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挖苦嘲笑山東(人)的段子很多。前有網(wǎng)上熱議“山東女人吃飯不上桌”,今有“蔥省人拜年集體磕大頭”。
最夸張的是說魯南某地大年初一磕頭,見長輩就得磕,從早跪到晚……以致年輕人怕回山東老家過春節(jié),今年因疫情留守外地,不用磕頭,樂開了懷。
某大V的文章配的磕大頭的圖片模糊不清,很像是上墳時拍的,看不出是過大年的情形。在我的印象中,過年磕頭都是喜氣洋洋的,面前是站著長輩的,長輩手里是拿著紅包的,不等頭磕下去,就會笑著把你拉起來了。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
至于說從早跪到晚膝蓋都腫了腿都軟了的,如果不是假山東人,就是把辦喪事的日子記成過年了。
作為山東人,再地域黑我不會覺得遭受了什么奇恥大辱。畢竟沒那么敏感,不會心驚,也不會驚心。再“地域黑”,我也相信每個地方都有良善之人,有邪惡之徒。你說中國人不好,說山東人壞,說我們村窮山惡水潑婦刁民(打個比方),跟我有毛關系
難道我會跟對方打一架,強烈譴責“你憑什么這么說我們 道歉!你們必須道歉!”
沒必要啊。
即便你是一國之君一省之長,人家這樣黑了,是不是可以借機檢視一下:我們做了什么 或沒做什么 讓別人如此這般對待看待我們。
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你能控制別人對你的評價嗎
如果你是個溫良恭儉讓的人、內(nèi)心強大的人,會在乎別人的評價嗎
安徒生寫過“假如你是個天鵝,就算是生在養(yǎng)雞場里,又有什么關系 ”
行筆至此,想起80年代某地的一個順口溜。順口溜之所以順口,是過耳不忘:一中好二中強;三中四中也不讓(讀rang方言,“不讓”是不差、不輸別人的意思);五中土六中洋,七中八中出流氓。
七中八中的學生如果在意,聽到一次就去跟人打一架 能證明什么 除了證明順口溜所編不假。
我人生第一次見人磕頭大概五六歲,或者更早記憶中的三四歲。大年初一,我們村有個啞巴準會第一個到我們家磕頭。我媽會端碗餃子給他。我不知道他為什么來我家磕頭,是為了那碗餃子 還是我們家輩分比較高
除了那個啞巴,我小時候沒見別人磕過頭。也許當年移風易俗風頭正勁,把磕頭當迷信給破除了吧。
所以說山東人過年集體磕大頭,并不是普遍現(xiàn)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不存在集體磕大頭的現(xiàn)象。
我人生第一次磕頭已經(jīng)二十多歲了,是結婚時跟老公回他老家萊蕪。這種習俗應該是叫“上喜墳”。
也許山東有的地方結婚是要給父母長輩磕頭的,我沒經(jīng)歷過。參加過的別人的婚禮也沒見過有給父母長輩磕頭的,都是行鞠躬禮?!耙话萏斓?,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的那種。
老公的兩個大爺當年還健在,回老家的當天下午,他們帶領我們以及眾堂兄去地里上墳。
那是一片麥田,并沒有墳頭,也沒有立碑。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確定那個地方曾經(jīng)埋過先人的尸骨,也許有自己的記號吧。我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從來沒上過墳(在我們老家,女人女孩子是不上墳的),也沒磕過頭,當知道要跪在麥地里磕頭的時候,有點心不甘情不愿。
當時想到的大概是“我這輩子還沒磕過頭呢”,“我都沒給我奶奶磕過頭呢”。
當晚發(fā)生了一件事。也許是巧合,我更愿意相信是那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命運之手的操作。那天的晚餐是在二大爺家里的家庭聚餐,吃的什么我完全不記得了,只記得剛開席沒一會,一瓶啤酒無端炸裂。
我只覺得左額頭一癢,下意識地一摸,手上沾滿鮮血——碎裂的玻璃片貼著我的左額飛出去,頭發(fā)也削斷了幾根。
老公帶我去村醫(yī)務室抹藥,嚇得臉都白了。若是偏離一公分,傷的就是眼睛了,想想也真是后怕。
雖然從小受唯物主義思想教育,發(fā)生這樣的事,也讓我立刻反?。菏遣皇前滋炜念^不夠虔誠和恭敬 以至于先人以這種方式來訓誡我
