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斷續(xù)鳴蟬斷續(xù)風(fēng)》作者:半闕清詞斷續(xù)蟬鳴斷續(xù)風(fēng)。雨敲閑夢恁靈空。落巢雛雀匿花叢。一索秋千思舊事,幾桿修竹系秋蹤。
那人還在水之東。
《浣溪沙 難忘七夕》作者:學(xué)信午后雨來傍晚晴。夕陽西下滿天星。華燈初上聽蛙鳴。
七夕如期葡下候,五更細(xì)雨到天明。
鵲橋牛女訴衷情。
《浣溪沙 暮雨梧桐葉上留》作者:柳浪暮雨梧桐葉上留,一分落去二分愁,離人心上又三秋。落筆相思箋擱案,花前殘酒意難收,
人生何處不風(fēng)流。
《浣溪沙 七夕望故鄉(xiāng)》作者:銜山斜陽佇立江樓望故鄉(xiāng),煙波浩渺路茫茫。歸鴉數(shù)點背斜陽。
又到雙星相聚夜,芳魂一縷到西廂。
鷓鴣驚夢斷柔腸。
(詞林正韻)
《浣溪沙 凄涼》作者:村姑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望幽窗。相思一夜夢無常。
寂寞空庭春到晚,冷風(fēng)陣陣感心涼。
四簾慵卷斷愁腸。
《浣溪沙 七夕望月》作者:鴻雁一會兒陰一會晴,霎時兒暗霎時明,
星星點點雨泠冷。
天亦生情天亦淚,鵲橋暗渡九霄清,
上弦月隱遁云層。
(依詞韻第十一部)
《浣溪沙 無題》作者:墨鎖清秋老去情懷萬事殤,酒杯傾盡一樁樁。輕狂誤了少年郎。昔日繁華秋底事,光陰銷去不思量。
晚風(fēng)吹散菊花香。
《浣溪沙 遺嘆》作者:培蘭之趣霜淺楓林色未濃,蕭蕭階草響寒蛩。幾多傷雨掛秋容。
巧月愛憐風(fēng)柳碧,翌年毋嘆落荷紅。
數(shù)番撥冗日匆匆。
《浣溪沙 雨韻》作者:那蘭颯颯風(fēng)來云滿天,茫茫四野雨成簾。燕棲雀躲竄屋檐。
淡墨尋香觀水色,素箋覓韻靜心虔。
瞬間世界褪塵喧。
《浣溪沙 孟秋晨詠》作者:無形水,田安定一枚強入眠,醒來紅日上闌干,隔簾秋柳不聞蟬。臨鏡未覺霜鬢減,透窗已送曉風(fēng)寒,
野菊初綻小籬邊。
《浣溪沙 家念》作者:陳昌國飄泊江湖總念家,常悲零落苦天涯。時觀飛雁過云霞。
翠柳紅花徒惹恨,淡星明月竟寒牙。
枯藤老樹怨鳴鴉。
(詞韻第十部)
《浣溪沙 秋夜思》作者:前方夢醒三更夜未央,四周寂寂惹凄涼,無思身起立軒窗。颯颯勁風(fēng)搖弱柳,瀟瀟冷雨洗麻桑,
門前花否卸紅妝
《浣溪沙 吊芳魂》作者:上帝的寵兒譚琴13556836788(婉兒)月淡風(fēng)柔夜意深。池清徑冷吊芳魂。飛紅軟絮漫相侵。
倩影徘徊寒露冷。暗香繚繞曙煙勻。
惱人心處怨秋分。
《浣溪沙 秋思》作者:云水禪心葉落枝疏瘦菊黃。楓紅霜染桂花香。斜風(fēng)細(xì)雨送秋涼。
雖有閑情吹短笛,卻無雅致賦詩章。
歸鴻影杳懶梳妝。
(詞林正韻.第二部)
《浣溪沙 曲院游》作者:東哥湖上兩三鷗白鷺,荷風(fēng)曲院橋欄駐。蓮葉接天人共度。
芙蓉出水蓮無數(shù),菡萏妖嬈誰不注
倒景人花天羨慕。
一一(詞林正韻)仄韻
《浣溪沙 嘆秋》作者:LiIy玉露生涼悵已秋,寒鴉噪影亂枝頭。小窗深淺一簾愁。萍絮飄零尋去處,殘蟬恨冷斷弦收。
寒來暑往歲華流。
《浣溪沙 雨后閑聊》作者:董九驟雨急風(fēng)天色重,欄桿生影又晴空,驚雷喚醒夕陽紅。
把酒西窗閑碎語,相逢一笑日匆匆,
高山流水友情濃。
(詞林正韻一部)
《浣溪沙 盼雨》作者:霧夢日轉(zhuǎn)光陽落暮簾,星移輝灑映窗欄。立秋伏末熱依然。心盼蒼天飄細(xì)雨,耳聽大地沐廉纖。
淅淅瀝瀝撫長安。
(中華新韻)注:廉纖——借指細(xì)雨。2018年8月18日20時(星期六)填于西安家宅
早起曹鄴
月墮滄浪西,門開樹無影。
此時歸夢闌,立在梧桐井。
別李郎中薛濤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凄涼。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
大雨苗蘇曾幾
一夕驕陽轉(zhuǎn)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立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采桑子馮延巳
洞房深夜笙歌散,
簾幕重重。
斜月朦朧,
雨過殘花落地紅。
昔年無限傷心事,
依舊東風(fēng)。
獨倚梧桐,
閑想閑思到曉鐘。
梧葉兒元無名氏
秋來到,漸漸涼,
寒雁兒往南翔。
梧桐樹,葉又黃。
好凄涼,繡被兒空閑了半張。
卜算子 斷腸夏完淳
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
誰料同心結(jié)不成,翻就相思結(jié)。
十二玉闌干,風(fēng)動燈明滅。
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夏日書帳陳淑蘭
簾幕風(fēng)微日正長,
庭前一片芰荷香。
人傳郎在梧桐樹,
妾愿將身化鳳凰。
秋夜陳文述
梧桐葉底見銀河,露氣當(dāng)窗冷碧羅。
四壁蟲聲兩行雁,不知何處得秋多。
鴛鴦篇陳子昂
飛飛鴛鴦鳥。
舉翼相蔽虧。
俱來綠潭里。
共向白云涯。
音容相眷戀。
羽翮兩逶迤。
蘋萍戲春渚。
霜霰繞寒池。
浦沙連岸凈。
汀樹拂潭垂。
年年此游玩。
歲歲來追隨。
鳳凰起丹穴。
獨向梧桐枝。
鴻雁來紫塞。
空憶稻粱肥。
烏啼倦依托。
鶴鳴傷別離。
豈若此雙禽。
飛翻不異林。
刷尾青江浦。
交頸紫山岑。
文章負(fù)奇色。
和鳴多好音。
聞有鴛鴦綺。
復(fù)有鴛鴦衾。
持為美人贈。
勖此故交心。
長信秋詞五首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
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tuán)扇暫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后疑。
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復(fù)道奉恩時。
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lián)v衣聲。
白露堂中細(xì)草跡,紅羅帳里不勝情。
句孟浩然
