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同學曾當著我的面夸小曦同學,她說:你閨女情商可比你高多了。
我聽了很高興。如果我閨女情商比我低,讓我情何以堪。
畢竟是親同學,知根知底的。她知道我學生時代種種情商低的表現。有些幼稚的表現,自己回想起來都難為情。
不知別人是什么情況,我現在偶爾想起自己這一路走來,活到現在的年紀所做過的事,說過的話,有些經歷簡直不堪回想。一想到當時的情景就會搖搖頭,好像能把那些念頭晃走,假裝什么都沒發(fā)生過。
往事不想再提。提起來,就很慚愧自己做過的情商很低的事、說出的顯得情商很低的話。
成長的代價吧。
情商是這些年才有的名詞。
當人們說情商的時候,其實說的還是溝通能力。
我家姐妹三人,情商最高的是老三。她很小的時候就深得左鄰右舍喜愛,不止是因為長得漂亮,更因為她溝通能力強,去別人家里借個東西捎個話跑個腿,她不打怵。而我,很怕跟別人打招呼,小時候,“叔叔大爺”之類的稱呼很難叫出口。
有段時間,我都怕跟我爸一塊吃飯。他那時經常在飯桌上提問我數學問題,比如一公里等于多少千米,等等。
怕跟別人打交道、打招呼的“毛病”,是參加工作之后才逐漸改觀的。剛畢業(yè)跟同學書信往來比較頻繁,那時候電話還沒普及,手機、網絡是連影都沒有的東西。
我意識到要經常傳達室的大爺們打交道了,就刻意練習著跟他們打招呼。
“王大爺,有我的信嗎 ”
嘴巴甜的孩子有糖吃。后來,王大爺會站在傳達室門口,等著把信遞給我。
小曦同學過兩天就開學了。這幾天要么是各種聚餐,要么就在家里變著法給她做點好吃的。
晚上吃火鍋。
涮了一會兒,鍋里的湯汁越來越少,需要再加點水。我不想去廚房拿熱水壺,就問覺主:你剛才燒的水還有吧
他一邊吃東西,一邊說了句別的,一貫的答非所問。
小曦同學就說了:爸爸,你就沒聽出我媽的意思是讓你加點水嗎
哈哈哈,知母莫若女啊。
能聽到別人的話外音,聽出那些話里的話,大概也是情商高的一種表現。
可是,你都聽出我的意思了,離廚房又最近,就不能去拿水壺嗎
前兩天,吳總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則“溝通黃金法則”,共17條。
我讀了,頗受益,就轉發(fā)到了微博。沒想到目前已有兩萬多人閱讀。分享在這里:
以前在公司,連續(xù)幾年每到年初都做“培訓需求調查”,后來就發(fā)現了一個規(guī)律:即便不調查,有項需求一定會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需要“溝通能力”方面的培訓。
說起來,我也接受過很多溝通課程的培訓,但至今不覺得溝通能力有多少的提升。忘了是李中瑩還是哪位老師講過,“不溝通也是一種溝通”。
我心有了一點點釋然。
情商高,溝通能力強,對很多人來說,是天生的,是家庭環(huán)境影響的。但對很多人來說,是需要學習,甚至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我 的Slogan現在是“看見美好”,大概兩三年前,有段時間我用的是“目光炯炯,內心溫暖”。眾所周知,這就像以前QQ里經常更換“說說”一樣,有時是自己喜歡的一句話,有時是自己的理想,有時是某種情緒的表達。
結果有個人留言,“你哪里溫暖 ”
我心里就一驚。
猜那是個認識我、我認識,但一時不知道是誰的人。大概是被我傷害過,而我還不自知。
我其實不是宣稱自己已經達到“目光炯炯內心溫暖”的程度,那只是我努力的一個方向,就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樣”。
這八個字也不是我的原創(chuàng),是在我喜歡的柏邦妮那里看來的。
后來我就換了一個。
但“內心溫暖”,“做一個心平氣和的老太太”,是我努力的方向。
如果因為我的情商低傷害過誰,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
相關文章
每個小孩都是溝通高手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在職場上你要懂點人情世故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61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聊聊最近看的幾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