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詞是宋詞的主要體式之一,它與小令一起成為宋代詞人最為常用的曲調(diào)樣式。慢詞的名稱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diào)長拍緩的詞。
《詞譜》卷十慢詞“蓋調(diào)長拍緩,即古曼聲之意也。”“慢曲子”是相對于“急曲子”而言的,慢與急是按照樂曲的節(jié)奏來區(qū)別的。宋初的詞主要是小令。在柳永以后,長篇的慢詞才開始流行。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相關(guān)情事逐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運用凄清的音樂性語言進行抒情,又卻體現(xiàn)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
《揚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全詞分為上下兩闕。但兩闕的寫作手法都是運用一種鮮明對比,用昔日揚州城的繁榮興盛景象對比現(xiàn)時揚州城的凋殘破敗慘狀,寫出了戰(zhàn)爭帶給了揚州城萬劫不復(fù)的災(zāi)難。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宋代】柳永
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
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
風(fēng)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斗草踏青。
人艷冶,遞逢迎。
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
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
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這首《木蘭花慢》以描繪清明的節(jié)日風(fēng)光,側(cè)面地再現(xiàn)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jié)風(fēng)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xí)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為再現(xiàn)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dāng)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長亭怨慢·雁》
【清代】朱彝尊
結(jié)多少悲秋儔侶,特地年年,北風(fēng)吹度。
紫塞門孤,金河月冷,恨誰訴
回汀枉渚,也只戀江南住。
隨意落平沙,巧排作、參差箏柱。
別浦,慣驚移莫定,應(yīng)怯敗荷疏雨。
一繩云杪,看字字懸針垂露。
漸欹斜、無力低飄,正目送、碧羅天暮。
寫不了相思,又蘸涼波飛去。
全詞生動細致地描繪出了一幅大雁南飛的畫圖。而時當(dāng)金秋,卻是滿眼的北風(fēng)、冷月,孤門、敗荷,疏雨,暮色,成群的大雁排成不同的隊形,在略作休息之后又疲倦地向南飛去,這里面充滿著蒼涼悲凄的氣氛。
《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宋代】王雱
露晞向晚,簾幕風(fēng)輕,小院閑晝。
翠逕鶯來,驚下亂紅鋪繡。
倚危墻,登高榭,海棠經(jīng)雨胭脂透。
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
倦游燕、風(fēng)光滿目,好景良辰,誰共攜手。
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
憶高陽,人散後。
落花流水仍依舊。
這情懷,對東風(fēng)、盡成消瘦。
這首詞詠春愁,寫得嫵媚動人,不亞于當(dāng)行之作。這首詞由景及情,上片景中有情,下片以情帶景,筆鋒細膩,用語婉媚,韻致翩翩,堪稱青年詩人王雱的孤篇力作。
《石州慢·寒水依痕》
【宋代】張元干
寒水依痕,春意漸回,沙際煙闊。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shù)枝爭發(fā)。
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
長亭門外山重疊。
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jié)。
情切。畫樓深閉,想見東風(fēng),暗銷肌雪。
辜負(fù)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處,更有多少凄涼,
殷勤留與歸時說。
到得卻相逢,恰經(jīng)年離別。
此詞是作者晚年離鄉(xiāng)思歸之作。在冬去春來,大地復(fù)蘇的景象中,作者觸景生情,在詞中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深沉的思鄉(xiāng)之念。
《卜算子慢·江楓漸老》
【北宋】柳永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幕秋天氣,
引疏砧,斷續(xù)殘陽里。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fēng)情,萬重?zé)熕?/p>
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
盡無言,誰會憑高意
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云誰寄
柳永此詞為摹寫羈旅行役和離情別緒的佳作。全詞以真摯、濃厚的情意和流利的詞筆,描寫了一個異鄉(xiāng)客子暮秋時節(jié)登高懷人的情事。望而不見、傳書無憑的無可奈何之情,千回百轉(zhuǎn)而出,有極強的感染力。
《浪淘沙慢·萬葉戰(zhàn)》
【北宋】周邦彥
萬葉戰(zhàn),秋聲露結(jié),雁度沙磧。
細草和煙尚綠,
遙山向晚更碧。
見隱隱、云邊新月白。
映落照、簾幕千家,
聽數(shù)聲、何處倚樓笛
裝點盡秋色。
脈脈。
旅情暗自消釋。
念珠玉、臨水猶悲感,何況天涯客
憶少年歌酒,當(dāng)時蹤跡。
歲華易老,衣帶寬、懊惱心腸終窄。
飛散后、風(fēng)流人阻。蘭橋約、悵恨路隔。
馬蹄過、猶嘶舊巷陌。
嘆往事、一一堪傷,曠望極。
凝思又把闌干拍。
王國維曾說:“美成《浪淘沙慢》二詞,精壯頓挫,已開北曲之先聲?!?《人間詞話刪稿》)這首詞是周邦彥兩首《浪淘沙慢》中的一首,寫景抒情均有其獨到之處。層層鋪寫,聲色交錯,作者的悲戚情懷,就在這一層一層的清秋晚景描寫中一點一點地透露出來。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南宋】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
空汗漫,但長風(fēng)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jīng)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詞篇。有兩個特點:一是構(gòu)思與前人不同,“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而這首卻寫的是月亮西沉以后的情景;二是自覺地學(xué)習(xí)屈原,運用“《天問》體”形式。詞中把有關(guān)月亮的神話傳說集中起來,經(jīng)過選擇、加以編排,使之成為統(tǒng)一整體,創(chuàng)造出帶有浪漫色彩的神話形象。
《錦堂春慢·紅日遲遲》
【北宋】司馬光
紅日遲遲,虛廊轉(zhuǎn)影,槐陰迤邐西斜。
彩筆工夫,難狀晚景煙霞。
蝶尚不知春去,漫繞幽砌尋花。
奈猛風(fēng)過后,縱有殘紅,飛向誰家。
始知青鬢無價,嘆飄零官路,荏苒年華。
今日笙歌叢里,特地咨嗟。
席上青衫濕透,算感舊、何止琵琶。
怎不教人易老,多少離愁,散在天涯。
此詞寫暮春傷離意緒。從春光易逝,進而聯(lián)想到自己的歲月匆匆,過片為此致以深深的嘆息:“青鬢無價”。然而,詞人卻身不由己,宦海浮沉,“飄零官路,荏苒年華”,依然在浪費著剩余的不多的時光。因此,詞人轉(zhuǎn)向“笙歌叢里”尋找安慰,不意又勾引出“同是天涯淪落人”之傷感。
-END -
大賽作品集,人手一冊哦!已加主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lián)系購買!
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寫詩填詞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有詩還有遠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65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十首詩詞感恩父親:爸爸,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