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逐逐懷良馭,蕭蕭顧樂鳴。(《省試騏驥長鳴》,詩
見《丹陽集》)
芳草渡馮延巳
梧桐落,蓼花秋。
煙初冷,雨才收,
蕭條風(fēng)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頭。
燕鴻遠(yuǎn),羌笛怨,
渺渺澄江一片。
山如黛,月如鉤,
笙歌散,魂夢斷,倚高樓。
虞美人馮延巳
碧波簾幕垂朱戶,
簾下鶯鶯語。
薄羅依舊泣青春,
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難論。
鳳笙何處高樓月,
幽怨憑誰說?
須臾殘照上梧桐,
一時彈淚與東風(fēng),恨重重。
虞美人馮延巳
畫堂新霽情蕭索,
深夜垂珠箔。
洞房人睡月嬋娟,
梧桐雙影上朱軒,立階前。
高樓何處連宵宴,
塞管吹幽怨。
一聲已斷別離心,
舊歡拋棄杳難尋,恨沉沉。
采桑子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
回首邊頭。
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1]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2]
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3]
鷓鴣天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鎖窗,
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tuán)茶苦,
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
日猶長,
仲宣懷遠(yuǎn)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
莫負(fù)東籬菊蕊黃。
清平樂晏幾道
幺弦寫意,
意密弦聲碎。
書得鳳箋無限事,
猶恨春心難寄。
臥聽疏雨梧桐,
雨馀淡月朦朧。
一夜夢魂何處,
那回楊葉樓中。
行香子晏幾道
晚綠寒紅,芳意匆匆。
惜年華、今與誰同。
碧云零落,數(shù)字征鴻。
看渚蓮凋,宮扇舊,怨秋風(fēng)。
流波墜葉,佳期何在,
想天教、離恨無窮。
試將前事,閑倚梧桐。
有消魂處,明月夜,粉屏空。
清平樂晏殊
金風(fēng)細(xì)細(xì),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
夜坐張耒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fēng)尚有聲。
解連環(huán)吳文英
暮檐涼薄。疑清風(fēng)動竹,故人來邈。
漸夜久、閑引流螢,
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夢遠(yuǎn)雙成,鳳笙杳、玉繩西落。
掩練[1]帷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
銀瓶恨沉斷索。
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
抱素影、明月空閑,
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
翠冷紅衰,怕驚起、西池魚躍。
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
鷓鴣天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
乍涼秋氣滿屏幃。
梧桐葉上三更雨,
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diào)寶瑟,撥金猊。
那時同唱鷓鴣詞。
如今風(fēng)雨西樓夜,
不聽清歌也淚垂。
菩薩蠻朱淑真
秋聲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蕭索。
欹枕背燈眠,月和殘夢圓。
起來鉤翠箔,何處寒砧作。
獨倚小闌干,逼人風(fēng)露寒。
秋夜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
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處明。
清江引錢霖
恩情已隨紈扇歇,
攢到愁時節(jié)。
梧桐一葉秋,
砧杵千家月,
多的是幾聲兒檐外鐵。
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定西番韋莊
挑盡金燈紅燼,
人灼灼,
漏遲遲,
未眠時。
斜倚銀屏無語,
閑愁上翠眉。
悶殺梧桐殘雨,
滴相思。
更漏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
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云殘,
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
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
空階滴到明。
行香子李清照
草際鳴蛩,
驚落梧桐,
正人間、天上愁濃。
云階月地,
關(guān)鎖千重。
縱浮槎來,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橋鵲駕,
經(jīng)年才見,
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椗?,
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
醍兒雨,
醍兒風(fēng)。
憶秦娥李清照
臨高閣,
亂山平野煙光保。
煙光薄,
棲鴉歸后,
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
