇帝去世后,皇后會晉升一級,她就成為了慈安太后,但是她沒有兒子。
而慈禧是咸豐皇帝的貴妃,按理說不會成為太后,但是同治皇帝是慈禧所生,所以慈禧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太后,在歷史上也就出現(xiàn)了雙太后的局面,她們兩個分別尊為“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也就有了東太后和西太后一說。
雖然在名義上,慈安太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后,但是因為母憑子貴的關(guān)系,所以慈禧的話更有權(quán)威性。在處理一些大事上面,雖然都要互相征求對方的意見,但是慈安太后本來對于權(quán)力和政治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很多時候,是由慈禧占主導地位。
在這之后,也就出現(xiàn)了兩宮太后御養(yǎng)心殿,垂簾聽政的名場面,這個時候的慈禧,才27歲。
其實在咸豐皇帝去世之前,曾經(jīng)指定了8位朝中大臣為同治皇帝的輔政大臣,他們看到慈禧干涉起朝政,并且從來不與他們商量國家大事,這絕對是違背了當初咸豐皇帝的遺愿。所以他們對慈禧極其不滿。
而慈禧太后也感覺到了他們的不滿,為了防止他們造反,慈禧決定先先下手為強,年僅27歲的慈禧,經(jīng)過縝密的準備,發(fā)動了 歷史上罕見的宮廷政變。一舉把8位輔政大臣全部架空了,最后終于獨自掌握了朝政大權(quán)。
慈禧太后憑借自己的能力從一介小小貴人起步,一步步地登上太后的寶座,在男性主宰的社會操控了政權(quán),最終成為了晚清的最高統(tǒng)治者。
9、分析慈禧太后的晉升之路
縱觀慈禧的晉升之路,就好比在一個企業(yè),從最低層員工,迅速爬到了董事長的位置,這樣的人絕對有異于常人的能力。雖然慈禧在后人的眼中,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但是我覺得任何事情都要兩面性看待。
缺點:
確實,慈禧在清朝歷史上,可以算是清朝走向滅亡的罪人之一,她為了滿足自己霸權(quán)的野心,不惜犧牲了一國之君,最后導致朝廷上下動亂。大清的最后衰亡慈禧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晚清的統(tǒng)治者,她太自私,沒有一點為國家大局考慮的意識,完全從自己的利益去考慮,而且阻礙國內(nèi)的維新變革(鎮(zhèn)壓戊戌變法),后來還賣國簽訂了一個個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致使中國在黑暗里摸索了近百年。
對于近代的屈辱歷史,慈禧太后需要負責,她確實是罪人。
優(yōu)點:
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17歲的女子,孤身一人進入危機四伏的后宮之中,不但沒有被后宮的勾心斗角而吞噬,反而是從一個小小的貴人,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計謀手段,晉升為太后。
成為太后也就算了,她竟然又有了從政的野心,在男性主宰的封建社會里,一個27歲的女人竟然成為了最高統(tǒng)治者,而這一統(tǒng)治就是足足半個世紀。你說,這個女人不可怕嗎,如果她沒有異于常人的能力,她可能做到這個位置嗎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拋開慈禧犯得錯誤,她身上還是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探討的。
第一點:調(diào)整心態(tài)的能力
在初入皇宮后,看到同時進宮的鈕祜祿氏,短短8個月就晉升成為了皇后,這時的慈禧內(nèi)心確實受到了打擊,但是她調(diào)整心態(tài)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她沒有因此氣餒,而是用冷靜的心態(tài),開始分析自己晉升的辦法。雖然她當時所用的手段,在現(xiàn)代人看來,是一種阿諛奉承和拍須溜馬的行為,但是你不得不服她調(diào)整心態(tài)的能力。
放眼現(xiàn)在的職場,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心態(tài),有多少人被情緒化所氣餒,所以我們在職場中,還是要具備不急不躁,沉著冷靜,決策果斷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二點:有野心,敢于創(chuàng)新
如果是普通的嬪妃,一旦坐到了太后的位置,已經(jīng)達到了他們的終極目標,他們大概率會安心的做后宮之主,做一國之后,安穩(wěn)的度過自己的晚年就行了。
但是在慈禧看來,他的目光可沒有這么短淺,她把野心伸到了朝野之上。咱們先不說她從政對清朝的不利影響,就只看她的這種勇氣,在那個男權(quán)主宰的社會,她能勇敢的站出來,就是勇氣可嘉。
