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讀到“幸福讓”,這個合成詞讓我楞了一下。
默默順了至少三遍。搞懂之后,覺得——太好了!
王佩老師講過,寫作者慎用感嘆號;和菜頭也寫過一篇文章,《請正確地使用感嘆號》。我不喜歡用感嘆號,也不喜歡看到,總覺得像個手榴彈,要炸到誰。有個叔叔經(jīng)常發(fā)微信給我,每句話只用一個標點,就是嘆號。
這畫風(fēng)你們感覺一下:
我基本上不回復(fù),也很少看他發(fā)的微信,總覺得一大把年紀還如此地情緒化,很像個“憤老”。哦,這是跟“憤青”對應(yīng)的一個詞,指憤青老年之后。
能不能心平氣和一點兒 能不能只用逗號,最后一個用句號
想起這個叔叔作為兄長,跟弟弟妹妹爭父親的一點遺產(chǎn),老死不相往來,過成了孤家寡人,也許正因為此吧。
“母親當(dāng)年說讓我保管的,我憑什么要讓給他們 ”
寧肯跟家人失和,跟老婆離婚,都不肯——讓事。
有些人,真的活到老都活不明白。一肚子的自以為是。好在他不 我 ,不知我在這里吐槽他。若是他看到,也無所謂,就當(dāng)是個提醒吧。
學(xué)到“幸福讓”一詞,且給自己和家人有益的提醒,值得一次使用嘆號的權(quán)利。
那段話是這樣的: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說幸福讓。沒必要什么都針鋒相對,你讓步了,說明你更幸福。不讓,雙輸時,你的代價更大。光腳就不怕穿鞋的,因為他覺得可能失去的更少。
我找到了關(guān)于“幸福讓”的視頻,出自趙玉平老師的“公羊博弈理論”。看視頻——
公羊博弈論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黑一紅兩只羊過獨木橋,在橋中間相遇,相互僵持就都會掉到河里淹死,必須要有一只羊退讓才能通過,誰退讓
現(xiàn)在我們給這兩只羊再補上一些信息:黑羊得了絕癥,一個星期就會死;紅羊剛得了500萬,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請問哪只羊讓步
當(dāng)然是紅羊。
幸福讓的原理是:誰幸福誰讓路。
在公羊博弈理論中,得出以下三個推論:
1、幸福感能降低斗爭性;
2、為小事愛爭吵的人生活質(zhì)量特別低;
3、展示艱辛和不容易,別人才會為你讓路。
最近有則社會新聞,我沒過多 ,但大概也知道內(nèi)容。廣州某大型商場停車場入口,一保安和一奔馳車主(也可能是寶馬車主)發(fā)生口角,39歲的保安捅死39歲的車主。
保安指著車上的女子(死者妻子)說:“有個車就了不起嗎 ”
不知事情的具體經(jīng)過,但肯定是起了爭執(zhí),保安氣不過,憤而殺人。
多大仇多大恨 至于搭上生命的代價
正常人會這樣想。
如果車主懂得“幸福讓”呢 你都開奔馳寶馬了,你都是“成功人士”了,你計較什么啊 我不跟你一般見識,我讓著你行了吧 你說咋辦就咋辦。我比你幸福我讓你……
再有理,命都爭沒了,又有什么意義呢
想想六尺巷的故事,想想蘇軾的故事。
如果保安懂得“幸福讓”呢 你都開奔馳寶馬了,你都是“成功人士”了,你這什么素質(zhì) 我不跟你一般見識,我讓著你行了吧 你說咋辦就咋辦。我比你幸福我讓你……
大概是性格使然,大概是年紀所致,也大概是我正在成為一個“心平氣和的老太太”,輕易我不會跟人起沖突。
你是對的。
以上內(nèi)容,我第一時間就發(fā)給了老公。
想起一件特別上火的事,幾年前了。
以前振華商場停車場免費。偶爾沿涑河南街回家,遇到高峰期沂蒙路堵車,我們便會直行拐彎繞到振華商場,再轉(zhuǎn)到沂蒙路。那樣,要比等紅綠燈快很多。
很多時候,會順便去超市買點東西。后來大概商場發(fā)現(xiàn)這樣繞道的車輛很多,也大概是想搞創(chuàng)收,就安排了人員值守,收費。但是憑超市購物小票免停車費。
那天,我們還不知道改了規(guī)則,在超市買完東西,小票也沒拿就出來了。車行到欄桿處,才知道收費了。
老公說,我們買東西了,小票沒拿,又拎起副駕駛座位上的印著超市字樣的塑料袋給工作人員看。那人說“只認小票”,不肯放行。
“不就兩塊錢嗎——”我坐在后排,讓他交錢走人。他還在爭,氣呼呼的:我明明買了東西,就是沒拿小票……憑什么不放行……我回去拿小票去……
說著就要下車。我很生氣,吼道:后面那么多車,你停這里去拿小票 你缺兩塊錢嗎 我給——你別神經(jīng)病了……
——這時候必須用獅吼功,沒辦法。看我真生氣了。大動肝火。他意識到自己“返回超市去拿小票的行為”不妥,交了錢,開車走了。
路上,仍憤憤不平,說人家“就是不對”,憑什么我買東西了還收費 我不是差兩塊錢。
我說你就是差兩塊錢,別不承認。你想想馬云遇到這件事給不給錢 當(dāng)然馬云可能不用親自逛這種超市。你想想李嘉誠會不會有異議 浪費這時間和口舌 ……
工作人員沒錯,人家就是看小票放行。如果你在那里值班會不會遵守商場的規(guī)定
這件事,想起來就讓我上火。就怕他說“我憑什么讓TA”,“我一點都不讓TA”這種話,唯恐他會有廣州奔馳還是寶馬車主那樣的遭遇。覺得他應(yīng)該知道“幸福讓”這個簡單的道理。
你讓別人,不是你慫,說明你幸福。
OK
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但可以管理好自己。
如果遇事都能讓一步,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 ?
