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費去春光多半》作者:大宋(宋春鎖)憑闌展望
,暮春煙和雨
,云集江岸
。
濃霧飛時心欲喚
,費去春光多半。
,三分舊恨,可付云消散.png" />
心志踟躕
,情懷難定
,猶怕江天亂
。
人生如戲
,料知風物變換。
我自擎酒高歌
,邀來明月
,當詠聲聲慢。
夢里幾多傷感事,醒悟低微驚嘆。
一縷新愁
,三分舊恨
,可付云消散
細聽花語,蘆笙輕笛聲斷。
《念奴嬌 燕歸來》作者:元寶和風春暮
,月光輕淺灑
,華燈初上
。
看夜空星光燦爛
,翠竹影清徜漾。
烏雀無眠
,鯉魚探首
,何事心歡暢
半年期待,喜迎玄鳥歸巷
。
回顧去歲晴祥,青山河畔
,霄九驕姿爽
。
敢力搏低云雨霧
,展翅高空穹帳
。
天地翩躚,捉蟲養(yǎng)稚,絢麗金牌榜。
填詞留憶
,同存優(yōu)好良況
。
《念奴嬌 赤壁抒懷》作者:陳昌國急流東逝,浪飛濤勁涌
,奔騰不息
。
千古英雄淘萬里
,誰頌芳名功績
。
三國爭雄,孫劉聯(lián)手,共抗曹強敵
。
火燒船寨,借東風亮赤壁
。
亂石卷雪崩云,驚濤裂岸,舉世驚奇跡
。
以弱勝強憑智慧,地利天時人激。
談笑周郎
,運籌帷幄,妙算雷霆魄
。
驕兵何懼 劍鋒初試兇吉
!
《念奴嬌 春暮夜讀》作者:那蘭殘花繁草
,且楊柳絮亂
,蒼靈趨遠。
戀那簇花爭艷色
,縷縷芳香飄散
。
南北風吹
,幾迎綿雨,初夏姍姍現(xiàn)
。
光陰飛逝
,嘆惜難挽春絢。
回望桃李年華
,恍如昨日
,今卻斜陽伴。
不誤流年園舊夢
,銀發(fā)興游文苑。
盡賞唐詩
、宋詞元曲,獨醉逍遙岸
,
攜星陪月
,倚孤燈捧書卷
。
《念奴嬌 暮春遣懷》作者:尚善若水春風夢里
,想春風也怨,漫天飛雪。
只顧縱情天地外
,不管人間涼熱。
逆旅天涯
,飄零詞客
,寂寞同誰說。
長亭煙柳
,此時還在嗚咽
。
教我把酒狂歌,遣懷千古
,情寄天邊月。
醉到不知春夏也,贏得一身超脫
。
可忘前塵
,可忘風雨
,不可忘癡絕
。
瘞花心事
,而今都付詞闋
。
《念奴嬌 青春祭》作者:無形水,田青春何覓 問六合今古,星去云遠
。
已到雪飄雙鬢季,方悟流光無返。
閑坐西窗
,靜心昏目
,晨色猶徒羨。
不覺回首
,憶中煙靄草亂
。
堪嘆少壯時節(jié),忍別故里
,無奈拋書卷。
一任朱顏隨逝水
,雪月風花空遣。
九載天涯,歸來而立
,獨自曾嗟嘆
。
人曰無悔
,吾說藏痛留憾
。
《念奴嬌 春去》作者:Lily紅棉花盡,剩柳楊飛絮,葉深藏燕
。
過雨幾番香滿路
,黯黯流鶯啼亂
。
已過佳期
,東君歸去,俯仰聲聲嘆。
奈何無計
,喚回昨日片段
。
應記桃李年華,尋詩覓景
,粉萼瓊嬌面。
麗句清詞難刻畫,眷顧芳音癡念
。
不屑揶揄
,偏聞詭語
,枉把青春戀。
心痕今疊
,盈盈馨夢隨斷
。
《念奴嬌 蒲圻城墻懷古》作者:上善若水迎薰門外
,見澄空萬里
,云無蹤跡
。
日暖香風花滿樹,條石城垣輕碧。
漫步城頭
,心潮澎湃
,穿越三分國
。
東吳儒將
,御兵情景歷歷。
博雅羽扇綸巾
,舉杯邀月
,宴飲隆中客
。
攬古攀今曾幾度
,無論今宵何夕
。
聯(lián)手攻曹
,軍烽糧棧
,猛虎添雙翼
。
醉游塵夢
,誰人吹斷橫笛。
《念奴嬌 無題》作者:董九登高望遠
,看長風萬里
,去留無意。
我自悠然豪醉后,椰樹林中游戲
。
華發(fā)蒼頭,東籬把酒
,桀驁芳菲棄
