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題記:旅行并不能改變我的生活,卻能夠影響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
暑假,云南之行給我最初的觸動不是風景,而是這片土地所蘊藏的頑強生命力。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在我的印象里兇險、奔放,然而當你真正俯瞰“三江并流”時,你無法相信眼前,由北向南并流,陽光下像三個安靜的男孩。我甚至疑問:這就是那三條著名的河流 帶著疑問一路行至虎跳峽,我被眼前的氣勢懾服,之前平緩的水流在此狹窄、落差巨大的峽谷間,如萬馬奔騰,跳躍、沖撞、勢不可擋;又如無數(shù)怒獅嘶吼著、撕扯著,渾濁的浪濤頃刻碎裂。
虎跳峽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那一只猛虎仿佛從眼前掠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兇險的地貌,崇山峻嶺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河,在山谷間穿行,時而恬靜,時而跳躍,平緩處貌不驚人、隨遇而安,激蕩處無所畏懼、一往無前,河流的生命力就在與惡劣環(huán)境的搏擊中迸發(fā)。這是一種原始野性的美,賦予了這片土地頑強的生命。
在虎跳峽,峽谷陡峭,兩岸絕壁的巖縫里卻生長著樹木、灌木和雜草。有的樹木粗壯,扎根于巖石之下的深土,日復一日,從石縫里掙扎出勃勃生機。我看到了一棵樹化石,那么巨大的樹干,很難想象曾經(jīng)在這些堅硬的巖石上生長、矗立,最后又以樹的姿態(tài)化為石頭,和這些激發(fā)它生命力的巖石躺在一起,見證著歲月的滄桑、生命的輪回。
樹化石
就連那些小樹、小草也在不懈努力。有一棵樹生長在棧道中間,擋住人們的路徑,被攔腰折斷,它的樹冠被扭到了一邊,只有樹皮還在折斷處連著,可是這棵樹竟然活下來,看到它綠意蔥蘢,再看它“身首異處”的樣子,我不禁驚嘆:這里的生命如此頑強!我的鏡頭還捕捉到一棵小小的仙人掌,它生長在一塊從峭壁突兀而出的巖石頂端,根緊抓在石上,沒有大地的給養(yǎng),葉伸展在空中,山風吹打它,暴雨沖刷它,依然挺立在巖端。
踏上了這片土地,我才讀懂了云南。那一幅幅畫面:攀巖越嶺的采藥人,山坳里耕種的農人,紡線織布的婦女,背著土豆上學的孩子……,在我的眼前立體起來。這些大山里的人們在貧瘠的土地上,向窮山惡水討生活,一代代的繁衍生息,生命的意志從不曾屈服。
雨中的藍月谷
這真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大自然給予她生存的挑戰(zhàn)與磨難,也給予她豐厚的饋贈。玉龍雪山靜若處子,被云霧纏繞。時雨時晴中,藍月谷別有一種風情,光影變幻,讓你驚艷;置身香格里拉,猶如人間仙境。碧綠的草甸點綴著叢叢黃色、紫羅蘭色的花,牦牛在悠閑地啃草,小巧的松鼠在草地上嬉戲,肅穆的樹林、澄碧的湖水和藍天白云相望。讓你覺得,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香格里拉的草甸
云南美在變化萬千的景色,也在其悠久的人文之美。
麗江古城、拉市海、玉龍雪山、香格里拉、蒼山洱海、大理古城,一路行來我們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更嘆服云南先民們的智慧。建筑、雕刻(石雕、木雕)有徽派韻味,而藏族民居、彝族村寨雜然其中,與大山、河流、云霧、藍天和諧統(tǒng)一;麗江古城石巷密如蛛網(wǎng),但最終都通往同一個中心,你大可放心不會走丟。屋前流水潺潺,柳樹依依,恍惚行走在江南;大理古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文獻名邦”之稱。城市工程布局精巧,將蒼山之水蓄積于水庫,再利用地勢通過巧妙的方法引水至城市的街道,古人相信水通財,商鋪前面長流水,有財源不斷之意。
民居的木雕
云南之美,還在其兼容并蓄又風格各異的民族文化。
云南是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五十二個民族的大家庭。納西族的麗江古城沒有城墻,以開放和接納的姿態(tài)屹立在茶馬古道上;彝族、藏族、白族……,和睦相處、相互融合又保留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納西族人崇尚母族、摩梭人的阿夏走婚、白族的婚俗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舞文化,與其說歌舞是他們文化的顯像,不如說歌舞之于他們是生活、是靈魂——唱出生活的喜怒哀樂,舞出生命的渴望與吶喊!
