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秋徑》作者:飛翔鳥一縷斜陽楓徑,幾層秋色山亭。
春花凋落細(xì)無聲。漫惹吟心不靜。
雁影拍浮波淺,風(fēng)翔逗弄云輕。
晚鐘驚動月初生。素發(fā)千絲霜冷。
《西江月 無題》作者:遠(yuǎn)聞近見征雁目收南北,江河臥聽西東。
縱情千山與萬峰,夢了一簾九重。
歷度冬寒夏暑,曾經(jīng)秋月春風(fēng)。
朝聞鳥語夜儔星,癡了吟唐賦宋。
《西江月 晚秋嘆》作者:ZhiYuan(胡志遠(yuǎn))近水還依霞日,遠(yuǎn)山已沐霜凝。
陌阡紅葉落娉婷,清客難尋芳影。
別去幾枝籬菊,思來滿院寒升。
縈牽一枕憶曾經(jīng),夢醒衾孤被冷。
《西江月 暮秋霜降》作者:學(xué)信秋暮風(fēng)生寒冷,露珠夜凝銀霜。
層林盡染遍山崗。誰個聲聲歡唱。
樹木紛紛葉落,菊花朵朵金黃。
游人盡賞滿庭芳。盛世乾坤朗朗。
《西江月 回望知秋淺》作者:霧夢雨灑滴聲耳畔,風(fēng)拂搖夢霜寒。
是誰攪擾緒憂煩,人欲橫流傷嘆。
德厚流光銘志,泓崢蕭瑟榮安。
醉云醒月攬殘妍,回望才知秋淺。
《西江月 惜暮年》作者:村姑一夢紅塵來去,醒時過眼煙云。
繁華已落近黃昏,俗世塵埃散盡。
日暮斜曦仍燦,晚年春夢猶存。
依稀舊憶歲留痕,還看流年余韻。
《西江月 村居》作者:今宵酒醒何處吊掛盈樑燦燦,龍門擺陣央央。
戲蝠竿舞稚童忙,笑語歡聲漪漾。
俏指娉婷針線,碧環(huán)圓舞鴛鴦。
冰心一片玉壺盎,眷眷柔情流淌。
《西江月 無題》作者:鴻雁誤了春花秋月,難留翠綠蔥蘢。
光陰似箭四時匆,回首繁華如夢。
蝶戲黃花競勇,點苞采蕊蜂嗡。
有誰憐愛惜殘紅 唯有清輝情重。
《西江月 秋夜》作者:陳昌國笑看月娥皎好,欣聞籬菊芳香。
薄云繚繞遠(yuǎn)山岡,雁過留聲雄壯。
暢飲三盅美酒,閑吟幾段華章。
深情厚意寄家鄉(xiāng),萬水千山遙望。
《西江月 晨曉惆悵》作者:元寶晨曉白露鑲草,黃昏清霧遮陽。
秋風(fēng)吹落葉金黃,一片凄涼景象。
烏雀檐頭張望,蒼鷹嶺上盤翔。
院庭蕭瑟盡孤傷,何酒能消惆悵
《西江月 詠懷》作者:Lily亂雀驚飛桐葉,西風(fēng)翻卷秋門。
寒霜過處慟花魂,許是憐惜不忍
易記如煙往事,難留逝水光陰。
興來一闕逸凡塵,世事無關(guān)不問。
《西江月 秋怨》作者:云水禪心秋雨綿綿不斷,愁絲縷縷頻生。
小樓一夜是風(fēng)聲,殘葉滿階飄徑。
窗外梧桐已老,云中孤雁悲鳴。
歸期杳杳嘆離情,又是形單只影。
《西江月 秋雨》作者:那蘭昨夜忽淋冷雨,今晨更顯寒秋。
臨窗獨佇鎖眉頭,風(fēng)驟摧花掠秀。
枯柳如思輕蕩,殘花似念飄流。
輕吟一曲解鄉(xiāng)愁,遙望西江月瘦。
《西江月 秋夜閑吟》作者:尚善若水冷月敲窗驚夢,淡云幾度魂縈。
夜來風(fēng)雨嘆癡情。愁醉愁眠愁醒。
拿起漢書當(dāng)酒,忘懷千古伶仃。
披衣度步繞階行。踏碎一庭竹影。
《西江月 秋色》作者:銜山斜陽遍地黃花香烈,重巒楓葉流丹。
湖光山色美無邊,宛若風(fēng)光畫卷。
秋色恰如春色,他山亦似家山。
何須朝暮獨憑欄,幾欲望穿雙眼
《西江月 中有千千心愿》作者:柳浪曉露易干風(fēng)冷,菊花纖滿籬邊。
天香一路逐花箋,教與相思漫漫。
捻一把香入句,新詞未出愁先。
丹楓一葉寄情言,中有千千心愿。
《西江月 秋思》作者:東哥萬里長天鷗鷺。一池秋水芙蕖。
岸堤楊柳漸稀疏。人在畫橋停佇。
獨上木蘭舟渡。孤山猶憶梅圖。
三潭映月目平湖。幾許相思難訴。
《西江月 秋》作者:董九楓染西山絢麗,梳妝鏡里秋濃。
菊花紅葉滿天空,轉(zhuǎn)眼芳姿一統(tǒng)。
有夢翻山涉水,半生醉繞花容。
歸來滿袖是香風(fēng),錦繡魂牽夢中。
《西江月 釣魚樂吟》作者:曉汶掩日彩云舒卷,嶺前溪水清瀅。
覓閑垂釣步輕盈,池畔長觀心靜。
只盼綠波微動,魚群吞餌難行。
碧空艷麗日光明,佇立皆成妙景。
《西江月 秋暮漫興》作者:見素抱樸寒雨驟來惡甚,郊原秋去無多。
蒹葭冷露雁摩梭。金粟天香晚墮。
風(fēng)落梧桐有僽,露殘菊蕊難掇。
滿懷心事向誰說。生怕更闌夢破。
《西江月 云》作者:上善若水雪浪銀濤翻卷,西風(fēng)朔雁漂搖。
漫游朗日瞬間消,隱遁澄空靜好。
凝聚雨絲織夢,紅塵籠罩輕綃。
月華繾綣暮昏朝,最是七夕討巧。
《西江月 秋趣》作者:南京老樹(龍吉)一葉霜搖花樹,萬山紅遍誰家
葡萄串串磊繁華,薏苡洋洋灑灑。
得趣玄風(fēng)清酒,寄情古調(diào)香茶。
相思渺渺醉煙霞,獨夢珊瑚蝶化。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yuǎn)
【作者介紹】
馬致遠(yuǎn)(1250?~1323?)號東籬。元大都(拿北市)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晚年隱居杭州鄉(xiāng)村。他是元代著名雜劇、散曲作家,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其散曲多嘆世之作,抒發(fā)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憤懣,也有濃重的隱居樂道,超然物外的消極情緒,風(fēng)格豪放清逸。有近人輯本《東籬樂府》。
【解題】
天凈沙,曲牌名。秋思,秋天的思念。
【注評】
枯藤老樹昏鴉 枯:干枯。藤:蔓生植物?;桫f:黃昏時的烏鴉?;瑁S昏?!鹨娗锬┲埃瑒佑巫铀监l(xiāng)之情。
小橋流水人家○見他人之家,又增一分鄉(xiāng)情。
古道西風(fēng)瘦馬古道;古老荒涼的道路?!鸸诺阑臎觯黠L(fēng)驟起,馬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人怎么受得了?以上為第一層,用九個細(xì)節(jié)構(gòu)成一幅秋末之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
夕陽西下○“夕陽”照應(yīng)上文“昏”字。
斷腸人在天涯。斷腸人:指浪跡天涯的旅人,斷腸,極寫思鄉(xiāng)思親之甚?!鹎懊娴膶懢埃际菫榇司渥麂亯|。以上為第二層,作者直抒胸意,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譯文】
黃昏,枯藤纏繞著的老樹,烏鴉在哀鳴;潺潺流水,小橋旁邊,呈現(xiàn)幾戶人家;嗍嗍西風(fēng),荒涼古道,疲憊不堪的瘦馬馱著我蹣跚前行。夕陽已經(jīng)落下,我這個浪跡天涯的旅人,不禁又升起思鄉(xiāng)思親之情,簡直要肝腸俱斷了。
西江月
辛棄疾
【作者介紹】
見《清平樂·村居》。
【解題】
