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aisanwenshi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歲月悠悠,人生長河中開始浮起回憶的島嶼。最初是一些隱隱約約的小島,那是露出于水面之上的幾塊零星的巖石。接著,又有新的島嶼開始在陽光下閃耀。茫茫時日,在偉大而單調(diào)的擺動中沉浮回轉(zhuǎn),令人難以辨認(rèn),但漸漸地終于顯出一連串時而喜悅時而憂傷的首尾相銜的歲月,即便有時中斷,但無數(shù)往事卻仍能越過它們而連接在一起。
甜蜜的回憶,親切的容貌,宛如諧音悠悠的旋律,不時縈回在你的心頭,而在那往昔的經(jīng)歷中,縱有名邑大川、夢中風(fēng)光,縱有戀人倩影,卻怎么也比不上童年漫步時留在幼小的心靈上那深深的記憶,也比不上把小嘴貼在冰冷的窗上,透過噓滿水汽的玻璃所看到的一角庭院那樣叫人難忘。
往期美文春天的悲哀
生活的邀請函
我原意是激流
《紅衣》
那一人遺世孤立,那一刀舉世無雙。 截斷愛恨,斬破相思,刀光過處,彼我恩愛,都?xì)w寂滅。 從襄陽街頭的兩小無猜到桃源深處的相濡以沫, 刻骨銘心末了結(jié)束在那個紅色身影漠然而冰冷的笑意中…… 江湖夜雨十年孤燈。 鄭州樓頭的一場豪賭終于牽起舊事, 不愿輸?shù)粲沂值捻f長歌、不愿韋長歌輸?shù)粲沂值奶K妄言, 開始尋找隱藏在層層迷霧中的過往, 一路行來,或嗔或怒,其實(shí),便也只為了眼中人、心中事。 而直到水落石出,方才恍覺,原來仇恨著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一生最幸福的時光! 一枕黃粱夢醒,多少世事全非。 ——當(dāng)蠱惑人心的妖物踏著春夜冷月回歸山林, 他是否也會在人世邊緣,眷眷地,一回首?……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xué)》(高爾基)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寫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jié)束,生動地再現(xiàn)了19世紀(jì)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三部曲中的另外兩部《在人間》、《我的大學(xué)》主要敘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經(jīng)歷。為使讀者對阿廖沙的成長過程有一個完整的認(rèn)識過程,這里簡介一下后兩部作品的內(nèi)容。作者高爾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說明:“每當(dāng)我回憶起俄國令人壓抑的齷齪野蠻的生活,我常常問自己:這種丑陋的行為有必要去寫嗎?我每次都懷著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yàn)檫@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現(xiàn)實(shí),這種現(xiàn)實(shí)目前還存在著。要改變這種現(xiàn)實(shí),要從人們的記憶和心靈中,從我們沉重齷齪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響,就必須透徹地了解這種現(xiàn)實(shí)?!薄拔颐鑼懍F(xiàn)實(shí)生活中的這種丑惡行為,還有一個比較積極的原因:雖然這些丑行令人惡心,使我們感到壓抑;雖然它們扼殺了無數(shù)美好的靈魂,但俄羅斯人的心靈仍舊是那樣健康、年輕,正在克服并且最終能夠克服這種丑惡的行為。”“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有滋生各種無恥的敗類的肥沃的土壤,但這種土壤終究會生長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力量,生長出善良和人道的東西,它們不斷激發(fā)我們建設(shè)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滅的希望。”這一方面表明了高爾基的美學(xué)原則: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為喚醒人們的重視,從而徹底消滅它,并且堅(jiān)信人類社會有一種真善美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機(jī)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爾基寫童年的悲慘經(jīng)歷,目的不是為了向人顯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與可憐,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回憶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讀者,無論環(huán)境多么惡劣,生活多么艱難??傆幸恍┥屏济篮玫娜耍灰獞阎活w向上的心,在齷齪的環(huán)境下也能培養(yǎng)出健康、正直的心靈。因此,我們說全書的思想內(nèi)容表現(xiàn)上是積極向上而非頹廢委靡的。
《在人間》
描繪阿廖沙歲走向社會外出謀生的經(jīng)歷。他備受生活煎熬,做過各種工役,受盡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體驗(yàn)了社會生活底層的艱辛,認(rèn)識到人性的丑惡。不過,外婆的善良、廚師的正直、瑪戈?duì)柣屎蟮牟W(xué),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鑒定人、司爐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與復(fù)雜。他酷愛書籍,利用一切機(jī)會讀他所能碰到的書籍,為此吃了種種苦頭。
《我的大學(xué)》
描寫他在喀山時期的活動與成長經(jīng)歷。他16歲報著上大學(xué)的愿望來到喀山,但理想無法實(shí)現(xiàn),喀山的貧民窟與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xué)。他無處棲身,與人共用一張床板。在碼頭、面包房、雜貨店到處打工。后來,因接觸大、中學(xué)生、秘密團(tuán)體的成員及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的革命者,思想發(fā)生變化。他閱讀革命民主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著作,直至參加革命活動。在革命者的引導(dǎo)之下,擺脫了自殺的精神危機(jī)??ι降?年使他在思想、學(xué)識、社會經(jīng)驗(yàn)方面都有長足的進(jìn)步。
《復(fù)活》.........(巴金)
無政府主義與實(shí)際問題》(理論,與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鐘社 。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書店 。巴金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書店 。 《復(fù)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書局 。 《霧》(“愛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年,新中國書局。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書局 。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書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書局 。 《雨》(“愛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圖書公司 。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書局 。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云堂書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xiàn)代 。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店 。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書局 。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書局 。 《巴金自傳》(傳記),1934,第一出版社 。 《電》(“愛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 良友圖書公司 。 《點(diǎn)滴》(散文集),1935,開明書店 。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書店 。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wù)印書館 。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wù)印書館 。