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及楚人平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題解】
春秋時期
,各諸侯國之間戰(zhàn)爭頻繁,給民眾帶來了巨大災(zāi)難【原文】
外平不書,此何以書
?大其平乎己也[57]。何大其平乎己?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于是使司馬子反乘堙而窺宋城[58]。宋華元亦乘堙而出見之。司馬子反曰:“子之國何如?”華元曰:“憊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59]?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注釋】
[57]大:重,看重
。此處引申為贊揚。[58]司馬:官名,掌管兵事
[59]析:劈開。
【譯文】
魯國以外的諸侯國停戰(zhàn)講和
【原文】
司馬子反曰:“嘻!甚矣
【注釋】
[60]柑:同“鉗”。秣:喂馬
[61]勉:努力的意思
【譯文】
子反說:“哎呀
【原文】
反于莊王
【注釋】
[62]區(qū)區(qū):形容很小
【譯文】
司馬子反回到楚莊王那里。莊王說:“情況如何
【原文】
莊王曰:“諾
【譯文】
莊王說:“嗯
【評析】
全文開頭和結(jié)尾部分都插入了作者的議論,這是典型的《公羊傳》注解《春秋》的特有方式
。開頭寫“外平不書,此何以書?大其平乎己也”,褒揚華元和子反兩位大夫以誠相待,主動講和,減輕了宋、楚兩國的戰(zhàn)禍;結(jié)尾又以“曷為貶?平者在下也”,批判兩人超越君權(quán)自作主張,背著國君講和。此例一開,君權(quán)就危險了。正文敘述了華元和司馬子反議和的全部過程。莊王派子反去打探宋國現(xiàn)在的情形如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87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東方朔《七諫》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