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教學樓,當年是一排排平房)

校友群里發(fā)來一個鏈接《廬江礬山中學校史》征稿啟事
,邀請礬中校友根據(jù)在校學習或工作經(jīng)歷
,寫下對于自己或師長
、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蛲碌幕貞洝?/p>
有關母校的一切總是觸動我
,記憶悄然打開它的窗
,流淌出舊日時光,那些人
,那些事
!畢竟十七八歲的青春,有幾人能忘 半百之年
,回首
,才覺得那是我們生命的華章。三年
,青春大把地揮霍
,在那個破敗不堪的校園里,在那片土地上
。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
礬中的前身是開模學院
,始自1941年。我們是它的88屆
,是礬中由盛轉(zhuǎn)衰的分水嶺
。它曾經(jīng)的輝煌至此已經(jīng)黯淡無光,如同夕陽墜入地平線留下幾縷余暉
。
據(jù)教我們的蔡老師說
,88屆學生是從全縣招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h教育局考慮到礬中光榮的歷史和寂寞的現(xiàn)實
,在招生方面給予它特招。所以
,他說88屆生源質(zhì)量挺好
。我聽著有點不敢相信——我們那一屆怎么看都是失敗的一屆!一個文科班兩個理科班
,當年高考幾乎全軍覆沒
。應屆生考上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文科班只考上一個巢湖師專,理科班也好不了多少
。名落孫山后
,絕大多數(shù)人加入補習大軍,一年
,兩年
,甚至補了多年,期望有朝一日跳出農(nóng)門
,也有人不得不回鄉(xiāng)接受父輩的命運
。
我的同學基本上是農(nóng)村來的,條件都差不多
,每頓黑乎乎的咸菜下飯
,兩分錢一勺的青菜,偶爾吃到一片油渣子算是走運
。班上也有兩三個是礬礦的
,條件好許多。在我們眼里
,就跟現(xiàn)在人看富二代一個眼光
。還有幾個同學父母是工農(nóng)結(jié)合
,比我們這些純粹的泥腿子子女好一些
,吃得起一毛錢一碟的小炒
。
沒想到,我們那一屆竟然是從全縣挑選的
!我想,蔡老師應該不是安慰我們
。
拿我所在的三班來說
,三十多學生,的確來自不同的地方
。礬山和缺口的當然多一些
,還有泥河的,白山的
,黃屯的
,磚橋的。要知道泥河和白山都有自己的高中
,那個時候是就近招生
,不像現(xiàn)在等級分明。我以為自己鐵定上泥河中學
,通知書上卻是礬山中學
,我蒙了——不知道礬山中學在哪里。我,家里人甚至我們隊的人都沒去過礬中
。后來
,母親拜托一位去過礬礦的鄰居送我去報道。他帶我先去了礬礦
,然后一路問到礬山中學
。其實,直接去學校就可以
,不必多繞七八里路
。
從我家去礬中,說是二十多里
,實際上彎彎曲曲的田野小路
,重重疊疊的丘陵山路,足有三十里
。而我還不算最遠
,張振華要走四十多里,白山的幾位同學更遠
。
(現(xiàn)在的校門
,以前的后門,我就是從這里逃學去對面的山上)
校園
礬中的校園有幾大特色
。一是門
,唯一修得像樣的正門躲在偏僻的一角,我們很少從正門進出
。去年我回母校
