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大年初一晚上在央視一套開播
。節(jié)目以“賞中華詩詞
、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
,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
,分享詩詞之美
,感受詩詞之趣
,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yǎng),涵養(yǎng)心靈。
詩詞君為您準(zhǔn)備了一些千古名句
,話不多說
,讓我們一起去感受詩詞中的魅力吧!

,記住了你也可以挑戰(zhàn)詩詞大會!.png" />
鄉(xiāng)思離情類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今夜月明人盡看
,不知秋思在誰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
——司空圖《漫書五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渭城曲》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
——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李白《贈汪倫》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
——李商隱《無題》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
——杜牧《贈別》
友誼愛情類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
——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白居易《琵琶行》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
——王維《相思》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
——李白《長干行》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
——李商隱《無題》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稹《離思五首》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
——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愁恨悲歡類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白發(fā)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
——李白《秋浦歌》
冠蓋滿京華
,斯人獨憔悴。
——杜甫《夢李白》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
——李商隱《錦瑟》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白居易《長恨歌》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白居易《琵琶行》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愛國憂民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王昌齡《出塞》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
——李紳《憫農(nóng)》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杜甫《春望》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
——陳陶《隴西行》
述志抒懷類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
——李白《行路難》
少年心事當(dāng)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
——李賀《致酒行》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李白《將進(jìn)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花草蟲鳥類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
——韓鴻《寒食》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
——白居易《憶江南》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
——賀知章《詠柳》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野火燒不盡
,春風(fēng)吹又生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
——韓愈《初春小雨》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
——孟浩然《春曉》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劉禹錫《秋詞》
時令節(jié)日類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王灣《次北固山下》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杜牧《江南春絕句》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
——杜牧《清明》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王績《野望》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
——杜甫《登高》
天地山水類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雞一聲天下白
。
——李賀《致酒行》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一夫當(dāng)關(guān)
,萬夫莫開
。
——李白《蜀道難》
晴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
——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事理哲理類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
——王之渙《登鸛雀樓》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
——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韓愈《調(diào)張籍》
衰蘭送客咸陽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古來青史誰不見
,今見功名勝古人
。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
——劉禹錫《楊柳枝詞》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戲為六絕句》
日月風(fēng)雨類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
——李商隱《樂原游》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
——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王維《鳥鳴澗》
獨上江樓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趙嘏《江樓感舊》
山風(fēng)吹空林
,颯颯如有人
。
——岑參《暮秋山行》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
——杜甫《春夜喜雨》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李賀《雁門太守行》
柴門聞犬吠
,風(fēng)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新書出版征集令
弘揚詩詞文化
,譜寫時代強音。
大賽不限新舊發(fā)布與否
,不限題材
,是純詩比賽
,經(jīng)詩人自選,初復(fù)評委詳細(xì)評點等層層篩選
,最終獲得400首左右優(yōu)秀點評作品(400首左右包括大賽前300首
,以及各初評5分6分但未入選大賽前300首的作品),網(wǎng)上閱讀時效而方便
,但不易于收藏和保存,組委會擬決定把 大賽入選作品結(jié)集出版,現(xiàn)就有關(guān)事宜征求大家意見
。
《《 大賽》作品集2017 第一期》暫定名
,暫定價58元/本
。提前預(yù)訂50元包郵
。
《《 大賽》作品集2018第二期》暫定名,暫定價58元/本
。提前預(yù)訂50元包郵
。
《鄒路詩詞》28元包郵
收藏:首屆 大賽詩評及排行榜
《 》主編鄒路的七言絕句選
《 》主編鄒路詩詞(詞選)
大賽前300首作者出快遞費10元免費獲取
。
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
,支持詩詞事業(yè),一次性贊助訂購20本
,我們另設(shè)詩詞欄目
,為您選登一首詩詞作品
,與大賽優(yōu)秀作品同集出版
。歡迎大家贊助出版!!
!
(長按二維碼添加微信)
【預(yù)訂流程】加主編微信15367893786
,紅包或者微信轉(zhuǎn)賬,提交郵寄地址
,不會微信紅包或者微信轉(zhuǎn)賬的詩友與主編私信匯款方式
。
風(fēng)聲
、雨聲
、讀書聲
,聲聲入耳
;
○
寫詩填詞
○
家事
、國事
、天下事
,事事關(guān)心
。
有詩還有遠(yuǎn)方...
