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歲末月圓》作者:飛翔鳥
明月規(guī)圓
,今宵是臺榭處
,酒溫杯暖,砌蟲語細。菊醴三杯涼意遠
,梅枝一剪花疏密。望天闕
、流影自輕盈,心相寄。平中仄
詠宵涼似水
煙雨千絲川路暗
楊柳岸、只待綠發(fā)生
(中華新韻)
《滿江紅 辭舊歲》作者:霧夢
知易行難,路漫漫
辭舊歲,又一年至
彈指揮間光似箭,如梭日月星移轉
悟天成
青蔥曲
吟柔婉
往昔如煙散,掠影輕閃
。守候初衷情致遠
,放飛憂怨心泊淡。字行篇,平仄韻詞填
,一八喚。(中華新韻)
《滿江紅 元旦抒懷》作者:曉汶
凜冽寒升,吟詩頌
,初元又續(xù)江海闊,浪平波靜
起舞歡歌添歲月,舉杯同賀流年繼
舉帆駛
辭長夜
紅日艷
扮隆冬天地,臘梅香溢
竹翠欣然觀落雪
思緒翩
(詞林正韻)
《滿江紅 元旦佳節(jié)》作者:韓君孝
白日晴天
凝目久
點點云帆飛鷺伴
蕩碧波
佳節(jié)到
山接水
望悠悠碧水
元旦佳期歡樂度,陳年煩事全拋卻
展未來
(詞林正韻)
《滿江紅 老樹辭舊迎新言》作者:南京老樹(龍吉)
辭歲迎新
站高處
老樹盤根須百曲
獨釣雪
今朝別
翻一頁,添時壽
問訊春歸意
滾滾紅塵清淡露
笑一笑、老樹樂開花
(詞林正韻)
《滿江紅 華夏騰飛》作者:鴻雁
華夏騰飛,紅旗展
元旦夜,一元即始
歌舞升平通四海,笙歌重奏連宮闕
。驚仙客
、仙子羨人間,羞遮月。年月日
今古事,從頭閱
史書中尋遍
多少英靈多少事 幾番風雨榮枯滅
看今朝
(詞林正韻)
《滿江紅 無題》作者:董九
遙望西山
斜月暮
寒水長天孤鶩遠
獨自個
闌珊夜
性孤高一曲
無奈,坐聽惆悵換霜顏
再回首,月盡是黎明
(詞林正韻十一部)
《滿江紅 迎元旦》作者:江淮閑客
瑞氣盈庭
,迎元旦、燈紅酒綠。天助興
,素塵飄灑,玉妃輕掬。雪似花飄花似雪,竹纏香韻香纏竹
。醉良宵
,快意逸情懷,春光曲。傲霜雪
,梅與菊。常郁翠
,松和柏。嘆光陰易逝,浪翻波逐
。憶昔中原曾逐鹿
,而今青史從頭讀。雄雞唱
,更抖擻精神,朝霞沐。《滿江紅 懷念父親》作者:ZZ
萬里長空
,將星落、寒光刬夜。沖霄漢
橘子洲頭德政美
仗玉龍,橫雪劍鋒寒
征南北,東西獵
英雄膽
看將軍百戰(zhàn)
,虜兵崩裂。千載功名如糞土,九旬壯志凌明月
。嘆今朝
,忠骨撒山河,蒼天淚。《滿江紅 無題》作者:可愛
不夜泠空
,那輪月、光輝天地。人情上
、曲高和寡,知音尋覓。霧雪白山離別處
,云煙黃沙無消息。正如今、歲末大圓摶
,高端系。恰往事,從前憶
;青春去,風流得。奈何霜色下
,鬢中鏤刻。好在華清元旦復,任由玉樹臨阡陌
。又一年
、起始自然看,躊躇客!《滿江紅 紅顏減》作者:晴天
地凍天寒
,梅雪伴,江山盡覽。明月嵌
,冷星輕點,暮煙疏淡路轉峰回過壑險
總愛看
鶯和燕
心似染,花如焰
蝶蜂徐灘畔,碧流清滟
游遍陽春身相許
,歸來翰墨詩情濫。只恐怕
,佳麗夢中嘆,紅顏減。(詞林正韻)
《滿江紅 元旦感賦》作者:沉思
歲月匆匆
,雞酉退,狗戌來到。翻日歷
,嘆光陰舊,感年華老。華發(fā)初生誰可憫 夜深獨弄琴弦抱
。曲抒懷,幾痛幾悲哀
,憂愁繞。生無奈,多煩惱
。勞碌路
,奔忙道。萬千心事重
,悴顏憔貌。瑟瑟寒風由北往,疊疊舊歲朝西掉
。半身淹
,天命至芳失,滄桑照(中華新韻)
《滿江紅 無題》作者:崋山孟巖
不見伊人
誰料想
望斷芳林無舊侶
樹影搖
花簌簌
銜哀痛
嘆佳期如夢
滯念縈懷情未了,怎知世事多盈缺
問春風
(隱括《題都城南莊》)
《滿江紅 冬盡春來》作者:青芝閑人
松竹凌寒
冰冷地
寂寂落花無話語
羈旅客
元日過
,冬季沒。春來到,重頭越
攬山青水秀
萬物復蘇萌茁吐
鈞天奏,和韻盡空明
(詞林正韻)丁酉冬元旦
《滿江紅 無題》作者:LiIy
四季輪回,匆匆過
凝語咽、回思來路
幾許年華空等待,百般情恨隨風杳
