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的朝陽
結束新疆20天的行程,今天打道回府了。
打道回府肯定是用詞不當。舊時的達官顯貴們?nèi)〉阑爻痰奈难耪f法罷了,人家出行有專人開路,回府就是回官府或自己的府邸。
我一個普通百姓無府可回,又不能說打道回家。
本來沒有乘火車的機會,戶外俱樂部的大巴車會把我們從鄯善送到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
雖然鄯善到烏魯木齊不過300公里,雖然全程高速,雖然我們的機票是下午一點多,但是,以我們這些日子對新疆高速公里的了解,為了保證不誤機,還是毅然決定坐火車回烏魯木齊。
這也是此次新疆行程中唯一的一次火車體驗。
新疆的高速公路是什么情況呢
限速40、60都很正常。遇到一個檢查站要停留半個小時還是更久,都難說。還有,司機連續(xù)駕駛三個小時必須停車休息20分鐘。
前天晚上到吐魯番,近酒店時遇到紅綠燈,司機說還有6分鐘就到時間了,GPS已經(jīng)報警。
酒店門口的停車場有點堵,大車又難以調(diào)度,眼看就到時間了,領隊就建議司機“不行你就先停路邊,讓大家先把行李拿下車?!?/p>
滿三小時的最后一分鐘里,大巴車司機終于停好了車。我坐在前排,也替他長舒了一口氣。
鄯善到烏魯木齊的火車是廣州始發(fā),已經(jīng)穿越了大半個中國。余秀華有首著名的詩句,“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我第一次讀到的時候,想象中的地理距離就是新疆。
鄯善到烏市途經(jīng)吐魯番,需要兩個多小時。
我們怕打不到車,提前一個小時趕往鄯善北站。
為什么怕打不到車呢
一個原因是新疆不能用滴滴,用滴滴打不到車,只能在路邊攔出租車;另一個原因是時差,早上五點半相當于口里的凌晨三點半。
沒有滴滴可以預約,又那么早,鄯善又不是大城市,不能保證順利打到車。
“口里(內(nèi))”是我后來聽鄰座的河南籍女子講的,相當于東北人所言的“關內(nèi)”。
口里口外,關內(nèi)關外。嘉峪關被視為“口里(內(nèi))”和“口外”的邊界,“口內(nèi)”是內(nèi)地,“口外”是邊疆。
新疆人把除了新疆以外的祖國內(nèi)地其他省份全部稱為口內(nèi)。
時間上打了那么多的提前量,還因為新疆對疫情的防控和安檢,超乎以前所經(jīng)歷的嚴格。上次從烏魯木齊飛喀什,安檢要脫鞋子。
出酒店,比較順利地打到了車。雖然車上已經(jīng)有兩名乘客,我們也不能再等了。
那兩個維族小伙兒,居然是喝酒喝到早上五點多。其實,想想人家的夜生活是從十二點開始,五點只相當于我們口內(nèi)的凌晨三點,也就釋然了。
為什么三更半夜敢拼車 還是跟喝了酒的維族小青年。我之前寫過,想到新疆旅游怕不安全的,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
新疆很安全很安全?!案髯迦嗣裣袷褡岩粯泳o緊地團結在一起”。這是我在新疆看到過很多次的宣傳標語。
有多安全呢
上次的文章寫完之后我又想起一件事,在喀什老街的小巷,經(jīng)??吹饺齼蓛傻男『⒆釉谕嫠?。五六歲的有,八九十幾歲的也有,基本上沒有大人看著。小孩子上學放學也不像有家長接送。很像“散養(yǎng)”。
圖:
我剛到喀什的時候還想,在街上亂跑,也不怕被拐走
在我們口里,哪個小孩后面不跟著一個家長 就怕小孩跟陌生人說話,被壞人用一個棒棒糖騙走拐走。
當然,現(xiàn)在是天網(wǎng),再加上打擊力度,口里家長們普遍的不安全感焦慮狀況可能早已大大緩解。
鄯善到烏魯木齊的鐵路線兩邊,風景就有點乏善可陳了。也可能是審美疲勞了,20天時間,南北疆的壯美風光盡收眼底。雪山,沙漠,戈壁,紅石山谷,葡萄園……在窗外節(jié)節(jié)退去,那些美好的畫面已留在了記憶里。
乘務員對新上車的乘客逐一測量體溫,檢查行程碼、防疫健康信息碼。我鄰座的女人信息碼不顯示,拿了手機問我怎么回事。
我?guī)退谩枴昂幽系?”
