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kān)瀑布掛前川。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詩詞中很多字的古代讀音,跟現(xiàn)在所讀的聲音已經(jīng)不完全一樣了。
只有按照詩歌的格律來背誦、吟唱,才能夠真正掌握詩歌的情意,伴隨的聲音,結(jié)合出來的那一份感動。
來測測看,這些美了三千年的詩詞,你都把字認全了嗎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這首詩里有些字要注意:“陰山下”的“下”,在這里不念xià,念上聲,xiǎ,是詩韻里的馬韻。
“籠蓋四野”的“野”,不念yě,念yǎ,也是上聲馬韻。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見”,念xiàn。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cuī。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車馬”, 要念“jū馬”。古人沒有“車”(chē)的讀音,古人的“車”字只有兩個讀音:一個是jū,押魚韻;另一個是chā,在詩里押麻韻。
“飛鳥相與還”的“還”,念xuán。中國字有時候不止一個讀音,不同的讀音有不同的意思。還,念huán 時是“還家”的意思,念xuán 時是在空中飛翔的樣子,所以這里應該念xuán。
“欲辯已忘言”的“忘”,這里不念第四聲wàng,而是平聲的讀音,當做動詞,念wáng。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遙看瀑布掛前川”的“看”念kān。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綠樹村邊合”的“合”字、“還來就菊花”的“菊”字也是入聲字。
“青山郭外斜” 的“斜” 念xiá,押麻韻。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杜甫《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的“宛”一般念wǎn,這里作為國名念yuān。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的“車”,念jū。“大漠孤煙直”的“直”是入聲字。
“蕭關(guān)逢候騎”的“騎”,做動詞時念qí,如“騎(qí)馬”;這里是名詞,指一個騎馬的人,“候騎”就是在前面防衛(wèi)、打聽消息的騎馬的人,所以念jì。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逢入京使》
“參”有兩個讀音:曾參、人參的“參”都念shēn ;但岑參的“參”應該念cān,同參加的“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的“漫漫”是平聲,念mán。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絕勝煙柳滿皇都”的“勝”念平聲,shēng,超過的意思。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枺嗌姜殮w遠。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的“長”不念cháng,念zhǎng。中國古人的排行中,年歲長的,稱為“長卿”,年歲小的,稱為“少卿”。
“荷笠?guī)﹃枴钡摹昂伞蹦頷è,作動詞,背的意思。作名詞時念hé,同荷花的“荷”。
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
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劉皂《渡桑干》
“舍”“十”兩字是入聲字,“客舍并州已十霜”的“并”在這里念平聲bīng,并州是地名,在今天山西太原一帶。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李商隱《無題》
“銀甲不曾卸”的“卸”念xià。
橫風吹雨入樓斜,
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
電光時掣紫金蛇。
——蘇軾《望湖樓晚景》
“壯觀應須好句夸”的“觀”讀guàn,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作動詞時念guān,作名詞時念去聲,“壯觀”是壯麗的風景,“觀”作名詞。
“橫風吹雨入樓斜”的“斜”押麻韻,念xiá;“電光時掣紫金蛇”的“蛇”押麻韻,念shá。
散發(fā)披襟處,浮瓜沈李杯。
涓涓流水細侵階。
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
畫棟頻搖動,紅葵盡倒開。
斗勻紅粉照香腮。
有個人人,把做鏡兒猜。
——辛棄疾《南歌子》
“涓涓流水細侵階”的“階”有一個讀音,念gāi。
天上星河轉(zhuǎn),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李清照《南歌子》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的“其”念jī,是語助詞?!按滟N蓮蓬小”的“貼”是入聲字。
大賽作品集,人手一冊哦!已加主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lián)系購買!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寫詩填詞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有詩還有遠方...