。
孤標高遠
,淡然心路痕記。
回首可笑多情,詩詞憔悴
,問仄平難睡。
半百沉浮人事去
,誰伴西窗云髻
。
大浪淘沙
,風吹衣袖,總是揚帆起。
倚欄長嘯,指尖飛墨誰洗。
《念奴嬌 月季大觀園》作者:韓君孝柳青滴翠
,秀新園靚影
,亭臺樓閣。
路繞連廊花映水
,才露小荷尖角。
萬里晴空
,云飛煙斂
,城闕橫阡陌
。
如屏似畫,大觀園內(nèi)驚鵲
。
園內(nèi)園外芬芳
,如云出岫
,燕舞鶯飛掠
。
萃取精華金疊玉,天外飛仙叢落
。
夢幻神州,楚風漢韻
,人在花中樂。
醉花風里
,夜來星耀光爍
。
《念奴嬌 五四感懷》作者:青芝閑人初心勿忘 ,國恥家仇恨
,暗無天日。
萬萬同胞均奮起
,兒女從戎投筆
。
昂首風云
, 殉身日月,來把乾坤易。
垂名千古
,遺留多少史跡
。
祭祀先烈英魂
,獻杯酹酒,應敬姜猶績
。
五四精神傳萬代,世界和平唯一
。
筑夢神州,振興華夏,掘起新中國
。
中流砥柱,協(xié)和還看今昔。
《念奴嬌 暮春情》作者:曉汶時光迅馳,伴清風皓月
,已成春暮
。
落盡艷芳腸欲斷
,滿腹念思凄苦。
柳綠依然
,桃紅何在
,揮淚埋香處
。
徘徊難返,感懷無法講訴。
想那歲月繽紛
,百花添彩,秀麗勾魂舞
。
水墨迷離如畫境
,猶在夢中常駐
。
大地新妝
,嬋娟揮袖
,天下芬芳酷
。
旅途愉快
,樂將嬌艷尋捕
。
《念奴嬌 榴花》作者:南京老樹綠肥紅瘦
,又飄揚柳絮,灑落塵色。
赤練冰絲敲石鼓
,香火紅墻風笛
。
一鶴沖天
,二龍戲水,九鼎三吳脈
。
宿云多韻,梵音繚繞大吉。
搖曳波影聲聲,越溪過嶺,瑰橙撩騷客。
江岸停舟琴獨抱,紫夢纖纖交織
。
醉賞蓮燈
,清吟詩句
,紅燭蒙紗襲。
悠悠閑趣
,層層翻浪潮夕
。
表示憂愁的四字詞語有那些
多愁善感
【解釋】善:容易。經(jīng)常發(fā)愁和傷感
。形容人思想空虛
,感情脆弱
。
【出處】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
,只有風流共古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百結愁腸
【解釋】指愁緒如結無法解開。
【出處】宋·蔣興祖女《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詞:“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窮愁潦倒
【解釋】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
,失意
。窮困愁苦
,失意消沉
。形容讀書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
【出處】清·無名氏《都門竹枝詞·教官十首》:“盤費全無怎去家,窮愁潦倒駐京華?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愁眉苦臉
【解釋】皺著眉頭
,哭喪著臉。形容愁苦的神色
。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
,背地里愁眉淚臉
。”
鰲憤龍愁
【解釋】如鼉憤怒,如龍憂愁
。比喻樂曲的情調(diào)悲憤
。
【例句】這是一首~音樂
,你想聽嗎
?
