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聿綺沒穿衣服進浴室,自然也是不著寸縷的出來,室內溫度不低,她懶得做給自己裹上浴巾這種無用功。
坐在床上的人招了招手,她便乖乖過去。
萬蓼抬手在她腰臀亂摸了一通,把人翻過去抱進懷里一頓揉弄。
sub受不住這種逗弄,哼著往她身上蹭,企圖以此換取更多。
指尖在觸到濕潤的一瞬間又縮走了,將臉埋進懷里人頸肩的人忽然張嘴咬了那肩頭一口。
痛覺敏感的m只是悶聲哼了一下,沒太大的掙扎動作,等人放開她,仰頭湊過去,再索要一個吻。
沒讓她等待到焦急,萬蓼在那唇邊落下一吻,又輕咬起她嘴唇。
“嗯...”
被挑逗的m軟了身子,倒進對方懷里。
萬蓼感覺到身上人的花液將自己褲子都打濕一塊時,心滿意足的抽離出來。
“主/人...”
Sub被突然推出懷里,站在地上時不知所措,被調動起來的欲望還沒有消下去,她下意識蹭了蹭腿,軟糯糯的喊著身前人。
萬蓼拿起床邊的浴衣往她身上套,顯然沒有要再繼續(xù)做什么的打算。
“萬蓼…”被系好上衣的人又哼了一句,企圖以此換取自己想要的。
她一直是覺得自己不喜歡也不怎么會撒嬌,開玩笑,都長成這樣了,有什么事情是美貌解決不了的要用上撒嬌 后來遇上萬蓼,明白了,不止能撒,還很擅長。
楊聿綺尤其愛看裝得板板正正的dom控制不住自己低頭揚起嘴角,她是沒能看見對方嘴角到底是輕揚了一下還是咧到耳根的,但肯定是笑了,不然怎么會回回都低頭不讓她看見。
但今天的萬蓼只是挑了下眉毛,又把褲子遞過來。
楊聿綺細數(shù)了一下,她的dom有快一個月沒讓她真正發(fā)泄過了,各種小動作折騰她倒是不少,把她弄得不上不下的又突然熄火,想著想著生出幾分不爽來,瞪了萬蓼一眼,不去接她手上衣物。
萬蓼的視線從纖細的小腿往上攀,落在勻稱又不缺肉感的腿根上,將舉了好一會兒的衣服放回床上,側身抽開了床頭柜,抽出一條皮質短鞭來?;仡^時看見剛剛瞪她的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已經把內褲穿上了,正在套那條短褲。
看著她套好衣服對自己露出個笑來,萬蓼才沖著她揚了下短鞭。
皮過頭的sub搓了搓衣服下擺,垂下頭。
并不討厭,但還是緊張。
“過來?!?/p>
她挪到她身側,余光瞥了眼短鞭,皮革硬挺革面光亮。
打起來一定疼。
“跪下?!?/p>
楊聿綺已經不是曾經的楊聿綺了,人話音還沒落下,她撲通一下就跪好了,甚至扒上了人家膝蓋對著人瘋狂眨眼睛,看著人被逗笑偷偷喘了口氣。
萬蓼笑完抓起了跪在邊上人兒的衣服后領,提著人將她按到了自己腿上,剛穿好的褲子又被她拉了下來,褪到小腿。
被擺弄成這個姿勢的m腦子突然懵了,被打是常事,趴人腿上也不是沒有過,但是像個小孩一樣被按在人腿上打一下還是沖擊到她了,羞恥度過高,耳朵一下就紅透了。
她畢竟是個成年人,要被一個體型跟自己差不多的女人架起來還是略困難的,只能自己支著身體配合。萬蓼一下就發(fā)現(xiàn)她的不適,一手從下抱住她往后挪了下,讓她上身可以落在床上。
“輕點...”