這首《西江月》選自《稼軒長短句》,原有題目是“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即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里,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冬,辛棄疾被彈劾,罷去江西安撫使一職,退居上饒帶湖、瓢泉一帶,一住近二十年。這期間,詞人常常經(jīng)行于黃沙道上.很喜愛這里的景色,于是寫下不少描寫這一帶風(fēng)光的詞作,這首《西江月》便是其中之一。它描述詞人夜行黃沙道中所見的農(nóng)村夏夜的幽美景色,生動地表達出詞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愛好和對農(nóng)事豐收的喜悅。
“西江月”是詞牌名。
【注評】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明月別枝驚鵲:明亮的月光,驚起在樹上棲息的烏鵲,從這一枝跳到了另一枝。別枝:飛離原來棲息的樹枝。這一句的正常詞序應(yīng)該是“明月驚鵲別枝”,為服從詞牌格律的要求,調(diào)整成這個樣子。清風(fēng)半夜鳴蟬:半夜里清風(fēng)吹拂枝頭,蟬也應(yīng)和著烏鵲的啼叫聲叫了起來。烏鵲對光線的感覺是很靈敏的,它們在黑暗中一遇到明亮的光線時,往往要驚動起來。而蟬因鵲驚鵲啼、清風(fēng)吹動枝頭,也隨之叫了起來?!饍删鋵懴囊姑髟虑屣L(fēng)和林間景物,有動有靜,刻畫傳神。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兩句說在稻花飄香的時候,只聽見蛙聲陣陣,好像在說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年景。意思是一片蛙聲伴著陣陣稻花香,預(yù)示豐收在望。聽?。郝牭健R黄哼B成一體,到處都是?!鹜苈暠緹o意,卻認(rèn)為仿佛有心在預(yù)報豐年,寓情于景,洋溢著作者的喜悅之情。
上闋著重描繪晴朗的夏夜農(nóng)村田野的景物。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天邊掛著七八顆星星,山前下了一陣零星小雨。七八個星:狀寫天空月明星稀情景,星星只有數(shù)得出的不多幾個。天外:天邊。兩三點雨:狀寫陣雨稀疏,只感覺到不多幾點?!饍删鋵懹?,是夏夜陣雨將臨的獨特景象。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xiàn)。道路轉(zhuǎn)過溪頭。社林旁邊一座當(dāng)年的茅店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舊時:過了時的,當(dāng)年的。社林:土地廟周圍的樹林。社:本指土地神,后把鄉(xiāng)村祭土地神的廟叫作社。見:同“現(xiàn)”,出現(xiàn)?!鹱髡咭蜿囉陮⑴R急于趕路,忽然路邊看到茅店可以避一避,心情為之坦然。
下闋寫作者陣雨來臨之前趕路的情景。
【譯文】
明亮的月光,驚起在樹上棲息的烏鵲,從這一枝跳到另一枝。一陣微風(fēng)吹來,蟬聲也在半夜里響了起來。稻田里的蛙聲叫得更響,連成一片,伴著陣陣稻花香傳到遠(yuǎn)處,似乎在向人們報告豐收在望的喜訊。
夜空里,只有數(shù)得清的幾顆亮星,在天邊閃爍,微風(fēng)送來了零星小雨落在山前。我加快了趕路的腳步。真巧,社林邊一座當(dāng)年的茅店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作者介紹】
見《賣炭翁》。
【解題】
這首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卷二十。
錢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氣候宜人,山川秀麗,更兼樓觀(guān)參差,映帶左右,自唐代以來,一直是游覽勝地。白居易少年時代就對杭州神馳向往,唐穆宗長慶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終于實現(xiàn)了這一夙愿。長慶四年夏,他又改任蘇州刺史。在杭州任職的六百天里,詩人不僅帶領(lǐng)民眾筑堤浚井,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飽覽西湖的山光水色,寫了許多吟詠西湖風(fēng)景的詩篇,《錢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這首詩寫于長慶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詩。
【注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孤山寺:南朝陳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座落在后湖與外湖之間,孤峰聳立,景色秀麗,為湖山登臨勝地。賈亭:即賈公亭。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潮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初:副詞,剛剛。云腳低;指云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瘘c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zhuó)春泥。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鶯。鶯:黃鸝,鳴聲婉轉(zhuǎn)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指向陽的樹木。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cè)重禽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mò)馬蹄。亂花:各種顏色的野花。漸:副詞,漸漸的。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鸫盒懈┎焖?,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cè)重花草。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dí)行不足:百游不厭。陰:同“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鹪娙擞杀倍鞫隙鴸|,環(huán)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jié)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譯文】