西風(fēng)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
又還秋色,
又還寂寞。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秋心三首
其一
秋心如海復(fù)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dāng)腰。
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
斗大明星爛無數(shù),長天一月墜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來闕下,眾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觸眼春云過,老輩填胸夜雨淪。
天問有靈難置對,陰符無效勿虛陳。
曉來客籍差夸富,無數(shù)湘南劍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靈氣欲成云。
槎通碧漢無多路,土蝕寒花又此墳。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釵一佩斷知聞。
起看歷歷樓臺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
又懺心一首
佛言劫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經(jīng)濟(jì)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fù)中宵。
來何洶涌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
心藥心靈總心病,寓言決欲就燈燒。
--------------------------------------------------------------------------------
賦憂患
故物人寰少,猶蒙憂患俱。
春深恒作伴,宵夢亦先驅(qū)。
不逐年華改,難同逝水徂。
多情誰似汝?未忍托禳巫。
--------------------------------------------------------------------------------
遠(yuǎn)志
九邊爛數(shù)等雕蟲,遠(yuǎn)志真看小草同。
枉說健兒身在手,青燈夜雪阻山東。
--------------------------------------------------------------------------------
詠史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tuán)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
已亥雜詩
1.
著書何似觀心賢?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書成南渡后,先生續(xù)集再編年。
2.
我馬玄黃盼日曛,關(guān)河不窘故將軍。
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3.
罡風(fēng)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臥九閽。
終是落花心緒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
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白云出處從無例,獨往人間竟獨還。
(余不攜眷屬仆從,雇兩車,以一車自載,一車載文集百卷出都。)
5.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6.
亦曾橐筆侍鑾坡,午夜天風(fēng)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護(hù)惜,乾清門外露痕多。
7.
廉鍔非關(guān)上帝才,百年淬厲電光開。
先生宦后雄談減,悄向龍泉祝一回。
8.
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
(別西山)
9.
翠微山在柘潭側(cè),此山有情慘難別。
薜荔風(fēng)號義士魂,燕支土蝕佳人骨。
(別翠微山)
10.
進(jìn)退雍容史上難,忽收古淚出長安。
百年綦轍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先大父宦京師,家大人宦京師,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歲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11.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
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唐碑額有近百字者)
12.
掌故羅胸是國恩,小胥脫腕萬言存。
他年金匱如收采,來叩空山夜雨門。
13.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煙萬態(tài)馬蹄湮。
當(dāng)年筮仕還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14.
頹波難挽挽頹心,壯歲曾為九牧箴。
鐘簴蒼涼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15.
許身何必定夔皋,簡要清通已足豪。
讀到嬴劉傷骨事,誤渠畢竟是錐刀。
16.
棄婦丁寧囑小姑,姑恩莫負(fù)百年劬。
米鹽種種家常話,淚濕紅裙未絕裾。
(有棄婦泣于路隅,因書所見。)
17.
金門縹緲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鱗。
終古漢家狂執(zhí)戟,誰疑臣朔是星辰?
18.