1)“讀”,要讀出感情,設身處地的“讀”,“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詩詞中的美——語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2)古詩詞是中華文化之瑰寶。三千年來我國詩人輩出,佳作如林。在現(xiàn)在的中學課本中選錄了許多古代詩詞,或?qū)懢盎驍⑹拢蚝婪呕蛭?,無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這些優(yōu)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簡潔明了的詞語表現(xiàn)豐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讓讀者產(chǎn)生無限空間的遐想,給人以美的享受。古典詩詞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塑造學生的思想和人格,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藝術(shù)的欣賞和審美能力?,F(xiàn)在《語文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都十分重視對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品味詩歌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意境,下面就談談教學中古詩詞中境界美的探尋。
古典詩詞含蓄、委婉,很多詩句要靠認真體會,要挖掘出它們的內(nèi)涵,從中得到啟發(fā),進而領(lǐng)悟到其包含的人生哲理。借助經(jīng)典的詩詞作品讓學生沉醉于藝術(shù)氛圍之中,生成活感性,確立完整的人格,既深化藝術(shù)體味、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品格,與詩人在心靈上產(chǎn)生共鳴,領(lǐng)略高尚意境之美,潛移默化實現(xiàn)提高人文素質(zhì)的宗旨。
一、領(lǐng)略作品中的形神兼?zhèn)?,以形傳神之藝術(shù)風格。
1、敘田園生活,傳鐘情山水,頌熱愛勞動人民歌之神。
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詩歌十分平淡自然,樸素如口語,不見絲毫修飾,描繪了詩人田園勞作及歸來的情景。詩歌平談中又富于情趣。“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勞動了一天之后歸來的詩人中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皎潔的明月陪伴?!暗廓M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晚風拂面,吹散了一天的疲勞,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我們仿佛看見詩人邁著輕松的步履,哼著愜意的小調(diào)悠然歸去。
2、敘個人情懷,傳青衫沾淚、憂國憂民之神。
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對外歡顏。吾廬獨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并不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見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瑟琶行》),著一“泣”字與“濕”字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
全詩醇美樸素、勤奮和胸懷大志的憂國憂民之神融入自然平淡的詩句之中,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shù)特色。
二、領(lǐng)略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之美
1、惜別之情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2、黍離之情如姜夔的“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揚州慢》),表達的是對物是人非的無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3、思鄉(xiāng)之情如王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懷古之情如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
5、諷喻之情如《詩經(jīng)》中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是歲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輕肥》)。
6、報國之情如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出塞》);陸游的“出師一表真名世”(《書憤》)。
7、詠景之情如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謝朓的“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不對芬芳酒,還望青山郭”(《游東田》)。
8、戀友之情如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
這類作品具有典范性,文質(zhì)兼美,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領(lǐng)略作品精雕細琢,展開意境想象和聯(lián)想之美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xiàn)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tǒng)及其所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br>在關(guān)漢卿的《〔雙調(diào)〕大德歌?冬景》中,如借助比較聯(lián)想,就能更好的理解這首小令的意境?!把┓廴A,舞梨花”,一讀到這一句,馬上就會聯(lián)想到唐朝著名詩人岑參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同時以梨花喻雪,一個“開”字,表現(xiàn)了大雪飄灑飛舞如春天的梨花燦爛,朵朵壓枝低,開得熱烈,開得廣闊;而“舞”字,舞得輕盈,舞得優(yōu)美,使靜態(tài)的畫面充滿動感美。此二字各取特點,異曲同工,各盡其妙。而最后的“黃蘆掩映清江下,斜攬著,釣魚?!秉S蘆、清江、小舟,極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唐代詩人韋應物《滁州西澗》中的詩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辈贿^,韋應物的詩寫的是春景,表現(xiàn)出春雨、春潮的迅猛,是急劇跳動的形象;關(guān)漢卿的小令寫的是冬景,描繪了冬日江邊的清冷、沉靜,具有一種深遠閑淡、安適自得的特點。兩者都抓住了季節(jié)景物的特點,各自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意境。
