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旅伴
陜北是我在中國見到的最貧困的地區(qū)之一
,即使包括云南西部在內也是如此。那里并不真正缺少土地陜西的農田可以說是傾斜的
第一天以后
他是個南方人
同他一起的一個孩子外號叫“老表”
他們喜歡紅軍嗎 我問他們
“紅軍教我讀書寫字
“就這么一些 ”
“紅軍對待我們很好
有一個農村少年是在四川參加紅軍的,我問他為什么參加
。他告訴我說,他的父母是貧農,只有四畝田(不到一英畝),不夠養(yǎng)活他和兩個姊妹。他說,紅軍到他村子來時,全體農民都歡迎他們,給他們喝熱茶另一個少年大約十九歲
還有一個少年是福建來的
,一個是浙江來的,還有幾個是江西和四川來的,但是大多數(shù)是陜西和甘肅本地人。有的已從少年先鋒隊“畢業(yè)”,雖然看上去還像孩子,卻已當了幾年紅軍了。有的參加紅軍是為了打日本,有兩個是為了要逃脫奴役,三個是從國民黨軍隊中逃過來的,但是他們大多數(shù)人參加紅軍是“因為紅軍是革命的軍隊,打地主和帝國主義”。接著我同一個班長談話
,他是個“大”人,二十四歲。他從一九三一年起就參加紅軍。那一年他父母在江西被南京的轟炸機炸死,他的家也被炸毀了。他從田里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父母都已炸死,他就馬上放下耙子,同妻子告別,參加了共產黨。他的一個兄弟是紅軍游擊隊隊員,一九三五年在江西犧牲。他們來歷不同
,但是同普通中國軍隊相比,是真正的“全國性”的軍隊,后者一般都按省份不同分別編制的。他們的籍貫和方言不一,但這似乎并不影響他們團結,只不過是時常作為開善意的玩笑的材料。我從來沒有見到過他們真的吵架。事實上,我在紅區(qū)旅行的全部時間中,我沒有看到紅軍戰(zhàn)士打過一次架,我認為這在年輕人中間是很突出的。雖然他們幾乎全體都遭遇過人生的悲劇
,但是他們都沒有太悲傷,也許是因為年紀太輕的緣故。在我看來,他們相當快活,也許是我所看到過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國無產者。在中國,消極的滿足是普遍的現(xiàn)象,但是快活這種比較高一級的感情,卻的確是罕見的,這意味著對于生存有著一種自信的感覺。他們在路上幾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無窮無盡
。他們唱歌沒有人指揮,都是自發(fā)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個人什么時候勁兒來了,或者想到了一個合適的歌,他就突然唱起來,指揮員和戰(zhàn)士們就都跟著唱。他們在夜里也唱,從農民那里學新的民歌,這時農民就拿出來陜西琵琶。他們有的那點紀律
,似乎都是自覺遵守的。我們走過山上的一叢野杏樹時,他們忽然四散開來去摘野杏就我所見到的來說
在路上的最后一天
,我們在一個青翠的山谷中間的一個村子里歇腳吃中飯,所有的孩子們都來看他們頭一次看到的洋鬼子。我決定考他們一下。“什么叫共產黨員 ”我問道
。“共產黨員是幫助紅軍打白匪和國民黨的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還有呢 ”
“他幫助我們打地主和資本家!”
“那么什么叫資本家呢 ”這個問題可難住了一個孩子,可是另外一個孩子回答說:“資本家自己不干活
,卻讓別人給他干活。”這個答復也許過分簡單化了“這里有地主和資本家嗎 ”
“沒有!”他們都齊聲叫道
“逃跑了 怕什么 ”
“怕我們的紅軍!”
“我們的”軍隊,一個農村孩子說“他的”軍隊 顯然
我后來看到紅色中國的教科書和遇到圣誕老人徐特立時,終于知道了是誰教給他們的
事實上
* * *
[1] 外國租界當然沒有遭到攻打
[2] 哥老會是個規(guī)模很大的秘密團體
[3] 由約瑟夫·F.洛克轉述給我聽的,他在波斯哈德到達云南府時曾與他談過話
[4] 一華畝約等于六分之一英畝
[5] 一八八二—一九四一年,著名愛爾蘭小說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g注
[6] 一八八一—一九七三年
紅星照耀中國每章概括:
第一章概括探尋紅色中國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17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