,那門竟然還在,不過已經(jīng)封起來
。南邊的后門對著山邊
,沒有門,只是一個門垛
。如今在此處
,學校重建了氣派的校門。二是圍墻
,用石塊壘的
,斷壁殘垣,高高低低
,隨處都有豁口
,我們經(jīng)常在豁口練習跳高。三是樹多竹多
。有一片水杉林
,很美
。還有一片竹林,據(jù)說很多美麗的故事曾經(jīng)在那兒發(fā)生
。四是出門見山
。那山是我們逃學的樂園,我和同桌阿黃跑了個遍
,坐在橫斜的樹干上
,手里拿一本書,發(fā)誓要好好學習
,每次都以東拉西扯結(jié)束
。
北邊山坡有個土坷垃操場,籃球架孤零零地站在灰塵里
。操場下面是男生宿舍
,一排平房。宿舍前有一個渾濁的池塘
,叫共青塘
。
女生寢室破破爛爛。歪歪斜斜的木門
,一腳能踢開
。吱吱呀呀的木床,我們撿來磚頭加固
。室內(nèi)幽暗
,漂浮著咸菜的味道。
教室地面不平
,課桌搖搖晃晃
;桌底下用草繩綁著,放上書包
;窗戶從來關不嚴
,窗扉上有一兩塊殘剩的玻璃。天冷時
,坐在窗邊的同學用書或舊報紙把窗洞堵住。教室多功能
,后面擺著幾張床
,幾個愛學習的男生嫌寢室吵,晚上睡在教室里
。
(以前的土坷垃操場
,如今洋氣了)
班主任、數(shù)學老師
高中三年
,班主任先是蘇老師
,教語文
。他大學畢業(yè)后帶的就是三班,比我們大不了幾歲
。后是朱老師
,教歷史,也很年輕
。有一天下大雪
,他瀟灑地穿一套新西裝走進教室,凍得簌簌發(fā)抖
,幾個學生一齊喊:“抖起來了
!抖起來了!”
,教室里笑成一片
,一語雙關,朱老師很不好意思
。
把我們那一屆送走
,兩位老師都離開了教育,前者學法律
,后者從政
。
數(shù)學老師換了好幾茬,我印象最深的是蔡老師
。記得講解拋物線那一節(jié)時
,他舉了吐痰的例子,做了個很夸張的動作
,一邊吟詩:“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我腦子笨
,但這么形象的比喻一下子讓我領悟了
。遺憾的是,不管蔡老師教得如何好
,我數(shù)學還是很爛
。憑良心說,我花在數(shù)學上的時間遠遠超過語文和英語
,我懷疑我腦子少一根筋
。
(男生宿舍前的共青塘,現(xiàn)在清澈了不少)
班長
我一直在三班
。班長先后有四位
,邢,黃
,王
,張
。邢現(xiàn)在經(jīng)營一家茶行,王已經(jīng)成了教育領域的行家
。黃勁松當年兼學生會會長
、學校的風云人物,進入社會后經(jīng)商
,幾番沉浮幾番逆轉(zhuǎn)
,如今是淄博徽商商會秘書長。我們?nèi)苣晖瑢W會是他牽頭搞起的
,算是為灰頭土臉的88屆在母校洗了一把臉
。張振華,就是前面說的回家走四十多里的同學
,后來是某行行長
。
班長是班級的靈魂,過去是
,現(xiàn)在仍是
。班長有特權(quán),比如發(fā)紅包
。
同桌
、鄰桌、鋪友
數(shù)了一下
,三年我的同桌共有四人
。高一是陳雪清,學習勤奮
,上課我講小話她不搭理
。后來分班她學理科,成了一名工程師
,在上海
。坐在我前排的是兩個小男孩,又小又矮又瘦
,不過機靈得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在,一個成了我同事
,我拽著大姐的派頭直呼其名:“建舟
!”他樂呵呵的,笑容一如當年
