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曹植跟他嫂子(曹丕媳婦)真的有不倫之戀嗎?今天我們聊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的《洛神賦圖》,此畫的靈感來自曹植的洛神賦。洛神賦的內(nèi)容概括一下就是曹植與洛神(宓妃,先秦神話中,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相遇,互有好感,但終因人神殊途而沒能在一起,這樣一個愛情故事。
不過學(xué)術(shù)界對于洛神賦的闡釋也是有不同意見的,其中一個是“感甄說”,這里的“甄”是甄宓,也就是曹植的嫂子,是曹植思念甄宓而作的這個賦,大家應(yīng)該能聽出些八卦的意思了。這個說法來自唐代文學(xué)家李善,他在所注《文選》的《洛神賦》中這樣寫道:
影視中的甄宓
我結(jié)合其它資料解釋一下,意思是說,甄宓是個才貌雙全的美女,嫁給了袁紹之子袁熙,后來官渡之戰(zhàn)袁紹兵敗,甄宓作為俘虜被曹操賜給了曹丕。而曹植呢,大家都知道,是個大才子,所以雖然曹植和甄宓相差十幾歲,但因為曹丕連年在外征戰(zhàn),兩個人就產(chǎn)生了一些不太符合倫理的感情。之后甄宓失寵,被曹丕賜死,曹丕還把甄宓生前用的玉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所以寫下了《感甄賦》,但是曹叡(甄宓與曹丕之子,魏明帝)覺得這名字太直接,就改成了《洛神賦》。
影視中的曹植
不過大多數(shù)人認為“感甄說”太過荒誕,另一個說法“寓言遣懷說”更靠譜一些:是說這里的洛神跟屈原所寫的湘夫人異曲同工,都是表達作者自己空有滿腔才學(xué)卻不得重用的憂憤與痛苦。
接下來看畫,原畫早已佚失,現(xiàn)在流傳有四個版本,我們以故宮所藏的北宋摹本來欣賞: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開始,曹植京師歸來,途至洛川,夕陽西下,人困馬乏,趁著眾人休息的時候,曹植漫步山林,看到了一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女子站在洛水河上,他忙問侍從此人是誰,而侍從們卻都說沒看到曹植說的女子,其中一個侍從說洛水有位女神宓妃,莫非她就是洛神?曹植生怕驚動洛神,用手輕輕攔住侍從,眼神中充滿驚喜,而侍從都是呆呆的,因為原文中就說只有曹植能看到洛神,其他人看不到。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隨后,曹植把隨身攜帶的玉佩獻給女神,洛神接過之后,也拿出一塊美玉相贈,洛神指著洛河與曹植約定,但曹植此時想到了周朝鄭交甫與仙女相遇,仙女背棄諾言的故事,因此心中不免惆悵和遲疑,婉拒了洛神。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洛神聽到后悵然若失,想要飛走卻控制不住自己回頭張望,依依不舍,但最終還是駕著六龍云車飛走了,但她仍然回頭望著曹植,流露出濃烈的不舍和依戀。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洛神走后,曹植后悔不已,趕緊乘船想要追上洛神但沒有追上。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于是,曹植就這樣坐在洛水河邊,茶飯不思,等著洛神回來。但等了一段時間后,洛神始終沒有回來,曹植只好乘馬踏上了歸途,他在馬車上依然頻頻回首,希望能有奇跡出現(xiàn)。
畫看完了,希望大家遇到心愛的人,一定要抓住機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02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書畫中國系列·洛神賦圖