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吳文英《花犯·謝黃復(fù)庵除夜寄古梅枝》。
欹枕數(shù)秋天,蟾蜍下早弦—納蘭性德《菩薩蠻·蕭蕭幾葉風(fēng)兼雨》。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悼亡詩三首》。
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凄涼南浦,斷橋斜月—房舜卿《憶秦娥·與君別》。
日往菲薇,月來扶疏—左思《三都賦》。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yuǎn)波聲小—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悼亡詩三首》。
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念奴嬌·中秋》。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xué)扇,塞鴻一字來如線—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景》。
月傍苑樓燈影暗,風(fēng)傳閣道馬蹄回—王守仁《元夕二首》。
玉人垂釣理纖鉤.月明池閣夜來秋—吳文英《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
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黃庭堅《南歌子·槐綠低窗暗》。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納蘭性德《水調(diào)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yán)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
月色穿簾風(fēng)入竹,倚屏雙黛愁時—顧敻《臨江仙·月色穿簾風(fēng)入竹》。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蘇轍《水調(diào)歌頭·徐州中秋》。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曹雪芹《殘菊》。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寒月悲笳,萬里西風(fēng)瀚海沙—納蘭性德《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劉基《眼兒媚·秋思》。
月去疏簾才數(shù)尺,烏鵲驚飛,一片傷心白—宋琬《蝶戀花·旅月懷人》。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米芾《水調(diào)歌頭·中秋》。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古柏行》。
露濕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李益《宮怨》。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李夢陽《汴京元夕》。
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蔣氏女《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癡頑.見多番—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楊萬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
古剎疏鐘度,遙嵐破月懸—李賀《南園十三首》。
遙知未眠月,鄉(xiāng)思在漁歌—杜荀鶴《送人游吳》。
今年歡笑復(fù)明年,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白居易《琵琶行》。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氣至》。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江淹《別賦》。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皇甫冉《春思》。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
上窗風(fēng)動竹,月微明—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元好問《倪莊中秋》。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3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詩詞名句
下一篇: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