古詩詞的意境,往往是選用表現(xiàn)力強的詞語構(gòu)設的。因此抓住這類詞語,分析、理解其所蘊涵的意義,是引導學生進入詩中意境,打開詩人情感大門的鑰匙?!叭绱猴L又綠江南岸”的“綠”,因來被人稱好。為什么?可換其他同義詞讓學生進行比較,就能發(fā)現(xiàn)換用其他同義詞,沒一個字有“綠”字那么形象、生動??吹竭@個綠字,就讓人似乎看到一陣春風剛過,隨即出現(xiàn)一片翠綠,整個大地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從中折射出詩人思念春光旖旎的江南,急欲回去的心情。此類例子很多,如:月出驚山鳥的“驚”,僧敲月下門的“敲”等,舉不勝舉,講多了可此導學生歸納,會發(fā)現(xiàn),富于表現(xiàn)辦的詞語極大多數(shù)是動詞。因此在鑒賞時應多注意動詞。優(yōu)秀的古詩詞都有一二句膾炙人品的名句,這些名句往往是理解內(nèi)容的關(guān)鍵。
四、寓文學教育于素質(zhì)教育,提高學生的人格品味
學生通過欣賞,體味古典詩詞名句,逐漸了解名句的深刻含義,又從名句的含義中得到啟發(fā),放眼現(xiàn)實社會,從而領(lǐng)悟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在這復雜的認識過程中,學生的心靈得到陶冶,情操得到進一步地升華。
品味名句的意境,能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其終身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也可以培育學生獨立的思維辨別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格;掌握基本的鑒賞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學生終身受益。
2)來自/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0780810
唯美古詩詞文案(精選78句) 1.司馬相如宅在州西笮橋,北有琴臺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 2.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3.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4.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guān)風與月。 5.相思不作勤書禮,別后吾言在訂頑。 6.自與東君作別,刬地無聊。 7.你走過多少條街.會想起多少次我呢。 8.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9.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10.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11.何事東君,解將芳思,巧綴一斛春冰。 1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13.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14.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 15.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16.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17.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里。 18.相思樹下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9.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 20.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21.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22.小松崗,月如霜,人如飄絮花亦傷。十數(shù)載,三千年,但愿相別不相忘。 23.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 24.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25.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26.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27.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28.紅燭映妾顏,青絲綰君發(fā)。愿得一心人,相伴自天涯。 29.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那有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 3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31.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時生,日日與君好。 32.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圞月。 33.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4.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 35.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36.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37.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38.