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合集)1936, 良友圖書公司 ; 《憶》(回憶錄),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發(fā)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的《家春秋》搬上熒屏(11張)《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短簡》(散文集),1937, 良友圖書公司 ;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書店 ;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書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0,開明書店 ;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 《無題》(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圖書公司 ;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書店 ;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華沙城的節(jié)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書店 ;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衛(wèi)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談契訶夫》(理論),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 《堅(jiān)強(qiáng)的戰(zhàn)士》(散文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 《—場挽救生命的戰(zhàn)斗》(報告文學(xué)),1958,中國青年出版社 ;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出版社 ;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 《李大?!?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lián)書店 ;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lián)書店 ;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 《創(chuàng)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lián)書店 ;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創(chuàng)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lián)書店 ; 《巴金論創(chuàng)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 ; 《巴金散文選》1983,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 《文學(xué)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lián)書店 ;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 《心里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lián)書店 ;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lián)書店 ; 《當(dāng)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lián)書店 ;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lián)書店 ;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域外小說》,1992 ,上海文藝出版社 ; 《憶》(回憶錄),1994 ,中國華僑出版社 ; 《短簡》,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錄》(散文集),1995 ,上海遠(yuǎn)東出版公司 ; 《巴金自傳》,1995 ,江蘇文藝出版社 ; 《十年一夢》,1995 ,人民日報出版社 ; 《中華散文珍藏本叢書·巴金卷》,2001,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中國國外獲獎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 《隨想錄選集》,2003,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 《隨想錄》,2009,作家出版社 。
譯文集匯
《科學(xué)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鐘社 《面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又名《面包與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書店 《人生哲學(xué):其起源及其發(fā)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xué)》(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lián)A·托爾斯泰著,1930,開明書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說集),蘇聯(lián)高爾基著,1931,上海馬來亞書店 《秋天里的春天》(長篇小說),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開明書店 《過客之花》(劇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開明書店 《自傳》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書店 《獄中記》(傳記),美國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國虛無運(yùn)動史話》(史話),俄國斯特普尼亞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門檻》(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7,美國舊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個家庭的戲劇》(傳記,又名《家庭的戲劇》),俄國赫爾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詩集),俄國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與子》(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遲開的薔薇》(短篇小說集),德國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處女地》(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詩》(散文詩集),俄國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樂王子集》(童話、散文詩合集),英國王爾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憶托爾斯泰》(回憶錄),蘇聯(lián)高爾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憶屠格涅夫》(回憶錄),俄國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說集),蘇聯(lián)高爾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著(與蕭珊合譯),1959,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巴金譯文全集》(1—10卷),1997,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巴金譯文選集》,2003,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黃河象》
《飛鳥集》................(泰戈?duì)枺?br>
《漂亮朋友》,《項(xiàng)鏈》,《羊脂球》,《包法利夫人》 .........(高爾基)
《穆斯林的葬禮》 ...................力挺,力挺,力挺,力挺,力挺,力挺,力挺,力挺,力挺,力挺...................
