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過濕地公園》作者:半闕清詞雨余虹霽澄空跨,瀟灑秋如畫。
蕭蕭蒲葦?shù)锜?,遙見柔藍一水繞汀灘。
周遭寂寂清風(fēng)軟,雙鷺棲昏晚。
玉人離去少留行,寂寞半規(guī)蟾月一天星。
《虞美人·海灘》作者:老劉海天一色千愁了,萬事皆飄渺。
誰家紅帽賽蛟龍,劈浪歸來拾貝笑芙蓉
葡萄萬頃波濤壯,涼夏天邊唱。
欲嘗鮮味自垂鉤,莫待夕陽西下倦沙鷗。
《虞美人.靜美》作者:村姑斜暉脈脈柔情溢,楊柳悄悄語。
夕陽落日靜無言。
四野紅塵紫陌、醉蘭煙。
遠方綺雁雙歸去,煙柳飛輕絮。
幾回花下戀昏黃。
碧水青山相映、翠屏祥。
《虞美人~殘荷》作者:銜山斜陽碧荷葉敗芙蓉老,猶有余香裊。
亭亭荷蓋向長天,一任暮風(fēng)朝雨等閑看。
花開無意招蜂蝶,莖直蓮心潔。
污泥濁水不浸身,忘卻窮通榮辱懶爭春。
《虞美人·金風(fēng)吹徹槐風(fēng)轉(zhuǎn)》作者:楊達宏金風(fēng)吹徹槐風(fēng)轉(zhuǎn),人似鴻音斷。
漫天絲雨撒愁城,試問誰家窗牖不秋聲。
莫言酒解相思苦,醉忘蕓蕓處。
借得清夢又何如,猶恐人間無處放孤獨。
《虞美人》作者:鴻雁小兒不惜時分秒,白發(fā)悲年少。
也曾嬉鬧負東風(fēng),識得光陰金貴已成翁。
而今忘寢勤攻讀,圓夢緣情篤。
老妻曲解有誰知 且把離愁新恨寄詩詞。
《虞美人.相思苦》作者:陳昌國琴弦彈斷絲千縷,難解相思苦。
嬌顏明鏡嘆西樓,
望斷天涯飛雁惹離愁。
三更寒月人難寐,酌酒圖酣醉。
天明慵起晚妝殘,
玉損香消含淚盼郎還。
《虞美人·迎春》作者:青芝閑人寒風(fēng)瀟瑟梅犀笑。
朗月繁星照。
窗前氣冷潔霜華,
凜冽嚴冬晚照夕陽斜。
松濤激蕩聲聲嘯。
序曲春來報。
夢中纖影反匆匆。
消去癡心一片重相逢。
《虞美人.垓下 刎別》作者:培蘭之趣楚歌四面千殤醉,悲灑 佳人淚。
烏騅沙場驟嘶鳴,一世人杰雄鬼,苦生靈。
樽前共敘離別恨,腰劍飛橫殉。
戰(zhàn)煙啼血四年爭,垓下 刎別唳嘆,愧江東。
《虞美人虞姬》作者:婉兒陰陵垓下西風(fēng)吼。
冷意相侵透。
楚歌曲怨角聲哀。
玉骨柔情難舍霸王懷。
夢回淚濕雙羅袖。
忍勸夫君酒。
美人如玉劍如虹。
一縷香魂來世再重逢。
《虞美人*無題》作者:那蘭風(fēng)吹落葉催秋杪
忽覺容顏老
初心不改奈如何
眉鬢飄霜尤戀古時歌
滄桑是墨情為筆
瀟灑書詩意
勤學(xué)格律續(xù)遺風(fēng)
暮靄霞飛同唱滿江紅
《虞美人.涼風(fēng)裊裊山秋色》作者:柳浪涼風(fēng)裊裊山秋色,征雁南飛急。
梧桐一葉怯零凋,望盡黃昏漸去彩云消。
新蟾掛九霄云外,結(jié)夢同誰在。
燭窗青鏡淺描眉,搔首徘徊又嘆幾時歸。
《虞美人·雨歇風(fēng)住庭初靜》作者:前方雨歇風(fēng)住庭初靜,煙柳顯疏影。
憑闌獨望夜星空,更是寥寥孤寂掛蒼穹。
舉杯對飲邀缺月,只影忽明滅。
愁腸入酒尚無憂 應(yīng)是伊人夢中送輕柔。
《虞美人,別思》作者:東哥西風(fēng)蕭瑟梧桐曉。滿樹丹楓老。
江樓獨上倚闌干。浪卷濤聲依舊、碧連天。
煙波縹緲傷離別。云水千帆閱。
一排鴻陣雁南飛。秋水伊人望遠、盡相思。
《虞美人 中元祭》作者:吳偉紙花香燭青煙散,人慟柔腸斷。
想來應(yīng)是苦伶仃,虔奉一杯詩酒,訴衷情。
昏燈又照千行淚,兩隔陰陽對。
相思總把夢魂驚,多少無眠之夜,到天明。
《虞美人·無題》作者:綠屋云沉風(fēng)帶斜陽臥,大美心中所。
舊情不醉暗央從 獨步荷塘傍柳對殷紅。
一抔夜色尋佳麗,癡夢無邊去!