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39.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40.相思難表,夢魂無據(jù),惟有歸來是。 41.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 42.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 43.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44.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45.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 46.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47.凡事皆有代價,快樂的代價便是痛苦。 48.細腰爭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來。 49.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50.兩岸人家微雨后,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 51.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逢薄幸夫。 52.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5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54.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55.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6.寄相思,寒雨燈窗,芙蓉舊院。 57.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與月。 58.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59.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 60.占得杏梁安穩(wěn)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 61.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 62.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63.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64.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65.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66.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67.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68.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69.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70.早是殘紅枝上少,飛絮無情,更把人相惱。 71.情多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不多情。 72.而我愛夫子,淹留未忍歸。 73.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神驚,只道芳魂絕。 74.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fā)。 7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76.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 77.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78.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早在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chuàng)作出了以“詩三百”為代表的優(yōu)秀詩篇。《詩經(jīng)》開篇《關(guān)雎》就是一篇愛情的贊歌,“十五國風”大都描寫的是青年男女的愛情,從思慕-初戀-約會-熱戀-婚嫁-離棄,幾乎愛情發(fā)展的整個過程都可以在《詩經(jīng)》中呈現(xiàn),這足以說明愛情這一主題在詩歌中的特殊地位。愛情是文學中一個永恒的主題,詩歌中的愛情更是比比皆是,愛情詩發(fā)展的第一個階段是《詩經(jīng)》里的婚戀詩。
《詩經(jīng)》中的愛情,最為人們熟知的莫過于《擊鼓》中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它的魅力、地位完全可以同《關(guān)雎》相媲美。這幾句本來是描寫戰(zhàn)友之間同生共死的深情厚誼的,后來演化為形容愛人之間不離不棄、相伴到老的美麗誓言?!恫狻分械摹白圆畺|,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描寫的是,丈夫不在身邊,她便無心梳妝,以至頭發(fā)凌亂,體現(xiàn)的是對丈夫忠貞的態(tài)度。“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寫的是因為思念而對時間產(chǎn)生錯覺,真實地反映出他們難以割舍的愛情?!拔倚姆耸豢赊D(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則描寫對愛情的忠貞、堅毅,不會隨意妥協(xié)的態(tài)度。語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濃烈而深摯,后世因此懷疑這不是女子口吻,而是逐臣之辭?!毒I繆》中的“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由于太過歡快喜悅,她竟然一時忘記今日是什么日子,以至于輕輕發(fā)問?!讹L雨》中的“既見君子,云胡不喜”是一聲驚嘆,是對那個拯救自己于風雨凄涼中之人的無限愛戀?!澳嫌袉棠荆豢尚菟?。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是一個凄美的單相思故事,“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是一曲悼亡的哀歌,“子不我思,豈無他人”是一聲調(diào)皮的戲謔,“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是一首最唯美的征婚歌謠。