詞家從不覓知音,累汝千回帶淚吟。
惹得爾翁懷抱惡,小橋獨立慘歸心。
(吾女阿辛?xí)T延巳詞三闋,日日誦之,自言能識此詞之旨,我竟不知也。)
19.
卿籌爛熟我籌之,我有忠言質(zhì)幻師:
觀理自難觀勢易,彈丸壘到十枚時。
(道旁見鬻戲術(shù)者,因贈。)
20.
消息閑憑曲藝看,考工文字太叢殘。
五都黍尺無人校,搶攘廛間一飽難。
(過肆市有感。)
21.
滿擬新桑遍冀州,重來不見綠云稠。
書生挾策成何濟(jì)?付與維南織女愁。
(曩陳北直種桑之策于畿輔大吏)
22.
車中三觀夕惕若,七歲靈文電熠若。
懺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貫珠累累若。
(余持陀羅尼已滿四十九萬卷,乃新定課程,日頌普賢、普門、普眼之文。)
23.
荒村有客抱蠹魚,萬一談經(jīng)引到渠。
終勝秋燐無姓氏,沙渦門外五尚書。
(逆旅夜聞讀書聲,戲贈。)
24.
誰肯栽培木一章?黃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與兒孫作屋梁。
(道旁風(fēng)景如此)
25.
椎埋三輔飽于鷹,薛下人家六萬增。
半與城門充校尉,誰將斜谷械陽陵?
26.
逝矣斑騅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小橋報有人癡立,淚潑春簾一餅茶。
(出都日,距國門已七里,吳虹生同年立橋上候余過,設(shè)茶,灑淚而別。)
27.
秀出天南筆一支,為官風(fēng)骨稱其詩。
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記春驄戀縶時。
(別石屏朱丹木同年雘。丹木以引見入都,為予治裝,與予先后出都。)
28.
不是逢人苦譽君,亦狂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
(別黃蓉石比部玉階。蓉石,番禺人。)
29.
觥觥益陽風(fēng)骨奇,壯年自定千首詩。
勇于自信故英絕,勝彼優(yōu)孟俯仰為。
(別湯海秋戶部鵬)
30.
事事相同古所難,如鶼如鰈在長安。
從今兩戒河山外,各逮而孫盟不寒。
(光州吳虹生葆晉,與予戊寅同年,己丑同年,同出清苑王公門,殿上試同不及格,同官內(nèi)閣,同改外,同日還原官。)
31.
本朝閩學(xué)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
新識晉江陳戶部,談經(jīng)頗似李文貞。
(別陳頌?zāi)蠎舨繎c鏞。)
32.
何郎才調(diào)本孿生,不據(jù)文家為弟兄。
嗜好畢同星命異,大郎尤貴二郎清。
(別道州何子貞紹基,子益紹業(yè)兄弟。近是孿生,皆據(jù)質(zhì)家為兄弟。)
33.
少慕顏曾管樂非,胸中海岳夢中飛。
近來不信長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
(別會稽少白山人潘諮)
34.
猛龍當(dāng)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倉佉?
只今曠劫重生后,尚識人間七體書。
(別鎮(zhèn)國公容齋居士。居士睿親王子,名裕恩,好讀內(nèi)典,遍識額納特珂克、西藏、西洋、蒙古、回部及滿漢字,又校訂全藏,凡經(jīng)有新舊數(shù)譯者,皆訪得之,或校歸一是,或兩存之,或三存之,自釋典入震旦以來,未曾有也。)
35.
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嶄然。
恍從魏晉紛紜后,為溯黃農(nóng)浩渺前。
(別大興周丈之彥)
36.
多君媕雅數(shù)論心,文字緣同骨肉深。
別有樽前揮涕語,英雄遲暮感黃金。
(別王秋畹大令繼蘭,秋畹,濟(jì)寧人。)
37.
三十年華四牡腓,每談宦轍壯懷飛。
樽前第一傾心聽,兕甲樓船海外歸。
(別直隸布政使同年托公。公名托渾布,蒙古人。)
38.
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別益情親。
他年臥聽除書罷,冉冉修名獨傷神。
(別南豐劉君良駒、南海桂君文耀、河南丁君彥儔、云南戴君綗孫、長白奎君綬、閩黃君驤云、江君鴻升、棗強布君際桐。時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匆匆難遍別,八君即握手一為別者也。吳虹生已見前。)
39.
朝借一經(jīng)覆以簦,暮還一經(jīng)龕已燈。
龍華相見再相謝,借經(jīng)功德龍泉僧。
(別龍泉寺僧唯一。唯一,施南人。)
40.
北方學(xué)者君第一,江左所聞君畢聞。
土厚水深詞氣重,煩君他日定吾文。
(別許印林孝廉瀚。印林,日照人。)
41.