? ? ?上文講到幸福感降低斗爭性。我們?yōu)槭裁催@么溫和不愿意跟人斗爭,因為我們心里裝著滿滿幸福感。
? ? ? ? 兩只山羊過獨木橋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是:只有生活水平特別低的人才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以命相博。我們身邊有一些“垃圾人”就愛為一點小事跟人同歸于盡,這種人我們不要與他較真,交給有關(guān)部門處理就好。
? ? ? ?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你是這只過得幸福的白羊,一定要讓對方讓路,你該怎么做?這個時候你一定要表現(xiàn)出自己的艱辛,別人才能給你讓路。中國人的哲學(xué)是這樣的:吃肉不分給別人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吧唧嘴,如果吧唧嘴別人決不能原諒。如果你展示那么自在那么幸福那么滋潤,誰都會嫉妒,誰會給你讓路。所以,過好日子一定要低調(diào)。
? ? ? ? 所以幸福讓告訴我們?nèi)齻€推論:第一,幸福感降低斗爭性。第二,為小事愛爭吵的人生活質(zhì)量低。第三,展示艱辛別人才能給你讓路。
前日,在一本名為《極簡入門手冊》的書中看到這樣一段話:
書原名:Den lille guide til Minimalisme
“Seth Godin 賽斯·高汀,
在博客中寫過愉悅和幸福的區(qū)別。
愉悅使大腦產(chǎn)生多巴胺,
而幸福感會產(chǎn)生血清素。
這兩種物質(zhì)對大腦產(chǎn)生的作用的區(qū)別在于,
多巴胺會讓人想要更多,
而血清素會給人一種滿足感,
并且不想要得到更多?!?
這段話中的觀點引起了我的興趣,
于是,我開始繼續(xù)探索,
好奇的打開了賽斯·高汀的網(wǎng)站,
并找到了這篇關(guān)于幸福的文章:
https://seths.blog/2017/10/the-pleasurehappiness-gap/
“ 愉悅感和幸福感的差別
愉悅感是短期的,令人上癮的,自私的。
它是索取,不是給與。它刺激多巴胺分泌。
幸福感是長期的,令人上癮的,慷慨的。
它是給予,不是索取。它刺激血清素分泌?!?
我覺得這就是
為什么我們在一個物質(zhì)如此充足的社會
卻仍然感覺不快樂,不滿足,不幸福,
而一個生活在邊遠山區(qū)的家庭,
也許會在精神上更滿足的根本原因:
我們被多巴胺奴役了。
得到的愉悅感越多,
越想要更多,總是不滿足。
刷朋友圈會上癮,刷抖音會上癮,
油炸,燒烤,火鍋,甜食會上癮,
煙癮,酒癮,
購物癮,整容上癮,
打游戲上癮,
連健身都會上癮。
這些都是多巴胺上癮。
如果你有以上的某種癮,
不要怪自己,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當(dāng)我們處于一個商品經(jīng)濟社會,
一切都向錢看,
開發(fā)商,經(jīng)營商,市場團隊,廣告商,
五花八門,群魔亂舞,
他們使出最大的力氣,
傾之所學(xué),
心理學(xué),生理學(xué),神經(jīng)學(xué),
大數(shù)據(jù)分析,人工智能,
幾千年人類總結(jié)出來的精華,
全都為了來讓你上癮,
從而產(chǎn)生依賴,
消費,消費,再消費。
剛吃完飯,出門左轉(zhuǎn)就是咖啡冰淇淋,
又讓你多巴胺分泌,想吃更多。
家里的衣櫥已經(jīng)爆滿了,
看見Insta上的小姐姐,
還想買一件同款連衣裙。
這些都是多巴胺惹的禍,
或者說的更明白一些
商人為了發(fā)展他們的企業(yè)和產(chǎn)品,
而制造的圈套,讓人們難以自控。
我覺得我們很多人都像被栓了線的木偶,
表面上,我們是自由的,
但其實已經(jīng)被經(jīng)銷商所操控。
他們利用人類生理上的軟肋
來控制消費者,謀取利潤,
這真的合法嗎?人道嗎?