《老人與?!?br>
《瓦爾登湖》.............................................................................................................等等,好多好多哦
想當(dāng)年,我中考考完之后,也沉迷于這些書哦!(*^__^*) 嘻嘻……
去看看吧,很有意思哦!
我的QQ:710818663
有意的話,還可以和我聊聊心得哦!
Welcome.............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人一生能有幾個知己,而且,在如今這個現(xiàn)實(shí),大部分人沉淪在那些所謂“小說”的世界,真正會看書的人應(yīng)該不多了吧! ╮(╯▽╰)╭哎.............................)
1、亨利克·顯克維支
亨利克·顯克維支,波蘭19世紀(jì)批判現(xiàn)實(shí)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通訊集《旅美書簡》,歷史小說三部曲《火與劍》、《洪流》、《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歷史小說《十字軍騎士》。
顯克維支出身于貴族家庭。中學(xué)畢業(yè)后,進(jìn)入華沙高等學(xué)校語文系學(xué)習(xí),后因不滿沙俄政府對學(xué)校的鉗制憤然離校。1872年起任《波蘭報》記者。
大學(xué)時期即開始寫作,是具有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的現(xiàn)實(shí)主義作家,素有“波蘭語言大師”之稱。
1896年,顯克維支又完成了反映古羅馬暴君尼祿的覆滅和早期基督教興起的長篇?dú)v史小說《你往何處去》,1905年他因這部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
100多年來,顯克維支的作品再版次數(shù)和印數(shù)均居波蘭作家之首,并且被譯成40余種外國文字,譯本達(dá)2000多種。英法等國曾掀起過“顯克維支熱”。
2、約瑟夫·魯?shù)聛喌隆ぜ妨?/p>
約瑟夫·魯?shù)聛喌隆ぜ妨郑↗oseph Rudyard Kipling),英國小說家、詩人。代表作品有詩集《營房謠》、《七?!罚≌f集《生命的阻力》和動物故事《叢林之書》等。
1907年吉卜林憑借作品《基姆》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 ,當(dāng)時年僅42歲,是至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
獲獎理由:“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象獨(dú)特、氣概雄渾、敘述卓越見長”。
3、羅曼·羅蘭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xué)家,批判現(xiàn)實(shí)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是20世紀(jì)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
他的小說特點(diǎn)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另外,羅曼·羅蘭還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jìn)行不屈的斗爭,他積極投身進(jìn)步的政治活動,聲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并出席巴黎保衛(wèi)和平大會,對人類進(jìn)步事業(yè)做出了一定的貢獻(xiàn)。
代表作品有《名人傳》、《約翰·克利斯朵夫》等。
4、蕭伯納
蕭伯納,全名喬治·伯納德·蕭(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愛爾蘭劇作家。
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他是英國現(xiàn)代杰出的現(xiàn)實(shí)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
同時他還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和費(fèi)邊社會主義的宣傳者。他支持婦女的權(quán)利,呼吁選舉制度的根本變革,倡導(dǎo)收入平等,主張廢除私有財產(chǎn)。
代表作品有《圣女貞德》、《傷心之家》、《華倫夫人的職業(yè)》等。
5、歐內(nèi)斯特·米勒·海明威
歐內(nèi)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qū)奧克帕克,美國作家、記者,被認(rèn)為是20世紀(jì)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xiàng)。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被授予銀制勇敢勛章;1953年,他以《老人與?!芬粫@得普利策獎;1954年的《老人與?!酚譃楹C魍Z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
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xiàn)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jì)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代表作品有《老人與?!?、《乞力馬扎羅的雪》、《永別了,武器》等。
——?dú)W內(nèi)斯特·米勒爾·海明威
——蕭伯納
——羅曼·羅蘭
——亨利克·顯克維支
——約瑟夫·魯?shù)聛喌隆ぜ妨?/strong>
羅曼羅蘭經(jīng)典語錄如下:
1、最革命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最古老的傳統(tǒng)的人?!_曼·羅蘭
2、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羅曼羅蘭
3、智慧、友愛,這是照亮我們的黑夜的惟一光亮?!_曼·羅蘭
4、政治的后臺老板總是金錢?!_曼·羅蘭《母與子》
5、生活是一闋交響樂,生活的每一時刻,都是幾重唱的結(jié)合?!_曼·羅蘭《母與子》
6、自由向來是一切財富中最昂貴的財富?!_曼·羅蘭《母與子》
7、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鮮的東西,無窮的希望?!_曼·羅蘭《母與子》
8、人們常覺得準(zhǔn)備的階段是在浪費(fèi)時間,只有當(dāng)真正機(jī)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能覺悟自己平時沒有準(zhǔn)備才是浪費(fèi)了時間?!_曼·羅蘭