子云識字似相如,記得前年隔巷居。
忙殺奚童傳搨本,一行翠墨一封書。
(別吳子苾太守式芬。子苾,海豐人。)
42.
夾袋搜羅海內(nèi)空,人才畢竟恃宗工。
笥河寂寂覃溪死,此席今時定屬公。
(別徐星伯前輩松。星伯,大興人。)
43.
聯(lián)步朝天笑語馨,佩聲耳畔尚泠泠。
遙知下界覘乾象,此夕銀潢少客星。
(別共事諸宗室)
44.
毫霜擲罷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醫(yī)國手,藥方只販古時丹。
(己丑殿試,大指祖王荊公上任宗皇帝書。)
45.
眼前二萬里風(fēng)雷,飛出胸中不費才。
枉破期門佽飛膽,至今駭?shù)烙鱿苫亍?
(記己丑四月二十八日事)
46.
彤墀小立綴鹓鸞,金碧初陽當(dāng)畫看。
一隊佽飛爭識我,健兒身手此文官。
47.
終賈華年氣不平,官書許讀興縱橫。
荷衣便識西華路,至竟蟲魚了一生。
48.
萬事源頭必正名,非同綜核漢公卿。
時流不沮狂生議,側(cè)立東華儜佩聲。
(官內(nèi)閣日,上書大學(xué)士,乞到閣看本。)
49.
東華飛辯少年時,伐鼓撞鐘海內(nèi)知。
牘尾但書臣向校,頭銜不稱閷其詞。
(再國史館日,上書總裁,論西北塞外部落源流,山川形勢,定《一統(tǒng)志》之疏漏,初五千言,或曰:非所職也。乃上二千言。)
50.
千言只作卑之論,敢以虛懷測上公?
若問漢朝諸配享,少牢乞附孫叔通。
(在禮部上書堂上官,論四司政體宜沿宜革三千言。)
51.
客星 ? ?照天潢,許署頭銜著作郎。
翠墨未干仙字蝕,云煙半榻掖門旁。
(官宗人府,奉旨充玉牒館纂修官,予草剏章程,未竟其事,改官去。)
52.
齒如編貝漢東方,不學(xué)咿嚘況對揚。
屋瓦自驚天自笑,丹毫圓折露華瀼。
(予每侍班引薦,奏履歷,同官或代予悚息。丁酉春,京察一等引見,蒙記名。)
53.
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戀太陽。
揮手唐朝八司馬,頭銜老署退鋒郎。
(選授楚中一司馬矣,不就,供職祠曹如故。)
54.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傳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八歲,得就登科錄讀知,是搜集二百年科名掌故之始。)
55.
手校斜方百葉圖,官書似此古今無。
只今絕學(xué)真成絕,冊府蒼涼六幕孤。
(程大理同文修會典,其理藩院一門及青海西藏各圖,屬予校理,是為天地東西南北之學(xué)之始。大理沒,予撰蒙古圖志竟不成。)
56.
孔壁微茫墜緒窮,笙歌絳帳啟宗風(fēng)。
至今守定東京本,兩廡如何闕馬融?
(戊子歲,成尚書序大義一卷,太誓答問一卷,尚書馬氏家法一卷。)
57.
姬周史統(tǒng)太銷沈,況復(fù)炎劉古學(xué)瘖。
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總劉歆。
(癸巳歲,成左氏春秋服杜補義一卷,其劉歆竄益左氏顯然有跡者,為左氏決疣一卷。)
58.
張杜西京說外家,斯文吾述段金沙。
導(dǎo)河積石歸東海,一字源流奠萬嘩。
(年十有二,外王父金壇段先生授以許氏部目,是平生以經(jīng)說字、以字說經(jīng)之始。)
59.
端門授命有云礽,一脈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劉禮部,東海絕學(xué)在毘陵。
(年二十有八,始從武進(jìn)劉申受受公羊春秋,近歲成春秋決事)
60.
華年心力九分殫,淚漬蟫魚死不干。
此事千秋無我席,毅然一炬為歸安。
(抱功令文二千篇,見歸安姚先生學(xué)塽,先生初獎惜之,忽正色曰:"我聞著墨不著筆,汝文筆墨兼用。"乃自燒功令文。)
61.
軒后孤虛縱莫尋,漢官戊己兩言深。
著書不為丹鉛誤,中有風(fēng)雷老將心。
(定裴骃史記集解之誤,為孤虛表一卷,古今用兵孤虛圖說一卷。)
62.
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識字百憂集。
我不畏鬼復(fù)不憂,靈文夜補秋燈碧。
(常恨許叔重見古文少,據(jù)商周彝器秘文,說其形義,補說文一百四十七字,戊戌四月書成。)
63.