下身被抬起的懸空感讓楊聿綺繃緊了身體,輕聲求饒沒得到回應,身體不受控地越繃越緊直到整個人都輕顫起來。
“放松,你這樣會傷到。”被壓在她胸下的左手沒急著抽出來,從衣服下擺鉆入,輕捏著渾圓綿軟的乳肉,幫即將要被責打的人緩和著身體的緊張。
萬蓼下手不重,但手上工具陣勢殺傷力都大,一落下就留下了一道紅痕。
“疼嗎 ”
“好疼...”
楊聿綺垂著頭,感覺到dom的手從胸口下抽出而后按住她的后腰,更是委屈了。
“能少打幾下嗎 ”
“為什么打你 ”萬蓼將她死死抵在腿上,說完就揚手落下一鞭子,腿上的人果然如她所料被打得一弓背,輕抖起來。
“??!嘶...因為我...”
她話到了嘴邊突然又不好意思繼續(xù)說下去,磨蹭幾秒又被打了。
“疼疼疼!因為我瞪你,啊不!”
又是一下。
將她按在車前打的那次的細長紅痕到這會兒已經淡了,仔細看才能看見淡淡的粉,輕易的被剛剛幾下抽打出的棱子覆蓋了過去。
萬蓼察覺到她略有了掙扎的跡象,又施了點將人按死,又用力打了一下。
這一下使了八成力,直接把楊聿綺想躲的情緒打散了,甚至抓著被角嗚嗚哭起來。
“為什么打你 ”
“嗚,因為我...不乖......”楊聿綺嗚咽著出聲,說完就把頭扎進床單,把眼淚蹭了后開始裝死。
Dom也沒好心眼的放過她,把人攬起來一本正經開始教育。
“認錯態(tài)度誠懇一點?!?/p>
楊聿綺被她扶起來站在一邊,被揉著臀尖,眼神飄忽,幾次嘗試開口差點把舌頭咬掉,想破罐子破摔又怵對方手上的鞭子,急得額頭都冒了汗,最后可憐兮兮地去看萬蓼。
“錯了 ”
“嗯嗯錯了?!?/p>
有人先開口接話茬就容易多了,也不像自己主動裝可憐檢討自己那么難開口了。
“下次 ”
“下次不敢了!”
“以后 ”
“我以后都會乖的!”
接話倒是很順暢,萬蓼覺得好笑之余又起了壞心眼:
“該打嗎 ”
Sub立馬哭喪起臉來,搖了搖頭,最后又癟嘴說了句:“該?!?/p>
她嗯了一聲,抬了抬手上短鞭示意。
Sub閉上眼一臉認了命了,又趴回她腿上,主動抬起下身來。
“請主/人責罰?!?/p>
我國的農歷是陰陽合歷,即不是單獨的陽歷,也不是單獨的陰歷,因為農歷是按照月亮的盈虧來劃分月份的,農歷的月份和日期是陰歷。但是節(jié)氣是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移動的方位來劃分,太陽黃道一周分24點,每點相隔15度,兩點之間為一個節(jié)氣,這樣就是24個節(jié)氣,太陽在黃道最北端時是夏至,最南端是冬至,黃道和赤道重合時是春分或秋分,所以節(jié)氣是根據(jù)太陽方位來定的,是陽歷。轉引一篇:二十四節(jié)氣起源于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jié)氣。以后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jié)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jié)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jié)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jié)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jié)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jié)氣為“節(jié)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jié)氣;每月的第二個節(jié)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jié)氣。“節(jié)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xiàn),各歷時15天,現(xiàn)在人們已經把“節(jié)氣”和“中氣”統(tǒng)稱為“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jié)氣在現(xiàn)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為了便于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jié)氣歌訣: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jié)氣七言詩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jié)緊相連。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這些就是交節(jié)日,有差不過一兩天。二十四節(jié)有先后,下列口訣記心間: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緊季節(jié)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隨著中國歷法的外傳,二十四節(jié)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立夏:夏季的開始。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立秋:秋季的開始。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秋分:晝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立冬:冬季的開始。小雪:開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小寒:氣候開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二十四節(jié)氣起源于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jié)氣。 以后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jié)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 正式把二十四節(jié)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jié)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jié)氣”。 