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何地會因何事被何人以何種方式教育和點醒,對我來說,人生的第一次磕頭就是一次教育,炸裂的啤酒瓶就是在訓導我。
為什么一大家十幾口人他們都沒事,只有你被劃傷
也許頭頂三尺有神明吧。我只能這樣想。
從此后,偶爾有給祖先、逝者、神明磕頭的機會,都會恭恭敬敬,誠誠懇懇。
沒有那份恭敬之心,即便跪下,即便低下頭,別人也收不到。
我現(xiàn)在理解,磕頭其實并不是給別人磕的,而是給自己磕的。
低頭向大地之時,萬物靜觀。
就像給別人鼓掌,虎口對虎口,掌心對掌心,大拇指沖向自己,是在給別人鼓掌,又何嘗不是在給自己鼓掌
我最近一次磕頭是上個月去南方游玩時。進廟必拜,見菩薩必磕頭,求的是內(nèi)心的安寧,現(xiàn)世的安穩(wěn),家人的健康。
自動自發(fā),心甘情愿。
有時候,對無能為力的事,如果磕頭管用,我相信很多人會選擇把頭磕破。這時候,誰又能說,那個人是愚昧無知,是在搞封建迷信
山東人好像只對先祖、逝者、神明磕頭。又不是跪舔權貴,奴顏婢膝,有什么大驚小怪 倒是某位大V在文章里說“今時今日,你們見過我們國家哪位身負公職的人物在公眾場合跪拜 ”顯得極其的諂媚。
我倒是想起歷史上很著名的跪拜。1970年12月7日,波蘭首都華沙銀裝素裹,寒氣逼人。到訪的聯(lián)邦德國(時稱西德)總理勃蘭特向無名烈士碑獻完花圈后,默默無言走到一旁的猶太殉難者紀念碑,突然雙膝著地,跪在紀念碑前濕漉漉的冰冷的大理石上!
這一跪超出國際邦交禮儀,感動了成千上萬的波蘭人,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和記者無不動容。他當時說了這樣一句名言:這是“替所有必需這樣做而沒有跪下的人下跪”!
有的人下跪、磕頭,是知道人應該活得像個人。
社會學家李銀河曾在她的自傳里寫過這樣的一個觀點。評價一件事是否應該立法禁止,要看它是不是具有危害性,有沒有受害者。
“磕頭”這件事,對社會有危害嗎 好像沒有吧。會拉低GDP造成失業(yè)率上升股市大跌疫情爆發(fā)國際形象受損嗎 不會吧。
對磕頭的受禮方有傷害嗎 過年給兒孫發(fā)紅包的爺爺奶奶享受子孫給磕頭,大概會很幸福,那是含飴弄孫天倫之樂,難道連這也要剝奪嗎 不管是對在天之靈還是天上的神明、村頭的土地爺,磕頭,也代表著一份人世的牽掛和連接,一種俯仰千古的敬畏心。
對行磕頭禮之人有傷害嗎 心不甘情不愿就不要磕啊,誰還會按下你高貴的頭顱讓你看看膝下有沒有黃金不成 當今世界誰還沒這點包容心,入鄉(xiāng)可以不隨俗,喜歡就好,我先磕你隨意。
山東民間,普遍瞧不起其實是那種不跪自己祖宗先人卻給權貴“磕頭跪爐子”之人,謂之“舔腚門子溜溝子”。
磕頭,如果是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什么可被指責的呢
去寺廟跪求佛祖保佑、去教堂下跪禱告懺悔的人,應該被指責嗎
去西藏朝圣一路磕長頭轉岡仁波齊山的人,應該被指責嗎
單膝跪地求喜歡的女孩子嫁給他的男子,應該被指責嗎
家有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大過年的磕個頭而已,應該被指責嗎
……
倒是那些動不動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別人,那些武大郎開店高個伙計不準進的人,那些要求別人必須跟自己保持一致以為那才叫同心同德的人……才是這個社會的糟粕,也說不定呢。
求同,更要存異。允許別人跟你不一樣,尊重那份差異,這世界,會變得更美麗。
喜歡我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想看到更多,點下面的名片加 ??匆娒篮?。推薦閱讀
見好上墳記年味道:拜年觀影記:這個社會會好的在天災和人禍面前,選擇臣服謝謝你在看,歡迎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59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丁讀書:好詞好句(29)
下一篇: 一部七十多年前拍攝的電影,把我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