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從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書寫了關(guān)于愛情的詩歌?!对娊?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在內(nèi)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今天我要說的就是《唐風·葛生》,這首詩詞可以說是感人至深,作者用獨白的方式,深切地表達了對逝去愛人的思念之情。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
翻譯:
葛藤覆蓋了黃荊,蘞蔓遮蔽了墳塋。我的愛人長眠于此,黃泉之下誰與共?孤單守空房!
葛藤覆蓋了長棘,蘞蔓蔭蔽了墳塋。我的愛人長眠于此,黃泉之下誰與共?孤單臥空床!
頭下角枕多光亮,身上錦被多鮮艷。我的愛人長眠于此,黃泉之下誰與共?孤單等天明!
沒有你的日子,夏天日難熬,冬季夜漫漫。但愿百年后,與你墓中再相伴!
沒有你的日子,冬季夜漫漫,夏天日難熬。但愿百年后,與你墳中再相依!
我們可以閉上眼睛,去感受一下作者描述的一個場景。
一個綿綿細雨的清晨,天氣寒冷,一位美麗的女子撐著傘,神情嚴肅,眉宇間帶著一絲哀傷,踏著泥濘的小路,朝著亡夫的墳頭前行。
雨,突然越下越大了,四周空寂,沒有人煙。這里似乎很久沒有人來過了,泥濘的小路早就被葛藤所遮掩了。女子小心地撥開四處蔓延的葛藤,艱難的前進著。
終于,她看到了亡夫的墓碑,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往日的美好,開始在腦海中浮現(xiàn),恍惚間,她有看到了丈夫的樣子,感受到了丈夫的愛意。不知不覺間,淚水浸濕了衣襟。她丟開了手里的傘,輕撫著墓碑,任憑雨水打濕了自己。臉上的水已經(jīng)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女子吶吶自語:“這些年,你還好嗎?你孤單嗎?你想我嗎?我很想念你?。 ?/p>
女子小心地拔去了墓碑周圍的雜草,訴說著自己的衷腸。她說這些年,她很孤單,很無助,很痛苦。沒有了你的相伴,日子總是那么的漫長。
她輕撫著墓碑,悲傷地說:“請你一定要等我,百年后,我會回到這里跟你永遠相伴。”
雨,不停地下!
女子全身都被淋濕了,但是她卻渾然不覺。她輕撫著墓碑,回想著自己跟丈夫的點點滴滴,眉宇間逐漸出現(xiàn)了笑容。
突然,荒野中一只烏鴉鳴叫,女子的思維被打斷,放眼看去,眼前是墓碑,四周布滿了霧氣,往日的美好如同鏡花水月一般,瞬間被打破了。
女子呢喃著:“我知道你是愛我的,我也愛你,等我!”
女子撿起雨傘,站在亡夫的墓碑前凝望著,也不知過了多少,她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三步一回頭。
她心里一直在喊著:“等我,等我,我最愛最愛的人啊…”
如此情景,又怎能不讓人潸然淚下?
愛情與死亡都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愛情,為人們帶來永生的希望;死亡,又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旅途,這場旅途開始有人陪,也有人愛,一路歡聲笑語。但走著走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就逐漸離開,剩下的只有孤單的自己。
《詩經(jīng)》中大量的詩歌都是民歌,結(jié)構(gòu)簡單,表述直白,很容易讓人理解。這也是《詩經(jīng)》可以流傳至今的原因吧。
就拿這首《葛生》來說,它的描寫方式其實很簡單,意思也很明了,就是觸景生情,反復詠嘆,口語化比較重,從而加強了詩歌的感染力。細品之下,一副悼念亡夫的至深至情的畫面,躍然而出。
全文中沒有看到一個“思”字,卻又處處體現(xiàn)了對亡夫的思念。這首詩既是愛情詩,又堪稱我國最早的悼亡詩。比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還要早。也有人說,蘇軾的《江城子》也是受了《葛生》的啟發(fā)。
最后也問問大家,《詩經(jīng)》中你還喜歡哪首詩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92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