按照現(xiàn)代人的說法,不想做老板的員工不是好員工,確實是這個道理,如果你沒有野心,如果你不勇敢,始終安分守己的待在自己的崗位上,也許一輩子也不會有提升的機會。在職場中,我們確實要具備一定的野心和勇敢。
最后
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慈禧太后,她雖然是被歷史批判的罪人,但是她身上的一些閃光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大家眼中,你們是怎么看待慈禧太后的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在她垂簾聽政期間,她實際上成了清朝真正的一把手。
慈禧以訓政的名義統(tǒng)治了中國47年,她的生活不僅有品味,還追求精致奢華、方便舒適,因而有了“奢侈太后”之名。
慈禧生平將權(quán)力玩弄于股掌,排斥了同治帝,壓作古了光緒帝。但人無完人,慈溪生平還是做錯了很多,可以說是殉國了中華平易近族的將來。
第一,沖擊了戊戌變法,使大清入神于陳舊迂腐的深淵中無法自拔;第二,因為本身的決意妄想錯誤,導致八國聯(lián)軍攻進了北首都,導致甲午戰(zhàn)役敗北,北洋艦隊沒落,可以說是親手毀失了大清王朝。
就是這樣一位擁有無上權(quán)力的女人,在死之前遺言竟是:“此后,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jiān)擅權(quán)。明末之事,可為殷鑒!”不可否認,慈溪擁有過人的智慧和膽識,清朝卻在她的統(tǒng)治之下,慢慢的走向了滅亡,這讓慈禧意識到了女人當政的失敗,她以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告誡后人,也是算其最后的醒悟,在臨死之前看清了事情的真相,其臨終遺言也是對自己所作所為的一個彌補。
值得一提的是,慈溪生平有如此的成就,除了其聰明才智外,她還有令人艷羨的容貌。據(jù)裕德齡寫的書籍《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中所評:“太后當伊在妙齡時,真是一位風姿綽約、明媚鮮明的少女,這是宮中人所時常稱道的;就是伊在漸漸給年華所排擠,入于老境之后,也還依舊保留著好幾分動人的姿色咧!可見,慈溪能成為整個大清朝的無冕女皇,其美貌也相伴其一生。
慈禧作為大清帝國晚期上的這么一個重量級人物,曾經(jīng)以垂簾聽政聞名。作為一個女性政治家,她的存在,影響了大清晚期的歷史進程。從一個女人,妻子,母親。最后成為獨攬大清政權(quán)的最高統(tǒng)治者。
慈禧作為咸豐的妃子在大清的歷史進程中嶄露頭角,隨著其生下咸豐唯一的兒子后,更加贏得了咸豐的寵愛。被封為懿貴妃,經(jīng)常陪伴咸豐皇帝左右,由于咸豐帝身體不是太好,慈禧有的時候也幫助其批閱奏章,甚至被允許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及看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慈禧逐漸進入大清最高權(quán)利的邊緣。為日后的獨攬大權(quán)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咸豐帝后期已經(jīng)意識到了慈禧對權(quán)利極度的渴望,加上母憑子貴的有利條件,極有可能在日后獨攬大權(quán),于是在其病重期間,命肅順等八大臣共同輔佐小皇帝,同時也用來制衡慈禧的權(quán)利。不允許兩太后干預朝政。
1861年咸豐帝在熱河病逝,慈禧和大清宗室顧命八大臣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的爆發(fā)了。慈禧為人狡詐,同時又有著審時度勢的政治頭腦,為了扳倒肅順等八大臣的束縛,慈禧聯(lián)合了朝中最有實力的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皇帝后宮的主宰人物皇太后慈安。慈安身后有著許多忠實的效忠者,抓住了慈安太后這條主線就爭取了朝中六成大臣的支持。另一個關(guān)鍵人物就是恭親王奕欣,慈禧的小叔子,奕欣在北京城有著很大的勢力,足以和肅順八大臣抗衡,同時恭親王的權(quán)利也受到肅順的威脅,因此叔嫂兩人一拍即合,形成利益上的聯(lián)盟。
于是慈禧以皇帝的名義命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柩回京,并在半路逮捕了肅順,發(fā)動了歷史上的辛酉事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殺八大臣。為自己在通往大清帝國最高權(quán)利的道路上掃清了最后的障礙,最終成為大清帝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50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