白族的婚俗
彩云之南,多彩而頑強的生命之光。那石縫里搖曳的小草,也有它自己的露珠;那綿延峽谷的山間小路,重疊了一代代人的足跡;大理城樓上的片片瓦楞,在晨光中閃爍著古老的光輝;虎跳峽狂放不羈的江濤,依舊在耳邊怒吼……
而我的靈魂卻安靜了,背上行囊踏上回歸的路。
? ? ? ? ?《印象·麗江》
當我們匆匆地來到會埸的時候,表演已經(jīng)開始,這是一個很大的露天會埸,像體育場坐臺一樣。由于天氣炎熱,又是在戶外,所以每個人都發(fā)了一頂帽子,以此遮陽。事實上我從心里對這場演出就很是抵觸,在我的印象中,這種演出不外乎一個主持人,一群觀眾,然后來個互動,再來幾首我們聽不懂的歌,跳幾個我們看不懂的舞罷了。當然導游事先向我們介紹過,這是由張藝謀導演的一場用靈魂書寫的演出,一場蕩滌靈魂的盛宴。
進場,入席而坐,霎時那種場內的氣氛深深震撼于我,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曾經(jīng)看過很多的演出,但從未見過如此大型實景演出。
高原的天,像水洗過一樣,天顯得格外的藍,云顯得格外的白。藍天白云下,劇場位于海拔3100米的玉龍雪山懷抱里,四周高山草甸、白云繚繞,將觀眾帶到了雪域高原天人合一的純美背景之中。
在一個可容納將近1000多人的露天劇場中,用象征著云貴高原紅土的紅色沙石砌成了10幾米高、迂回艱險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給人一種行走在天上的感覺。這或許是世界上最高的實景演出劇場。
劇場的正前方面對著玉龍雪山,玉龍雪山以險、奇、美、秀著稱,氣勢磅礴,玲瓏剔透。隨著云彩的不斷變化,玉龍雪山半隱半現(xiàn);陽光在這里似乎成了承托雪上的燈光,霞光映輝,雪山如同披上一層紅紗,嬌艷無比,同樣的,這讓我感覺原本的烈日也變得溫和,也許,太陽也怕自己破壞了如此的美景。
中央的舞臺是由一個個石凳環(huán)繞,如同盆地一般,它與其他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中演出截然不同,沒有華麗的背景,沒有奢華的道具與舞臺,沒有炫麗的燈光效果,這種感覺有點像古羅馬角斗場。
再說到演員,500多人中沒有大牌,沒有明星,沒有專業(yè)的演員。所有演員都是來自當?shù)?,?shù)個少數(shù)民族的青壯男女,全部來自各個村莊最普通的農民。他們用最原生的動作,最質樸的歌聲,最簡單的舞蹈,與天地共舞,與山河同歌。他們的身后則是巍峨的玉龍雪山。這才是人類最原生的動作,最動聽的音樂,最純真的心靈。
由于我們的進場已經(jīng)錯過了開頭,只是看見一群熱血的漢子,帶著野性的豪情,圍在一起喝酒,少數(shù)民族的人天生就會喝酒,就如他們天生就會唱歌一般、所以他們邊喝著酒變跳著舞,豐富多彩。高興了喝酒,不高興了還是喝酒!這就是他們!在他們臉上,看到的是孩子般得笑容。
這里是情侶們的極樂世界,這里是玉龍雪山。
麗江在早期就一度被人稱為殉情之都。在東巴經(jīng)里曾有記載了一段感人的傳說。傳說有一對情侶,由于父母的阻撓,最終無法在一起,他們就約好一起在玉龍雪山殉情,他們帶上七天七夜的干糧上山,尋找一處最美的地方,在度過了兩個人在一起的七天七夜之后一起殉情自殺,去他們的愛情國度生活。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無限崇敬的十二歡樂山,多少癡情男女選在在此殉情,沒有痛苦,沒有阻礙,沒有憂愁,有的只是山上遍地開滿的鮮花作為情侶的見證。在這里,白鹿當坐騎,紅虎當牟牛,野雞來報曉,狐貍做獵犬,在這里兩個相愛的人可以自由結合,并且青春的生命永不消失,兩人之間永無人世的悲傷。
伴隨著《回家》這首音樂,蕩氣回腸,我的視線迷糊了,看著姐妹倆不愿分離,兩人含著淚水,分開的手牽起又分開,一次又一次,納西公主騎上馬走了很遠很遠,始終沒有放下?lián)]動的手,送行的人吶喊著,那是聲嘶力竭的呼喊,那種呼喊似乎牽動著我的心,我能清楚的感覺到他們的那種不舍與悲傷,似乎這一切都發(fā)生在自己的身上,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嚴重的淚水,任自流淌,我甚至感覺在我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已不在是演出,而是不可磨滅的事實!為什么他們的演出能牽動我的心,為什么在我心里甚至也在為他們哭泣。
