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
,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這首詞是蘇軾游賞黃岡城外的赤壁(鼻)磯時所寫
,堪稱北宋詞壇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宋代文學(xué)家胡元任在《苕溪漁隱叢話》中曾這樣評價道:“東坡《大江東去·赤壁》詞,語意高妙
,真古今絕唱
!”這可算是極高的評價了,而這首詞也確實名副其實
。奔騰浩蕩的大江波濤
、波瀾壯闊的歷史風(fēng)云,與千古而來的風(fēng)流人物
,酣暢淋漓地流瀉于詞人筆端
,將詞人壯志未酬的感慨、人生如夢的遺憾
,描摹得格外雄渾
,高唱入云。其氣勢之宏大
,其胸襟之開闊
,其境界之寥遠(yuǎn),可稱前所未有。岳飛《滿江紅·寫懷》怒發(fā)沖冠
,憑欄處
、瀟瀟雨歇。抬望眼
,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
,何時滅!駕長車
,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
、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怒發(fā)沖冠
,憑欄處
、瀟瀟雨歇。抬望眼
,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這首詞起勢突兀
,似破空而來
。詞人站在樓臺高處,憑欄遠(yuǎn)眺
,望著那已經(jīng)收復(fù)卻又失掉的大好河山
,想到那被踐踏在金人鐵蹄下的南宋百姓,不由得滿腔悲憤
。他要壯志同仇
,咀嚼敵軍的肉;他要笑談蔑敵,渴飲敵軍的血
。他要從頭再來
,再一次收復(fù)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陳亦峰《白雨齋詞話》里的評價可謂極其貼切:何等氣概
!何等志向!千載下讀之
,凜凜有生氣焉
。“莫等閑”二語
,當(dāng)為千古箴銘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
!雁過也
,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宋高宗建炎三年秋八月十八日
,趙明誠亡故,李清照在其夫亡后
,寫下了這首情景婉絕的千古之作
,抒發(fā)家國身世的悲愁。人生的晚年
,李清照已是國破
、家亡
、夫死,自己一人獨自在天地間奔逃輾轉(zhuǎn)
。此中凄楚
,當(dāng)真是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14字不能描摹
。整首詞純用白描鋪敘,巧用疊字
,講究聲情
,腸斷心碎,滿紙嗚咽
,撼人心弦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
,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胡仔《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九》對這首詞評價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
,馀詞俱廢
。這首詞寫在神宗熙寧二年,當(dāng)時蘇軾在密州做官
,弟弟子由則遠(yuǎn)在齊州
。中秋之夜,詞人有感于政治上的失意和與親人離別的思念
,寫下了這闕詞
。整首詞以明月起興
,在其中寄托著自己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思考。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
,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
,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只希望著世上所有的親人都能夠平安健康
,即便相隔千里
,也能夠共享這美好的月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暗溉碎L久
,千里共嬋娟”。千百年后
,人們?yōu)槭裁慈耘f喜歡蘇軾
,喜歡這首詞,只因為他是那樣真切地寫出了我們所有人的悲歡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
,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曉風(fēng)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
,更與何人說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著這蕭瑟冷落的清秋
,此中離愁的滋味還真是讓人欲說還休
。江淹在《別賦》中寫:“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彪x別
,從古至今就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只要活在這個人世上
,離別之苦就注定逃脫不了
。它們是生的離別,死的永別
。柳永的這首詞
,將情人間離別的場景描摹得異常細(xì)膩動人。在情與景的交融中
,成就了一篇書寫別情的千古名作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
,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dāng)年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煽盎厥祝鹭傡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楊升庵《詞品》中寫道:辛詞當(dāng)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這番評價其實不無道理
。這首《永遇樂》寫于宋寧宗開禧元年,辛棄疾已經(jīng)66歲
。在那一年,被朝廷冷落已久的辛棄疾再次被起用
,擔(dān)任鎮(zhèn)江知府
,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辛棄疾的心里其實是悲喜雜陳,喜的是自己終究又有了為國效忠的機會
,悲的卻是朝廷并不真正重視他
,政治險惡,他孤身一人
,深感難以有所作為
。一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詞人的滿腔悲憤
,都郁積其中,一朝噴發(fā)
,也便有了千鈞力量
。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處
,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
,算而今重到須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v豆蔻詞工
,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
,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
,年年知為誰生 紹興三十年,完顏亮南侵
,江淮軍敗
,揚州遭遇兵火損毀。十六年后
,詞人姜夔來到揚州
,卻見景物依舊蕭條
。昔日的繁華錦繡,只余下今朝的荒草叢生
,戰(zhàn)爭給一座城市帶來的毀滅性的打擊
,不知道要用多少年的時間才能平復(fù)。整首詞洗盡鉛華
,在凄淡空蒙的畫面間
,寄寓幽深,既控訴了金朝統(tǒng)治者發(fā)動掠奪戰(zhàn)爭所造成的的災(zāi)難
,也飽含了對南宋王朝一味茍安的深深譴責(zé)
。陸游《釵頭鳳·紅酥手》紅酥手,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fēng)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錯
、錯
、錯。春如舊
,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
、莫、莫
!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相愛而不能相守
,大概是愛情里最大的悲劇
。多年以后,陸游已有妻
,唐婉已有夫
,這對曾經(jīng)的眷侶在沈園相遇,望著那滿春的桃花凋落,除了淚眼想看
,還能做些什么呢 唯其情感之真摯
,方能千百年來都觸動著人們的心。但愿世間的癡男怨女
,有情的皆能成眷屬,莫要再受這相思的苦楚
。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更能消
、幾番風(fēng)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
,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
,見說道
、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
。算只有殷勤
,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
,準(zhǔn)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
,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
、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
,斜陽正在
,煙柳斷腸處。梁啟超曾在《藝蘅館詞選》中評價這首詞:“回腸蕩氣
,至于此極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边@首《摸魚兒》,看似寫的是一名女子傷春
、對自身身世的感懷
,其實抒發(fā)的仍是詞人辛棄疾自己的壯志難酬的憤慨,與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切。辛棄疾的一生
,家國情懷
,從始至終。他沒能在戰(zhàn)場上馳騁拼殺
,卻終究憑借著手中的一枝如椽巨筆
,成為詞壇不朽的大家。姜夔《暗香·舊時月色》舊時月色
,算幾番照我
,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