經(jīng)有家法夙所重,詩無遠(yuǎn)詁獨不用。
我心即是四始心,泬寥再發(fā)姬公夢。
(為詩非序、非毛、非鄭各一卷。予說詩以涵泳經(jīng)文為主,于古文、毛、今文三家,無所尊,無所廢。)
64.
熙朝仕版快茹征,五倍金元十倍明。
揚扢千秋儒者事,漢官儀后一書成。
(年十四,始考古今官制,近成漢官損益上下二篇,百王易從論一篇,以竟髫年之志。)
65.
文侯官冕聽高歌,少作精嚴(yán)故不磨。
詩漸凡庸人可想,側(cè)身天地我蹉跎。
(詩編年始嘉慶丙寅,終道光戊戌,勒成二十七卷。)
66.
西京別火位非高,薄有遺聞瑣且勞。
只算初識鏡背字,敢陳法物詁球刀。
(為典客道古錄、奉常道古錄各一卷。)
67.
十仞書倉郁且深,為夸目錄散黃金。
吳回一怒知天意,無復(fù)龍威禹穴心。
(年十六,讀四庫提要,是平生為目錄之學(xué)之始,壬午歲,不戒于火,所搜羅七閣未收之書,燒者什八九。)
68.
北游不至獨石口,東游不至盧龍關(guān)。
此記游耳非著作,馬蹄蹀躞書生孱。
(東至永平境,北至宣化境,實未覩東北兩邊形勢也,為紀(jì)游合一卷。)
69.
吾祖平生好孟堅,丹黃鄭重萬珠圓。
不才竊比劉公是,請肄班香再十年。
(為漢書補注不成,讀漢書,隨筆得四百事。先祖匏伯公,批校漢書,家藏凡六七通,又有手抄本。)
70.
麟經(jīng)斷爛炎劉始,幸有蘭臺聚秘文。
解道何休遜班固,眼前同志只朱云。
(癸巳歲,成西漢君臣稱春秋之義考一卷,助予整齊之者,同縣朱孝廉以升。)
71.
剔彼高山大川字,薄我玉篋金扃中。
從此九州不光怪,羽陵夜色春熊熊。
(年十七,見石鼓,是收石刻之始。撰金石通考五十四卷,分存、佚、未見三門,書未成,成羽琌山金石墨本記五卷。郭璞云:"羽陵,即羽琌也。")
72.
少年薄錄睨千秋,過目云煙浩不收。
一任湯湯淪泗水,九金萬祀屬成周。
(撰羽琌之山典寶記二卷)
73.
奇氣一縱不可闔,此是借瑣耗奇法。
奇則耗矣瑣未休,眼前臚列成五岳。
(為鏡苑一卷,瓦韻一卷,輯官印九十方為漢官拾遺一卷,泉文記一卷。)
74.
登乙科則亡姓氏,官七品則亡姓氏。
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燈忽吐蒼虹氣。
(撰布衣傳一卷,起康熙迄嘉慶,凡三十九人。)
75.
不能古雅不幽靈,氣體難躋作者庭。
毀殺流傳遺下女,自障紈扇過旗亭。
(年十九,始倚聲填詞,壬午歲勒為六卷,今頗悔存之。)
76.
文章合有老波瀾,莫作鄱陽夾漈看。
五十年中言定驗,蒼茫六合此微官。
(庚辰歲,為西域置行省議、東南罷番舶議兩篇,有謀合刊之者。)
77.
厚重虛懷見古風(fēng),車裀五度照門東。
我焚文字公焚疏,補紀(jì)交情為紀(jì)公。
(壬辰夏,大旱,上求直言。大學(xué)士蒙古富公俊五度訪之,予手陳當(dāng)世急務(wù)八條,公讀至汰冗濫一條,動色以為難行,余頗欣賞。予不存于集中。)
78.
狂禪辟盡禮天臺,棹臂琉璃屏上回。
不是瓶笙花影夕,鳩摩枉譯此經(jīng)來。
(丁酉九月二十三夜,不寐,聞茶沸聲,披衣起,菊影在屏,忽證法華三昧。)
79.
手捫千軸古瑯玕,篤信男兒識字難。
悔向侯王作賓客,廿篇鴻烈贈劉安。
(某布政欲撰吉金款識,屬予為之。予為聚拓本穿穴群經(jīng),極談古籀形義,為書十二卷。俄布政書來請絕交,書藏何子貞家。)
80.
夜思師友淚滂沱,光影猶存急網(wǎng)羅。
言行較詳官閥略,報恩如此疚心多。
(近撰平生師友小記百六十一則)
81.