如果說天上人間這個片段是對我的一次震撼,那么,演出最后的道別與祈福則讓我深深對這些演員的折服,這已不是用震撼可以形容的了。
當主持者用他那渾厚的音質,讓我們所有的觀眾面對雪山,雙手合一,對著玉龍雪山祈福許愿的時候,全埸肅靜,每個人的臉上充滿了莊嚴與神圣。當我默默許愿的時候,我的眼里噙滿了淚水,心中升起一種悲涼的感覺,催人淚下,動容心酸。
最后他們揮手,他們用他們內心最質樸的虔誠高喊“我等待著你回來!”沒有麥克風,沒有音響,都是發(fā)自每個人嗓子最原生的聲音,喊到聲音嘶啞,喊到力竭,并且用他們最獨特的方式向我們道別。那份觸動,實在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能說我的淚水再一次不爭氣被他們的真誠打動,我想說,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回來,并且我希望這份質樸,這份真誠永遠不要消失。
這一刻,臺下所有的觀眾全部站起,我相信他們已經(jīng)忘記了炎熱,忘記了紫外線的照射,忘記了煩惱,忘記了時間,忘記了所有的一切,這才是真正的忘我,這才是《印象·麗江》給我們帶來的震撼與觸動。
太多太多的感觸,已經(jīng)無法用語言代替,如果沒有親身經(jīng)歷與觀看是無法感悟這場演出的出色之處,當然,也許待我年邁之時,回憶麗江之時,首先記得的就是有如此一個大型的實景演出,有一群質樸的少數(shù)民族藝術團,這樣的烙印,這樣的震撼是讓我久久不能相忘的。
2011-8-11
22:46
? ? ? ? 云南看云,這篇文章是沈從文寫的,我摘錄下來的,讓大家也看看大家寫的作品吧。
? ? ? ? 云南因云而得名??墒峭馐∪说搅嗽颇弦荒臧胼d后,一定會和本地人差不多,對于云南的云,除卻只能從它變化上得到一點晴雨知識,就再也不會單純的來欣賞它的美麗了??催^盧錫麟先生的攝影后,必有許多人方儼然重新覺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云南特點之一,就是天上的云變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時候,云的顏色,云的形狀,云的風度,實在動人。戰(zhàn)爭給許多人一種有關生活的教育,走了許多路,過了許多橋,睡了許多床,此外還必然吃了許多想象不到的小苦頭。然而真正具有教育意義的,說不定倒是明白許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氣,天氣不同還多少影響到一點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國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樣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潑,人也同樣那么活潑。海邊的云幻異,渤海和南海云各不相同,正如兩處海邊的人性情不同。河南的云一片黃,抓一把下來似乎就可以作窩窩頭,云粗中有細,人亦粗中有細,湖湘的云一片灰,長年掛在天空一片灰,無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這種地方大量產(chǎn)生,在這種天氣下成熟,卻給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發(fā)展和進取精神。四川的云與湖南云雖相似而不盡相同,巫峽峨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濃,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 ? ? ? 論色彩豐富,青島海面的云應當首屈一指。有時五色相煊,千變萬化,天空如展開一張錦毯。有時素凈純潔,天空只見一片綠玉,別無它物。看來令人起輕快感,溫柔感,音樂感,情欲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神奇的圖畫,有青春的噓息,煽起人狂想和夢想。海市蜃樓即在這種天空顯現(xiàn),海市蜃樓雖并不常在人眼底,卻永遠在人心中。秦皇漢武的事業(yè),同樣結束在一個長生不死青春常在的美夢里,不是毫無道理的。