嘆青春
塵煙路
低眉殘蕊讀
瀲袖浮華誰可語
悵寂寂
導語:每一個離家在外的人
篇一:疼痛的鄉(xiāng)愁 幾天來,與一起考取到同所大學的高中同學結伴
這個晚上
這輪圓月恰如烤熾通亮的烙鐵
我背著行李卷
此時,一個男聲從火堆旁傳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原來
篇二:鄉(xiāng)愁是那樣的柔軟而綿長 在我心里
家是鄉(xiāng)愁的原點
中國人對于家的理解無與倫比。家是什么
?家是我們心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一只小鳥,也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一只雄鷹。當我們帶著所有這些去飛的時候,發(fā)現自己身后的尾巴竟是那么長。白居易一首《邯鄲冬至夜思家》的詩,把他與家彼此牽掛的情緒描繪得淋漓盡致:邯鄲驛思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生。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做中國人不容易,做中國人也很幸福
。過去讀過的一些句子,我今天仍然記得,比如“背井離鄉(xiāng),臥雪眠霜”,“背井離鄉(xiāng)隨主出,可憐舉目少親人”。一個“井”字,在中國文化中寫出了濃郁的鄉(xiāng)愁,井是繁衍我們的故土啊,這種物化的情結,把中華文化演繹得栩栩如生。在古代社會背井離鄉(xiāng)就意味著失去土地,失去家園,還有比這更慘的嗎?人們扛著行囊遠行的時候,眼里的淚水止不住地流鄉(xiāng)愁柔軟
我的大洋洲老鄉(xiāng)彭錫命寒窗苦讀
,中了明朝萬歷十五年的.進士,對一個農民的兒子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華麗轉身的機會,可是他卻隱退回鄉(xiāng),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2014年11月29日,我專程去他的家鄉(xiāng)甘泉村訪問,彭家人為我打開了彭氏族譜,對于彭錫命的生平族譜的表述為家貧、嗜學、有才、孝順,具體事跡沒有介紹,后人也說不清楚,至于他歸隱的原因和最后的歸宿,族譜上的說法是,他之所以歸隱回鄉(xiāng)是出于對父母的孝,最后死在清江寺,也沒向萬歷皇帝報告。彭家人讓我看解縉為他寫的詩,我沒有做聲,稍稍瞧了幾眼,我想死人給活人寫詩是不可能的,一笑了之。彭錫命的墳墓不知還在不在,但是墓碑卻存放在族人的家里,上面寫著: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彭錫命立,皇明萬歷十五年丙戌歲秋八月吉旦。沒有墓志銘。一個精英來自草根,最后殞落在草叢之中,我不知道這是怎樣的一種鄉(xiāng)愁?在讀書優(yōu)則仕的古代社會還是說說大洋洲商代大墓中的那位國王吧
或許
,大洋洲王國國王駕崩前,想到了他的人民,他不甘心死亡?或許他知道當未來的人們打開他的墓葬的時候,能夠知道他曾經擁有的王國是多么的強大?或許還有別的什么?今天的人們無從揣測。是否還有一個極為樸素的理念生長在這個國王心里?沒有農業(yè)他的食器和酒器哪怕再美也會是空的,當他的人民食不果腹的時候,象征王國權力的鼎也會崩塌。如果真是這樣,大洋洲王國這個國王是多么明智,他不需要牲畜殉葬我不知道鄉(xiāng)愁竟是這樣的綿長
篇三:鄉(xiāng)愁漫漫 車到村口
老土路
那株老柿樹
鄉(xiāng)間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