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埋泉下泥銷骨
,我寄人間雪滿頭
。
這是白居易筆下的孤獨,九泉之下的靈魂是孤獨的,九泉之上的靈魂亦是孤獨
。
有人的孤獨是"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而我愿你不再孤獨,愿你"有人與我立黃昏,有人問我粥可溫。"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
羅衾不耐五更寒
。
夢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
----李煜的這首浪淘沙令
,我讀了很多遍
。還能有誰比李后主更孤獨
?
喜歡李煜的詞
,因為他的詞看似隨意寫就
,都是真情流露
。一個失去國家
,離開故土的亡國之君,內心的失落與傷感
,是常人難以理解
。
春天的雨夜
,絲絲寒意襲擊他的心
。身蓋錦被仍不能驅趕風寒
。實在是因為,內心的寒冷
,沒有誰能慰藉!
多少人告誡
,讓他不要獨自憑欄
。
但是
,誰能阻止自己的內心呢
?每每黃昏到來
,晚霞映紅西天
,他總會斜倚欄干
,想著遙遠的故國
,是否景色依舊?
多少次,花前月下
、美酒在旁
、絲竹繞梁------
多少次
,君臣暢談
、徹夜不眠--------
多少次
,賓朋滿座
、歌舞升歡-------
瓊漿玉液
,勝似瑤池仙品
;
舞袖翩翩
,應羞九天女仙
。
都去也!
無限美好的江山
,夢中才見的故國
!
滔滔不絕的江水,一去不返;
隨風凋零的紅花
,難回枝頭
。
曾經的君主
,如今只能坐在庭院
、感天長嘆
!
無人理解,無人體會。
唯有把心中苦悶
,化成詩篇
,千古流傳
!
多少次夢中驚醒
,唯有寒夜月光清冷;
多少次腹饑口渴
,再無宮娥殷勤侍奉
;
多少次冷嘲熱諷
,唯有沉默不說;
多少次清晨黃昏
,再無宮人應答------
今昔對比
,只是比天上人間的差距還要大!
今后的每一天,都要獨自面對這樣的孤獨與清冷------
文字:誰家庭院木樨香
圖片:來自網絡
孤獨啊,孤獨有很多種
,獨在異鄉(xiāng)是孤獨,知音難覓是孤獨
,思念他人是孤獨
,國破家亡也是孤獨……請問客官
,您要提取哪樣的孤獨呢
?
知音難覓的孤獨
蘇軾這首詞
,從頭到尾只寫了一個詞
,那就是孤獨
。
他是幽居的人
,整日獨自往來
。在某一刻突然驚起,一回頭卻發(fā)現(xiàn)
,并沒有人能懂自己
。在這個寒冷的夜里
,自己就像那孤鴻一樣不幸
,在寒夜里飛來飛去
,揀盡了寒枝也不肯棲息
,寧愿在這寂寞沙洲忍受孤獨
。
年年花謝
,年年花開
,年年花比去年紅
,可是有誰可以和我一起賞花呢
?
歐陽修,一代文宗
。和當年的李白一樣,寫詩填詞是愛好,但不是心中的抱負
,不愿意做個被供奉起來的文人
。想起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梅堯臣
,歐陽修唱出了他內心無限的孤獨傷感
。
思念他人的孤獨
春天的小草還沒有長處新綠,我的頭發(fā)已經先白了
,我們分別得太久
,已經慢慢不覺得悲傷了
。
我們說
,時間是治愈一切的良藥
,它有一雙溫柔而充滿魔力的手
,輕輕地撫平每個人心中的傷痕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時間的雙手也是殘忍的
,曾經那么多的美好甜蜜,怎么甘心就這樣忘記了呢
?
杜甫的夢中情人是誰
?答案當然只有一個,那就是李白
。他對李白的思念,不是一時半會兒的熱情
,而是一生
。當李白落難的時候
,最擔驚受怕的就是老杜
。李大仙兒啊
,您到底是死是活
,倒是給個信兒吧
!