在人們不了解上癮機制的原理時,
或是忙于工作,家庭,無暇顧及時,
就更容易忽略這些引誘技巧,隨波逐流,
被它們操控。
多巴胺到底有多難抗衡?
自從認識到這個理論以后,
我有意識的避免上癮。
比如獲贊上癮。
我以前很喜歡發(fā)朋友圈,
展現(xiàn)自己生活中好的一面,有趣的一面,
每次獲贊,都會讓我愉悅,
總?cè)ニ⑴笥讶?,看有沒有新的獲贊。
然后再去發(fā)新的朋友圈,
獲得更多贊賞。
這會有什么問題?
我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
從而忽略更重要的事情。
另外,我覺得更嚴重的是,
它導(dǎo)致了一個社會問題。
很多人都在朋友圈不斷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展示廚藝
展示好身材
展示幸福的家庭生活
去旅游,買新車,晉升,加薪。。
試想坐在屏幕的另一端的人
他會怎么想呢?
為什么別人都比他過得好?
為什么別人都比他有能力?
比他幸福?
久而久之,這種假象的幸福,
會讓很多人造成心理壓力過大,
焦慮,憂郁,心理失衡等等。
所以,社交媒體是現(xiàn)代社會人們患上心理疾病的一大元兇。
我在2020年5月的時候關(guān)掉了朋友圈,
查手機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
也把注意力轉(zhuǎn)回到自身和家人。
在開始寫公眾號,開始發(fā)布作品以后,
又開始頻繁查閱點贊量,收藏量,關(guān)注量。
這些數(shù)值對我有沒有意義?
當(dāng)然有,我需要一些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從而改進。
但是我沒有必要一天查看十幾次。
明明知道不應(yīng)該被贊賞奴役,
又很難控制自己。
我現(xiàn)在在工作的時候,
會把手機放在很遠的地方,
關(guān)掉了所有的提醒,
不會看見圖標上的紅點。
推薦:Netflix 2020年作品?
《 監(jiān)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另外,我還有嗜甜癥。
自從去年11月份,圣誕節(jié)前奏開始,
我的身邊就不斷涌現(xiàn)出
各種巧克力,蛋糕,甜食,
總是覺得吃一點沒什么,
少吃點飯就好了。
但是我忽略了甜食上癮這個問題,
越吃越想吃。
面包涂甜果醬,
法式煎餅涂巧克力醬,?
白水換成無糖可樂,
無糖可樂沒有糖,
但是甜味劑一樣讓人上癮。
這就是為什么甜食不健康,
因為它會讓人上癮。
在不饑餓的情況下,
也會讓人想吃,來緩解糖癮,
從而導(dǎo)致肥胖。
我這周在做斷糖,
不碰有甜味的食物,
就一周,為了戒癮。
這些生活中的小事
看起來也許沒什么,
但積少成多,
就會讓人對生活失控,被操縱,
感覺無力。
多給自己留一些時間和精力,
多關(guān)注自己,讓自己的知覺變得敏銳,
才能不隨波逐流,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多巴胺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它并不可怕,
它可以調(diào)節(jié)我們的情緒,
讓我們更愿意為目標奮斗,
但經(jīng)不起被市場營銷這么玩弄。
血清素和幸福感
在查閱一些關(guān)于血清素的醫(yī)學(xué)文獻后,
發(fā)現(xiàn)血清素和幸??鞓肥请u和雞蛋的關(guān)系。
也就是說,
幸福感刺激血清素分泌,
血清素讓人得到幸福感。
是不是很繞?
做某些事情可以提升血清素分泌,
同時身體中的血清素,
讓人感到長期的幸福和快樂。
血清素正常的人,
心境和情緒是平靜 祥和 穩(wěn)定 專注的。
低血清素的人
容易焦慮,抑郁,易怒,緊張。
那我們?nèi)绻黾友逅?,就能幸福?br>
我查找了一下提升血清素分泌的方法,
“健康飲食,合理運動,多曬太陽,按摩,減少壓力,保持樂觀心態(tài)?!?br>
結(jié)果是不是令人失望?