薦號1
李白杜甫的詩
簡介:每天一首李白杜甫的詩
,走近詩仙詩圣
,體味李白杜甫的詩意人生
!
薦號2
必讀古詩詞
簡介:必讀古詩詞
,中國最美古詩詞,詩詞必讀
,每天一首古詩詞,從繁忙的世俗中找到一份寧靜...
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次北固山下》有一半都是千古名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闭諛訃姵隽艘股悦5拇蠛#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江中已感到春天。這兩句可謂是千古絕唱
,中國詩詞大會中曾多次出現(xiàn)。“海日”并非指海上的太陽
,還是指的江上的景色。明代胡應(yīng)麟在《詩藪·內(nèi)編》里說
,“海日”一聯(lián)“形容景物
,妙絕千古”。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客游在北固山的青山下面
,船行駛在長江的綠水中間。這里的青山指的是北固山
,北固山在江蘇鎮(zhèn)江市北,三面臨長江
。詩人乘著帆船在這青山綠水間前行
。這兩句對仗極其工整,寫出了青山綠水間的閑適之趣
。
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是詞人沒什么可喜的,只好將深情傾注于自然
,人與青山互相觀賞,覺得青山也變得如此嫵媚了
。和王灣的閑適情趣自是不一樣
。
“潮平兩岸闊
,風(fēng)正一帆懸”。潮水漲起來
,江面變得更加寬廣
,好風(fēng)吹著一帆揚在江天?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苯嫔铣彼疂q起來
,越發(fā)地寬廣
,美妙。這兩句詩千古傳頌的名句
,潮水平廣
,對應(yīng)帆船的正
。
想來潮水為何是平的
,鳳為何是正的?原來是微風(fēng)吹風(fēng)的畫面
。詩人乘著帆船,微風(fēng)習(xí)習(xí)的畫面非常富有動感
。張若虛的寫的“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睂懙囊彩菨q潮的景觀
,是夜晚的潮水。
“日生殘夜”
、“春入舊年”寫出了時序的交替
,時間那樣匆匆流過,怎不令客路的人頓生相思之情呢
。其實這句詩還蘊含著豐富的理趣
。海日出生于寒夜,將寒冷黑暗驅(qū)逐盡
,才會溫暖的春天
。這句給人以樂觀
、積極的人生真理
。此句與“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相似之意
。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
?歸雁洛陽邊。”家書啊怎樣才能寄到洛陽
,請將雁兒帶去我深深的思念。詩人乘著帆船緩緩前行,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盼望家書能快一點到達(dá)家鄉(xiāng)洛陽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赡魏温吠具b遠(yuǎn),只能殷切地期盼能快點到
。
古代的傳遞方式主要是靠書信往來
,不像現(xiàn)在一個電話
,一條短信
,幾秒鐘就收到了
。一封軍隊中加急的書信會快馬加鞭送到
,像詩人詩人思家書新的話
,可以說是慢如蝸牛了。就像是晏殊的“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
古往今來,鄉(xiāng)愁都是人們割舍不盡的的離愁
。就像是席慕蓉的詩里所說的:“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yuǎn)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xiāng)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離別
。”離家越遠(yuǎn)
,鄉(xiāng)愁的思緒就會越重
。
怎樣可以找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一生必背的200個千古名句資源鏈接分享一下唄
鏈接: /s/1l4HyNf0eE00NNB5nCDn0IQ
提取碼: a79t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生必背的200個千古名句,百度網(wǎng)盤word文檔資源
。 ? ?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瑰寶,可否留下你心里的千古名句 、千古名篇呢
?
