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520,有著和“光棍節(jié)”一樣的出身,面對手機滿屏充滿“愛”滿地都是“愛”的莫名其妙的節(jié)日,我被搞得如三歲小孩一樣一臉懵圈。
于是,我開始遍查520的前世今生,后來發(fā)現(xiàn)這完全是被大家像寫科幻小說一樣根據(jù)發(fā)音虛構(gòu)出來的,如果認(rèn)真對待那真是被這個節(jié)日調(diào)戲了。2月14的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光棍節(jié)(沒有情人的情人節(jié)),還有這個據(jù)說源于范曉萱的《數(shù)字戀愛》這首歌的網(wǎng)絡(luò)情人節(jié),這么多與情人相關(guān)的節(jié)日真是讓年輕人忙得不亦樂乎!
因此,本人想借助頭條強大的投票功能調(diào)查一下各位,請您選擇您認(rèn)為最能代表“愛情”的節(jié)日。一個小插曲過后,我們還是回歸正題。說到這些關(guān)于愛情的節(jié)日,都離不開一個“愛”字。作為把情感看作漢字符號的人,我想從“愛”字入手捋一捋表示“愛情”的“愛”字的脈絡(luò)。我們遍查《周易》、《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只見個別“愛”字,且與男女愛情無關(guān)。及至《論語》才多次出現(xiàn)“愛”字,共出現(xiàn)7次,仍與男女愛情無干系。
《陽貨篇》: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陽貨篇》: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學(xué)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秾W(xué)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jǐn)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栋速罚嘿n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额仠Y》: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我們分析這七個在文獻中較早出現(xiàn)的“愛”字,其意義分別為:幫助、對父母之愛、愛護、對眾人施愛心、愛惜、喜愛。顯然,這里的“愛”沒有一個與“愛情”相關(guān)的,皆為博愛、愛護等并非針對心上人的“愛”。
《詩經(jīng)》中描繪愛情的詩篇不在少數(shù),可是“愛情”之“愛”卻未見一例?!皭邸弊蛛m偶有所見,但均無“男女愛情”之意。如:
《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jīng)·鄭風(fēng)·將仲子》:“豈敢愛之,畏我父母?!?/p>
《詩經(jīng)》這兩處“愛”字其義顯然與著墨較多的“愛情”詩篇無任何關(guān)系,一處為“隱藏”之意,一處為“吝嗇”之意。如此說來《詩經(jīng)》成書之時“愛”仍不突出表示“男女愛情”之意,當(dāng)時男女相悅相愛曰“好”?!对娊?jīng)·邶風(fēng)·北風(fēng)》:“惠而好我,攜手同行”。此“好”便是愛之意。
《說文解字》曰:“愛,行貌。從夂?聲?!薄墩f文·心部》:“?,惠也。從心,旡聲?!薄皭邸碑?dāng)從?演變而來,“?”“愛”為古今字,《玉篇》:“?,今作愛?!?/p>
從《說文》可知“愛”為行走之意。其實詞義當(dāng)是后來發(fā)展而來的,最初的源頭是怎樣的呢?我們下面看“愛”字的字形演變,其軌跡如下:“愛”字演變軌跡(注1)
那么,“?”的“惠”義從何而來呢?“?”字為會意兼形聲字,由“旡”和“心”兩部分組成。其清晰的篆書字形如下:
篆書“?”字
“?”字金文和篆書的字形變化不大,“旡”其實為“既”字的右邊。“既”字的金文字形如下:
金文”既”字
“既”字形似一個人吃完飯打飽嗝之意,左邊為盛飯之器,右“旡”為背對食物而打嗝之意。篆書“旡”字與金文“既”之右半部分“旡”有所變化,因把“心”融入“旡”中?!?”字上下會其字意,“旡”可表示吃飽打嗝、呵氣,又?jǐn)U展為寒暄說話之義,因此“?”表示內(nèi)心里關(guān)心別的溫飽之意。后來便引申為惠愛之意,故有《說文》曰:“?,惠也?!?/p>
后來,“?”字又加“夂”變?yōu)椤啊?,“夂”為腳的象形,引申為行動之意。整個合在一起表示內(nèi)心有惠愛之意,又因此而付出行動,這便是“愛”之引申義幫助、喜愛等。
說到這里你可能有點凌亂了,那《詩經(jīng)》里的那兩處“愛”怎么解釋呢?《詩經(jīng)》里表示“隱藏”、“吝嗇”之意當(dāng)是后來引申而來,因“喜愛”、“珍愛”而生隱藏、吝嗇之意?!对娊?jīng)》中的愛情詩比重之大是眾所周知的,著名的就有《鄭風(fēng)·溱洧》、《邶風(fēng)·靜女》、《周南·關(guān)雎》、《鄭風(fēng)·褰裳》等,但卻沒有一個表示“男女之情”的“愛”字。
表演《詩經(jīng)》
有人說,《詩經(jīng)》里的愛情詩多含蓄,不直接用“愛”字,這種觀點是不確的,《詩經(jīng)》男女愛情表達不少大膽豪放之處,或為毫不顧忌的熱烈,或勇敢直言相愛之情?!皭邸蔽从斜硎尽澳信異矍椤敝猱?dāng)歸因于“愛”字意義尚未突出“男女愛情”,其義多為博愛、喜愛等指稱對普通人普通事物的喜好等。
與《詩經(jīng)》成書年代大致為同一時期的《左傳》其中的“愛”同樣多為喜愛、博愛之意。如:
《左傳?隱公元年》:愛共叔段,欲立之?!蹲髠?僖公二十二年》: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蹲髠?隱公三年》:兄愛弟敬。
最早見“愛”字指稱“男女之愛”大概見于《戰(zhàn)國策》:“孟嘗君舍人有與君之夫人相愛者”。
“?”+“夂”的“愛”字后來演變成“愛”字,也就是“旡”變成了“爫”+“冖”。至簡體字,表示行動的“夂”和“心”直接簡化為了“友”字,以致很多人調(diào)侃為“無心的愛”。但是,此簡體字“愛”字還算比較成功的,有手(爫)有友。戲說一下:愛你的朋友,你就親手給她蓋個房子吧。
您的點贊、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是對我的最大鼓勵!期待與您交流國學(xué),非常感謝!
參考文獻:注1見《字源》,第484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93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