作品簡介羅曼·羅蘭的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20世紀(jì)30年代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戲劇集》,包括《群狼》(1898)《丹東》(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劇本8部;3部英雄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基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對戰(zhàn)爭、反對一切暴力。害怕集體主義制度妨害個人“精神獨(dú)立”等思想的論文。后期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維》(1922)《夏天》(1924)?!赌概c子》(1927)《女預(yù)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憶錄、論文等。特別是1931年,他發(fā)表了《向過去告別》一文,批判了自己過去所走過的道路,從此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保衛(wèi)和平的活動,成為進(jìn)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藝戰(zhàn)士。 其代表作《約翰·克利斯朵夫》被高爾基稱為“長篇敘事詩”,被譽(yù)為20世紀(jì)最偉大的小說。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為主線,描述了這位音樂天才的成長、奮斗和終告失敗,同時對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等國家的社會現(xiàn)實(shí),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實(shí)寫照,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shù)的摧殘。全書猶如一部龐大的交響樂。每卷都是一個有著不同樂思、情緒和節(jié)奏的樂章。由《約翰·克利斯朵夫》始,羅曼·羅蘭開創(chuàng)了一種獨(dú)特的小說風(fēng)格。該巨著獲得1913年法蘭西學(xué)士院文學(xué)獎,1915年獲該年度諾貝爾文學(xué)獎。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 這位近、現(xiàn)代傳記文學(xué)大家的《名人傳》(《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基羅傳》(1906)和《托爾斯泰傳》(1911))),對當(dāng)代傳記文學(xué)仍然產(chǎn)生巨大影響。 他于1935年應(yīng)斯大林的邀請?jiān)L問蘇聯(lián),并寫下《莫斯科日記》一書,書中有對蘇聯(lián)未來的期望,羅曼·羅蘭希望自己在蘇聯(lián)所看見的弊端能解決,因此,出于對蘇聯(lián)的考慮,羅曼·羅蘭當(dāng)時沒有發(fā)表此書,并囑托各出版社50年內(nèi)不得發(fā)表。1984年,該書發(fā)表,可惜此時距蘇聯(lián)解體時日不遠(yuǎn)了,作者的愿望沒有實(shí)現(xiàn)。 《名人傳》的主旨是什么?: 他想利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糾正時代的偏向。他選擇了19世紀(jì)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fù)興時期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19世紀(jì)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為他們立傳,是希望這些藝術(shù)巨匠的精神能引導(dǎo)人們脫離低級的生活。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chuàng)作于二十世紀(jì)初期,無論在當(dāng)時是在后世都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于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chuàng)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lǐng)域的藝術(shù)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yōu)樽非笳嫔泼蓝L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yōu)椤坝⑿邸保愿腥朔胃墓P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yùn)抗?fàn)幍某绺哂職夂蛽?dān)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早在二十世紀(jì)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jīng)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jì)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fēng)云激蕩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zhàn)斗的勇氣。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shí)的苦難,才能驅(qū)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dān)受殘酷的命運(yùn);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名人傳 那么,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么呢?在一個物質(zhì)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yàn)檫@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xiàn)。我們寧愿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們?nèi)烁竦膫ゴ?。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jié)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yīng)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zhàn)斗的勇氣”。對于我們的時代,這實(shí)在是金石之言。 </B>《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xùn):古今之成大事業(yè)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jiān)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zhàn)斗。我們的時代千變?nèi)f化,充滿機(jī)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nèi)〉脮一ㄒ滑F(xiàn)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41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精品小詩:《遠(yuǎn)方》
下一篇: 精品小詩:《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