先秦無名氏的《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是一首美妙的情歌。由自然界順理成章的現(xiàn)象,引出毫無規(guī)律可言的情愛,因此流露出一種痛徹心扉的惋惜之情。它是中國最早的譯詩,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結(jié)晶和見證,對楚辭創(chuàng)作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
西漢時期,據(jù)說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贏得佳人卓文君的芳心,文君拋下千金之軀與相如私奔。后來司馬相如得勢后便想納妾,卓文君聽到后,寫了一首《白頭吟》表示與之決絕?!霸傅靡恍娜耍最^不相離”,以為嫁得了一個情義專一的男子,就能白頭到老,永不分離,可男人的一心一意又怎能敵得過歲月流逝,敵得過娉娉裊裊的誘惑?另有西漢成帝妃子班婕妤的《怨歌行》即《團扇詩》,“??智锕?jié)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以天氣轉(zhuǎn)涼,團扇被棄置,來比喻自己的失寵。后世便以“秋涼團扇”作為女子失寵的典故,又稱“班女扇”。也有漢無名氏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以自然界五種不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來表達對愛情的忠貞。
《古詩十九首》再現(xiàn)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zhuǎn)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所抒發(fā)的都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當然也包括愛情?!短鎏鰻颗P恰?、《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孟冬寒氣至》都是代表性詩篇。前者從第三者的角度,通過描寫天上牛郎織女的凄美愛情傳說,來反映了人間夫婦的離別之苦。這首詩后來也發(fā)展成為描寫七夕情人節(jié)相關(guān)的詩歌。第二首中的“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兩句將久別相思之苦表現(xiàn)得深沉哀婉,使人動容。歲月無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轉(zhuǎn)眼之間,一年將盡,時間無涯,生命有限,人的生命怎能比得過時間?曾經(jīng)那個青春少女突然之間就人老珠黃了,是多么的悲哀,多么的驚心動魄。第三首的“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為了采一朵芙蓉送給愛人,不惜涉江,表現(xiàn)了對遠方情人的深切思念。第四首則是一首思歸之作,表達對愛情的忠貞及對丈夫的深切思念。另外《上山采蘼蕪》也算是一首關(guān)于愛情的詩歌,只不過描寫的是棄婦與故夫偶爾重逢時的一番簡短對話。其中流露出的是痛苦,并不涉及對愛情的追悔。
《古詩十九首》中的愛情詩與《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已經(jīng)有所不同,它開始從質(zhì)向文轉(zhuǎn)變,雖然詩中描寫也有生活化樸素的語言,但已經(jīng)開始有了深情的詩句,文人自我抒情的端倪開始出現(xiàn)。在形式上擺脫了《詩經(jīng)》簡單的重章疊唱,愛情詩由民間歌謠化向個人抒情化轉(zhuǎn)變。
建安時期是中國文學覺醒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愛情詩往往不是純粹的愛情。受時代風氣及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被壓迫的文人有發(fā)牢騷的沖動,卻不敢直接抒發(fā)自己對政治的不滿,于是便借助于美女跟愛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應是曹植。曹植的覺醒在于他對語言文字特色的反省與把握上,也就是說,從曹植起,詩人們就開始自覺地注重詩歌的對偶、鋪排、修飾上。曹植的詩歌可以分為前期后期,前期的詩歌都是意氣風發(fā)的,如《白馬篇》,這里不作論述,后期主要抒發(fā)自己的憤懣不滿,當然是借助于愛情的。他的《七哀詩》是一首五言閨怨詩,“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借一個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曲折地吐露了詩人在政治上遭受打擊之后的怨憤心情。曹植盼望著骨肉相諧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獻功。所以他說但愿能化作一陣西南風,隨風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長侄子的懷抱??墒钦煞虻膽驯Р婚_展,曹植的抱負就始終不能實現(xiàn)。
太康時期是西晉文學的繁榮時期,時局穩(wěn)定,文人們有時間和精力用于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又因為社會小康,文人多習慣于歌功頌德,故形式主義文風亦日趨嚴重,追求文學作品形式的華美,創(chuàng)作成就并不太高。這一時期的文學大潮是趨于浮艷,詩尚雕琢,文崇駢儷,代表這種主流派風格的作家,當首推潘岳和陸機。潘岳的悼亡詩寫得最好,中國就是從潘岳開始把悼亡詩專用來指悼念亡妻的?!傲鞣嘉醇靶?,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遑忡驚惕”這是潘岳第一首悼亡詩中的句子,表現(xiàn)了睹物思人的惆悵。由于受太康風氣的影響,這首詩是用思力安排的,也就是讀者必須通過思索作者當時的狀態(tài),或許才有有一絲的感動。
隋代文學是南北朝文學的延續(xù),又是初唐文學的前奏。南朝齊梁文學的浮艷文風和形式技巧與北朝文學的剛健之氣和樸素質(zhì)實的筆法,都影響了隋朝文人的創(chuàng)作。作家雖各有所取,但總體上呈現(xiàn)著南北文學合流,并向唐代文學過渡的.趨勢。