,都忘卻春風(fēng)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
,嘆寄與路遙
,夜雪初積。翠尊易泣
,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
、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
,幾時見得 姜夔的詞
,以“冷”著稱于世,“騷而雅”
、“冷而香”
。這首詞可算是寫梅的名篇,月色
、笛聲
、梅花,幽香.......詞人回憶起從前與佳人一起
,不顧清冷寒瑟
,攀折梅花。然而光陰流轉(zhuǎn)
,詞人已衰老了
,望著那竹林外稀疏的梅花,那昔日折梅的佳人音容笑貌又再浮上心頭。走進(jìn)這笛里梅花
,也便走進(jìn)了姜夔的清剛幽冷之境
。
宋詞十首巔峰之作是什么?
宋詞十首巔峰之作是姜夔。他少年孤貧
,屢試不第
,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
,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
,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
,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
。
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
,姜夔對詩詞、散文
、書法
、音樂,無不精善
,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
,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
、抒懷
、詠物、戀情
、寫景
、記游、節(jié)序
、交游
、酬贈等。
他在詞中抒發(fā)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
,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
,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fā)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
,以及超凡脫俗
、飄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鶴般的個性
,姜夔晚居杭州西湖
,卒葬西馬塍。
姜夔的詩詞創(chuàng)作
姜夔詩法江西黃庭堅,其詞也頗受黃庭堅詩學(xué)的影響
,他自己說
,三沐三熏黃太史氏,姜夔的詞境獨創(chuàng)一格
,藝術(shù)思維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也別出心裁
。
他善于用聯(lián)覺思維,利用藝術(shù)的通感將不同的生理感受連綴在一起
,表現(xiàn)某種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側(cè)向思維
,寫情狀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畫
,而是側(cè)面著筆
,虛處傳神。
他的詞在題材上并沒有什么拓展
,仍是沿著周邦彥的路子寫戀情和詠物
,他的貢獻(xiàn)主要在于對傳統(tǒng)婉約詞的表現(xiàn)藝術(shù)上進(jìn)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審美規(guī)范
。
蘇軾最膾炙人口的19首詞 ,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
我|匯賢書院
蘇軾最膾炙人口的19首詞,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
詩詞散文世界
1. 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轉(zhuǎn)朱閣
,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公元1076年的中秋
,皓月當(dāng)空,銀輝遍地
,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后
,已七年未得團(tuán)聚。此刻
,詞人面對一輪明月
,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
,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
2.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
。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
,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蘇軾筆下的周瑜年輕有為
,文采風(fēng)流,江山美人兼得
,春風(fēng)得意
,且有儒將風(fēng)度
,指揮若定,膽略非凡
,氣概豪邁
,歷史上的周瑜意氣風(fēng)發(fā),胸襟廣闊
,年少有為
,是蘇軾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周瑜
,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
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
,鬢如霜
。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
蘇東坡十九歲時
,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王弗年輕美貌
,且侍親甚孝
,二人恩愛情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上烀鼰o常
,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
,其心中的沉痛
,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
,東坡來到密州
,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
,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dāng)徹天
,有淚當(dāng)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4.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左牽黃
,右擎蒼,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
,看孫郎
。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
,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
。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
,言詞人酒酣之后,胸膽更豪
,興致益濃
。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發(fā)雖白
,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jié)赫免魏尚一樣
,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
。那時
,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jǐn)_
。
5. 定風(fēng)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
,當(dāng)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tuán)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
。詞人與朋友春日出游,風(fēng)雨忽至
,朋友深感狼狽
,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
,吟詠自若
,緩步而行。
6.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
,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本詞是傷春之作
。蘇軾長于豪放。亦最擅婉約
,本詞寫春景清新秀麗
。同時,景中又有情理
,我們?nèi)杂谩昂翁師o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
。詞人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局限于對“佳人”的相思
。
7.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
這是蘇軾的一首名詞《卜算子》。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
。被貶黃州后
,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dá)的
,能率領(lǐng)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guān)
。但內(nèi)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
,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
,表達(dá)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8. 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
,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M損柔腸,困酣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