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jié)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jié)氣為“節(jié)氣”,即:立春、驚蟄、清明' 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jié)氣;每月的第二個節(jié)氣為“中氣”, 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jié)氣。 “節(jié)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xiàn),各歷時15天,現(xiàn)在人們已經把“節(jié)氣”和“中氣”統(tǒng)稱為“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jié)氣在現(xiàn)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 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節(jié)氣是根據(jù)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通式壽星公式——[Y×D+C]-L Y=年代數(shù)、D=0.2422、L=閏年數(shù)、C取決于節(jié)氣和年份。 本世紀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節(jié)氣 太陽黃經度數(shù) 所在公歷日期 所在苗歷日期* 所分三個氣候 立春315° 2月3——5日 苗歷偏月十六日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雨水330° 2月18——20日 苗歷一月一日 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 二十四節(jié)氣 驚蟄345° 3月5——7日 苗歷一月十六日 桃始花、倉庚鳴、鷹化為鳩 春分0° 3月20——21日 苗歷二月一日 玄鳥至、雷乃發(fā)聲、始電 清明15° 4月4——6日 苗歷二月十六日 桐始華、鼠化為鴽、虹始見 谷雨30° 4月19——21日 苗歷三月一日 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于桑 立夏45° 5月5——7日 苗歷三月十六日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小滿60° 5月20——22日 苗歷四月一日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芒種75° 6月5——7日 苗歷四月十六日 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夏至90° 6月21——22日 苗歷五月一日 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 小暑105° 7月6——8日 苗歷五月十六日 溫風至、蟋蟀居辟、鷹乃學習 大暑120° 7月22——24日 苗歷六月一日 腐草化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立秋135°8月7——9日 苗歷六月十六日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處暑150° 8月22——24日 苗歷七月一日 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白露165° 9月7——9日 苗歷七月十六日 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yǎng)羞 秋分180° 9月22——24日 苗歷八月一日 雷始收聲、蟄蟲培戶、水始涸寒露195° 10月8——9日 苗歷八月十六日 鴻雁來賓、雀攻大水為蛤、菊有黃花 霜降210° 10月23——24日 苗歷九月一日 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咸俯 立冬225° 11月7——8日 苗歷九月十六日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小雪240° 11月22——23日 苗歷十月一日 虹藏不見、天氣上騰、閉塞而成冬大雪255° 12月6——8日 苗歷十月十六日 鴠鳥不鳴、虎始交、荔挺生冬至270° 12月21——23日 苗歷動月一日(苗歷新年) 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小寒285° 1月5——7日 苗歷動月十六日 雁北向、鵲始巢、雉始雊 大寒300° 1月20——21日 苗歷偏月一日 雞始乳、鷙鳥厲疾、水澤腹堅 *注:關于24節(jié)氣的準確日期,請參照該年苗族歷法的每月一、十六日,如冬至為苗歷新年,2008年冬至為12月21日,但2009年冬至卻為12月22日,因為2009年12月21日為苗歷十月三十日(苗歷除夕),22日才是苗歷新年。
希望采納
按照氣象劃分法,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歷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是指地球一年的四個季節(jié),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行所產生的結果。
我們的地球在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的同時,也在繞自身的地軸自轉,不過地軸并不垂直于公轉軌道面,而是有一個23度27角分的傾角。正是因為這個傾角的存在,才會使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
擴展資料:
一、四季簡介:
在天文上,季節(jié)劃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位置確定的。當?shù)厍蛟谝荒曛胁煌臅r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產生季節(jié)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地球上的四季不僅是溫度的周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周期性變化。它影響或者決定地球環(huán)境中很多事物的運動節(jié)律,尤其是生物適應最為明顯。
二、二十四節(jié)氣:
春季:
2月3--5日交節(jié)?