口音能聽出來。一開口就有豫劇腔,常香玉的功勞。
她說是的。來新疆快20年了。老公在這里開車,就跟來了。在鄯善安了家?,F(xiàn)在是給兒子看孩子。
跟我同齡,生了一女兩男三個孩子。當奶奶了。
我說“你不是躲計劃生育到新疆的吧 ”
她說不是。這邊有親戚,說新疆不錯,就過來了。剛開始不習慣,現(xiàn)在也適應了。
我問她鄯善就在沙漠邊上,春天有沒有沙塵暴風沙大不大
昨天我們?nèi)炷舅裆衬?,發(fā)現(xiàn)就在城邊,隔一條馬路的樣子。這邊是漠漠黃沙,那邊是主城區(qū)。
登上第一個沙脊,鄯善就盡收眼底。圖:向陽山大齊
雖然資料介紹庫木塔格“沙不進,城不退”,是“世界上少有的與城市零距離接觸的沙漠”。我站在沙峰下面吃了不少沙子,下山時又遇到景區(qū)工作人員清理通道上的細沙,以為生活在沙漠邊緣,不可能不受影響。
果然她說風大的時候“下沙”,一抹一層,她比劃了一下擦桌子的動作?!胺凑槐仍劭谕猓ǜ蓛簦?,桌子上總是一層?!?/p>
圖:
還說鄯善的房子拆遷還建的,才二千多一平方。我問商品房均價多少,說不出個所以然。家庭主婦型的。自言“看完兒子看孫子,累死了。”
連去重慶看望小兒子,都是帶著孫子去的。
“不給看咋弄 他爸爸媽媽(指兒子兒媳)都上班,哪有工夫看孩子哎 ”還說“小兒子要是結婚有孩子了,也得給看……”
都是她自己說的,很健談。
我想,現(xiàn)在的小年輕們都自己抱著手機玩,鮮會這樣在火車上跟陌生人搭訕聊天吧。
沒有手機的時代,有首《列車員之歌》是這樣唱的:
朋友啊朋友,
列車已經(jīng)開動,
我將和你一路同行。
在這文明的車廂里,
裝滿了歡樂,裝滿了友情。
無論你是來自農(nóng)村,
還是來自城鎮(zhèn),
我們都會和睦相處,親如弟兄,
無論你是海外僑胞,
還是五洲賓朋,
你都會一切如意,一路順風。
以前乘火車經(jīng)常能聽到這首歌。很熟悉了。
車近烏魯木齊,列車員先是打掃了衛(wèi)生,又通知都在座位上不要動,行李也不要拿,保證通道暢通,把行程碼、信息碼截圖保存,等防疫部門的人檢查完才能下車。
防疫部門人員在排查
還交代“穿厚衣服的脫去”,說“如果車廂里有一個人發(fā)熱,整節(jié)車廂的人都走不了?!?/p>
空氣很緊張的感覺。
我擔心耽誤時間,在列車員統(tǒng)計哪位乘客在烏魯木齊轉車趕時間,就說我趕飛機。她安慰“來得及,通常情況下很快。”
果然很快。
自新冠疫情爆發(fā)到現(xiàn)在一年半的時間,防疫工作顯然已經(jīng)有了標準化的管理流程。
列車進站,等候在站臺的“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兩兩一組,進得各個車廂,一人給乘客測體溫在前,另一人查驗行程碼信息碼身份證,合格的發(fā)一個卡片以示“合格”。
卡片下車時回收
先測完體溫的工作人員做得快,又去幫助那些用老年手機、沒有行程碼的乘客。
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配合默契,沒有絲毫的拖沓延誤。
下車后我才發(fā)現(xiàn),防疫人員是按車廂順序進行的,我出車廂的時候,前面所有車廂人已經(jīng)走空了,后面車廂還沒放行。
這樣,就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人群在站臺上被先后迅速地、有秩序地疏散,不扎堆不聚集。
為什么新疆防疫如此嚴格
因為邊境線長,與八個國家接壤。其中就有疫情最嚴重的印度。一旦出現(xiàn)疫情,后果就不堪設想。
體驗了一下新疆的火車,雖然只有短短兩個多小時,我對新疆的印象更好了,對我們的大中國能管控住疫情的信心更大大加強了。
行走在祖國大地,不論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保障安全回家,打道回得了府,是一種幸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60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小丁讀書:好詞好句(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