云南的云給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點是素樸,影響到人性情也應當摯厚而單純。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長年的熱風,兩種原料經(jīng)過一種神奇的手續(xù)完成的,色調出奇的單純,惟其單純反而見出偉大。尤以天時晴明的黃昏前后,光景異常動人。完全是水墨畫,筆調超脫而大膽。天上一角有時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顏色雖然異樣黑,給人感覺竟十分輕。在任何地方“烏云蔽天”照例是個沉重可怕的象征,唯有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礙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氣必然頂好。幾年前中國古物運到倫敦展覽時,有一個趙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疊嶂》,凈自如玉的澄心堂紙上用濃墨重重涂抹,給人印象卻十分美秀。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來只覺得黑而秀。
? ? 可是我們若在黃昏前后,到城郊外一個小丘上去,或坐船在滇池中,看到這種云彩時,低下頭來一定會輕輕的嘆一口氣。具體一點將發(fā)生“大好河山”感想,抽象一點將發(fā)生“逝者如斯”感想。心中一定覺得有些痛苦,為一片懸在天空中的沉靜黑云痛苦。因為這東西給了我們一種無言之教,比目前政論家的文章,宣傳家的講演,雜感家的諷刺文,都高明得多,深刻得多,同時還美麗得多。覺得痛苦原因或許也就在此。那么好看的云,孕育了在這一片天底下討生活的人,究竟是些什么?是一種精深博大的人生思想?還是一種單純美麗的詩的感情?若把它與地面所見、所聞、所有兩相對照,實在使人不能不痛苦!
? ? ? ? 在這美麗天空下,人事方面,我們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空洞的論文,不通的演講,小巧的雜感,此外似乎到處就只碰到“法幣”。商人和銀行辦事人直接為法幣而忙。最可悲的現(xiàn)象,實無過于大學校的商學院,每到注冊上課時,照例人數(shù)必最多。這些人其所以習經(jīng)濟、習會計,都可說對于生命毫無高尚理想可言,目的只在畢業(yè)后入銀行作事?!拔跷跞寥?,皆為利往,擠擠挨挨,皆為利來,利之所在,群集若蛆。”社會研究所的專家,機會一來即向銀行跑。習圖書館的,弄考古的,學外國文學的,因為親戚、朋友、同鄉(xiāng)……種種機會,又都擠進銀行或相近金融機關作辦事員。大部分優(yōu)秀腦子,都給真正的法幣和抽象的法幣弄得昏昏的,失去了應有的靈敏與彈性,以及對于“生命”較高的認識。其余無知識的腦子,成天打算些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麗一點,對于多數(shù)人還似乎毫無意義可言的。
? ? 近兩個月來,本市在連續(xù)的警報中,城中二十萬市民,無一不早早的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個頸脖昂酸,無一人不看到過幾片天空飄動的浮云,仰望結果,不過增加了許多人對于財富得失的憂心罷了。“我的法幣下落了”,“我的汽油上漲了”,“我的事業(yè)這一年發(fā)了五十萬財”,“我從公家賺了八萬三”,這還是就僅有十幾個熟人中說說的。此外說不定還有個把教授之流,終日除玩牌外無其他娛樂,會想到前一晚上玩麻雀牌輸贏事情,聊以解嘲似地自言自語,“我輸牌不輸理?!边@種教授先生當然是不輸理的,在警報解除以后,還不妨跑到老同學住處去,再玩?zhèn)€八圈,證明一下輸?shù)木烤故鞘裁?。一個人若樂意在地下爬,以為是活下來最好的姿勢,他人勸說站起來走,或更盼望他挺起脊梁來做個人,當然是不會有什么結果的。