。另一個小男孩只在我前面坐了一學期,他父親托人把他轉(zhuǎn)回離家近的泥河中學
,少走了許多冤枉路
。他很幸運
,沒有受補習的罪。據(jù)說高考后他去泥中查高考成績
,班主任不相信那個高分是他考的
,讓他回家等等再說。有次問他是不是有這回事
,他說是
。他很少聽老師講課,喜歡自己琢磨
,班主任斷言他考不上
。三十年后再見他,與當年的小男孩迥異
,沉穩(wěn)睿智
。
高二分科,三班是文科班
。夏維奇坐在我前面
,我向他借一塊橡皮,他滿臉通紅
,把橡皮從頭頂扔過來
,腦袋動也沒動。如今這位歷史系的夏教授還是那么靦腆
,只是當年烏黑的腦袋變得有些光亮了
。另一鄰桌汪新忠在保險公司工作,每年的車險我沒時間去
,都是他替我辦的
,有老同學真好。我和宛坐過一學期
,她膽子最小
,一只蟲子也會讓她驚叫,我只好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把飛來的蟲子撿起
,再狠狠踩扁。還有一位是何
,我的同桌加鋪友
。她寬厚大氣,像姐姐一樣待我們
。
阿黃和我
,有段時間既同桌又同鋪,她大大咧咧
。在寢室里
,弄出最大聲響的常是她
,不是瓷臉盆“咚”的一聲怪響,就是塑料腳盆“嘭”的一下翻個身
。有一次
,她一個“泰山壓頂”坐我枕頭上,我放在枕頭下的眼鏡立馬遭殃
,右鏡片裂縫了
。我很生氣,也沒辦法
。剛配的眼鏡
,不敢向家里再要錢換,就那么一直戴到高中畢業(yè)
,終于成了“近視+散光”
,賞月時效果特別明顯——在我裸視的眼里,圓月的邊緣毛茸茸的
,鵝毛月總有兩片
。所以,每當看見月亮的時候
,我都會想起阿黃
。和阿黃做鋪友,純粹是因為志同道合
,我們倆瞌睡大
,下自習后絕不看書,最怕同鋪的人點蠟燭夜讀
。還有就是
,她帶著我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
,逃課去學校對面的山上
;又比如,夜里翻幾道山梁陪她回家搞吃的
,就因為晚自習后肚子餓
。
(女生寢室的原址,雜草叢生)
老伙計
我們班女生關系不錯
。少年同學
,中年閨蜜,老年伙計
。我們的群叫“八八屆女神”
,線上線下保持交流。群里,發(fā)牢騷講笑話論養(yǎng)生秀才藝
,寫詩的彬美女
,會蒸各式早點的晚霞,養(yǎng)花種草的小革……女人們更喜歡分享生活的煙火氣
。
當年的青蔥少女,已是能干的老媽
。
我們互稱老伙計
。
老伙計是閨蜜的升級版。不管隔了多久
,不管在遙遠的北國還是南方
,叫一聲老伙計,仿佛能聽見對方的笑聲
。
老伙計也會生氣著惱
, 但像年少時一樣,氣消后我們不會計較
。
文青
也許是學文的緣故
,我們班很多同學喜歡舞文弄墨。
文才最好的是一位男同學
,寫一手好字
,文采風流。此人狂傲不羈
,儼然浪子
,后來考了上外。
日子清苦不影響浪漫
。我記得汪忠心同學寫詩
,筆名是“水中王子”,被一個看他不順眼的女同學給改成“水中王鬼”——那件事在女生中廣為流傳
。他后來一心賺錢
,開了幾家店,不再做詩人的清夢
。如今還在寫詩的極少
,我的鄰桌王富正偶爾詩興大發(fā),劉團結(jié)的詩情不知還剩幾分
女生中詩寫得好的是彬和Sunny
。我一直搞不懂詩
,但我會打油。
(這片竹林有很多美麗的故事)
法網(wǎng)柔情
88年有一部非常流行的電視劇《法網(wǎng)柔情》
,劉松仁和米雪主演的律師真酷
