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都不見出色
,但聯(lián)起來吟味
,便覺筆墨之外別具一段深情妙理。這就是兩句之間含而未宣
、任人體味的那層轉(zhuǎn)折
。字面意思淺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見
,卻又共飲一江之水。深味之下
,似可知盡管思而不見,畢竟還能共飲長江之水
。這“共飲”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離隔之恨。詞人只淡淡道出“不見”與“共飲”的事實(shí)
,隱去它們之間的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內(nèi)涵,任人揣度吟味
,反使詞情分外深婉含蘊(yùn)。
“此水幾時(shí)休
,此恨何時(shí)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睋Q頭仍緊扣長江水,承上“思君不見”進(jìn)一步抒寫別恨
。長江之水,悠悠東流
,不知道什么時(shí)候才能休止
,自己的相思離別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時(shí)候才能停歇。用“幾時(shí)休”
、“何時(shí)已”這樣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觀上祈望恨之能已
,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觀上恨之無已
。江水永無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離之恨也永無銷歇之時(shí)
。此詞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變民歌
、民間詞之直率熱烈為深摯婉曲
,變重言錯(cuò)舉為簡約含蓄。
寫到這里
,詞人翻出一層新的意蘊(yùn):“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相思意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焙拗疅o已,正緣愛之深摯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拔倚摹奔仁墙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相思無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
,我定不負(fù)我相思之意。江頭江尾的阻隔縱然不能飛越
,而兩相摯愛的心靈卻一脈遙通。這樣以來
,單方面的相思便變?yōu)殡p方的期許
,無已的別恨便化為永恒的相愛與期待
。這樣
,阻隔的雙方心靈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潤與慰藉。從“此恨何時(shí)已”翻出“定不負(fù)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與升華。江頭江尾的遙隔這里反而成為感情升華的條件了
。
李之儀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風(fēng)味
,明白如話
,復(fù)疊回環(huán)
,同時(shí)又具有文人詞構(gòu)思新巧
。同住長江邊,同飲長江水
,卻因相隔兩地而不能相見
,此情如水長流不息
,此恨綿綿終無絕期。只能對(duì)空遙祝君心永似我心
,彼此不負(fù)相思情意。語極平常
,感情卻深沉真摯。設(shè)想很別致
,深得民歌風(fēng)味,以情語見長
。
這首詞的結(jié)尾寫出了隔絕中的永恒之愛
,給人以江水長流情長的感受
。全詞以長江水為抒情線索。悠悠長江水
,既是雙方萬里阻隔的天然障礙,又是一脈相通
、遙寄情思的天然載體
;既是悠悠相思
、無窮別恨的觸發(fā)物與象征
,又是雙方永恒相愛與期待的見證。隨著詞情的發(fā)展
,它的作用也不斷變化
,可謂妙用無窮
。
6
、水是生命之源
,是哺育人類文明的乳汁
,也是催放詩歌之花的甘露。古今中外許多詩人詞人以此作為謳歌的對(duì)象
,回顧詩詞之水流過的足跡,從最初的“關(guān)關(guān)雎鳩
,在河之舟”“在水一方”漫過漢魏六朝,流經(jīng)唐朝瑰麗的詩篇“黃河之水天上來”“波撼岳陽城”波瀾壯闊
,淌入宋詞“玉鑒瓊田三萬傾,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靜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辈ü怍贼?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浪花飛揚(yáng)
。
孔子曰:“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
。”
莊子又言“上善若水
。”古人喜水
,緣于水的特性,水是悠長的
、凄涼的、流動(dòng)的
、無依的
、無形的
、溫柔的又是純潔的。翻開宋詞
,真可謂“春水滿塘生”,許多宋詞之所以被水打濕
,由于宋代詞人南方人居多,身處水鄉(xiāng)王國的詞人在此背景下
,演繹的情感自然是水靈靈濕漉漉,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送別時(shí)
,長亭連短亭
,依山傍水
,或“目送征鴻飛查查,思隨流水去茫茫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蛱m舟催發(fā)“念去千里煙波
,暮藹沉沉楚天闊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小橋流水人家處春花秋月江湖水,別有一番風(fēng)味在人間
。唐詞雖無唐詩一般
,具有大家閨秀的風(fēng)范
,卻也有小家碧玉特有的格調(diào)
。張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fēng)細(xì)魚不須歸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碧一ㄩ_時(shí),正值漁汛
,因而肥壯的鱖魚在桃花春水中嬉逐漫游,好一派美妙的水鄉(xiāng)春色
!白居易的《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能不憶江南?”色彩鮮明
,濃抹了春光絢爛的江南
。而韋莊的《江南好》“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彼陀赇罏r江南
,意境清凈幽雅
。南宋張炎的《春水》“波暖綠粼粼,燕飛去
,好是蘇堤才曉。魚沒浪痕園
,流紅去
、翻笑東風(fēng)難掃
。荒橋斷浦
,柳陰撐出扁舟小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厥壮靥燎嘤谟椋^似夢(mèng)中芳草”人稱“賦春水入畫”一幅清麗曼妙的西湖風(fēng)景畫展示在眼前
。后有“水浸碧天何處斷”詞句繪畫出秋景的瀟灑。但是遠(yuǎn)沒有王勃的“落霞與孤騖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辈┐髩验煛?br>
當(dāng)然“詩言志”
,詞是詩的一種特殊的文學(xué)樣式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也是詞常用的手法
。水中情,情中水
。流水滋潤著一切生命
,又寄寓了詞人悲歡起落多色情愫
,流水無情人有情,后人閱讀宋詞
,痛飲了許多友情水,愛情水
。
感慨春光易逝,人事變遷不可逆轉(zhuǎn)
,李煜唱出了無可奈何的心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白允侨松L恨水東流”重重傷感揉碎在東去的流水中
,水光里也映射出作者對(duì)人生的思考。追本溯源
,孔子曾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嘆時(shí)光飛速。唐詩人張若虛承其思想有所發(fā)展
,連連發(fā)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宋詞柳詠是如此吟詠的“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蓖窦s唱出了江水之永恒,人生之短暫
。同是歌詠宇宙無限
,人生有限
,蘇軾風(fēng)格迥異,波濤洶涌
,氣勢磅礴“大江東去
,浪濤盡
,千古風(fēng)流人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痹~壇上聽?wèi)T了潺潺的溪流水聲,蘇詞播放出“驚濤拍岸”般豪邁樂曲
,無疑給詞注入了意境新鮮活力奔放的水流
。
因水之綿長無窮
,漂泊的詞人喜歡以水表達(dá)纏綿的感情、無盡的離愁思念
。如王建“船頭江水茫茫。商人少婦斷腸
。腸斷
。腸斷
。”再如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diǎn)點(diǎn)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shí)方恨休。明月人倚樓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是一首閨怨名作
。上闋以比興手法寫景,情寓其中
,明寫丈夫行程,暗指少婦跟隨丈夫一路遠(yuǎn)行
。下闋側(cè)重抒情,寫少婦思夫
,情如流水般悠長,思恨交加
,永無盡時(shí)
,除非盼得人歸
。后來也有精彩詞句汩汩流淌出,如溫庭筠的“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崩铎系摹皢柧苡袔锥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睔W陽修的“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較為典型的當(dāng)推李子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shí)休
,此恨何時(shí)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相思意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睒O寫愛情的纏綿深摯如水之悠長
,象征了愛情的天長地久。詞間水之洶涌似若愛情的起伏波瀾
。可是宋詞中多離愁別恨
,秦觀“便作春江都是淚
,流不動(dòng)
,許多愁?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崩钋逭铡爸豢蛛p溪舳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