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云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yuǎn)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zhuǎn)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著銜泥筑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里鉆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里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閑,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觀滄海
曹操
【作者介紹】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東漢沛國譙(qio)(今安徽省毫(bó)縣)人。漢獻帝時官至丞相,后被封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稱帝,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是漢末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重要作家。在文學(xué)上的主要成就是詩和散文。他的詩繼承漢代樂府民歌反映現(xiàn)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的寫時事,有的寫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遠(yuǎn)大抱負(fù),風(fēng)格悲涼慷慨。散文寫得質(zhì)樸簡約,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不受傳統(tǒng)的束縛,豪邁雄健,體現(xiàn)了“建安風(fēng)骨”的基本特征。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學(xué)上也各有成就,文學(xué)史家習(xí)慣稱他們?yōu)椤安苁细缸印被颉叭堋?。他們周圍團結(jié)了一批文學(xué)家,形成所謂的鄴下文學(xué)集團。而曹氏父子則以其倡導(dǎo)和創(chuàng)作,對建安文學(xué)的發(fā)展和建安風(fēng)骨的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曹操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F(xiàn)存樂府詩二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華書局輯校的《曹操集》。
【解題】
這首詩選自宋代郭茂倩(qiàn)編的《樂府詩集》卷三十。
曹操傳世的詩歌全是樂府詩。用樂府舊題寫時事,是曹操的首創(chuàng)。樂府舊題中有《步出夏門行》,屬于《相和歌·瑟調(diào)曲》,源出漢代民謠,一人唱,三人和?,F(xiàn)存的一首古辭是寫求仙得道的。曹操則用它來寫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全詩共分四章(稱四解),第一章《觀滄?!?,通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fā)自己的博大襟懷;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記征戰(zhàn)途中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動亂、田園荒蕪的憂慮;第四章《龜雖壽》,描寫詩人老當(dāng)益壯、奮斗不息的英雄氣概。四章之前有一段“艷”辭,相當(dāng)于序言。詩寫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烏桓之際。
【注評】
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東臨碣石:東上碣石山。東:方位名詞,這里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臨:到,這里是登上的意思。碣石:古代山名,原在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灤河入??诘臇|面,今已沉入渤海中。以:連詞,連接“東臨碣石”和“觀滄?!眱蓚€短語,所連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觀:看,這里是遠(yuǎn)眺、眺望的意思。滄海:東海,這里是泛稱。〇以敘事發(fā)端,起調(diào)平穩(wěn)。
水何澹澹(dàn),山島竦(sǒng)峙(zhì)。水:指海水。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勺g為“怎么這樣”“多么”“那么”等。澹澹:水波動蕩的樣子。竦:同“聳”,高起,高聳。峙:直立。〇接著描繪登山觀海所見壯麗景色。這兩句寫大海雄渾開闊的氣象,是遠(yuǎn)景,全景。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樹木:指山島(即作者所登的碣石山)上的樹木。叢生:(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這里是說林密。豐:茂密,茂盛。○這兩句寫山島,突出其林密草豐的特點,是近景,是局部。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蕭瑟:秋風(fēng)聲。洪波:巨大的波濤。洪:大的意思。涌:形容大波掀動的樣子。〇這兩句寫大海波濤洶涌的動態(tài)。以上六句描寫,有靜有動,有遠(yuǎn)有近,有主有從,都是實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太陽和月亮。之:結(jié)構(gòu)助詞,可不譯。行:運行。若:像,好像。出其中:從大海中出來。其:代詞,代大海。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星漢:即天河,銀河。燦爛:光彩耀眼。里:義同“中”,里面?!疬@四句是說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中運行,顯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懷。是虛擬之景,想象之詞。沈德潛評論說這四句有“吞吐宇宙氣象”。其實正是詩人氣概和襟懷的寫照。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哉:助詞,表示感嘆語氣。歌:動詞,歌唱。以:連詞,同“而”,連接“歌”和“詠志”兩個動詞。詠:用詩歌來抒發(fā)。志:心愿,胸懷。〇兩句本來是配樂時用的套語,一般與正文意義無關(guān)。但在這首詩里卻天然渾成,融為一體。
