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其下平曠
于是余有嘆焉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注釋譯文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
,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前洞”。經(jīng)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幽深的洞穴,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聽它的深度,即使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后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懶于前進而想退出的伙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在這種情況下我便有所感慨
我(返回)到那倒在路上的石碑時
(同游的)四個人:廬陵人蕭君圭
、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氏王安石記。注釋
⑴浮圖:梵(fàn)語(古印度語)音譯詞
,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這里指和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⑵而:連詞
,并且。卒:最終。之:指褒禪山麓。⑶以故:因為(這個)緣故
,譯為“因此”。名:命名,動詞。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⑷慧空禪院:寺院名
⑸華山洞:南宋王象生《輿地紀勝》寫作“華陽洞”
⑹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⑺文:碑文
⑻獨:唯獨
⑼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
⑽側(cè)出:從旁邊涌出
⑾上:名詞活用作動詞,向上走
⑿問:探究,追究
⒀擁火:拿著火把
⒁見:動詞活用作名詞
⒂?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盒傅 G遥焊痹~
⒃蓋:表猜測的發(fā)語詞
⒄而:表遞進的連詞
⒅則:表假設的連詞,那么
⒆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
,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⒇以:相當于“而”
,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形容詞或用作動詞(21)既:已經(jīng),……以后
(22)則:副詞,就
(23)其: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
(24)于是:對于這種情況,因此
(25)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可不譯。得:心得,收獲。(26)以:因為
。求思:探求、思索。而:連詞,表遞進,而且。無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問題廣泛全面。(27)夫:表議論的發(fā)語詞。夷:平坦
。以:連詞,表并列,而且,并且。則:表假設的連詞,那么。(28)而:可是
。觀:景象,景觀。險遠(29)而:因而。焉:兼詞
(30)隨:跟隨(別人),“隨”字后面省略“之”
(31)至于:這里是抵達
、到達的意思,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一話題。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32)以:相當于“而”
,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焉:兼詞,相當于“于此”。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33)于人:在別人(看來)
。為:是。(34)其: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
,難道。孰:誰。(35)得:心得
,收獲。(36)謬其傳:把那些(有關(guān)的)傳說弄錯。謬
,使……謬誤,把……弄錯。莫能名:不能說出真相(一說真名)。(37)何可勝道:怎么能說得完
。勝,盡。(38)所以:表示“……的原因”
(39)以:以(之)
(40)廬陵:現(xiàn)在江西吉安。蕭君圭
(41)長樂:現(xiàn)在福建長樂。王回
(42)安國平父
、安上純父:王安國,字平父。王安上,字純父。(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
。至和:宋仁宗的年號。臨川:現(xiàn)在江西臨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jù)書稿編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樣。作者介紹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60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原文
下一篇:
燭之武退秦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