[立春(節(jié)氣),黃經315度];
2月18--20日交節(jié)
[雨水(中氣),黃經330度];
3月5--7日交節(jié)?
[驚蟄(節(jié)氣),黃經345度];
3月20--22日
交節(jié)[春分(中氣),黃經 0 度];
4月4--6日
交節(jié) [清明(節(jié)氣),黃經15度];
4月19--21
日交節(jié)[谷雨(中氣),黃經30度];
夏季:
5月5--7日
交節(jié) [立夏(節(jié)氣),黃經45度];
5月20--22日
交節(jié)[小滿(中氣),黃經60 度];
6月5--7日
交節(jié) [芒種(節(jié)氣),黃經75度];
6月21--22日
交節(jié)[夏至(中氣),黃經90 度];
7月6--8日
交節(jié) [小暑(節(jié)氣),黃經105度];
7月22--24日
交節(jié)[大暑(中氣),黃經120度];
秋季:
8月7--9日
交節(jié) [立秋(節(jié)氣),黃經135度];
8月22--24日
交節(jié)[處暑(中氣),黃經150度];
9月7--9日
交節(jié) [白露(節(jié)氣),黃經165度];
9月22--24日
交節(jié)[秋分(中氣),黃經180度];
10月8--9日
交節(jié) [寒露(節(jié)氣),黃經195度];
10月23--24
日交節(jié)[霜降(中氣),黃經210度];
冬季:
11月7--8日
交節(jié) [立冬(節(jié)氣),黃經225度];
11月22--23日
交節(jié)[小雪(中氣),黃經240度];
12月6--8日
交節(jié) [大雪(節(jié)氣),黃經255度];
12月21--23日
交節(jié)[冬至(中氣),黃經270度];
1月5--7日
交節(jié)?
[小寒(節(jié)氣),黃經285度];
1月20--21日
交節(jié) [大寒(中氣),黃經300度]。
參考資料:
-四季
-春夏秋冬
黃經,指太陽經度或天球經度,是在黃道坐標系統(tǒng)中用來確定天體在天球上位置的一個坐標值(另一個值是黃緯),在這個系統(tǒng)中,天球被黃道平面分割為南北兩個半球,太陽移至黃經135度時為立秋。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約365天5小時,運轉94,000萬公里。這個公轉軌道人們就稱之為太陽黃經。
黃經,指太陽經度或天球經度,是在黃道坐標系統(tǒng)中用來確定天體在天球上位置的一個坐標值(另一個值是黃緯),在這個系統(tǒng)中,天球被黃道平面分割為南北兩個半球,太陽移至黃經135度時為立秋。
來源
黃道是太陽在一年中橫越天球的路徑,在一年中會穿越天球赤道兩次,一次是在春分點,另一次是在秋分點。由于在黃道上沒有明顯可以作為黃道經度0度的點,因此春分點被任意的指定為黃經0度的位置,天體的黃經度就是由天體向東量度至春分點的角距離。
黃道坐標對太陽系的天體非常有用。例如,在歷書上所給的太陽經度就是以黃經量度的。
太陽黃經
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約365天5小時,運轉94,000萬公里。這個公轉軌道人們就稱之為太陽黃經。
與二十四節(jié)氣的關系
中國古人把360度劃分成24等分,每分15度,為一個節(jié)氣。兩個節(jié)氣間相隔日數(shù)為15天左右,全年即二十四個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的太陽黃經度分別為:
春季:立春315度,雨水330度,驚蟄345度,春分360度,清明15度,谷雨30度。
夏季:立夏45度,小滿60度,芒種75度,夏至90度,小暑105度,大暑120度
秋季:立秋135度,處暑150度,白露165度,秋分180度,寒露195度,霜降210度
冬季:立冬225度,小雪240度,大雪255度,冬至270度,小寒285度,大寒300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884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驚蟄134.
下一篇: 驚蟄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