【譯文】
東進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我站在山巔,心中的波濤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寧靜的似在沉思。蕭瑟的風(fēng)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懷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xiàn)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解】:
1、次:停留。
2、殘夜:天快亮?xí)r。
3、江春句:還沒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訊。
4、歸雁句:古時傳說雁能帶信,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歸的大雁能將家信帶到故鄉(xiāng)洛陽。
【韻譯】:
游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湛藍(lán)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漲兩岸江面更寬闊,順風(fēng)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風(fēng)拂面。
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到達,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評析】: ?這首詩寫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鄉(xiāng)愁。開頭以對偶句發(fā)端,寫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懷。次聯(lián)寫“潮平”、“風(fēng)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闊大。三聯(lián)寫拂曉行船的情景,對仗隱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積級向上的藝術(shù)魅力。尾聯(lián)見雁思親,與首聯(lián)呼應(yīng)。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不失詩苑奇葩,艷麗千秋。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xì)對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韓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漢·劉徹《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晉·謝道蘊《詠雪聯(lián)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北風(fēng)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br>友情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思鄉(xiāng)
⑴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⑵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⑶鄉(xiāng)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⑷京 師 得 家 書 〔明〕袁 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戴叔倫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⑹聞雁 [唐]韋應(yīng)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茨锨镉暌?,高齋聞雁來。
⑺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⑻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fù)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
⑼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⑽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⑾送別(隋朝民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⒀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⒁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⒂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⒃一剪梅 舟過吳江(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⒄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⒅獄中題壁(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⒆有感一章(譚嗣同)
世間萬物抵春愁,今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戰(zhàn)爭
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fēng)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隴西行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里人.