故臺相見味由曾,只怕勾闌空上斗樞橫。
1.【參考答案】這首詞的上闕,詞人描繪了碧水、藍天、蓼草、荻花、竹籬、茅舍等景物,營造了一種明凈爽朗、清雅綺麗的意境。
2.【參考答案】下片通過懷古,寄托了詞人對六朝興亡的深沉感慨。詞人抬頭向遠處望去,極目處,客船的帆高掛著,煙外酒家的旗子低垂著,標(biāo)志著人在活動,于是情從景生,金陵的陳跡涌上心頭,詞人倚在高樓的欄桿上,懷著悵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著歷史上的往事,抒發(fā)了對六朝興亡盛衰的深沉感慨。(意對即可)
小題1:(1)“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個“浸”字,以動襯靜,描繪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滲入的景象,表現(xiàn)出天水相連、渾然一色的宏大開闊的意境。(2分)
小題2:(2)表達了作者擔(dān)憂時政的惆悵之情和無人可訴的孤寂之感。(2分)詩人靠著層樓,面對清秋景象,想到歷朝興廢盡入漁樵閑話,心中不免生出國家興衰的興亡之感和擔(dān)憂時政的惆悵之情;(2分)詩人面對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獨倚層樓,“無言”寂寞,更生出一種無人可訴的孤寂和無奈之感。(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賞析妙處就是分析它的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或分析它的形象性。本詩中“浸”本義是“浸染之意”,有水,而且相對于泡來說還有一種逐漸滲入之感。一個字形象全出。答題時要仔細分析浸字的意境,再聯(lián)系詩中所形容之景具體分析,可發(fā)現(xiàn)作者所描繪的景物如在眼前。本題比較容易,浸字好理解,而且何處斷顯示,水與天是相連的。只要把浸字分析透了,分析準(zhǔn)了,此題不難得分。
考點17: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2:
試題分析:悵望與無言是神態(tài),層樓與寒日是環(huán)境,無論環(huán)境還是神態(tài)都給人以傷感。所以答題時要結(jié)合意象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關(guān)鍵詞是孤寂和無奈。本題難度一般。一切景語皆情語,只要抓住詩人的神情與環(huán)境描寫,就可準(zhǔn)確把握詩人的感情了。
離亭燕
孫浩然
一帶江山如畫。景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橘樹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天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紅日無言西下。
詞寫江南水鄉(xiāng)秋景,秋天蕭爽寒涼的空氣和色調(diào)都似乎能令人感觸得到。宋樓鑰《攻丑集》卷七十《跋諸公翰墨·王晉卿<江山秋晚圖>》,說王詵這幅畫“盡寫浩然詞意”,并錄孫浩然《離亭燕》,即此詞。王詵,宋英宗駙馬,是有名畫家。南宋黃升《花庵詞選》錄入此詞,也題孫浩然作。范公稱《過庭錄》也錄此詞,卻題張昪作。然王洗與張昪約略同時,張昪是朝廷大官,如果是張作,不應(yīng)誤作孫浩然。據(jù)《宋史·張昪傳》,張昪一生行蹤不曾到過江南,而這首詞寫的卻是金陵的景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27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長見伊人獨不寐,箋字滿,寄誰聽。()
下一篇: 佳人立岸久凝眸,鷓鴣聲里云帆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