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司馬光《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一聲畫角譙門,豐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白樸《天凈沙·冬》。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岑參《磧中作》。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賈島《宿山寺》。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李白《太原早秋》。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春宮曲》。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jié)—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孟浩然《宿業(yè)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賀鑄《子夜歌·三更月》。
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
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歐陽修《秋聲賦》。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薛濤《送友人》。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王昌齡《出塞二首》。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謝靈運《歲暮》。
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李煜《蝶戀花·春暮》。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溫庭筠《瑤瑟怨》。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guān)》。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李商隱《春日寄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高啟《詠梅九首》。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白居易《憶江南三首》。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33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憐夜冷孀娥,相伴孤照-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