愁腸寸斷
【解釋】愁腸:憂思縈繞的心腸
。愁得腸子都斷成一段段的
。形容憂愁到了極點。
【出處】晉·傅玄《云歌》:“青山徘徊
,為我愁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唐·張鷟《游仙窟》:“淚臉千行,愁腸寸斷
,端坐橫琴,涕血流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愁眉不展
【解釋】展:舒展。由于憂愁而雙眉緊鎖
。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出處】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之二:“舊隱每杯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jīng)春
。”
萬恨千愁
【解釋】千、萬:形容多。指憂愁怨恨很多
。
【出處】宋·王詵《蝶戀花》:“鐘送黃昏雞報曉
,昏曉相摧
,世事何時了
。萬恨千愁人自老
,春來依舊生芳草
。”
酒病花愁
【解釋】指因貪戀酒色而引起的煩愁。
【出處】元·喬吉《揚州夢》第二折:“今日心中悶倦,故來此翠云樓游玩。小官只為酒病花愁
,何日是好也呵
。”
遠愁近慮
【解釋】既發(fā)愁未來的命運
,又憂慮眼前的處境
。形容過多的憂慮。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他這遠愁近慮,不抗不卑,他們奶奶就不是和咱們好
,聽他這一番話
,也必要自愧的變好了
。”
愁眉淚眼
【解釋】皺著眉頭
,含著眼淚
。形容悲苦的樣子
。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
,背地里愁眉淚臉
。”
借酒澆愁
【解釋】用喝酒來澆滅郁積在心中的氣憤或愁悶
。
【出處】明·李開先《后岡陳提學傳》:“只恁以酒澆愁
,愁不能遣
,而且日增
。”
愁腸百結
【解釋】愁腸:憂愁的心腸
。百結:極多的結頭
。憂愁苦悶的心腸好像凝結成了許多的疙瘩
。形容愁緒郁結,難于排遣。
【出處】《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愁腸百結虛成著,口口口行沒處論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悲愁垂涕
【解釋】垂:垂下
;涕:淚
。因為悲哀
、愁苦而落淚。
【出處】《
列子·湯問》:“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
,三日不食。”
愁腸九回
【解釋】指悲愁頻頻在腹中縈繞
,難于排遣
。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
,居則忽忽若有所亡
,出則不知其所往
。”
焦眉愁眼
【解釋】形容憂慮愁苦的表情
。
綠慘紅愁
【解釋】指婦女的種種愁恨。綠、紅
,指黑鬢紅顏
。
【出處】宋·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辟》:“講鬼怪令羽士心寒膽戰(zhàn);論閨怨遺佳人綠慘紅愁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消愁釋憒
【解釋】指消除煩悶
,愉快身心
。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彈棋亦近世雅戲,消愁釋憒,時可為之
。”
鼉憤龍愁
【解釋】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diào)悲憤
。
【出處】宋 蘇軾 《過江夜行武昌山上聞黃州鼓角》詩:“誰言萬方聲一概
,鼉憤龍愁為余變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舊恨新愁
【解釋】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悶
。
【出處】宋·向滈《如夢令·道人書郡樓》詞:“舊恨新愁無際
,近水遠山都是
,西北有高樓
,正好行藏獨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愁潘病沈
【解釋】泛指煩惱和疾病
。
【出處】晉·潘岳因憂愁而早生白發(fā)
,南朝·梁·沈約因病而瘦減腰圍
。
雨恨云愁
【解釋】感覺上以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
。
【出處】宋·王禹偁《點絳唇·感興》詞:“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
,一縷孤煙細
。”
遣愁索笑
【解釋】消愁求樂
。
【出處】清孫原湘《序》:“履園主人于灌園之暇,就耳目所睹聞,著《叢話》二十卷,間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多愁善病
【解釋】舊時形容才子佳人的嬌弱
。同“多愁多病”
。
【出處】《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假使天下有這樣一個人
,又與我同生同死,小弟也不得這樣多愁善病
!”