這些話已經(jīng)聽過幾千幾萬遍了,
一點也不神秘,
大道至簡,
越是簡單的道理,越容易被人忽視,
人們總是認為越難得到的才越好。
其實你可以關(guān)注一下
讓你感到幸福滿足的時刻,
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就不難發(fā)現(xiàn),
這些共同點不多,又都很簡單,
而它們就是讓你感覺幸福的靈藥。
拿我自己來說,我感到幸福的時刻有這些:
把孩子抱在懷里,
聞著他頭發(fā)上特有的氣味,
感受他的重量,他軟軟的小身體,
他恬靜的呼吸,
那一刻,我平靜,幸福,滿足,別無他求。
初夏,
在公園的草地上,
孩子在不遠的地方玩著,
老公倚靠在樹干上,
我枕在他的腿上,
感受著溫暖的陽光,
輕拂的微風(fēng),
聽著不時傳來的孩子的嬉笑聲,
別無他求。
午后,
躺在沙發(fā)上,
蓋著毯子,
暖洋洋的陽光剛好照在身上,
抱著一本喜歡的小說,
看一兩頁就睡了過去
一會兒又醒了,
撿起書,
繼續(xù)看。
感覺安逸,舒服,
生活真好。
跟朋友一邊做飯,
一邊聊天,
然后一起吃飯,
都是最簡單的家常便飯,
飯吃完了,
一肚子的八卦,家常,委屈,埋怨
也吐倒完了,
開心,輕松,爽快。
所以,我的幸福點是:
我的家人,好朋友,陽光,溫暖,
就這么簡單。
希望用文字把我的愛和幸福分享給每一個人
你的分享,點贊,在看,打賞
都是支持我寫下去的最強大的動力
相關(guān)閱讀:
其實不缺什么,只是忘記看見 - 感恩的練習(xí)
生活沒有了儀式感,就只是在活著 五分鐘把無味的生活變成詩
5分鐘讓自己重新電力滿格 世界上最高效的休息大法 辦公室適用
范文,僅供參考:
《幸福讓我陶醉》
“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嘴里再啃著一個香餑餑?!边@就是幼稚的我在小時后認為的最幸福的事。而幸福也是會變味的,變了無數(shù)回,但它仍然叫幸福。
小時候,嘴里吃著一塊巧克力糖,便不會再哭。因為小時候的幸福就是甜甜的味道。沒有辛酸也沒有煩惱,永遠是無憂無慮的。
長大了,發(fā)現(xiàn)幸福不只是甜甜的味道了。它還有一種酸酸的,澀澀的如同青蘋果的味道。有了汗水有了淚水有了失敗有了成功,這時候才明白過來,幸福是一塊五彩塘。
小時候,媽媽給我沒了一個小花卡子,我便乖乖地去幼兒園,不再淘氣。我感到幸福,很容易滿足,而且只要給就一概不拒絕。
長大了,媽媽也不再給我買了,而我也不會再要了。媽媽給我買了更多的參考書,我也不再要求別的東西了。這時,依舊是幸福。因為母愛。
小時候,鄰桌的男孩給了我一個玩具熊,我高興得把自己的作業(yè)借給他抄。結(jié)果第二天被老師罵。但我不后悔,因為他天天給我玩小熊。
長大了,不知換了多少個同桌。沒有人給我玩小熊了,即使有我也不會再借他作業(yè)抄了。但我依然很幸福,因為同桌總會幫助我。他們是我的朋友,我幸福。
小時候,老師進行小測驗,我考了100分,她夸我真棒并給我一朵小紅花。我高興得跑回家,結(jié)果回到家花也爛了。
長大了,我不要小紅花了,想要老師也不給了??荚嚭?,成績出來后,才是我幸福的時刻(當(dāng)然是考好了)。因為我的努力有了結(jié)果。
生命中遇到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經(jīng)歷的事做了一件又一件,幸福的味道越來越濃,原料也越加越多。小時候只要能讓我高興,那我就很幸福。而現(xiàn)在,幸福是一個人靜靜地看一本小說;一個人孤獨地寫一篇日記;一個人默默地體會人生......幸福多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取得成功的結(jié)果。幸福多了一行行淚水,一滴滴汗水......幸福的味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嘗完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經(jīng)歷的。
幸福的味道因你自己的個性而決定,因你的經(jīng)歷而決定。但我的幸福味道永遠不會變,因為不管加什么材料,她的本質(zhì)都是甜甜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61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傳遞好觀念:好詞好句(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