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二)那么
,我也經(jīng)常說,如果只靠題材渲染、貶賣,來給自己找到立足點的所謂的文學,沒有在書寫上的自覺和深入思考的話,這其實是一種比較貧困的文學。用我的話說就是“大題材小形式”,這是貧困文學的一種標志
,沒有文學自身的自覺性,沒有文學自身的清醒的意識。在當代中國詩歌當中呢
,實際上,大家比較熟悉,都會談到,什么口語詩呀,口水詩呀,詩歌成了分行的散文呀而我希望中國的詩歌
,經(jīng)歷了四十年的,從1978年的朦朧詩呀,等等的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應該仍然保持著她思想的內(nèi)涵和她的形式之間,創(chuàng)造之間,那種良性的平衡,有一種良性的互動和互相的激發(fā)。這樣的話
,是我所期待看到的,擁有形式自覺的這樣一種詩歌創(chuàng)作。那么,其實,作為當代中國詩人,在座的各位詩人,是寫詩的,或者是喜歡詩歌的而中國古典詩歌
因為當代中文詩
有幾個朋友可以背出當代的中文詩
但是,為什么中國古詩有美學上的美感
有的時候,特別是在海外
比如說
(未完待續(x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14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