中國文化藝術(shù)博大精深,唐詩
、宋詞
、元曲等,其中不泛千古絕句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賞心悅目的佳句
1
、兒時仰星光,舉手若能摘
。于今七尺身
,天高不可即
。
——杜隨《雜詩》
2、得之偶然間
,失之亦草草。顧我行囊中
,何物隨人老。
3
、地以何為脈
,天以何為心
?憑欄欲一問
,四顧空古今
。
——碰壁齋主《長沙天心閣頭作》
4
、高閣垂裳調(diào)鼎時
,可憐天下有微詞。覆舟水是蒼生淚
,不到橫流君不知
。
———李夢唐《詠史》
5、風(fēng)雨瀟瀟洗劫塵
,人間天上各棲身。一年悲喜憑誰憶
,干里陰晴唯自珍
。天地霜余枯木重,江湖日暮病鷗親
。邇來別有沉吟處
,豈獨傷心為故人。
——紫陌花開《憶夢唐》
6
、人海謀身計又殫,心潮不共夜將闌
。夢中富貴千鈞易
,紙上平安兩字難。負(fù)盡春暉恩已極
,嘗過世事味都酸
。邇來致電俱無事,只自叮嚀各勸餐
。
———顧青翎《枕上其一》
7
、素紙能留淡墨,青春若有余芬
。又見樓頭云外月
,已隔天南海北塵
。當(dāng)時一轉(zhuǎn)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知我容顏減故
,想君兒女添新
。此夜相思君負(fù)我
,他日相忘我負(fù)君。流年各自珍
。
——杜隨《破陣子》
8、 恍惚年光凝不流 歸車無語滑銀綢
。絨花飄處
,城市也溫柔
。
過道相逢人一笑
,電梯分雪上高樓
。一江燈影初定
,夢簾幽。
———獨孤食肉獸《玉交枝 城市下雪》
9
、亦存抱柱心
,洪波奈今古。莫從橋下過
,恐憶少年侶
。
10、三歲心成木
,十年木成石
。撫之有深痕,未忍幽潭擲
。
11、一寸霜毫五寸箋
,自研秋水寫春煙
。枯松惡竹從人愛
,畫了梅花好過年
。
——秋扇《秋扇自題十開梅花冊》
12、塵土人間多少事
,相關(guān)
,只有初逢兩少年。
——張野狐《南鄉(xiāng)子》
13
、已隨葉落夢蕭疏
,剩有悲歡待剪除
。憶的容顏憑照影,看來歲月似翻書
。余生漸可知究竟,往事何堪論倘如
。又是一年將盡也
,飄飄暮雪上燈初。
——杜隨《歲暮》
幫忙推薦你們最喜歡的古詩、詞、名言名句
,最好要有千古佳句的。
1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2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3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 (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4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5
、一日不見
,如三秋兮
。 (詩經(jīng)·王風(fēng)·采葛)
6、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
7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
8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9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10、人而無儀
,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鄘風(fēng)·相鼠)
11
、言者無罪
,聞?wù)咦憬洹?(詩經(jīng)·大序)
12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13
、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 (詩經(jīng)·小雅)
14
、高岸為谷
,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小雅)
15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16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 (詩經(jīng)·大雅·蕩)
17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 (詩經(jīng)·大雅·抑)
18
、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
,不可活
。 (尚書)
19
、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大禹謨)
20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國語·周語)
21
、從善如登
,從惡如崩
。 (國語)
22
、多行不義必自斃
。 (左傳)
23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 (左傳)
24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左傳)
25
、欲加之罪
,何患辭。 (左傳)
26
、言之無文
,行而不遠(yuǎn)
。 (左傳)
27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
,內(nèi)舉不失親。 (左傳)
29
、居安思危
,思則有備
,有備無患。 (左傳)
30
、人非圣賢
,孰能無過?過而能改
,善莫大焉
。 (左傳)
31
、曲則全,枉則直
。 (
老子)
3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
33、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老子)
34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 (老子)
35
、將欲取之
,必先之。 (老子)
36
、天網(wǎng)恢恢
,疏而不漏。 (老子)
3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老子)
39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 (老子)
40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老子)
41
、言必信
,行必果
。 (論語·子路)
42
、既來之
,則安之
。 (論語·季氏)
43
、朝聞道
,夕死可矣
。 (論語·里仁)
44
、是可忍
,孰不可忍
。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fā)
。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xué)
,不恥下問
。 (論語·公冶長)
47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論語·顏淵)
48
、仰之彌高
,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
、學(xué)而不厭
,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
、人無遠(yuǎn)慮
,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51
、學(xué)而時習(xí)之
,不亦樂乎
。 (論語·學(xué)而)
5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論語·衛(wèi)靈公)
53
、往者不可諫
,來著猶可追
。 (論語·微子)
54
、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
。 (論語·述而)
55
、歲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論語·子罕)
56
、學(xué)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xué)則殆
。 (論語·為政)
57
、知者不惑
,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
。 (論語·子罕)
58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論語·子罕)
59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
,善莫大焉
。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論語·為政)
6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論語·雍也)
62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
。 (論語·子路)
63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4
、一張一弛
,文武之道
。 (禮記·雜記)
65
、大道之行
,天下為公
。 (禮記·禮運)
66
、凡事預(yù)則立
,不預(yù)則廢。 (禮記·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