可惜你這個風華絕代的謫仙李太白,竟然被折磨到這般田地
。
國破家亡的孤獨
北宋已亡
,陳與義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趙構南遷
,僅能偏安一隅,無力北伐
。此時年老體衰的陳與義,在和朋友 旅游 的途中
,看著眼前秀麗的風景,不禁勾起了自己的亡國之恨
,北邊那片土地
,是他的故鄉(xiāng)
,也不知道自己這把老骨頭
,還能不能回歸故里。
他登樓遠眺
,手中把玩著吳鉤
,為何
?因為他本應浴血沙場
,本應為國建功
,如今卻只能把這寶刀當做玩具
,無用武之地。
拍遍欄桿
,為何
?那是因為他心中有無限的痛苦郁悶
,只能借著拍打欄桿發(fā)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有誰懂
?我辛棄疾空有恢復中原的遠大抱負
,朝堂上那些廢物
,有誰懂?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大雁飛過,一會兒排成人字
,一會兒排成一字,但是張炎這只孤雁單飛
,排不成字
。
是啊,國也沒了
,家也沒了
,人也沒了
,煢煢孑立的張炎
,就是一只孤雁
,他只能化作一點,這一點不是別的
,正是對故國
,故鄉(xiāng)
,故人的思念
!
獨在異鄉(xiāng)的孤獨
說獨在異鄉(xiāng),最出名的要數王維那句“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
,但我更喜歡李白這句“譬如云中鳥”
。
這首詩寫商人為了追求利潤
,不惜背井離鄉(xiāng)遠赴他方,他們駕著船
,在風中漂流
,就像那鳥兒在云中
,飄忽不定
。
其實,何止是商人呢
,每一個在外的游子
,不都是像云中鳥一樣
,一去之后
,再要回到家鄉(xiāng)啊
,那就真的很難
,很難
!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非常迷村上春樹的書
,像《挪威的森林》
、《且聽風吟》我看了都不止一遍
。也是那個時候,偏執(zhí)地對死亡這個問題進行非常深刻的想象
。
“一旦死去,就再也不會失去什么了
,這就是死亡的起點
。”
這是村上春樹的名句
,也是一句悲傷到極致的話
。活著的人總是在人世間忙碌
,就算睡著了做夢了生病了昏迷了,心里想著的還是醒來后要去做什么
。
誰都沒想象過
,一旦離開這個世界
,離開肉體,自己會到達什么維度
,什么國度,要怎么去應對
。而肉體之外的世界也很忌諱去談論。
我一直覺得我有段時間性格陰郁到極點,基本沒有朋友,和我媽的關系也不好
,因為讀書的事情和我媽吵過很多次
。高中的時候不想讀書
,天天逃課還想過退學,讀大學了像好好認真了
,結果我爸去世了
。我媽不想我讀書了
,我拼命抵抗,因為從小沒吃過什么苦
,身心都受到了很大打擊。
我有時候很懷疑現(xiàn)實的真實性,總不愿意相信這就是現(xiàn)實
。但是生活還是要過,每天還是要吃一日三餐
,而那些不管是饅頭雞蛋還是面條米飯都要用錢去買
。
大二的暑假我去電子廠上班,從早7點到晚7點
,一天12小時的工作強度雖然很累
,但是漫長的黑暗中
,我的心里依然盼望著還有黎明的光亮
。終于還是為自己爭取到了上學的權利
,回到學校宛如脫胎換骨
,每天都在路上
,不管是兼職還是學校文學社雜志社供稿
,我都很積極。
死亡是那么殘忍,擦身而過那般真切
,我知道尸體的觸感,冰冷而僵硬
,去火葬場送過我最親近的人
,火光撩起
,人在一瞬間化為灰燼
。炙熱而沉悶
,仿佛看不見光的隧道
,一不小心就要困在里面,這就是面對生命逝去所產生的抑郁和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