。估計受其影響,我們小小的文科班出了好幾個律師。班主任蘇老師考廈大法律系研究生
,現(xiàn)在在德恒
。被稱作“小上海”的劉團結(jié)
,戲稱為“西北老猿”的袁先高
,都是律師。他倆喜歡斗嘴
,從礬中時就是
。一個在西北,一個在東南
,如今在班級群里有時還隔空瞪眼
。還有文同學,也是學法律的
,在上交所
。他沉靜溫厚,在群里很少發(fā)聲
。我最喜歡看兩律師打嘴仗
,莫名地興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擅看尾艓讉€回合
,文同學便站出來:“好了吧 礬中時掐,現(xiàn)在還掐 ”那倆人便住了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芾藥资甑奈耐瑢W,你應該收他倆律師費
。
另有一位是老柳
,半路出家,現(xiàn)在也有了自己的律所
。女同學中沒有一個律師
,我當年很崇拜米雪演的律師,誰知一字之差
,做了教師
。阿黃代表女生,雖不是律師
,供職司法部門
,也算是“法網(wǎng)”中的人。不過我替她惋惜
,阿黃天生經(jīng)商的腦袋埋沒在機關的案卷里
,只好業(yè)余炒炒地皮
,炒出幾套房子。
(杉樹林只剩一小片
,說是留下供校友們懷念)
野蠻生長
我們班三十幾個同學
,人生的軌跡各異,但有兩點相同
。一是苦逼
,除了甘滿堂,是當年唯一考上的應屆生
,其余人都被高考狠狠地碾壓過
,一遍又一遍;二是心理素質(zhì)都不錯
,皮實,跌得倒爬得起
,沒有哪個想不開的
。像現(xiàn)在的學生動不動就跳樓,絕對沒有
。不過
,那時候也無樓可跳。八十年代
,一群農(nóng)村孩子想要改命除了讀書沒別的路
,除了吃苦耐勞也沒啥優(yōu)勢,就像土地上的野草
,不管被踩倒過多少次
,生命力奇強,野蠻地生長
。
其實很多同學改命
,靠的就是堅韌不放棄。甘滿堂和夏維奇一開始在鄉(xiāng)村教書
,考研改變了現(xiàn)狀
;文同學師大畢業(yè),考了華政
;劉團結(jié)考研是為了擺脫學生
;考入蘭大的老袁從一而終,不過苦沒少吃
;汪忠心走了彎路重新出發(fā)
;黃勁松的奮斗史可以寫一本書;阿黃畢業(yè)后分配在少管所管檔案
,你想
,她能坐得住 沒辦法
,硬著頭皮去科大報了名……
還有一些沒能繼續(xù)高考的同學,追隨時代的潮
,離開家鄉(xiāng)
,憑著才智和努力在一座座城市扎下了根。當年
,我們上學的愿望很簡單
,就是離開這片艱辛的土地——如此看來,同學們都算如愿
。
和他們相比
,我只能算野蠻活著。我像一只千年老龜
,只要有一池淺水一口吃的
,一動不動呆在旮旯里。
不管怎么說
,我們還算幸運
,趕上一個變革的時代。社會需要人才
,社會提供了舞臺
。農(nóng)村娃踏實努力不怕吃苦,甭管考沒考上
,如今同學們都各得其所
,畢竟那時的高中生綜合能力還是很強的。經(jīng)商也罷
,從政也罷
,教書也罷,打工也罷
,各行各業(yè)
,我們都努力干活,積極生活
。
我們這一屆
,可以說是八、九十年代農(nóng)村學生奮斗的一個版本
,如果可能的話
,真想把每一位88屆人的故事都寫下來——像野草一樣卑微,像野草一樣不屈
,像野草一樣生長
,也許,這是土地的饋贈
。
往期文章:
名字
礬中30年同學會特輯
聽說你回了母校......
