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一般不看電視。昨晚在餐廳做我的功課,覺主照例在沙發(fā)上睡預(yù)備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經(jīng)常就睡著了。我二二糊糊聽到電視正在播的節(jié)目,一男孩對主持人說:她吃西瓜不想吐籽,吃雞翅不想啃骨頭……主持人問:誰吃西瓜也不想吃西瓜籽啊。“不是,她吃西瓜得我把籽給挑出來,吃雞翅讓把骨頭剔出來?!蹦泻⑥q解。女孩說話時,我就站在電視機前了。只聽女孩道:我看抖音上,我朋友圈里也有女孩子是這樣的。人家就是想營造一點生活中的儀式感,有什么問題嗎 你要是愛我,這點事都不肯為我做嗎 ……我真是,簡直要吐出一口老血來。談個戀愛而已,姑娘你失能了嗎 女嘉賓不知是什么來頭,我不認識,毫不留情點評這一對情侶。聽女孩說出“儀式感”,她口氣里明顯有鄙夷,我聽出來了,太明顯了,簡直就是指責(zé),唯恐女孩要成為她兒媳一般,婆婆的口吻:你對儀式感一定是有什么誤解吧 !姑娘——你這不叫儀式感,你這叫——作。以前偶爾聽過一期電臺夜話類節(jié)目,打熱線電話咨詢或求助的人,經(jīng)常這樣被主持人“搶白”,作為聽眾,有時會覺得這人就是去找罵的。又有點佩服主持人。該有怎樣強大的內(nèi)心才能面對別人生活里的一地雞毛蒜皮 該有多少心理學(xué)知識才能應(yīng)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問題 ……該釋放多少同理心和同情心才能度人度己 那對年輕情侶,為什么要上這種節(jié)目 能保衛(wèi)愛情嗎 簡直是一場羞辱和自我羞辱。豈不知就把自己的淺薄暴露在了公眾面前。某音上,朋友圈里有人這樣,你就學(xué)這樣 還有吃大蝦必須男朋友給剝好的呢,還有過生日送瑪莎拉蒂的呢……閨女小時候,切西瓜我也會給切成小塊,把瓜籽給挑出來。當(dāng)媽的可以做到這種程度,但如果要求男朋友也這樣做,那就是神經(jīng)病了,除非男朋友自己愿意。至于吃雞翅,樂趣不就在于啃骨頭嗎 讓男朋友把骨頭剔出來,是用牙……還是要啃出來投喂到嘴里 呃——雖然戀人間的親昵程度可堪想象,但想到啃雞翅的“儀式感”,是讓男朋友把骨頭給剔除,外人,難免,惡心。這要是我閨女,恨不得一棍子打死她。這要是我兒子,也恨不得一棍子打死,看你領(lǐng)這么能作的女子回家。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可以自己營造儀式感,但不是建立在別人的不情愿之上啊。如果男朋友樂此不疲,心甘情愿當(dāng)“舔狗”,另當(dāng)別論,節(jié)目中,明顯看出男朋友不愿意啊,兩人因此而有矛盾,才上節(jié)目尋求幫助。關(guān)于“儀式感”,百科上是這樣解釋的:將日常行為儀式化以賦予其意義的行為。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nèi)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儀式感無處不在。法國童話《小王子》里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爸袊讼騺硎亲⒅貎x式感的”。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十五的月餅,清明節(jié)的青團,端午節(jié)的粽子……我想到的儀式感,也大多跟吃有關(guān)。關(guān)于儀式感,印象最深的有幾件事。第一件是在80年代的一本雜志上讀到的。前蘇聯(lián)時期,有個老婦人乘坐火車,吃面包時,拿出自帶的桌布鋪平整,盤子擺上,面包切切片,吃得很優(yōu)雅,好像在自家的后花園里享用下午茶……我想象那個畫面,就很美好。第二件是導(dǎo)演張藝謀,每拍完一部影片把舊鞋子扔掉,跟它說感謝。這兩天聽賈樟柯作品,知道每次拍片前,劇組也都是有儀式的,類似打魚船出海前,船員們的祭祀活動?!陡改笎矍椤分?,令我印象比較深的劇情,是安杰在家里請葛老師喝咖啡。那是特殊年代,喝咖啡這種資產(chǎn)階級小姐的生活方式,當(dāng)然要偷偷摸摸,安杰在院子里擺上咖啡壺咖啡杯,葛老師感嘆:這才是生活啊。后來葛老師嫁給隔壁老王,也過上了喝咖啡的生活?;氐焦?jié)目中追求儀式感的那個姑娘,吃西瓜時的儀式感,不是讓男朋友去挑去瓜籽,可以是把西瓜切出十八種花樣,可以是把西瓜擺在十八種花式的盤子里,可以榨西瓜汁,等等;吃雞翅的儀式感,是可以做出可樂雞翅,奧爾良烤雞翅,燒烤等等口味,并營造出品嘗美食的氛圍。這些,都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不必借他人之手,不必麻煩別人。當(dāng)你自強自立自信,學(xué)會愛自己,也就學(xué)會愛別人了。相關(guān)文章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
愛自己的女人,自帶光芒
對家人最好愛就是:自己照顧好自己
如果你愛我,請你愛我之前先愛你自己......
跨年需要這樣的儀式感
“小處不可隨便”
我掐指一算,姑娘,你的問題出在“太想買”……
去相親還穿得隨隨便便,真的別怪姑娘看不上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6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傳遞好觀念:好詞好句(177)
下一篇: 傳遞好觀念:好詞好句(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