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荷出水】 宋·岳珂
貼水初翻紫玉團(tuán),忽驚矗立傍闌干
。
瑤池七日來青鳥
,玉鏡孤奩舞翠鸞。
曉露走盤珠顆瑩
,晚風(fēng)飏蓋雪衣寒
。
從今十丈開花面,太華峰頭更一香
。 【三益塘芙蓉】 元·薩都剌
斑簾十二卷輕碧
,秋水芙蓉隔畫欄。
彩扇搖風(fēng)霞透影
,錦袍弄月酒生寒
。
游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紅云濕露盤
。
只恐淮南霜信早
,絳紗籠燭夜深看。
【并蒂蓮花】 明·沈周
耶溪新綠露嬌癡
,兩面紅妝倚一枝
。
水月精魂同結(jié)愿,風(fēng)花情性合相思
。
趙家阿妹春眠起
,楊氏諸姨晚浴時。
今日六郎憔悴盡,為渠還賦斷腸詩
。 【蓮實】 金·張擑
水妃擎出紺珠囊
,玉筍雕盤喜乍嘗。
膚白已攙新藕嫩
,心清尤帶小荷香
。
斗馀翠鳥零珍羽,飛盡黃蜂露蜜房
。
口腹累人良可笑
,此身便欲老江鄉(xiāng)。 【盆池】 唐·韓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
,藕梢初種已齊生
。
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
。
池光天影共青青
,拍岸才添水?dāng)?shù)瓶。
且待夜際明月去
,試看涵泳幾多星
。
【蓮花】 明·申時行
碧沼停寒玉,紅蕖映綠波
。
狀凝朝日麗
,香逐晚風(fēng)多。
游戲金鱗出
,飛揚(yáng)翠羽過
。
納涼依水榭,還續(xù)采蓮歌
。 【采蓮曲】 唐·李康成
采蓮去
,月沒春江曙。
翠細(xì)紅袖水中央
,青荷蓮子雜衣香
。
云起風(fēng)生歸路長。歸路長
,
那得久
,各回船,兩搖手
。 【荷珠】 清·朱奕恂
小雨林塘凈碧羅
,田田分得夜光多。
江姝唾逐天風(fēng)落
,仙掌晴分曙月過
。
幸未贈來愁結(jié)佩,若為采去誤凌波。
蕩舟耶女休相妒
,樂府虛裁一斛歌
。
【芙蓉】 清·邵瑸
曾從楚客賦蘭茳,喜見風(fēng)翻赤玉幢
。
欲采名花遺良友
,還憑遠(yuǎn)夢落秋江。
盤承雨露珠無算
,莖并鴛鴦蒂自雙
。
此日仙城誰作主?凝眸遙望憑紅窗
。 【池蓮】 元·倪瓚
回翔波間風(fēng)
,的歷葉上露。
清池結(jié)素彩
,華月映微步
。
云陰花房斂,雨歇芳?xì)舛取?
欲去拾明珰
,踟躕惜遲暮
。 【南池嘉蓮】 唐·姚合
芙蓉池里葉田田,一本雙枝照碧泉
。
濃麗共妍香各散,東西分艷葉相連
。
自知政術(shù)無他異
,縱是禎祥亦偶然。
四野人聞皆盡喜
,爭來入郭看嘉蓮
。
【重臺蓮】 唐·李紳
綠荷舒卷涼風(fēng)曉,紅萼開縈紫蒔重
。
雙女漢皋爭笑臉
,二妃湘浦并愁容。
自含秋露貞姿潔
,不曉春妖冶態(tài)秾
。
終恐玉京仙子識,卻持歸種碧池中
。 【闋下芙蓉】 唐·包何
一人理國致升平
,萬物呈祥助盛明。
天上河從闕下過
,江南花向殿前生
。
慶云垂蔭開難落,湛露為珠滿不傾。
更對樂懸張簨簴
,歌工欲奏采蓮聲
。 【賦得涉江采芙蓉】 隋·孔德紹
蓮舟泛錦磧,極目眺江干
。
沿流楫渡易
,逆浪取花難。
有霧疑川廣
,無風(fēng)見水寬
。
朝來采摘倦,詎得久盤桓
。
【游荷花蕩】 明·朱方中
平湖秋色十分饒
,醉臥樓船逸思飄。
水國荷香浮錄醑
,夕陽帆影逐金飚
。
堤邊屬玉驚人起,天際蛾眉共客招
。
歌罷采蓮歸路晚
,塔西云樹正迢迢。 【仲泰安招游湖西荷花蕩】 明·朱曰藩
雜佩搖湖月
,明狀隔鏡心
。
輕橈隨鷺轉(zhuǎn),別墅入花深
。
翠蓋水中寶
,丹霞酒畔吟。
非君能泛舟
,詎得獨開襟
。 【白蓮草堂】 明·朱曰藩
水嶼山潭曲曲幽,芙蓉亭子碧云秋
。
踏歌儂亦解吳語
,一笑端能破客愁。
露下采香霑袂濕
,月中搖影入杯流
。
君看印諸何如此,況復(fù)司州得并游
。
【白蓮】 清·秋瑾
莫是仙娥墜玉珰
,宵來幻出水云鄉(xiāng);
朦朧池畔訝堆雪
,淡泊風(fēng)前有異香
。
國色由來兮素面
,佳人原不借濃妝;
東皇為恐紅塵涴
,親賜寒潢明月裳
。 【白蓮】 清 ·盛錦
玉井分栽到野塘,冰銷翠袖回生涼
。
半江殘月欲無影
,一岸冷云何處香。
真相尚留開士社
,紅衣洗盡美人裝
。
水仙操罷扁舟去,誰與凌波解佩珰
。 【浣溪沙】 宋·蘇軾
四面垂楊十里荷
,向云何處最花多,
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
,
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里聽笙歌
。
【采蓮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
,笑摘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
,風(fēng)飄香袂空中舉
。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
紫騮嘶人落花去
,風(fēng)此路躕空斷腸。 【錢氏池上芙蓉】 明·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zhuǎn)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
。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fēng)吹羅帶錦城秋
。
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 【點絳唇清香蓮】 宋·王十朋
十里西湖
,淡妝濃抹如西子
。
藕花簪水。清凈香無比
。
記得曾游
,短棹紅云里
。
聊相擬,一盆池水
,十里西湖似
。
【虞美人】 宋·陳與義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
病夫因病得來游
,更值滿川微雨、
洗清秋
。去年長恨拏舟晚
,
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
?
一路繁花相送
、過青墩。 【怨王孫】 宋·李清照
湖上風(fēng)來波浩渺
,秋已暮
,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
,說不盡
,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
,清露洗
, 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
,似也恨
,人歸早。 【荷花媚 荷花】 宋·蘇軾
霞苞電荷碧
。天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