涼州詞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fēng)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fēng)寒,
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
一時回首月中看.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士境, 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 吞聲行負(fù)戈。
出門日已遠(yuǎn),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 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 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 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 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 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 憤惋復(fù)何有?
功名圖麒麟, 戰(zhàn)骨當(dāng)速朽。
送徒既有長, 遠(yuǎn)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 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 不復(fù)同苦辛!
迢迢萬里馀, 領(lǐng)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 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 倏忽數(shù)百群。
我始為奴樸, 幾時樹功勛?
挽弓當(dāng)挽強, 用箭當(dāng)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 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 豈在多殺傷?
驅(qū)馬天雨雪, 軍行入高山。 逕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間。
已去漢月遠(yuǎn), 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 百里風(fēng)塵昏。 雄劍四五動, 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 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 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馀, 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 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 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辭固窮?
九詠寄從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犖經(jīng)奇,與予讀書羅浮,
有扶風(fēng)、越石之志。
以驃騎從袁督師死于邊。
邊風(fēng)
地角寒初斂,天歌云乍飛。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驚霜點鐵衣??赡艽垫獕?,一為達金微?
邊月
秦時一片月,萬古照邊州。白動狼煙塞,寒生驛火樓。
關(guān)山和淚到,圓缺及鄉(xiāng)愁。盈手梅花色,難將寄隴頭。
邊塵
紫塞三關(guān)隔,黃塵八面通。胡笳吹復(fù)起,漢月照還空。
雜沓仍隨馬,蕭條暗逐風(fēng)。將軍休拂拭,留點戰(zhàn)袍紅。
邊角
片角吹殘夜,雄關(guān)鐵鎖開。古城連堞響,奔馬踏霜回。
玉塞降羌淚,天山旅雁哀。何人聞此曲,不上望鄉(xiāng)臺?
邊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兒雙淚下,漢塞一龍鳴。
沙柳愁中折,梅花夢里驚。徘徊三五弄,腸斷憶南征。
邊雁
候雁發(fā)金河,紛紛帶雪過。陣連關(guān)月小,聲斷塞風(fēng)多。
高舉愁梁稻,低飛怯網(wǎng)羅。羽毛非敢惜,書禮奈君何!