歷劫如何報佛恩?塵塵文字以為門。
遙知法會靈山在,八部天龍禮我言。
(佛書入震旦以后,校讎者稀,乃為龍藏考證七卷;又以妙法蓮華經(jīng)為北涼宮中所亂,乃重定目次,分本跡二部,刪七品,存廿一品,丁酉春勒成。)
82.
龍樹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dān)。
我書喚作三椏記,六祖天臺共一龕。
(近日述天臺家言為三普銷文記三卷,又撰成龍樹三椏記。)
83.
只籌一纜十夫多,細(xì)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84.
白面儒冠已問津,生涯只羨五侯賓。
蕭蕭黃葉空村畔,可有擁書閉戶人?
85.
津梁條約遍南東,誰遣藏春深塢逢?
不枉人呼蓮幕客,碧紗幮護(hù)阿芙蓉。
(阿,讀如人疴之疴,出續(xù)本草。)
86.
鬼燈對對散秋螢,落魄參軍淚眼熒。
何不專城花縣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87.
故人橫海拜將軍,側(cè)立南天未蕆勛。
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
88.
河干勞問又江干,恩怨他時邸報看。
怪道烏臺牙放早,幾人怒馬出長安。
89.
學(xué)羿居然有羿風(fēng),千秋何可議逢蒙?
絕憐羿道無消息,第一親彎射羿功。
90.
過百由旬煙水長,釋迦老子怨津梁。
聲聞閉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91.
北俊南孊氣不同,少能炙轂老能聰。
可知銷盡勞生骨,即在方言兩卷中。
(凡騶卒謂予燕人也,凡舟子謂予吳人也,其有聚而轇轕者,則兩為之舌人以通之。)
92.
不容水部賦清愁,新?lián)硌榔彀萘泻睢?
我替梅花深頌禱:明年何遜守?fù)P州。
(同年何亦民俊,時以知府銜駐黃河。)
93.
金鑾并硯走龍蛇,無分同探閬苑花。
十一年來春夢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同年盧心農(nóng)元良,時知甘泉。)
94.
黃金脫手贈椎埋,屠狗無悰百計乖。
僥幸故人仍滿眼,猖狂乞食過江淮。
(過江淮間不困戹,何亦民、盧心農(nóng)兩君力也。)
95.
大宇東南久寂寥,甄陀羅出一枝簫。
簫聲容與渡淮去,懷上魂須七日招。
(袁浦席上有限韻賦詩者,得簫字,敬賦三首。)
96.
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誰分蒼涼歸棹后,萬千哀樂聚今朝。
97.
天花拂袂著難銷,始愧聲聞力未超。
青史他年煩點染:定功四紀(jì)遇靈簫。
98.
一言恩重降云霄,魔劫成塵感不銷。
未免初禪怯花影,夢回持偈謝靈簫。
99.
能令公慍公復(fù)喜,揚州女兒名小云。
初弦相見上弦別,不曾題滿杏黃裙。
100.
坐我三熏三沐之,懸崖撒手別卿時。
不留后約將人誤,笑指河陽鏡里絲。
101.
美人才調(diào)信縱橫,我亦當(dāng)筳拜盛名。
一笑勸君輸一著,非將此骨媚公卿。
(友人訪小云于杭州,三至不得見,慍矣。箴之。)
102.
網(wǎng)羅文獻(xiàn)吾倦矣,選色談空習(xí)性存。
江淮狂生知我者,綠 百字銘其言。
(讀某人與友人書,即書其后。)
103.
梨園爨本募誰修?亦是風(fēng)花一代愁。
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兒喉。
(元人百種,臨川四種,悉遭伶師竄改,昆曲鄙俚極矣,酒座中有征歌者,予輒撓阻。)
104.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處士卑。
一事平生無齮齕:但開風(fēng)氣不為師。
(予平生不蓄門弟子)
105.
生還重喜酹金焦,江上騷魂亦可招。
隔岸故人如未死,清樽讀曲是明朝。
106.
西來白浪打旌旗,萬舶安危總未知。
寄語瞿塘江上賈,收帆好趁順風(fēng)時。
107.
少年攬轡澄清意,倦矣應(yīng)憐縮手時。
今日不揮閑涕淚,渡江只怨別蛾眉。
108.
六月十五別甘泉,是夕丹徒風(fēng)打船。
風(fēng)定月出半江白,江上女郎眠未眠?
109.
四海流傳百軸刊,皤皤國老尚神完。
談經(jīng)忘卻三公貴,只作先秦伏勝看。
(重見予告大學(xué)士阮公于揚州)
110.
蜀岡一老抱哀弦,閱盡詞場意惘然。
絕似琵琶天寶后,江南重遇李龜年。
(重晤秦敦夫編修恩復(fù))
111.
