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人世間走過一遭,多多少少會做出一些奉獻,世人也會對其做出相應(yīng)的評價,雖然大家褒貶不一,但也代表各自的觀點。有人牽腸掛肚,患得患失;而有人卻毫不在意,寵辱不驚。
晏幾道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詞人,他年少時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晚年卻窮困潦倒,令人感慨。他性格孤傲,當(dāng)時大名鼎鼎的蘇軾親自去拜訪他,小晏也沒有給他情面,讓東坡先生吃了一個閉門羹。?
另一位北宋才子也非常贊賞他,還曾為其作品作序,下面分享黃庭堅評價晏幾道,創(chuàng)作了一篇佳作,不隨流俗,見解獨特。
這篇短文是黃庭堅為晏幾道的詞集寫的序言,小山是晏幾道的號,用以命名文集。黃庭堅從做人和詞作兩方面對晏幾道進行了精妙的評價。作者指出,晏幾道有“四癡”,可見其誠摯忠厚,又是一位不失赤子之心的作者。
因此,他的詞作可謂充滿大雅,更值得豪士鼓吹。其作品可以與宋玉的 《高唐賦》、以及曹植《洛神賦》之流媲美;稍微下一等的作品也不減六朝民歌《桃葉歌》、《團扇歌》,所以其詞風(fēng)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
晏幾道是北宋著名詞人,也是晏殊的幼子,他才華橫溢,卻家道中落,但是小山從來都是任運隨緣,即使饑寒交迫,也不愿隨波逐流。他性格孤傲、磊落不凡,但也不受約束、不拘形跡。他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文章筆墨,自成一家。
那些關(guān)心晏幾道的好心人,希望他能謹小慎微,不要持論很高,不然很容易得罪人。晏幾道在20歲之前生活上無憂無慮,經(jīng)常詩酒風(fēng)流。
中年之后,他的生活就開始變得凄涼落魄,一生更是沉淪下僚,難以施展胸中才華,但是他又氣度不凡,其很多作品曲折含蓄,有言外不盡之致。
黃庭堅在26歲時結(jié)識了比他大一歲的晏幾道,立刻驚異于他的才氣,也暗暗贊賞他是當(dāng)世奇才。之后彼此雖然互有往來,但是由于各自為了前途和生計而東奔西走,很難有聚會的機會。但是山谷對小山的為人還是非常了解,所以才在文中闡述他的“四癡”。
作者首先說他孤標(biāo)傲世,雖然仕途不順,但并不依傍貴人之門,也不愿求人提攜。其次是特立獨行,文章別具一格,一點也不采用當(dāng)時新進士的言語。
第三是不在乎得失,他喜歡結(jié)交朋友,又出手大方,即使耗盡了家中的財富,他的神色卻像小孩一般。第四是以德報怨,很多人對不住他,他卻不怨恨,還依然非常信任對方,始終不懷疑別人會欺騙自己。
其實這“四癡”與其說是晏幾道的缺點,不如說是形象地反映了這位才子超凡脫俗的襟懷。他的很多樂府詩作雅俗共賞,很多王公大臣喜愛文辭,都用千金從市上購買小山詞的善本,甚至還感慨為何不能與他生在同一個時代。所以黃庭堅能為小山詞作序,一定感到非常光榮。
黃庭堅的這篇短文不隨流俗,見解獨特。作者雖然表面上評價他有些癡絕,其實是在贊賞其不拘一格的處事風(fēng)格、以及清雅頓挫的行文特點。晏幾道能得到山谷如此崇高的評價,一定也非常高興,心中更會感謝這位小弟的信任和褒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24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