到了唐代,詩歌發(fā)展到頂峰時期,唐代的文人充滿了青春向上的力量,充滿了朝氣,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氣數(shù)到了正旺的時候。盛唐時期,文人士大夫熱情高漲,唐詩創(chuàng)作空前繁榮,愛情在詩人們的筆下有了更多的表現(xiàn)方式。張九齡、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都留有優(yōu)秀的愛情詩作。中晚唐時期,愛情詩出現(xiàn)了真正的高峰,李端、張籍、薛濤、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成為中唐時期愛情詩人的杰出代表。到了晚唐時期,杜牧、李商隱、魚玄機、溫庭筠、韋莊等詩人的愛情詩比較突出,但是仍然掩不住晚唐沒落的蒼涼,已經(jīng)不如中唐那般群芳斗艷。
唐代愛情詩
唐代愛情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良好的社會風氣,以及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展現(xiàn)愛情生活的甜美。
劉禹錫創(chuàng)作了大量《柳枝詞》,其中有不少是表青年男女的情愛的,流露著最為真摯動人的感情?!皸盍嗲嘟?,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最具代表,“晴”即是“情”,一語雙關(guān),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情。也有李端的《聽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描寫了一位彈箏女子為了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故意將弦撥錯,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彈箏女形象,語句傳神,意蘊豐富。
第二,訴說相思的痛苦。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一代女皇武則天也有過刻骨的相思,相思使人神情恍惚,若有所失,以至于把紅色看成綠色;相思使人面容憔悴,身體瘦弱不堪。“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白居易在《長相思》中將相思之苦轉(zhuǎn)化為遺恨。以“恨”寫“愛”,用淺易流暢的語言,和諧的音律,表現(xiàn)人物的復雜感情。長篇詩歌《長恨歌》中,“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寫相思帶來的遺恨。在天上愿做比翼齊飛的比翼鳥,在地上愿為枝干相接的連理枝,永永世世做恩愛夫妻。只是愛情被命運撥弄,被政治摧殘,“此恨綿綿無絕期”。李白則直言“長相思,摧心肝”,將相思之苦寫到極致。也有《秋風詞》“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將相思之苦比較透徹地展現(xiàn)出來。李益的《寫情》“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是一首失戀哀歌。因為失戀,他失落了,消沉了,對那風清月朗的夜晚都提不起任何興致了,管他明月起起落落,一切都與他無關(guān)。曾經(jīng)認定那個人是自己的一切,突然分離了,世間萬物都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應是良辰美景虛設”。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以紅豆抒寫對朋友的眷戀之情,后世多用以表達愛情相思。
在相思愛情詩歌中,李商隱的無題組詩顯得最為特殊。無題詩往往寄托著作者難言的隱痛、莫名的情思、苦澀的情懷、執(zhí)著的追求等?!跋嘁姇r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一句句一聲聲,將愛情相思的纏綿哀婉與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第三,表達婚姻不幸的悲哀。
唐代也有許多詩歌展現(xiàn)了愛情受外部勢力的干擾、壓制而痛苦、憂悶的心情。閨怨詩是其中最典型性的一類。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欲不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雖然生活奢侈,仍擺脫不了精神上的痛苦。杜牧的《七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保鑼懥藢m人內(nèi)心的無聊與孤寂,彌漫著濃烈的哀怨情緒。張祜的《宮詞二首》,其中一首“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極寫宮廷制度對人的摧殘。與故鄉(xiāng)相隔三千里之遙,不得與親人相見,已經(jīng)夠悲慘的了,更何況漫長的二十年都是在幽深的宮墻內(nèi)渡過。她的青春,她最好的年華都已經(jīng)被消磨殆盡了。更多有關(guān)愛情的古詩詞名句請關(guān)注“”
另一類是對負心人的控訴,以魚玄機的《贈鄰女》為代表。“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詩人以自己切身的生活經(jīng)驗得出痛苦的結(jié)論,喊出被侮辱被損害婦女的苦悶心聲,這是對封建社會中婦女普遍遭受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還有一類是悼亡詩,悼亡詩表達的是詩人對已故妻子的思念,往往是睹物思人,感情真實。悼亡詩的代表詩人是元稹,悼亡詩多達33首,其中的《遣悲懷三首》、《離思五首》等代表作比較有名,感情真摯,蕩人心腑?!霸?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以世間至美之景,表達了他們夫妻二人之間的感情如滄海之水、巫山之云般幽深美好,即遇到妻子后,天下所有的女子都黯然失色?!拔⒔K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只有終夜不眠不休,永遠思念著妻子,才能報答她一生所受的痛苦。真是哀痛欲絕,千古癡情之語,比起“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更顯情深似海。
晚唐五代時期,隨著佛教的傳播,誕生了變文。詞的創(chuàng)作也開始出現(xiàn),晚唐的溫庭筠努力進行詞的創(chuàng)作,是晚唐詩人中寫詞最多的作家。五代文學的主要成就在于詞。南唐詞的成就以馮延巳和李璟、李煜最高。李煜的詞突破了晚唐五代“詞為艷科”的藩籬,在境界、氣象和詞藝上多有開拓。韋莊的“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 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語言質(zhì)樸、清新明快,洋溢著青春的激情與活力,刻畫了一位敢于追求愛情自由、敢于為愛情付出一切代價的女子形象。溫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截取思婦遠望這一簡單鏡頭,塑造了一個凝睇遠望、盼夫思歸的思婦形象。輕描淡寫中醞釀著濃烈的感情,清麗、樸實,毫無綺糜側(cè)艷之感。
