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
,科技并不像如今這么發(fā)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通常都是琴棋書畫,而書法好的人可以得到更多的賞識機會。在《臨池管見》中還有著這樣的記載:“余謂筆、墨之間,本足覘人氣象,書法亦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因此
,書法在古代對于很多文人來說,是一門很重要的修行。在歷史上,王羲之被后世稱之為“書圣”,尤其是他寫的《蘭亭序》,被后世贊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影響力和他比肩的則是他的兒子王獻之黃庭堅也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
,他是我國東晉時期的書法家,7歲的時候在書法就有一定的造詣。王羲之曾經(jīng)在參加祭祀時,在一塊木板上寫過祝詞,刻字者前去雕刻時,將木頭削進三分深,才將墨跡削去,木工為之感嘆萬分,后世也就有了“入木三分”這個典故。還有一個“東床快婿”的典故,指的也是王羲之
,太尉郗鑒為了選一個稱心如意的女婿,在和王羲之的父母進行了溝通以后,就派了管家去王羲之家挑選,只有王羲之無動于衷王獻之(344年-386年)
王獻之的傳世墨寶《鴨頭丸帖》受到了后世的推崇
黃庭堅(1045年-1105年)
,他是北宋時期的文學(xué)家《宋史》中曾記述了蘇軾對其的贊譽:“瑰偉之文
《砥柱銘》就是黃庭堅的書法作品
2010年
黃庭堅的《砥柱銘》剛開始的底價只有8000萬
黃庭堅巔峰時期的這幅書法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24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黃庭堅的草書
下一篇:
黃庭堅如何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