愁云慘淡
【解釋】慘淡:暗淡。原指陰沉沉的云層遮得天色暗淡無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憂愁、壓抑的景象或氣氛
。
【出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
閑愁萬種
【解釋】閑愁:說不出的煩惱。莫名的煩惱極多
。形容思想空虛
,多愁善感
。也形容愁情滿懷
。
【出處】元·李好古《張生煮?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返谝徽郏骸罢婺耸窍チ碎e愁萬種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雨泣云愁
【解釋】淚下如雨
,愁多如云
。形容憂愁深重
。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雖然道姻緣不偶
,我可一言難就,有多少雨泣云愁
。”
破愁為笑
【解釋】猶言轉憂為喜
。由憂愁轉為歡喜
。
紅愁綠慘
【解釋】比喻愁思滿懷
,容易傷感
。
【出處】元·無名氏《村樂堂》第四折:“我則見綠慘紅愁減了精神,為何因,背地里將啼痕來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獨坐愁城
【解釋】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身之窮困
,獨坐愁苦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關于"憂愁"的詩句有哪些?
1《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宋代: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
,愁還隨我上高樓。
【翻譯】心想到高樓上觀看美景躲避憂愁
,憂愁還是跟著我上了高樓。
2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
【翻譯】薄霧彌漫
,云層濃密
,日子過得愁煩
,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
。
3 《春愁》清代: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
,往事驚心淚欲潸
。
【翻譯】春愁難以排遣
,強打起精神眺望遠山,往事讓人觸目驚心熱淚將流
。
4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清代:納蘭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勝
,那能還傍杏花行
。
【翻譯】這連綿不斷的雨如同剪不斷的哀愁
,依稀記得去年我們到杏花園游玩
。
5 《丑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宋代:辛棄疾
近來愁似天來大
,誰解相憐
。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
。
【翻譯】近來我的愁苦像天一樣大
,誰能夠了解我同情我呢
?正是沒有誰能夠了解我同情我
,我又只好把愁悶痛楚比著天一樣大
。
6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
,銷魂獨我情何限
!
【翻譯】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
?只有我傷心不已悲情無限
!
7 《開愁歌》唐代:李賀
我當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謝如枯蘭
。
【翻譯】我年當二十仕途坎坷不得意
,心中愁苦頹喪如衰枯的秋蘭
。
8 《踏莎行·細草愁煙》宋代:晏殊
細草愁煙
,幽花怯露
。
【翻譯】纖細的小草在風中飄動好像一縷縷輕煙惹人發(fā)愁
,獨自開放的花朵害怕露珠的打擾。
9 《將進酒》唐代:李白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
【翻譯】那些什么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兒喊出來
,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
,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10 《卜算子·詠梅》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
【翻譯】驛站之外的斷橋邊
,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
,無人過問
。暮色降臨
,梅花無依無靠
,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
求詩 200分!文人進..湊熱鬧的別進.謝謝!
贈汪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
,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
,十分動人
。這首詩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
靜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
【注釋】
又作: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
【注解】:
1
、舉:抬
。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
低頭鄉(xiāng)思連翩呵連翩
。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的詩
,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
,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
;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
豐富深曲的內(nèi)容
。境是境,情是情
,那么逼真
,那么動人
,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
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早發(fā)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jié)
2
、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h
。
3
、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
【韻譯】:
清晨
,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
,船行只一日時間
。
兩岸猿聲
,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
【評析】: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
,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
,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
,水急流速
,舟行若飛的情
況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
;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
;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
;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
,點明水勢如瀉
。 ?全詩鋒棱挺拔
,一瀉直下
,快船快意
,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注釋】
又題《客中作》
[注釋](1)蘭陵:地名
。(2)但使:只要
。
[譯文]蘭陵出產(chǎn)的美酒
,透著醇濃的郁金香的芬芳
,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
。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盡興暢飲
,一醉方休,我那管她這里是故鄉(xiāng)還是異鄉(xiāng)呢
!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xiāng)作客之愁
,是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
。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
,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絕】 類別:【山水】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
【注釋】
[注釋](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
。
[譯文]群鳥高飛
,絕盡蹤影
,一片孤云獨自悠閑地飄浮而去我佇立在山頂
,注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也看著我,彼此久看不厭。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這首五絕作于天寶十二載(753)秋游宣州時
,距他被迫于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
。長期飄泊生活
,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xiàn)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
,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
,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注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
。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
,見到花也會流淚。
3
、渾:簡直
。
4、不勝簪:因頭發(fā)短少
,連簪子也插不上
。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
,只有山河依舊
,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
,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
,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
,反覺增加離恨
。
立春以來戰(zhàn)火頻連,已經(jīng)蔓延三月
,
家在?州音訊難得
,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
,白發(fā)越搔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