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現(xiàn)在不是個好詞了。特別是“心靈雞湯”,很多人本能排斥。
如果我沒記錯,“心靈雞湯”在大陸流行開來,始于80年代。最早我是在《讀者》雜志上看到的,有個專欄就叫“心靈雞湯”。
乍見這四個字,就很佩服:“是誰取了這樣的名字”,太熨貼了。雞湯好喝,心靈雞湯 感覺就很滋養(yǎng)。
專欄里的文字,比格言警句更平實,更無華,更令人覺得舒心,精神得到撫慰。
不知從何時開始,“雞湯”成了很多人令人厭惡的存在。更有甚者,看到“雞湯”就言“有毒”,避之不及。
想想也不奇怪,過了這么多年,很多詞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意思了。同志不是從前的同志,小姐不是從前的小姐,連菊花……我前段時間才知道,菊花在網(wǎng)上也不是“花之隱逸者”了。
我還好。
對雞湯并不抗拒。
據(jù)說“心靈雞湯”的緣起,是一個叫杰克.坎菲爾德的美國人。他60年代在哈佛上大學,學的是當時嬉皮士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中國歷史。
嬉皮士唾棄成功。這個學士學位也沒什么用處??卜茽柕略诩又莓斨袑W老師,欠債14萬美元,每天靠面條過日子。到八十年代后期(果然是80年代),他45歲生日時,用一張大紙畫了張一萬美元大鈔票,掛在墻上當“夢想版”,每天盯著看。
他后來每次演講都會提到這一點,說“上帝伸出手來,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從那天開始,他決定開始做個勵志書作家。書寫好了,大約100個小故事,都是讓人激發(fā)志氣,有所作為,天天向上的。想到奶奶熬雞湯給他治百病,于是書名取為《心靈雞湯》。
據(jù)資料:《心靈雞湯》第一年就狂銷8百萬冊。坎菲爾德成了全世界最偉大的勵志書系列作者,寫了80本《心靈雞湯》,曾賣出過8500多萬冊。
曾有人說我寫的文章“偏雞湯”。我不覺反感,反而有點開心。
廣東人最愛煲湯,雞湯里加上西洋參花旗參什么的,據(jù)說很補。如果讀了一段文字、一篇文章、一本書,精神得到安慰,心靈得到滋養(yǎng),管它是不是叫“雞湯”呢
“文字是有力量的”,如果文字能給人啟發(fā)和力量,有人因為你的文字變得更好了,是“雞湯文”又有什么不可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所有作家都寫過“雞湯”吧 即便是頹廢派的。
早上在學習群分享了一段文字,據(jù)說是楊絳的,我不確定。
人生,一歲有一歲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風景,你的年齡應該成為你生命的勛章而不是你傷感的理由??v使眼里寫滿故事,臉上依然不露風霜,你吞下的所有委屈,終將喂大你的格局。
雞湯吧 太雞湯了。
以我現(xiàn)在的年齡,讀這段文字,很是認同。
如果因為貼上“雞湯”的標簽,就不去讀,就不屑,就抗拒,可能就會錯過很多好文章,好書,反而是一種損失。
讀完坂本健一的《今日店休》,我恍然大悟——心靈雞湯,是“對人生的溫暖聲援”。
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93歲舊書店主寫給生活的情書》。作者板本健一生于1923年,是日本大阪舊書店行業(yè)的元老。他從小愛讀書、善繪畫。戰(zhàn)后,他開了家“青空書店”,與妻子和美努力經(jīng)營。
青空書店開了七十年,每逢周四、周日店休,坂本健一就會貼出手繪海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OP,并非促銷打折的內容。海報上通常是人生的感悟,對讀書的熱愛,配上適宜的插圖。久而久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書很薄,圖文并茂。作者手繪的海報插圖占了一多半,文字用不了一個小時就能讀完。這本小書的最大魅力在于真情實感吧。一個90歲的老人,沒有老糊涂,一生中肯定有自己的真知灼見。書中不僅講述了他與妻子相濡以沫的生活,還公開了給妻子的部分書信和明信片內容。在這本書里,我找到了給“心靈雞湯”正名的解讀:對人生的溫暖聲援。
相關文章
有人因為你的文字而變得更好了
女人何苦煨毒雞湯給女人 不是雞湯有毒,而是你還不配我媽給我的正能量“試著原諒人生的平凡”《四個春天》:如此詩意,如此溫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61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容我自我感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