邊馬
天馬應(yīng)星晨,金羈虎豹茵。驕盤春草短,叱撥桃花新。
窟凍長城雪,蹄穿大漠塵。百戰(zhàn)交河道,功成還與人。
邊柳
嘆息陽關(guān)柳,青青能幾時?春光不可度,綠鬢已成絲。
歲歲愁扳折。依依綰別離。故園有奇樹,日夜憶連枝。
邊草
王孫去不返,馬足共車輪。萬里連天色,終年出塞人。
幾經(jīng)金海雪,不見玉關(guān)春。獨夜寒塘夢,相思愁白蘋。
1. 關(guān)于鄉(xiāng)愁的詩句王安石
關(guān)于鄉(xiāng)愁的詩句王安石 1.王安石思鄉(xiāng)的詩句
王安石(1021---1086):宋朝著名的文學(xué)家和政治家,撫川臨川(今江西撫州)人。
丙申八月作秋風(fēng)摧剝利如刀,漠漠昏煙玩日高。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隨東水轉(zhuǎn)波濤。
歸期正自憑蓍蔡,生理應(yīng)須問酒醪。還有詩書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顛毛。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fēng)自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成字說后與曲江譚君丹陽蔡君同游齊安據(jù)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諸君共此勞。遙望南山堪散釋,故尋西路一登高。
愁臺頹垣斷漸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河勢東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
傾壺語罷還登眺,岸幘詩成卻嘆嗟。萬事因循今白發(fā),一年容易即黃花。
酬裴如晦二年羈旅越人吟,乞得東南病更侵。殤子未安莊氏義,壽親還慰魯侯心。
鮮鮮細(xì)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陰。濁酒一杯秋滿眼,可憐同意不同斟。
春日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競?cè)A。鶯猶求舊友,雁不背貧家。
室有賢人酒,門無長者車。醉眠聊自適,歸夢到天涯。
春日席上十年流落負(fù)歸期,臨水登山客有思。今日樽前千萬恨,不堪頻唱鷓鴣辭。
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篁竹荒茅五畝余,生涯山蕨與泉魚。家貧殖貨羞端木,鄉(xiāng)里傳書比仲舒。
白日憶君聊遠(yuǎn)望,青林嗟我似逃虛。春風(fēng)渺渺烏塘尾,漫得東來一紙書。
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已無船舫猶聞笛,遠(yuǎn)有樓臺祗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fēng)吹水雪崩騰。飄然欲作乘浮計,一到扶桑恨未能。
次韻舍弟遇子固憶少述歸計何時就一廛,寒城回首意茫然。野林細(xì)錯黃金日,溪岸寬圍碧玉天。
飛兔已聞追騕褭,太阿猶恨失龍泉。遙知更憶河濱友,從事能忘我獨賢。
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窮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兩見春。發(fā)丹久嗟淹國士,起家初命慰鄉(xiāng)人。
行辭北闕樓臺麗,歸佐南州縣邑新。班草數(shù)行衣上淚,何時杖屨卻相親。
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此身南北老,愁見問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遠(yuǎn),步月影同孤??犊镲L(fēng)起,悲歌不為鱸。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澗水橫斜石路深,水源窮處有叢林。青鴛幾世開蘭若,黃鶴當(dāng)年瑞卯金。
敗壁數(shù)峰連粉墨,涼煙一穗起檀沈。十年親友半零落,回首舊游成古今。
到家五年羈旅倦風(fēng)埃,舊里依然似夢回。猿鳥不須懷悵望,溪山應(yīng)亦笑歸來。
身閑自覺貧無累,命在誰論進有材。秋晚吾廬更蕭灑,沙邊煙樹綠洄回。
和公辟轉(zhuǎn)運江西江西一節(jié)鑄黃金,最慰章濱父老心。長孺向來真強予,次公今不異重臨。
余風(fēng)尚有歡謠在,陳跡非無勝事尋。豫想新詩能寄我,十年華省故情深。
和叔雪中見過捐書去寄老山林,無復(fù)追緣往事心。忽值故人乘雪興,玉堂前話得重尋。
懷舒州山水呈昌叔山下飛鳴黃栗留,溪邊飲啄白符鳩。不知此地從君處,亦有他人繼我不。
塵土生涯休蕩滌,風(fēng)波時事只飄浮。相看發(fā)禿無歸計,一夢東南即自羞。
還家還家豈不樂,生事未應(yīng)閑。朝日已復(fù)出,征鞍方更攀。
傷心百道水,閡目萬重山。何以忘羈旅,翛然醉夢間。
寄二弟時往臨川蕭條冬風(fēng)高,吹我冠上霜。我行歲已寒,悲汝道路長。
持以犬馬心,千里不得將。使汝身百憂,辛苦冒川梁。
青燈照詩書,仰屋涕數(shù)行。不有親戚思,詎知遠(yuǎn)游傷。
寄虔州江陰二妹貢水日夜下,下與章水期。我行二水間,無日不爾思。
飄若越鳥北,心常在南枝。又如岐首蛇,南北兩欲馳。
逝者日已遠(yuǎn),百憂詎能追。生存苦乖隔,邂逅亦何時。
女子歸大道,善懷見於詩。庶云留汝車,慰我堂上慈。
示長安君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塵見雁南征。
2.王安石的三首思鄉(xiāng)詩
王安石的三首思鄉(xiāng)詩:
1.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自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 《愁臺》
頹垣斷漸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
河勢東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
傾壺語罷還登眺,岸幘詩成卻嘆嗟。
萬事因循今白發(fā),一年容易即黃花。
3. 《酬裴如晦》
二年羈旅越人吟,乞得東南病更侵。
殤子未安莊氏義,壽親還慰魯侯心。
鮮鮮細(xì)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陰。
濁酒一杯秋滿眼,可憐同意不同斟。
1.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qū))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追贈太傅。紹圣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王安石潛心研究經(jīng)學(xué),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chuàng)“荊公新學(xué)”,促進宋代疑經(jīng)變古學(xué)風(fēng)的形成。在哲學(xué)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xué)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在文學(xué)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yán)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fā)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xué)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fēng)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yuǎn)韻的風(fēng)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吊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yuǎn)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王安石圖片:
2. 王安石的其他思鄉(xiāng)詩如下:
(1)《春日》王安石
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競?cè)A。
鶯猶求舊友,雁不背貧家。
室有賢人酒,門無長者車。
醉眠聊自適,歸夢到天涯。
(2)《到家》王安石
五年羈旅倦風(fēng)埃,舊里依然似夢回。
猿鳥不須懷悵望,溪山應(yīng)亦笑歸來。
身閑自覺貧無累,命在誰論進有材。
秋晚吾廬更蕭灑,沙邊煙樹綠洄回。
3.王安石的思鄉(xiāng)詩
