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漁父》的作者不是屈原
【原文】
屈原既放 ① ,
,注釋與鑒賞.png" />
游于江潭 ②
行吟澤畔 ③ ,
顏色憔悴
漁父見而問之曰 ⑤ :
“子非三閭大夫歟 ⑥ ?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
“舉世皆濁我獨清 ⑦
眾人皆醉我獨醒 ⑧ ,
是以見放 ⑨
漁父曰:
“圣人不凝滯于物 ⑩ ,
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
眾人皆醉
何不 其糟而歠其釃
何故深思高舉 ,
自令放為
屈原曰:
“吾聞之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
寧赴湘流
葬于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
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
鼓枻而去
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 ,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遂去
不復與言。
【譯文】
屈原被逐出郢都以后
在沅水江邊游蕩
他在江旁邊走邊唱,
身體衰弱面目憔悴
漁翁看見他問道:
“這不是三閭大夫嗎
怎么落到了這般田地?”
屈原回答說:
“因為時世渾濁我卻干凈
因為眾人都醉了只我一人清醒
因此遭到了貶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漁翁說:
“聰明人不會為任何事物所限制
他會隨波逐流。
既然時世渾濁
那他為什么不攪亂泥水推波助瀾?
眾人都喝醉了
那他為什么不吃酒渣痛快暢飲呢
為什么要憂國憂民清高超脫,
使自己被貶放呢
屈原說:
“我聽說剛洗過頭發(fā)的人一定會彈落帽子上的塵土
剛剛沐浴過的人一定會抖去衣服上的灰塵。
我又怎么能讓自己的清白之軀
被污濁的外物污染呢
我情愿自沉湘江,
葬身魚腹
我怎能讓純凈的潔白
蒙受世俗的灰塵污染呢!”
漁翁微微一笑
劃船而去
邊走邊唱道:
“滄浪的水清啊,
可以洗我的頭巾
。滄浪的水濁啊
,可以洗我的腳。”
接著就走遠
,不再與屈原說話
。【注釋】
①放:被遷出首都。王逸《楚辭章句》說:“身斥逐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②江潭:江邊深水處。這里作“潭之濱”
③行吟:邊走邊吟唱
④枯槁:枯瘦
⑤漁父:漁翁
⑥三閭大夫:屈原曾任的官職,這里指屈原
⑦濁清:喻指品德行為。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眾貪鄙也
⑧醉
、醒:比喻能力。⑨見放:流放
。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棄草野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⑩凝滯于物:不固執(zhí)于任何具體事物。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不困辱其身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與世推移:隨世道變化而變化
,隨波逐流。王逸《楚辭章句》指出:“隨俗方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淈(gǔ古):攪渾。推波助瀾
、渾水摸魚的意思。(bǔ補):吃。糟:酒渣
。歠(chuò綽):飲。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食其祿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深思:憂國憂民
。即“獨醒”。高舉:舉止清高。即“獨清”。王逸《楚辭章句》指出:“獨行忠直自令:自己造成的
新:剛
。沐:洗頭。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拂土坌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察察:干凈潔白
。指自己品行純凈。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己清潔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受物:受污穢之物
。汶汶:玷污。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是“蒙垢塵也”。赴:投入
。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自沈淵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皓皓:皎皎
。莞爾:微笑的樣子
。鼓枻(yì義):劃著槳。
滄浪:水名
,漢水支流。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滄浪水清是“喻世昭明”。濯(zhuó卓):洗
。纓(yīng應):古時系帽的帶子。王逸《楚辭章句》指出:“沐浴升朝廷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87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上一篇:
庾信《枯樹賦》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
東方朔《七諫》原文-譯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