稻田記事
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縣域大城關與鄉(xiāng)村凋敝
我的同學 作文 600字
她――是一位挺漂亮的女孩
;
她――是一位樂于助人的好同學:
她――是我的好朋友――范佳薇
。
范佳薇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她有著苗條的身段
,高挑的個頭
,還有那微黑的皮膚,但絲毫不影響她的美麗
,反而增添了些秀色
。她的眼睛是那樣好看:黑亮亮的眼珠,像兩粒閃閃發(fā)光的黑珍珠
,又似一對黑玻璃球浸在清水里
。轉(zhuǎn)動到眼眶的任何部位都顯得靈動俏媚。再配上一副淡紫邊框的眼鏡
,儼然一個“小博士”
。她有時又用素色頭花將一頭柔順飄逸的秀發(fā)束在腦后,的羊角辮
,又似一位“小淑女”
。
范佳薇是一位樂于助人的好姑娘。有一次
,我和范佳薇正在玩“木頭人”的游戲。忽然
,一位小女孩不小心絆倒了
,大概摔的很厲害,一時半會兒起不來
。她正想去扶
,我攔住她,說:“又不是咱們班的
,管他呢
,她愛起不起,我們接著玩吧
,別浪費時間
。”哪知
,她眉毛擰成了兩條蚯蚓
,生氣地對我說:“別的班的你就不管了,是不是
?她也是我們學校的一分子
。你想想,你摔成這樣
,沒人扶你
, 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 ”說著
,徑自走到小女孩面前,把她扶起來
,又安慰了小女孩幾句
,小女孩一拐一拐的回班里去了。我的臉騰的紅了
。多么好的同學呀
!多么善良的同學呀,和她比起來
,我是多么自私呀
!她是一位樂于助人的好女孩,而我卻……
一次美術(shù)課
,我因忘帶水彩筆而無法畫圖
。她見了,毫不猶豫地把水彩筆借給了我
,她卻挨了批評
。我愧疚的走到他跟前,說:“對不起
,我不該那么自私……”而她卻說:“知道就好
,好好改吧!”從此
,我改掉了自私的毛病
。
這便是我樂于助人的好友
今天是我的同班同學葉洪銘的生日,所以我一大早就起來了
。我起來以后先把送葉洪銘的生日賀卡和禮物準備好
,然后草草地吃了點早飯,就向和葉洪銘約定的地點跑去了
。
我到了約定的地點
,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三個同學在等了,只是不見葉洪銘的影子
。過了一會
,葉洪銘才一瘸一拐的走過來,原來他在昨天騎自行車的時候跌傷了腳
,所以走路才這副樣子
。全體人員會合以后,葉洪銘就開始了他的生日之旅
。
葉洪銘首先帶我們到他家去玩
。在他家我們把各種各樣的生日禮物送給葉洪銘。葉洪銘收到同學們的禮物后很高興
。葉洪銘打開電腦和同學玩賽跑卡丁車
,由于我對這種開車的電腦游戲不感興趣
,所以就在一旁看雜志。玩了大約有一個小時左右
,葉洪銘的媽媽就帶我們一起去吃肯德基
。
到了肯德基餐廳,我們就在葉洪銘的媽媽預訂好的位置坐下
。每人選了一個套餐
。然后大部分人就去有滑梯的那個角落玩貓捉老鼠的游戲。我們玩累了
,正好要的套餐也端來了
,于是大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完了午飯
,葉洪銘的生日蛋糕也端上來了
,我們大家一起為他唱生日快樂歌,祝他生日快樂
,葉洪銘閉上雙眼許下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我的肚子實在是沒有空著地方了,我還有一個老北京雞肉卷沒吃完
,于是
,我把雞肉卷打了包。吃完了蛋糕
,肯德基餐廳還為每人贈送了一份小禮物
。
下一個活動是瘸指揮葉洪銘帶我們?nèi)ハ忝酆愓嬲目ǘ≤嚒
?蓻]想到那里的工作人員說我們有的同學沒到一米四零
,不讓我們玩
,我們跟他爭辯
,他出言不遜還罵人,算了我們一賭氣離開了那里
。我們改變計劃去打保齡球
。我們又回到葉洪銘家里,取打保齡球需要的保齡球卡
。為了節(jié)省時間這次我們就打的奔深圳保齡球訓練基地
。走進場內(nèi),一條條球道展現(xiàn)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