梅花 泊船瓜洲 登飛來峰 孤桐 元日 春夜 商鞅 愍儒坑 雨過偶書 北山 兼并 書湖陽先生壁 葛溪驛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桂枝香 千秋歲引 題西太一宮壁 出塞 清平樂 桂枝香 漁家傲 登飛來峰 明妃曲 明妃曲 鐘山即事 甘露歌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桂枝香 讀秦漢間事 棋 入塞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郊行 生查子 錦繡谷 酬王伯虎 雨霖鈴 荷花 黃河 送張明甫 訴衷情 浪淘沙令 訴衷情 泊船瓜洲 讀墨 幽谷引 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 送吳顯道五首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漁家傲 南鄉(xiāng)子 望江南/憶江南 清平樂 江上 寄曾子固 句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寄韓持國 悲哉孔子沒 望江南/憶江南 訴衷情 西江月 謁金門 菩薩蠻 甘露歌 浣溪沙 池雁 和吳沖卿雪 詠梅 讀史 巫峽 贈陳君景初 虞美人 韓子 雜詠五首 楊柳 寓言九首 憶昨詩示諸外弟 送沈興宗察院出使湖南 送僧惠思?xì)w錢塘 歲晚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出城 處士葛君挽辭 訴衷情 清平樂 甘露歌 菩薩蠻 漁家傲 南鄉(xiāng)子 訴衷情 望江南/憶江南 望江南/憶江南 北陂杏花 白鷗 白紵山 北客置酒 寄深州晁同年 即事二首 即事五首 集禧觀池上詠野鵝 寄黃吉甫 賈生 金陵懷古四首 送董伯懿歸吉州 清明 清明輦下懷金陵 秦淮泛舟 秦始皇 秋夜二首 送黃吉甫入京題清涼寺壁 四皓二首 少年見青春 世事 金陵懷古 金陵懷古四首 句 金山寺 寄黃吉甫 即事三首 寄程給事 即事五首 寄和甫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寄李道人 寄王逢原 寄吳沖卿 太多了,給你個網(wǎng)址吧,里面很詳細(xì)。
4.王安石思鄉(xiāng)的詩二首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自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成字說后與曲江譚君丹陽蔡君同游齊安據(jù)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諸君共此勞。
遙望南山堪散釋,故尋西路一登高。愁臺頹垣斷漸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
河勢東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傾壺語罷還登眺,岸幘詩成卻嘆嗟。
萬事因循今白發(fā),一年容易即黃花。酬裴如晦二年羈旅越人吟,乞得東南病更侵。
殤子未安莊氏義,壽親還慰魯侯心。鮮鮮細(xì)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陰。
濁酒一杯秋滿眼,可憐同意不同斟。春日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競?cè)A。
鶯猶求舊友,雁不背貧家。室有賢人酒,門無長者車。
醉眠聊自適,歸夢到天涯。春日席上十年流落負(fù)歸期,臨水登山客有思。
今日樽前千萬恨,不堪頻唱鷓鴣辭。
5.關(guān)于鄉(xiāng)愁的詩句
黃鶴樓
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夏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1、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4、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6、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8、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10、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2、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5、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1、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2、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3、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5、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6、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7、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8、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9、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詞
1、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2、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3、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6、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
7、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1、 帶“花”字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杜甫《登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帶鳥的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3、 繪蟲的詩句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樂雷發(fā)《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黃景仁《雜感》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無意帶將花數(shù)朵,竟挑蝴蝶下山來。——清?朱景素《樵夫詞》
未悉前頭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驅(qū)。——宋?楊萬里《寒食相將諸子游翟園》
南窗一枕睡初覺,蝴蝶滿園如雪飛?!?華幼武《睡起》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曲江對酒》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4、 繪魚的詩句
一夜海潮河水滿,鱸魚清曉入池塘?!?宋禧《即事》
竟說田家風(fēng)味美,稻花落后鯉魚肥?!?朱鳳翔《村處閑吟》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獫h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風(fēng)
1.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fēng)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宋 柳永《雨霖鈴》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宋 志南《絕句》
4、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唐 杜甫《登高》
5、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
花
1.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遲日江山麗, 春風(fēng)花草香. (杜甫<絕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蜂>)
15.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6.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唐)李嶠(qiáo)
17.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憶江南》)
18.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20.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高鼎:<畫>)
22.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志南:《絕句》)
24.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5.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韓翃<<寒 食>>)