宋代愛情詩詞
到了宋代,詞的發(fā)展達到頂峰。詞一開始本來就是當時的流行歌詞,是寫給歌女配樂演唱的,因此宋詞中總少不了美女跟愛情。宋詞與愛情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演繹了一首首回腸蕩氣的千古愛情絕唱。有忠貞不渝的愛戀,有生死相隔、刻骨銘心的思念,有離別時的依依不舍,有離別后的魂牽夢縈……
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辉妇乃莆倚模ú回撓嗨家狻?;晏殊“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李冠“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秦觀“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張先“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樂婉的“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晏幾道的“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不一而足。
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這幾句通過男子的想象來寫美人思歸心切。詞人淹留他鄉(xiāng),深深思念著家鄉(xiāng),卻歸家無望,不忍登高臨遠,其實已經(jīng)在止不住遠眺?!跋爰讶?,妝樓颙望”,那閨中之人想必也在遙望,盼望游子早日歸來?!罢`幾回、天際識歸舟”,可是詞人不能回去,閨中人必然幾次因為看到歸舟而興奮不已,幾次又是因為認錯而失望到極點。亦有《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純用口語,流暢自然,“一生”與“千行”都是極重的詞;“系”與“負”都是極悲的字眼,一個是生生世世的牽掛,一個是不得不辜負的愧疚。委婉曲折地表達了離人之間的真摯情愛,思想和藝術(shù)都比較成熟。
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她訴說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diào),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xiàn)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另有《武陵春?春晚》“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運用夸張的比喻,形容愁之沉重。詞人欲將無形的愁裝上小船,賦予愁之實物立體感,又說怕小船載不動許多愁,則賦予愁之重量,化虛為實,想象奇特。且又與上句的“輕舟”形成強烈對照,蕩氣回腸,巧妙地表達了深沉復雜的內(nèi)心感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從而成為后人盛傳的抒愁佳篇。
陸游的《釵頭鳳》“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之至。雖說兩人的山盟海誓還在,情感依舊如一,可是“相思相望不相親”,明明有愛卻不能愛?!渡驁@二首》(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寫對已故唐婉的無限哀悼。物是人非已然使人惆悵,如今物與人都不是當年的樣子,想找一處散發(fā)著當年氣息的景物都成了苛求,該是多么地讓人痛苦。陸游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竭力尋找當年的景物,終于看到“橋下春波綠”,那碧水一如過往,似曾相識,只是這美景現(xiàn)在卻如此傷情?!霸求@鴻照影來”,曾經(jīng)這里是美人翩然而至的地方,如今美人不在,只剩一橋流水依舊東流去。更多有關(guān)愛情的古詩詞名句請關(guān)注“”
在思想內(nèi)容上,宋詞里的愛情也不外乎婚戀、悼亡、相思、閨怨幾類,因為小詞要眇宜修的美感特質(zhì),再加上愛情本來的纏綿曲折,宋詞中的愛情顯得尤為動人。
元明清時期愛情詩詞
元明清時期文學主要是元雜劇與明清小說,詩歌主要以散曲形式出現(xiàn),這里不再論述。清代詩歌作家眾多,作品豐富;詞開始復興,清初三大家有陳維崧、朱彝尊和納蘭性德。
在愛情詩歌方面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應屬納蘭性德。納蘭一生留下三百多首詞,有詞集《飲水詞》,詞風哀婉清麗。王國維譽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人間詞話》),況周頤認為“納蘭容若為國初第一詞人”(《惠風詞話》)。納蘭一生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到詞的創(chuàng)作中,然而仕途生涯的奔波及不幸的愛情與婚姻的波折,使納蘭郁郁終生?!叭松糁蝗绯跻?,何事秋風悲畫扇”,“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等悼念亡妻的詞句,哀婉動人,泣人淚下。
詩歌中的愛情不全是纏綿柔婉凄美的,再回歸到詩歌最初的面貌,你會發(fā)現(xiàn),《詩經(jīng)》中的一些愛情除了讓你為之動容還會讓你開懷大笑?!白踊菟嘉?,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要是愛我思念我,就提起衣裳趟過溱河。你要是不思念我,難道就沒有人喜歡我?你這個輕狂的小子呀,狂妄又笨拙。如此嬉笑怒罵毫無忌諱說出自己心聲,并且將粗俗的言語表達得如此幽默風趣,不會讓人感到俗不可耐,反而有一種熱烈奔放,健康活潑明朗之感,恐怕這也只有詩經(jīng)中的女子才能做到。這種建立在自信、自強上的愛情觀,以及縱遭挫折也不頹喪的意氣,頗能給天下弱女子以鼓舞。“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樹上只剩下七分梅子了。此情此景,她敏銳想到自己還待字閨中,愛情還遙遙無期,可是青春這么短暫,轉(zhuǎn)眼間就錯過了最好的年華,于是她忍不住唱出自己的心聲,這么一唱,就開了古代女子征婚的先河??v然當時社會男女不受封建禮教壓制束縛,但一個女子敢如此坦露自己的心事,還是需要一定勇氣的。
愛情是一種美的情感體驗,是一個不老的神話。是哀與喜的交織,痛與樂的膠著。欣賞古詩詞中的愛情,會讓我們更加懂得憐取眼前人,那一點一滴的歡樂都是來之不易的,莫等到錯過花期、失去愛情時才來感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66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詩詞里的中國色,美得不可方物
下一篇: 幾千年來,讓人流淚的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