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堪稱千古絕唱
人生得意須盡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
,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cè)耳聽:鐘鼓饌玉何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將進酒》篇幅不算長
此外
2.《水調(diào)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
明月幾時有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轉(zhuǎn)朱閣
不應有恨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1037~1101)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
3.《長恨歌》·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云鬢花顏金步搖
承歡侍宴無閑暇
金屋妝成嬌侍夜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
,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
,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峨嵋山下少人行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馬嵬坡下泥土中
歸來池苑皆依舊
,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夜
,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zhuǎn)思
,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含情凝睇謝君王
,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作為一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很高的
。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肯定這首詩的特殊的藝術魅力。《長恨歌》在藝術上以什么感染和誘惑著讀者呢 宛轉(zhuǎn)動人
,纏綿悱惻,恐怕是它最大的藝術個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來的讀者,使他們受感染、被誘惑的力量。歌的特點是不講究格律4.《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
遙想公瑾當年
蘇軾這首《念奴嬌》
,無疑是宋詞中有數(shù)之作。立足點如此之高,寫歷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詞壇罕見,在詩國也是不可多得的。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
5.《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雕欄玉砌應猶在
李煜(公元937--978)
李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
這首《虞美人》充滿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
6.《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同時是撰寫散曲的高手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
,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馬致遠一曲小令其四射的藝術魅力
7.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江天一色無纖塵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白云一片去悠悠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張若虛(約660-約720)
,揚州(治所在今江蘇揚州)人。其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其詩描寫細膩,音節(jié)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的轉(zhuǎn)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影響
《春江花月夜》沿用陳隋樂府舊題來抒寫真摯感人的離別情緒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而在明凈的詩境中
,又融入了一層淡淡的憂傷。詩人將真切的生命體驗融入美的形象,詩情與畫意相結(jié)合,表明唐詩意境的創(chuàng)造已進入爐火純青的階段。清末王闿運評價稱“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橫絕
,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足見其非同凡響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盡之深遠影響。該詩中的“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等皆是描摹細膩、情景交融的極佳之句。8.《離騷》·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昔三后之純粹兮
,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齌怒。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難夫離別兮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老冉冉其將至兮
矯菌桂以紉蕙兮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芳與澤其雜糅兮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北姴豢蓱粽f兮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啟《九辨》與《九歌》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