家公舊治我曾游,只曉梅邨與鳳洲。
收拾遺文浩無涘,東南一部小陽秋。
(太倉邵子顯輯太倉先哲叢書八帙,起南宋迄乾隆中,使予序)
112.
七里虹橋腐草腥,歌鐘詞賦兩飄零。
不隨天市為消長,文字光芒聚德星。
(時上元蘭君、太倉邵君,為揚州廣文;魏默深舍人、陳靜蓭博士喬揚州;又晤秦玉笙、謝夢漁、劉楚楨、劉孟瞻四孝廉,楊季子都尉。)
113.
公子有德宜置諸,有德公子毋忘諸。
我方乞■忽誦此,箴銘磊落肝脾虛。
114.
詩人瓶水與謨觴,郁怒清深兩擅場。
如此高才勝高第,頭銜追贈薄三唐。
(郁怒橫逸,舒鐵云瓶水齋之詩也;清深淵雅,彭甘亭小謨觴館之詩也。兩君死皆一紀(jì)矣。)
115.
荷衣說藝斗心兵,前輩須眉照座清。
收拾遺聞歸一派,百年終恃小門生。
(少時所交多蒼老,于乾隆庚辰榜過從最親厚,次則嘉慶己謂,多談藝之士。兩科皆大興朱文正為總裁官。)
116.
中年才子躭絲竹,儉歲高人厭薜蘿。
兩種情懷皆可諒,陽秋貶筆未宜多。
117.
姬姜古妝不如市,趙女輕盈躡銳屐。
侯王宗廟求元妃,徽音豈在纖厥趾?
118.
麟趾褭蹄式可尋,何須番舶獻(xiàn)其???
漢家平淮書難續(xù),且仿齊梁鑄餅金。
(近世行用番錢,以為攜挾遍也,不知中國自有餅金,見《南史·諸彥回傳》,又見韓偓詩。)
119.
作賦曾聞紙貴夸,誰令此紙遍京華?
不行官鈔行私鈔,名目何人餉史家?
120.
促柱危弦太覺孤,琴邊倦眼眄平蕪。
香蘭自判前因誤,生不當(dāng)門也被除。
121.
荒青無縫種交加,月費牛溲定幾車?
只是場師消遣法,不求秋實不看花。
(所僦寓有治圃者,戲贈。)
122.
六朝古黛夢中衡,無福秦淮放棹行。
想見鐘山兩才子,詞鋒落月互縱橫。
(欲如江寧,不果,亦不得見馬湘帆戶部、馮晉漁比部兩同年消息。)
123.
不論鹽鐵不籌河,獨倚東南涕淚多。
國賦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勝栽禾?
124.
殘客津梁握手欷,多君鄭重問烏衣。
故家自怨風(fēng)流歇,肯罵無情燕子飛。
(重晤段君果行、沈君錫東于逆旅,執(zhí)手言懷。兩君,家大人舊賓客也。)
125.
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過鎮(zhèn)江,見賽玉皇及風(fēng)神雷神者,禱詞萬數(shù)。道士乞撰青詞。)
126.
不容兒輩妄談兵,鎮(zhèn)物何妨一矯情。
別有狂言謝時望:東山妓即是蒼生。
127.
漢代神仙玉作堂,六朝文苑李男香。
過江子弟傾風(fēng)采,放學(xué)歸來祀衛(wèi)郎。
128.
黃河女直徙南東(金明昌元年),
我道神功勝禹功。
安用迂儒談故道,犁然天地劃民風(fēng)。
(渡黃河而南,天異色,地異氣,民異情。)
129.
陶潛詩喜說荊軻,想見停云發(fā)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恐無多。
(舟中讀陶潛,詩三首。)
130.
陶潛酷似臥龍豪(語意本辛棄疾),
萬古潯陽松菊高。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131.
陶潛磊落性情溫,冥報因他一飯恩。
頗覺少陵詩吻薄,但言朝叩富兒門。
132.
將左晨星一炬存,魚龍光怪百千吞。
迢迢望氣中原夜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01、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畎骸断娜章?lián)句》
02、荷花芳草垂楊渡?!獎O《踏莎行·閑游》
0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04、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fēng)。楊萬里《夏夜追涼》
05、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獥钊f里《昭君怨·詠荷上雨》
06、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度榈乐小?br>07、誤他雙燕未歸梁?!~小鸞《浣溪沙·初夏》
08、向淺洲遠(yuǎn)渚,亭亭清絕?!獜堁住妒栌啊ぴ伜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27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賒來一刻意悠閑,盡將韻墨展華宣。
下一篇: 看愛晚楓林,青山依舊,紅遍未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