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考場上看到學生作弊,監(jiān)考老師怎么做——當然是收拾他! ——提醒她,不行就緊盯著。 ——通報批評,或者分數(shù)作廢。我這兩天監(jiān)考就遇到了不少作弊或試圖作弊的情況。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觀念太陳舊,還是學生的觀念太前衛(wèi)。總之,現(xiàn)在中學聯(lián)考,成績一次比一次水分大,作弊之風愈演愈烈,手法嫻熟,膽略過人,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氣概。尤其可氣的是,學生似乎是“作弊有理”,而教師則是“守土無門”。我來說說我所看到的幾十年來監(jiān)考的演變歷程。 前十年,監(jiān)考老師嚴守監(jiān)考紀律。如果有人作弊,就鐵面無私,記下班級、姓名,交給班主任處理,嚴重的分數(shù)作廢。那時候作弊者有,但顧忌“犯罪成本”太大,敢于以身試法者少,偶爾的“小偷小摸”不在懲戒之列。那時候監(jiān)考老師威風,望考場上一站,目光威嚴,學生崇敬,試圖作弊者望而怯之。那時候師道尊嚴尚在,相對于學生,教師是強勢群體(雖然在社會上老九依舊、工資寒磣)。接下來的十年,監(jiān)考老師恪守監(jiān)考職責。對于作弊的學生,教師會悄悄走近,收走紙條,學生臉紅了不敢作聲,教師也“響鼓不用重敲”;偶遇膽大妄為者,教師群起而教之,使其理屈詞窮;敢于“造反”者,領導與教師立場一致,旗幟鮮明地“鎮(zhèn)壓反革命分子”。那時候教師的前面有廣大家長的支持,教師的后面是尊敬的組織做靠山,教師還能挺起腰桿,維護“校園和平”和師道尊嚴。最近幾年,監(jiān)考老師小心翼翼的守著監(jiān)考本分。所謂本分,就是職業(yè)所在,不得不守,但又不敢越位。譬如,看到一位女生在抄小紙條,你如果直接過去拿到作弊證據(jù),再警以告之,“再抄就記下你的名字!”,那你可能會惹麻煩。該女生在幾招之內可以反敗為勝?!拔沂裁磿r候抄了 是別人扔給我的,我看看是什么,憑什么說我抄 ” ——我明明看見你在抄答案,還狡辯。那你說紙條是誰傳來的 “我干嘛告訴你 我不知道!” ——那就記你的名字,讓你班主任處理。這個時候,該女生會涕淚交加,委屈得不要不要的,扔掉手中筆,揉起桌上卷,趴在桌上抽泣。監(jiān)考老師一步步陷入被動局面,記也不是,不記也不是;此時,另一個監(jiān)考老師會走過來收拾殘局?!昂美?!和孩子生什么氣,你到辦公室休息一會,我來處理。”
該監(jiān)考教師雖余怒未消,也只好借此臺階走人。于是這個中間人走到那學生面前?!澳氵@位同學?。±蠋熣f說你,就頂嘴。好好考吧,別哭了!”通常,這位老師撿起地上的筆,展開揉皺的試卷,該女生也見好就收,拿起筆繼續(xù)。一場風波就此化解,女生舍得了眼淚,保住了分數(shù)和自尊;教師收獲了憋屈,保住了最后的面子。以上是女生,如果換成是一個男生,情形更為復雜,麻煩系數(shù)和危險系數(shù)有可能更大,當然有的學生作弊被逮,無所謂,也不計較監(jiān)考老師,頗有一副敢做敢當?shù)男亟蟆?/p>
(二)近年來,教師的處境尷尬。《未成年人保護法》比《教師法》厲害?。W生那顆稚嫩而脆弱的心要保護,所以不能傷學生的自尊,以免學生走極端;學生的隱私權不得侵犯,上課時傳紙條,老師不能看紙條內容;學生玩手機,老師不敢沒收,學生有所有權;學生上課講小話,老師的批評要含蓄一些,免得學生當堂給你“下馬威”。近年來,教師的膽子很小。全國各地,辱師、毆師、弒師事件接二連三;舉國上下,揭露教育弊端、聲討教師之聲不絕于耳;姑且不論有些教師是否死有余辜,單就如此陣勢,確實嚇壞九流文人。你教了一輩子的書再成功,如果運氣不好遇到一個“?!睂W生,此生你就白忙活。我們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今天老師們在改試卷時,一致反應各個考場抄襲嚴重。教導處責問,為什么不監(jiān)考嚴一些 大家無言。我想起了自己,我一貫監(jiān)考以嚴著稱,可是我只能在本班如此。聯(lián)考時,每個考場是各班學生混雜 ,別的班學生可不在乎我的嚴。抄襲現(xiàn)象蔓延,你站在他或她身邊,輕者,你遭白眼;重者,你遭挑釁。你說作弊的危害性,有人愿聽嗎 你講公平考試是一種誠信,有人肯聽嗎 校園事件只要涉及師生,教育部門問責學校,學校問責教師。學生犯錯是成長中的錯誤,可以原諒;教師犯錯是師德問題是違法行為。試問,在這種情形下,你一個人的堅持,有何意義
(三)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對立的統(tǒng)一。從根本上說,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學生需要成人、成才,教師幫助、引導他們達到目標。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應試教育對教師的壓力不亞于學生的壓力,在這種高壓之下,雙方的弦都繃得很緊,有時情緒難免失控,一旦造成后果,一味打壓教師,而當事學生承擔的責任很輕。如此,教師在應試壓力下,又多了一重心理負擔,面對某些學生的違規(guī)行為,不敢管到不愿管。其實,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立”位置是客觀存在的。作為成長中的人,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自控力和對行為后果的認識不夠。這些可以理解,但不理解的是,學生的過激行為、違規(guī)甚至違法行為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何以被淡化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平等,并不意味著師道尊嚴的喪失,學生應該給予老師應有的尊敬和服從。宗教有它的隆重儀式,教育也要有教育儀式。對于有些無知無畏的學生,教師的管教包括必要的懲戒是有效而必須的。我認為,強調任何一方而壓制另一方,都會導致失衡。一旦這種“對立”的平衡被打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統(tǒng)一”也無從談起。我們呼吁和諧的師生關系,呼吁社會各方的努力,關愛孩子,也關愛一下教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886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我的命錢四萬五
下一篇: 礬中30年同學會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