? ? 就在這么一個社會一種情形中,盧先生卻來展覽他在云南的照相,告給我們云南法幣以外還有些什么。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單純的云有多健美,多飄逸,多溫柔,多崇高!觀眾人數(shù)多,批評好,正說明只要有人會看云,就從云影中取得一種詩的感興和熱情,還可望將這種尊貴的感情,轉給另外一種人。換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還可望由一個藝術家的心與手,間接來教育人。盧先生照相的興趣,似乎就在介紹這種美麗感印給多數(shù)人,所以作品中對于云物的題材,處理得特別好。每一幅云都有一種不同的性情,流動的美。不纖巧,不做作,不過分修飾,一任自然,心手相印,表現(xiàn)得素樸而親切。作品成功是必然的。可是得到“贊美”不是藝術家最終的目的,應當還有一點更深的意義。我意思是如果一種可怕的實際主義,正在這個社會各組織各階層間普遍流行,腐蝕我們多數(shù)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時把每一個人都有形無形市儈化。社會中優(yōu)秀分子一部分,所夢想,所希望,也都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無一種較高的情感,更缺少用這情感去追求一個美麗而偉大的道德原則的勇氣時,我們這個民族應當怎么辦?大學生讀書目的,不是站在柜臺邊作行員,就是坐在公事房作辦事員,腦子都不用,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飯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論的,作講演的,寫不高明諷刺文的,習理工的,玩玩文學充文化人的,辦黨的,信教的,……出路也都是只顧眼前。大眾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這個國家的明天,是不是還有希望可言?我們如真能夠像盧先生那么靜觀默會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麗,也許會慢慢的陶冶我們,啟發(fā)我們,改造我們,使你們習慣于向遠景凝眸,不敢墜落,不甘心墜落。我以為這才像是一個藝術家最后的目的。正因為這個民族是在求發(fā)展,求生存,戰(zhàn)爭已經(jīng)三年。戰(zhàn)爭雖敗北,不氣餒,雖死亡萬千人民,犧牲無數(shù)財富,仍然能堅持抗戰(zhàn),就為的是這戰(zhàn)爭背后還有個莊嚴偉大的理想,使我們對于憂患之來,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們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們要發(fā)展,要生存,還要為后來者設想,使他們活在這片土地上,更好一點,更像人一點!我們責任那么嚴重而且又那么困難,所以不特多數(shù)知識分子必然要有一個較堅樸的人生觀,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作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分知識,方能夠把企業(yè)的發(fā)展與國家的發(fā)展,放在同一目標上,分道并進,異途同歸!
? ? 舉一個淺近的例來說說:我們的眼光注意到“出路”“賺錢”以外,若還能夠估量到在滇越鐵路的另一端,正有多少鬼蜮成性陰險狡詐的木屐兒,圓睜兩只鼠眼,安排種種巧計陰謀,在武力與武器無作用地點,預備把劣貨傾銷到昆明來,且把推銷劣貨的責任,派給昆明市的大小商家時,就知道學習注意遠處,實在是目前一件如何重要的事情!照相必選擇地點,取準角度,方可望有較好成就。做人何嘗不是一樣,明分際,識大體,“有所不為”,敵人雖花樣再多,劣貨在有經(jīng)驗商家的眼中,總依然看得出,取舍之間是極容易的。若只圖發(fā)財,見利忘義,“無所不為”,日本貨變成國貨,改頭換面,不過是反手間事!劣貨推銷僅僅是若干有形事件中之一種。此外各層知識階級中不爭氣處,所作所為,實在更甚于此者。
? ? 所以我覺得盧先生的攝影,不只是給人看看,還應當給人深思。
? ? ? 一九四年,昆明
(原載1940年12月12日《大公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885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月二日的黃昏
下一篇: 我本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