26.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佚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30.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墻。 (溫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fēng), 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32.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33.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秋風(fēng)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fēng)雨助凄涼?!t樓夢
冬雷陣陣 夏雨(音欲,字是這個)雪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xì)雨中。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支春帶雨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王禹偁《點絳唇》
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樂》
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
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
雪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看長城內(nèi)外,分外妖嬈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崩畎住肚迤綐贰?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消殘”
“江南雪,輕素減云端”
“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投宿侵征騎,飛雪滿孤村”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xiāng)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fēng)行》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
“戰(zhàn)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fēng)”。杜甫
“秦城歲云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貴有風(fēng)雪興,富無饑寒憂。所營惟第宅,所務(wù)在追游……”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春風(fēng)千里動,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畫,風(fēng)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雪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沁園春?雪毛澤東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竹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jīng)得艱難考驗時。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嗜酒愛風(fēng)竹,卜居必林泉。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榿林礙日呤風(fēng)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此處乃竹鄉(xiāng),春筍滿山谷;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yán)霜。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dāng)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fēng)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jié)清風(fēng)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fēng)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guī)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摘自《健康報》1989.7.1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題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復(fù)見炎州竹。
杳靄萬丈間。嘯風(fēng)清獨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間。
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jié)森森倚絳云。
竹十一首之二
萬枝朝露學(xué)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
誰道乘龍不得雨。春雷入地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嘯入新篁一里行。萬竿如甕鎖龍泓。
驚巢翡翠無尋處。閑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嵐帚亞思祖。綠潤偏多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fēng)雨夜??稚[甲盡為龍。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閑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
山童泥氣青驄馬。騎過春泉掣手飛。
竹十一首之六
須題內(nèi)史瑯 塢。幾醉山陽瑟瑟村。
剩養(yǎng)萬莖將掃俗。莫教凡鳥鬧云門。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云母間靈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誰識雌雄九成律。子喬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雛時紫米香。野溪羞色過東墻。
諸兒莫拗成蹊筍。從結(jié)高籠養(yǎng)鳳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節(jié)呼龍萬里秋。數(shù)節(jié)垂海六鰲愁。
更須瀑布峰前種。云里欄干過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誰話碧鮮。靜尋春譜認(rèn)嬋娟。
會當(dāng)小殺青瑤簡。圖寫龜魚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閉玉叢。湛陽一祖碧云空。
不須騷屑愁江島。今日南枝在國風(fēng)。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fēng)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里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fēng)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fā)干。
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fēng)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云蒸久未干。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jié)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xué)鳳凰。
竹,冬生草也。象形?!墩f文》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谠缎∈队洝?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妒勒f新語?政事》
金石絲竹,樂之器也?!抖Y記?樂記》
匏竹在上?!抖Y記?郊特牲》
詩中思念
1.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立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xì)w》)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絲木匏竹。——《周禮?春官?太師》。注:“竹,管簫也?!?
宴酣之樂,非絲竹。——歐陽修《醉翁亭記》
馳竹行呼?!?邵長蘅《青門剩稿》
避哨竹林中。——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28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怎悲葉愁枝,莫讓歲華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